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垃圾山」在這個小區道路上綿延100多米,清運工作為何遲緩

2020-12-12 騰訊大申網

隨著小區新房統一交付,業主們紛紛把裝修項目提上了日程。然而,最近大華碧雲天二期的業主發現,小區裡的建築垃圾與日俱增,卻沒有加大清運力度。一袋袋的磚瓦石塊堆在路上,將2條道路完全堵死,業主們不禁擔心道:「萬一出點什麼意外,消防車、救護車全都進不來,該怎麼辦?」

建築垃圾的清運工作為何遲遲沒有進展?小區裡的道路何時才能恢復正常呢?

投訴:小區道路堆滿了建築垃圾

今年3月,馬女士在大華碧雲天二期購買的新房終於開始裝修。此前受疫情影響,新房自春節交付以來,小區業主一直沒有收到裝修通知,而馬女士一邊要在外租房,一邊還要房貸,壓力有些大,她便希望能儘快將新房裝修好,早日搬進新家。

然而,好不容易盼來了裝修隊,馬女士卻發現,小區裡每天會產生大量的建築垃圾,而垃圾存放點早已被塞得嚴嚴實實,多出來的垃圾只能堆放在路邊。

「很壯觀的,路都被(垃圾)堵死了。」馬女士說,清明小長假期間,建築垃圾堆得越來越多,但是清運速度卻非常緩慢,運能不但沒有隨著垃圾增多而提升,反而相對假期前有所減少。

馬女士擔心,隨著小區裡裝修戶數不斷增多,如果按照目前的垃圾清運速度,那麼整個小區都將被堵得水洩不通。

萬一出點什麼意外,消防車、救護車全都進不來。」

馬女士告訴記者,道路堵塞是個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如今正值裝修高峰期,她希望小區裡的情況能夠引起重視,儘早解決建築垃圾堆放的問題。

走訪:磚瓦石塊綿延100多米

4月9日,記者來到大華碧雲天二期,還沒走進大門,遠遠地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電鑽聲。

進入大門後再往裡走,記者看到一片建築垃圾堆起來的「小山」,這「小山」大約有一人高,綿延了100多米,這些垃圾大多為磚瓦石塊,幾乎都是用蛇皮口袋裝著,堆放在小區內的道路上,有的垃圾還散落在綠化草坪上,只留下了很窄的人行橫道供行人通行。

與這條小區車道平行的另外一條道路上,也堆放著同樣的垃圾「小山」,不過這座「小山」大概只有50米長。

在建築垃圾堆附近,記者發現不斷有裝修工人騎著三輪車或推著平板車過來,將車上的磚瓦石塊傾倒至「小山」旁,每次傾倒都能激起一陣灰塵,地上原本黑色的柏油馬路,也被灰白色的石屑所覆蓋。

一位裝修工人告訴記者,他們每車大概能運5至6袋石塊,每天至少要運5趟,不過這也僅僅是一戶人家產生的建築垃圾份量。

「灰太大了,風一吹,眼睛都睜不開。」一位業主抱怨道,他們平時進出小區都會儘量繞開這兩條道路,否則戴著口罩也沒法完全阻擋灰塵。

我們一樓的鄰居裝修的時候,根本不敢開窗,不然過一會兒,陽臺上就能積一層灰。」

不過,垃圾堆附近也並非無人看管。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一位保安在維持秩序,引導裝修工人們將石塊倒在指定的位置,旁邊還有清潔工人拿著掃帚清掃灰塵,並將散落的石塊碎屑歸整在一起。

記者注意到,垃圾堆旁還停放著一輛鏟車,據保潔人員透露,清運公司的貨車來了以後,鏟車就會將磚瓦石塊鏟到貨車上,裝滿之後立即運走,上一輛清運貨車在十幾分鐘前剛剛離開。

物業:新小區有近500戶業主在裝修

為何大華碧雲天的垃圾堆積現象如此嚴重?

4月9日,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華碧雲天二期總共有1900多戶業主,其中1300多戶屬於毛坯房交付,而當下正在裝修的業主大約有近500戶,因此每天會有大量的建築垃圾產生。

而在清明小長假之前,物業突然接到環衛公司的通知:4月2日至4月7日暫停清運建築垃圾。

物業第一時間把通知轉達給了正在裝修的業主,呼籲業主們暫時先將建築垃圾堆放在房屋內,不要影響小區道路的佔用。

然而,部分裝修公司並沒有遵守約定,仍在不斷地傾倒垃圾,到了4月8日環衛恢復清運的這天,更多存放在家裡的垃圾也一併運送出來,最終佔滿了兩條道路,堆成「小山」。

「據我所知,是環衛公司的堆場不夠用了。」一名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建築垃圾的體量如此巨大,是大家都沒有預想到的,屬於突發狀況,而清運公司因為暫時沒有場地接收建築垃圾,只能暫時堆放在小區裡。

因為建築垃圾堆積的原因,最近小區的環境、整潔度都很差,導致我們收到了不少業主的投訴。」

物業工作人員無奈地說道,即便他們在垃圾堆放現場安排了安全員和清潔員,但是居民們仍舊不太滿意。為了增加清運垃圾的速度和頻次,他們已經在和環衛等部門積極溝通,爭取協調出更多的資源來清運小區裡的建築垃圾。

周邊小區:有的建築垃圾也堆了兩周

除了大華碧雲天以外,周邊的其他小區也有類似的建築垃圾堆積情況嗎?對此,記者走訪了大場鎮管轄範圍內的另外5個小區。

在復星花園小區內,記者發現了3堆建築垃圾,大小從2立方米至4立方米不等,且全都堆放在固定的臨時堆放點。據附近的居民表示,這些建築垃圾至少堆積了2個星期,都是由最近裝修房屋的居民產生的。

「不是生活垃圾的話,放2個星期沒事。」復星花園的居民說,建築垃圾大約佔據了一個車位的面積,且都有防塵布遮蓋,對日常生活幾乎沒有影響。

而在附近的文華苑和鉑金華府2個小區內,記者只看到了少量的建築垃圾,包含一些床墊、木板等。這兩個小區沒有建築垃圾臨時存放點,垃圾暫時堆放在裝修樓棟下面,居民表示,這些垃圾大概堆放了一個星期左右。

「剛裝修的時候垃圾不多,不知道以後會堆多久。」文華苑的居民說,平時建築都不會堆太久,現在受疫情防控影響,居民猜測可能要湊齊一車的垃圾量,再統一運走。

另外,記者在華欣苑和濱江雅苑內,沒有看到堆積的建築垃圾。

濱江雅苑的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此前1月份和2月份的時候,偶爾會有垃圾堆積的情況,但是最近的裝修垃圾,只要聯繫了環衛公司,都能在2天內清運完畢。

環衛:開足馬力至少要4天才能運完

對環衛公司而言,為何清運的力度各不相同呢?

4月10日,記者聯繫到大場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作為中轉站,倉庫裡的建築垃圾已經飽和,而末端的裝修垃圾處置中心還沒有正常復工,導致運能跟不上,他們也在為倉庫裡的垃圾無處清運而發愁。

碧雲天這個小區的業主裝修比較集中,情況有些特殊。」

環衛的工作人員表示,從3月24日開始,大場環衛負責清運大華碧雲天的建築垃圾,最初該小區的垃圾量還沒有井噴式地爆發,大場環衛每天安排了3輛貨車清運,每輛貨車可以運載13噸左右的建築垃圾,每天能運送10至12車,基本可以保證每天生產的垃圾能夠清運乾淨。

但是到了3月底,碧雲天小區生產的建築垃圾與日俱增,大場環衛面臨著一個兩難的境地:一邊是自己的倉庫即將堆滿,而另一邊接收垃圾的末端處置中心還有沒完全復工。

無奈之下,大場環衛只好縮減碧雲天小區每天的清運量,原先每天能運10多車,減少運能後,每天只能運3車左右。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後,大場環衛立即向寶山綠化市容局反饋了該情況。

經過綠化市容局的協調,從4月10日開始,大場環衛可以無限量地將建築垃圾運送至末端處置中心,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清運工作。

大場環衛的工作人員說,目前公司所有的運能已經全部鋪在碧雲天小區上,清運量提升後,每天至少能清運20車建築垃圾,清運量達到250噸。工作人員估計,大華碧雲天內的建築垃圾至少有600噸,並且每天還在不斷生產新的垃圾,如果開足馬力,至少需要4天才能清運完畢。

除了碧雲天小區以外,大場環衛管轄範圍內的其他小區也有建築垃圾堆積的情況。其工作人員透露,其他小區相對碧雲天來說,情況雖然比較樂觀,不至於堵塞小區道路,但是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垃圾的堆放量也超過了平時的狀態。

等碧雲天的存量清理完,再把運能分配到其他小區。」

環衛的工作人員說,到時候整個公司的清運量,會根據實際情況再重新分配,可能一半留給碧雲天,另一半分配給其他小區,保證每個小區恢復正常的清運狀態,「但是要全部清運光,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裝修垃圾處置中心:正加班加點處理存量垃圾

4月11日,記者來到寶山區裝修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這裡是接收、處置寶山區所有建築垃圾的末端單位。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大場環衛這樣的中轉單位,寶山區一共有9個。

記者在處置中心看到,露天的堆場上,磚瓦石塊堆積如山,垃圾的高度遠遠超出了周圍的擋板,除了原本的車輛過道,處置中心內幾乎所有空地都堆滿了建築垃圾。此時,2輛鏟車停在垃圾堆上,正在進行清運工作,這些垃圾將被運送至隔壁的工廠,由工人和機器共同完成分揀工作。

從來沒有過這麼多垃圾。」

工作人員直言,疫情防控期間本就積累了一些垃圾,現在逐漸進入了裝修高峰期,每天還會新增更多的垃圾,加上存儲垃圾的場地有限,他們處置中心也有些「吃不消」。

此前,受疫情影響,處置中心的工人一直沒有完全復工,能夠處理的建築垃圾非常有限。直到4月7日,整個處置中心才開始正常運作。

我們的工人大多非本地人,回來復工有一定限制。」

該工作人員表示,處置中心目前每天能夠處理1000噸左右的建築垃圾,為了消化現有的垃圾存量,他們已經在加班加點地運作。

為了儘快解決碧雲天小區的垃圾堆積情況,處置中心也在積極協調各個環衛公司之間的清運工作,確保早日恢復小區環境的乾淨、整潔。

相關焦點

  • 泡沫製品垃圾最難清運 西城一小區「嘗鮮兒」包幹承運
    記者梳理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中有關垃圾分類的相關訴求發現,目前,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難,仍是本市老舊小區遇到的普遍問題。多個街道辦事處都表示,接到居民的訴求後,實施一次徹底的清運,雖然做到了接訴即辦,但是,在處理低價值可回收物的問題上,其實他們還沒有找到一種較為科學的解決辦法,能良性循環解決問題。
  • 鞏義市竹林鎮組織開展「摘星奪旗創三宜」工作觀摩活動
    充分動員居民群眾,發動義工900多人次, 建設了健身遊園100多平方,扒除牆體3000多平方,粉刷道牙160多米,壘砌邊溝200多米,壘砌石堰200多平方。拆除了宅基地以外各種違章建築(廁所、車庫、雞籠等)18座,種植竹子1000多顆,平整場地3000多平方,清理雜物4000餘方,動用機械30多個小時,刷牆1000多平米。
  • 沙發、床墊、馬桶,小區空地被建築垃圾佔據!
    記者 柳建巍 我現在就來到了哈爾濱市柒季城小區,在小區的77號樓附近,我們看到這邊有一個垃圾堆,這個垃圾堆組成很多樣,比如說最典型的,就是用很多的馬桶放在了小區裡,第二是有很多的沙發床墊,還有一些零碎的部件放在這裡,還有一大部分就是一些床板,現在這些木頭板有近一米高,離一個房屋比較近。
  • 野貓野狗晚上總「光顧」蕪湖這個小區,原因竟是……居民:受不了
    夜間本應是大多數人休息放鬆的時候但家住東部星城小區9棟 14棟15棟的居民們最近卻很難睡個安穩覺樓下的建築垃圾堆放點垃圾清運車在夜間清運時發出的噪音影響周邊樓棟居民的睡眠對於這個建築垃圾堆放點的位置他們也有疑議此外,該地雖然是建築垃圾堆放點
  • 長沙垃圾分類收集(小區)清運車交車儀式今日舉行
    長沙垃圾分類收集(小區)清運車交車儀式今日舉行 2020-12-24 2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紅山動物園改造新館距民宅僅20多米 園方回應:動物園先於小區...
    揚子晚報網3月24日訊(記者 徐昇)最近,南京鳳凰山莊小區的業主比較心煩,因為紅山森林動物園改造提升工程正在施工,其中一個新建的動物場館與鳳凰山莊幾棟居民樓的直線距離才20多米,僅一牆之隔。對此,紅山動物園相關負責人今天回應了居民的質疑。
  • 房型特殊/電壓不符/道路狹窄...來看這個老舊小區如何破除萬難加裝...
    房型特殊/電壓不符/道路狹窄...來看這個老舊小區如何破除萬難加裝電梯 2020-12-07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部門聯動 建築垃圾日產日清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了落實建築垃圾日產日清工作要求
  • 市民反映:長安區上塔坡村拆遷後 噪音大
    在西安市長安區韋曲上塔坡村和喜居原小區之間有一個通向西部大道的鄉間小路,自上塔坡村拆遷以來,白天是工程車,晚上是最瘋狂的渣土車,塵土飛揚,刺耳的渣土車的聲音能響一夜,同時房子都在晃,整夜整夜睡不著覺。首先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針對您反映的問題,經交警長安大隊民警對喜居園小區周邊進行巡邏核實,喜居園小區位於上塔坡村西面,您留言反映的夜間施工車輛並非渣土車。
  • 樂高積木60220垃圾清運車 圖文評測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一款4+的樂高城市套裝60220垃圾清運車,一起來看看套裝中都有哪些好玩的東西吧包裝正面,可以看到兩名清潔工人正在工作包裝背面,展示了套裝中的所有配件以及一些主要玩法套裝中共有兩名人仔共有兩袋磚包90塊零件
  • 高達100多米的風力發電機,是怎樣拆除的?鏡頭拍下全過程!
    高達100多米的風力發電機,是怎樣拆除的?鏡頭拍下全過程!風力發電是一種綠色清潔能源,它主要依靠風力發電機來進行發電,這些風力發電機的體積龐大,每個高達100米,但它的使用壽命有限,在到達使用年限時,就面臨著被拆除的情況。
  • 高架橋下「躲」個垃圾堆放點,垃圾堆了一周也沒來清,為何?
    這讓美洲花園棕櫚灣的部分業主苦不堪言,垃圾堆放點距該小區121棟只有不到10米的距離。「一周多沒有來拉過垃圾了,只要風一吹,味道特別大。」陸先生抱怨道,即使門窗緊閉,家裡還是有一股垃圾的異味。陸先生透露,這裡之前主要堆放建築垃圾,基本沒有異味。「今年七八月開始,家裡經常飄著垃圾的惡臭味,才注意到那裡堆滿了生活垃圾。」
  • 旌德縣住建局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旌德縣人民政府
    2、安全工作:切實做好建築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夏季高溫汛期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對中、高考期間建築工地生產工作的巡查,開展一、二、三季度全縣建設監督執法檢查及起重機械專項檢查。組織舉辦了建築工人職業技能培訓班。
  • 什麼是建築紅線?小區紅線範圍內土地的使用權屬到底歸誰?
    原標題:什麼是建築紅線?小區紅線範圍內土地的使用權屬到底歸誰? 建築紅線:城市道路兩側控制沿街建築物或構築物(如外牆、臺階等)靠臨街面的界線。又稱建築控制線。建築紅線是指建築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線。
  • 江陵這位駕駛垃圾清運車的徐大姐,你真美!
    小新見到徐蘋的時候,她正在操作著垃圾清運車清理路邊的垃圾箱。瘦弱的她坐在清運車駕駛座上,一提一拉,就將垃圾箱拖到了車上,操作熟練,動作利落。徐蘋已經在這一行幹了五六年,垃圾清運車的駕駛座是她除了家裡,待得最久的地方。
  • 示範小區有「妙招」
    溫州網訊 垃圾分類事關民生,市區各小區究竟做得如何?記者日前走訪鹿城、龍灣、甌海的垃圾分類示範小區,調查了解垃圾分類工作落實情況。從調查情況看,示範小區垃圾投放分類管理井然有序,居民已基本形成分類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 社區裝上了「智慧大腦」,從「治理」邁向「智理」
    這一天中午11:30,江蘇路街道城運中心「一網統管」平臺通過AI智能巡屏功能,發現江蘇路328號向南有兩輛共享單車違章停放,隨後,系統啟動自動報警,相關責任公司接到警情後,迅速安排相關工作人員前往現場處置,街區道路很快恢復了正常秩序
  • 清運滯後居民難投放,頻現故障報修已多時,智能垃圾回收機險些成垃圾
    去年開始,一種智能垃圾回收機陸續走進不少小區,黃色的箱體、醒目的顯示屏、自動開關的回收門以及「智能環保、變廢為寶」的宣傳語,迅速吸引了眾多居民的關注。同時,它以廢品換現金的變現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