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話(甌語)是南部吳語的代表方言,屬正統的古漢語「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語古音,很接近華夏祖先的語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溫州方言的紛繁複雜程度可謂「三裡不同調,十裡不同音」,在維持族群情感聯繫、留存共同記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如今很多孩子遇到方言就變成「啞巴」,方言傳播面臨難題,文化挽救保護與非遺傳承已經刻不容緩。根據溫州市政府《關於印發溫州市農貿市場提檔升級創星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通知》指導,現代菜籃子新田園農貿市場作為品牌旗下第二家文旅+研學農貿樣板面向社會,凸顯農貿文化建設主旨思想與民生服務使命,全方位展現溫州方言俚語屬地文化傳承。
據了解,現代菜籃子新田園農貿市場自2017年起因「農貿4.0」創新商業模式走在國內前列,引來全國數百批行業相關團隊前來調研學習。對於外來考察者,新田園農貿作為城市民生新窗口以文化底蘊深厚且開放的姿態迎接賓客;之於本地居民,新田園農貿又似老友將俚語文化巧妙而自然的體現在市場各個角落。
溫州菜籃子集團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梳理歷史記憶,傳承地方文化,特意開設專欄,將溫州本土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俗語移植到溫州城最具煙火氣,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農貿市場中,創造性地架設了一條傳播溫州文化的橋梁,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溫州地方文化的魅力,其構建受到了社會各界專家的關注與支持。該市場俚語文化元素打造由《溫州話大辭典》編委成員專業指導,並有幸邀請主編、溫州方言泰鬥沈克成教授為「現代菜籃子農貿俚語文化講堂」開講第一堂課。
「農貿+研學」引發特色文旅新浪潮
現代菜籃子新田園農貿長達20餘米的玻璃櫥窗通過文字、圖片、非遺產品相結合的方式將溫州方言文化歷史娓娓道來;與農貿相關的「煙火味」俚語短語組成市場文化主題形象牆。考慮到不同身高的人群,頭頂燈箱為遊客展示溫州美景與語言的融合;攤位下方接地氣的語句讓孩子恰到好處的看見,爸爸媽媽們掃一掃攤位上插著的俚語講解二維碼,來一場有關語言的小小現場教學;轉身前往圖書角,最正宗的方言書籍供您賞閱,最美好的方言主題甌窯待您品鑑。如還不滿足,便閒庭信步到智能播放機前欣賞一集現代菜籃子出品的俚語文化微電影——《菜籃子一家人》。
該市場在俚語文化傳承研學活動設計方面別出心裁,溫州菜籃子集團董事長吳建淡化身主播,以抖音直播的創新形式帶領幼兒園孩子們全方位解讀俚語文化主題文旅農貿的魅力。在這裡,現代菜籃子通過俚語文化宣傳片、俚語講堂微視頻等形式呼籲廣大市民共同參與俚語文化的傳播。甌窯大師陳景煒作為神秘嘉賓出席直播現場,與小朋友現場互動,傳遞俚語文化。孩子們跟著主播學習溫州俚語,領略農貿煙火氣,動手種植多肉……家長們紛紛表示,新田園農貿市場植入俚語文化,作為孩子們的研學基地既創新又接地氣,孩子們不僅能在玩樂中學習,更讓親子在互動學習中找到了久違的陪伴快樂。
現代菜籃子文旅農貿+研學的形式引發了全市、全省的關注,人民日報、浙江日報等240餘家媒體給予的認可讓溫州菜籃子集團堅定了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溫州方言、解碼溫州文化基因、傳播溫州人精神的信念。
品牌運營農貿構建文化煙火可期未來
「現代菜籃子」文旅農貿是溫州菜籃子集團推動「農貿煙火氣+文化傳承+未來社區理念」融合發展提出的概念型市場提升項目,依託農貿產業,為實現差異化,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而誕生。通過挖掘所屬農貿地域文化、結合旅遊業態、研學實踐來促進農貿市場經濟與文化傳承融合,從而推進農貿全產業鏈發展,打通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農貿市場文旅轉型升級的全新路徑。現代菜籃子致力於發揚新時代農貿人精神,倡導文化自信推動農貿市場的新時代發展,旗下十大農貿按照「一場一策一品一特色」的經營理念,將於2020年底完成文化植入工作,為溫州城市文化建設增添一枚靚麗的民生場所新名片。接下來,現代菜籃子將逐步完善城市文旅農貿版圖,全面打造現代菜籃子農貿運營品牌新綜合樣板,樹立農貿行業新標杆。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