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魚都是沉在水底的,人生要學會把自己,藏起來。
《菜根譚》裡面說,「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其實這裡面的功夫,是相當深的,把自己的聰明藏起來,有些人一輩子也做不到。
但是人生要藏起來的,可不止聰明那麼簡單,自己的怨氣,自己的傷疤,等等都要深藏起來。
所以阿文覺得,一個人要想走得越來越順利,你得學會這四個「藏」字。
把自己的功績藏起來
吳伯凡先生在,《東吳相對論》裡面,曾經說過,「遇到成績看窗外,遇到問題照鏡子。」自己有了成績,就看看比你厲害的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同樣,遇到了問題,不要看別人,照照鏡子去,看看自己有哪些問題。
其實做人到最後,還是得學會,把自己的聰慧,功績,全部藏起來,鋒芒畢露,有時候不是什麼好事。
《易經》裡面有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陰陽好壞,但是唯有一卦(謙卦),全部為陽,全是好的,歷代的解易者,對謙卦的評價,「地中有山,空谷藏峰之勢」。
就是你看起來,前面是一片平整的大地,但是走近一看卻有,一片山谷,山谷裡面,有一座巍峨的大山,挺拔而起,山峰俊俏卻不露頭。
懂得把自己的成績藏起來的,都是心志很深的,而且可以看出,他們「野心」很大,對於現階段的成績,根本看不上眼,他們心中有山河,有大志。
看到成績,就要學會藏起來,別到處炫耀。
把自己的傷疤藏起來
但凡到了中年以後,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傷疤的,這沒啥奇怪,可惜的。但是一些比較傻的人,喜歡到處掀開傷疤,讓別人看看,這樣的行為,真是很不明智。
我還記得《伊索寓言》裡面,曾經說過一個,兩隻小猴子的故事。
森林裡有兩隻,活潑可愛的小猴子,有一次他們結伴在林中遊玩,被一個獵人射中的胳膊,而且巧合的是,兩隻猴子傷口都一樣。
一隻猴子感覺自己很委屈,雖然逃出魔爪了,但還是要怪老天爺不公平,於是見到其他猴子,就掀開傷疤,讓他們看看,他也很同情他,都過來扒開瞧一瞧,並說了很多同情的話。
就這樣一個月以後,這隻小猴子,就傷口化膿死了。第二隻小猴子也覺得很委屈,但是他捂住了傷口,別人問他咋回事,他也只說自己不小心摔傷了,一個月以後,他的傷口結疤好了。
這兩隻小猴子的故事,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生,有些人總喜歡抱怨,總喜歡跟別人吐苦水,以此來博得他人的同情,讓別人扒開傷口看看。
但有些人卻知道,藏起自己的傷疤,永遠不要打開,人生苦短,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要回頭。你再掀開一次傷疤,就是二次傷害。
學會藏起傷疤,你才能走的更穩健。
把自己的怨氣藏起來
生活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總是怨聲載道,似乎所有人,都在欺負他,老天天天做弄他,對於別人的成功,他也覺得是暗箱操作,自己憤憤不平。
其實人生,一定要明白,一個叫「公平」的陷阱,人生來就是不公平的,哪有什麼公平呢,出生在帝王家裡,跟出生在貧民家裡,其人生就是不一樣的。
但是既然來了,就不要想這件事太多,你天天怨氣滔天,最後還是發現,肚子餓了,找吃的,日子還是得繼續。
所以,不要有太多的怨氣,活著就是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保護好自己的家庭,給與家人更多的物質生活。
佛家說,「貪,嗔,痴,慢,疑」。其實每一個都是來自於你,心中的怨氣。有些人對於這種執念,一輩子都放不下,所以一直耿耿於懷。
把自己的怨氣藏起來,久而久之,你就感覺不到他的存在了。
把自己的浮躁藏起來
「每遇大事要有靜氣」。一直浮躁的人,那是很難成功的。
我還記得梁冬先生,曾經就浮躁的人,做一個比較深刻的比喻。
浮躁的人,就像是一顆水滴,落到了荷葉之上,左右搖擺,滾來滾去,就是靜不下來,一直都在動。而靜心的人,就像是一滴水,進入了沙子裡,毫無波瀾,一動不動。
一個人,在進入中年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浮躁,給深深的藏起來,不要讓自己整天,都處於心煩意亂之中。這樣的人生,很難成事。
其實你仔細看,很多單位裡的大領導,都是一些有靜氣的人,表面巍峨不動,沒有一點的浮躁之氣。而且往往浮躁的人,也很難有大的慧根。
在《說文解字》中,對於「智」的解釋,就是「急中生智」,而對於「慧」的解釋,「由靜入定,由定入慧。」
說白了,一個是很著急的情況下,想出的注意,一個是安靜的情況下,慢慢想出的解決之道,哪一個更有說服力,一目了然。
所以,一個有靜氣的人,才會有慧根。
阿文寄語
「深藏不露,靜水流深」,人生學會了,這四個「藏」字,可讓你越走越順。
我是阿文,持續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