宏圓法師:為什麼說佛法是不二法門?

2020-12-14 清涼淨土

一切的色相、一切的現相都是我們的性所顯現。色不能離開性,性也不能離開色,離開性就沒有色,離開色也沒有性可見,我們常說佛法是不二法門指的就是這個意思。一切都是不二,因為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你說是一、它又是二,你說是二、它完全是一。本是一體,一二完全是一體,所以不能分離出來,如果一定要分別,那就誤入歧途了。我們舉個例子來幫大家來理解,比如水和波浪其實是一,因為水和波浪都是以溼為體,水是靜止相,波浪是以動為相,水因為風的吹動而起了波浪,相狀上就由靜相變成動相了,只是相變了。波浪和水看起來是兩種,但是其實都是一體,波浪沒有離開水,它還是一體,所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就像鏡子和影子的道理也是一樣,無論什麼材質、什麼式樣的鏡子,它只要是鏡子就能顯影,不管往前照還是往後照,往前照有前面的影相,往後照有後面的影相,哪怕你把它翻過來,它還是有影相,它還有翻過來照到的物體的影相。如果把它翻過來就沒有影相了,那這就不是鏡子了,因為鏡不離影,影不離鏡,影子就是在鏡中顯現,鏡的作用就是顯影,所以鏡就是影,影就是鏡。由此稱為不二法門。

我們人從生下來,就把性所顯現出來的山河大地、宇宙萬物、一切的影相都當成真的,當成真有,而不明白影子是什麼?影子就是鏡光顯現出來的,大家都沒有認識到鏡光,只執著這個有的相,認為有的這個相是真實的,認假為真。

如果我們能認識了鏡光,也就識得了佛性,為什麼?因為影子有來有去,有生有滅,而鏡光總是常在的。即使把鏡子翻過來不想照了,但是它的鏡光還是在起作用的,沒有不起作用,鏡子是貓來了現貓,狗來了現狗,一會兒照你,一會兒照他,有來有去,但是鏡光從來不變。

山河大地等一切的鏡相都是我們常寂光中的影子,我們所見到的一切色法、心法都是我們心性常寂光當中的影子,我們的常寂光始終在不生不滅。就像現在是滄海,將來也可能變為桑田,可能過去是桑田,將來會變為大海,雖然色相是在不斷的變化,有來有去、有生有滅,但是性體沒有生沒有滅,不會增也不會減,不會生也不會滅,所以它是如如不動的。既然所照的鏡相都是我們自性的顯現,山河大地都是自性、鏡光的顯現,那麼沒有自性就沒有境相了,就像沒有鏡子就不能現影,沒有鏡相也就不能成為鏡子了。

因為我們的心性能顯現一切,如果不能顯現就不能稱為心性、佛性了,所以性就是色、色就是性。既然性是真實不虛的,那麼相也就是真實不虛的了,它是我們性真實不虛的作用,就是我們的性,見相就見性。

大家知道,能有所照的是鏡子,即使看著鏡子裡的影像,也知道這是鏡子,那麼我們看到一切的色相,也立刻就看到我們的自性了,所以色相也是真實不虛的。《法華經》中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長住」,說的就是世間的一切相都是性所顯現的,性是真實的,相也不虛而常住。

摘自 宏圓法師《心經》講義

相關焦點

  • 宏圓法師:佛法講的空是妙有真空
    就是我們平常人說的有無之空。東西得到了就有,得不到就是空,沒有就是空,這個空是相對於有來說的空,有之空。第二、斷滅空。有些初修行的人對佛法的誤解,認為「佛法是消極的,要想修行就是要把一切的東西都空掉,放下萬緣」,錯誤地理解為「空掉一切東西,什麼都不要、什麼事也都不要做」,這是未開悟者和世上某些人對佛法的一種偏解。
  • 宏圓法師:清淨心布施是出世法,分別心布施是世法
    宏圓法師:清淨心布施是出世法,分別心布施是世法 佛法和世間法有不同的地方,世間法也有聰明智慧,但是佛法的智慧是究竟、博大、圓滿,佛的智慧是究竟、博大和圓滿的,所以我們要用清淨心、要用智慧來修佛法、來修善法。
  • 宏圓法師:空有五種
    就是我們平常人說的有、無之空。東西得到了就有,得不到就是空,沒有就是空,這個空是相對於有來說的空,有之空。第二、斷滅空。有些初修行的人對佛法的誤解,認為佛法是消極的,要想修行就是要把一切的東西都空掉,放下萬緣。錯誤地理解為空掉一切東西,什麼都不要,什麼事也都不要做,這是未開悟者和世上某些人對佛法的一種偏解。
  • 宏圓法師:傲慢的人我執重
    尤其我們佛弟子,不能因為稍微懂了一點佛法上的文句(文字相、語言相)就處處看不起別人,總是教訓別人。在這裡一定要給大家提個醒,我們掛在嘴邊的是什麼話?都是「別人墮地獄,我到極樂世界去」,沒有一點慈悲。眾生有過失,我們起慈悲心,潛移默化、身體力行去教化他們,而不是給眾生授記「你將要墮地獄」。
  • 宏圓法師:以恭敬心供養弘揚正法的善知識如同供養佛
    永明延壽大師在《萬善同歸集》中指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現象,「有些學佛之人對佛像經書能生恭敬之心,懂得禮拜,也懂得用香花供養,但是對弘揚佛法的法師卻不知恭敬、不知供養,縱然法師生病也棄之不顧,實在可悲至極」。
  • 宏圓法師:修行離不開五蘊,但不迷執五蘊
    如果被五蘊所迷,它就會成為我們墮入六道輪迴的毒素,我們執著外相,被外相所轉;如果不被五蘊所迷,我們的佛性能做得了主,佛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自性做得了主,五蘊就可以成為我們修行成佛的工具,可以做我們的護法。我們要通過看經書、聽經、聽法來了解佛教、來修行,我們所看的經書的文字、我們所聽的佛法的聲音都是色相,這叫色蘊。
  • 宏圓法師:一切色法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
    在《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這就是說,色蘊含有四大種及四大種組合而成的色。那什麼是四大種呢?就是指我們說的地、水、火、風這四物,也就是指堅、溼、暖、動這四種性。四大,是每個物體自身所固有的,普遍存在於任何物體中,所以稱為大。
  • 宏圓法師:性色真空,而現一切妙有
    比如,我們的眼睛能看到東西,其實能看到事物的並不是眼睛,現在的科學家們說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視神經的功能,其實這隻說對了一小部分。現在我們的醫學非常發達,大腦也能移植、眼睛也能移植,這個人一口氣上不來了,什麼都看不見了,大腦也死亡了,但是我們把它移植到別人的身上,它又可以看到東西,又可以活動起來,大腦又開始可以思維了,這說明還是有一個能思維的東西,能看到的東西,那麼這個東西是什麼?就是我們的佛性。
  • 宏圓法師:常見、斷見、撥無因果都是邪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邪見就是不正確的見解,末法時期是非常嚴重的,不但在家居士、社會大眾,甚至有的法師的見解也都是邪知邪見往往好多居士還就信邪的,好多居士找我說「某地方聽課的人為什麼多?」我反問他,「成佛的才幾個人?」不能以人數多少來決定,而是看看我們依法沒有,依法不依人的。社會大眾又有幾個有辨別能力的?所以,希望在座的法師都能發起心,我們吃點苦,把正法、正能量傳播給社會大眾。前段時間我都在講淨土法門,現在為什麼要講《心經》?
  • 宏圓法師: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們這裡所說的色不異空這個空,是緣起性空的空,是因緣所生法,本身沒有自性的空。指一切的宇宙的物質現相沒有本體、沒有自性,都是因緣所組合、因緣而和合,所以說它沒有自性的空。在般若共利言譯的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五蘊性空」。唐朝的法月法師的譯本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
  • 宏圓法師:怎樣理解「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五逆和誹謗正法都是應該墮落阿鼻地獄的重罪,五逆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是五逆罪;誹謗正法就是誹謗佛法,今天說的不信有佛、不信真理,誹謗佛、誹謗菩薩、誹謗正法。這裡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如果這兩種罪都犯就不得往生。可能有人會問,如果只就犯其中一條能不能往生?
  • 宏圓法師:諸法皆是因緣所生
    佛說諸法皆是因緣所生。佛住世的時候,在王舍城外的竹林精舍講經說法,當時舍利弗和目犍連還是外道的統領。有一天舍利弗在街道上遇到了五比丘之一的馬勝比丘,他看到馬勝比丘的威儀殊勝、舉止安詳心生羨慕,就知道馬勝比丘的師父肯定非常的了不起,於是上前問馬勝比丘,說:「請問你的師父是誰?
  • 宏圓法師:無智亦無得
    必須要究竟涅槃,所以這裡面說無智也無得,就是明示菩薩不要著所修之行,也不要著所證之果。我們一修行就是我要成佛,我要怎麼樣,我要怎麼樣。你想怎麼樣,那就說明你還有一個執,你有這絲毫的執了,那你的清淨本性就會有一絲的障礙。我們剛才也已經講這個道理了,我們學佛是為了放下,而不是說學佛叫你放下世間的生活,去執著佛法。
  • 宏圓法師: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既然知道一切色相都是虛妄不實的、不可得的,就不會被境所粘住了。知道不可取,那我們就不會再去執著而刻意地去領受了,從而就破了受蘊。既然不在領受境界,也就一切都放下了,不會再胡思亂想,想蘊也就破了。既然沒有妄想,沒有遷流不息的妄念,哪還會付諸於行動?既然不去行動,那麼行蘊也就破了。識蘊是因為妄心分別而形成迷妄的知識,是所知,既然一切事的本來都是假相,就不會再去分別了。
  • 宏圓法師:我們平常所說的心與自性是怎樣的關係
    那麼我們平時說的心又是什麼呢?這個非常關鍵,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心和自性,一定要把它了解明白,你才好用功,別走錯路。這個心,是我們人的根與塵相對而喚起的一種感覺。毗舍浮佛說:「心本無生因境有」,就是說的這個道理。所以客觀環境是生起心的外在原因,那麼內在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性。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生起心的能量,也就是說,它是生起心的本源,因為有這個性才能生起這個心。我們可以這麼講、可以這麼理解,我們做一個比喻,就像電,雖然眼睛看不到電,但是一切的照明動力都是背後的電在起作用。
  • 宏圓法師:妙有真空是怎樣認識和照破五蘊的呢?
    佛法講的妙有真空是怎樣認識和照破五蘊的呢?我們來詳細的介紹一下。首先是色蘊,就是所有一切的色法。在《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這就是說,色蘊含有四大種及四大種組合而成的色。那什麼是四大種呢?
  • 宏圓法師: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蓮池大師說:「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為什麼說持名念佛是善中之善呢?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大善根。曇鸞大師在《往生論》中說:「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的心」。我們發菩提心念佛,就具足了《智度論》中的五菩提心。
  • 宏圓法師:當我們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就是在念一切諸佛的功德
    他說:「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也就是說,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受持《阿彌陀經》。這一聲佛號就是我們的佛性、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時時都在講的人人本具、生佛無有差別的佛性就含藏在這一句佛號上,這一句佛號就是我們自己的佛性。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法界藏身阿彌陀佛。為什麼稱為法界藏身?
  • 宏圓法師:生滅只是因緣的改變
    為什麼我們看到一切的事物都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呢?人有生老病死,有生有死,草木春生秋謝,衣服有垢有淨,壽命有增有減,這些景像都是清清楚楚、歷歷在目的,怎麼可以說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呢?其實都是我們的妄想、執著所導致的。
  • 宏圓法師:淨心念佛,一念迴光返照,當下就在極樂國中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宋譯的《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中說:「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悉能照見無量無邊一切佛剎,眾生睹者,生希有心,不久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徹悟大師說:「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覿體全真,交羅無礙」。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含攝無量光和無量壽這兩種核心的功德。無量光是橫遍十方,無量壽是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所以說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圓融的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