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區環境24小時有人工智慧監管,垃圾堆放點大幅減少、清運效率大幅提升……近年來,江蘇路街道在推進「兩張網」建設中,在城市精細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其背後是街道探索實踐了諸多新路徑。
這一天中午11:30,江蘇路街道城運中心「一網統管」平臺通過AI智能巡屏功能,發現江蘇路328號向南有兩輛共享單車違章停放,隨後,系統啟動自動報警,相關責任公司接到警情後,迅速安排相關工作人員前往現場處置,街區道路很快恢復了正常秩序。
智能識別問題
自動派單迅速處理
這是江蘇路街道城運中心的一個日常案例之一,也是中心「一網統管」中AI智能巡屏功能發揮的作用之一。以前全靠社工、志願者等眾多人力在街上巡邏發現的問題,現在可以由人工智慧24小時代勞,讓社區治理的人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
近年來,江蘇路街道通過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社會治理創新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今年7月30日,街道在城運中心增設「一網通辦」服務點,成為全區唯一一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功能在同一地點實現「兩網融合」的街道!
一網統管,治理中的「加減乘除」
在「一網統管」方面,街道依託智能算法創新社區治理方法,通過「加減乘除」工作法邊試點邊實戰,在全市街鎮層面實現了「四個率先」——
1率先使用全市「一網統管」街鎮級1.0版,將144項網格化案件納入系統
2率先上線運行「一網統管」防疫專頁,運用信息技術助力精準防疫
3率先辦結全市首單「一網統管」下的110非警情案件,進行24小時保障
4率先使用AI智能巡屏實現「神經元」升級,實現從識別到結案的閉環工作流程
全市首單「一網統管」下的110非警情案件在江蘇路街道結辦
這背後,江蘇路街道先是通過盤活力量資源,做了「加法」。街道在「三級(市、區、街道)平臺、五級(網格、社區)應用」的框架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形成了小區、經濟樓宇、園區和樓組七級處置的高效實戰運行模式。街道堅持努力實現了從「高效處置一件事」到「高效處置一類事」的轉變。街道網格化案件從原來「立案→派單→處置→結案」四個環節均需要人力參與,到現在AI智能巡屏自動發現立案、依據規則自動派單到人、前後照片自動比對結案三個環節自動化,節約下3/4人力投入快速處置環節,實現了「自動處置一類事」,目前自動派單率已達80%。
轄區裡發現的問題和處置進度一目了然
同時,街道通過倒逼流程再造,做了「減法」。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升級,AI+「一網統管」,讓城市管理變成全域、全量、全時段,同時,全覆蓋使用政務微信,通過智能終端降低通訊產生的時間成本。而集中管理基礎數據,則實現了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被動處置向主動發現轉變。街道每周進行案件數據分析,標註每月的高頻事件和高發區域,從案件的分布直觀地看轄區內18條道路的問題種類、薄弱環節和集中區域,分析原因、調整部署、督促管理。
在「乘法」方面,街道主要依靠科技賦能開展工作。開發的「AI+5G」自動立案功能,藉助了西井科技等屬地人工智慧企業的優勢資源,在弄堂式小區進行建築(大件)垃圾清運應用試點,對每個居民區進行AI閾值評估、違規報警。比如,當某堆放點的垃圾達到一定量時,AI攝像頭自動分析並在城運中心立案,派單至相應的清運單位予以處置。清運耗時從原有的96小時大幅壓縮至36小時!沿街臨時堆放點從78個減為4個,小區堆放點從107減為58個!
此外,街道還做了「除法」。街道指導試點萬村居民區形成裝修前到物業和居委會進行「雙報備」、籤署建築(大件)垃圾定時投放承諾書、繳費前置、保證在協商時間整潔投放至定點點位的常態,依託「一網統管」合理及時安排運力清運完畢。
一網通辦,高效辦成一件事
與此同時,江蘇路街道在「一網通辦」建設中,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便利度、體驗度、滿意度,同樣做了眾多積極工作。
街道匯總梳理高頻事件,構建了「15分鐘」政務服務圈,以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大廳為主,提供12大類370餘項涉及群眾基本生活和保障的社區事務以及188項全市通辦受理業務;加上4處政務服務自助辦理專區,配備市政務服務超級終端,可查詢辦理13大項101小項業務,高頻可辦事項12項,高頻無證件查詢事項24項,從而基本形成了「1+4>5」的格局。
街道在城運中心增設的一網通辦自助服務點
在街道城運中心大廳增設的「一網通辦」終端一體機就是很好的體現,特別是對於老年居民而言,這樣一臺「一網通辦」終端一體機能隨時辦理列印醫保就醫記錄冊等自助服務。工作人員介紹,「我們樓上有一個養老服務機構,許多老人以往要去社區事務中心或者醫院辦理的業務,現在只要有隨申碼、身份證在這裡刷一下,很快就能辦好。」而這也是街道打造深受歡迎的服務「金品牌」的工作之一。街道還積極打造營商環境服務專區,在樓宇、園區布局「一網通辦」超級終端機併疊加稅務服務專區,提供專屬的一站式服務空間,使白領能在自助服務專區像使用銀行ATM一樣辦理業務,將「一網通辦」政務服務資源積聚到樓宇黨群陣地。
街道梳理的高頻事項辦理項目
除此之外,街道還向居民提供了知心貼心的「百事通」。街道通過街道公眾號「一鍵通」前置諮詢,指導居民提前預審材料,方便居民「一網通辦,一次辦好」。同時,加強對居民辦理情況和需求的收集,並幫助特殊群體實現「足不出戶、辦理無憂」。群眾的滿意度在「好差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目前收到「好差評」6554條,好評率100%!
街道微信公眾號「一鍵通」
可以說,江蘇路街道「兩張網」的建設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動實踐之一,街道也正通過這「兩張網」的數位化轉型和精細化治理,讓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猜你喜歡
使用敬老卡享7.5折優惠,看這家即將開業的社區食堂在你家門口嗎?全文公布!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委關於制定長寧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長寧區首個「智慧型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試運行!從「古北裡」到「新天地」,長寧這個小區建了一條文化長廊……長寧在建的兩座跨區大橋的最新進展來了→記者:陳容超
原標題:《社區裝上了「智慧大腦」,從「治理」邁向「智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