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中介」真能「保」你進公司?

2021-01-09 齊魯壹點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中國民航大學乘務學院學生賈芸,2019年9月順利通過國航的校園招聘,但受疫情影響,她的體檢被推遲到去年9月底進行。

然而,就在體檢前一周,小賈遭遇一場車禍,小腿上留下了傷口。她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按照以往的標準,這個傷口很可能被認定為體檢不合格,「拿不到合格證,公司會拒絕接收我」。

按照航空公司的入職流程,賈芸通過校園招聘後,要在指定醫院進行嚴格的空乘人員體檢,再經過專業航醫檢查認定後才能拿到相關合格證,繼而接受後續培訓並辦理入職手續。

微博話題「淪陷」:中介招生置頂,經驗交流不見

從校園招聘面試結束到去年收到體檢通知,小賈已苦苦等待近一年時間。就在幾乎陷入絕望之時,她在網上看到了「國航招聘」微博話題。

話題討論區,一些教育機構及個人發帖稱,可以通過「內部操作」,幫助身體有「問題」的求職者找民航總醫院空勤人員體檢部門的「熟人」幫忙。

小賈通過微信添加了一名自稱「李老師」的「培訓機構」負責人。「李老師」熱情地向小賈介紹了辦理流程:先提供個人材料並備註身體問題,籤訂教育培訓協議並繳納定金,通過體檢拿到體檢合格證,最後再付尾款。

「李老師」向小賈保證,他們有內部關係,過去已幫上百人通過體檢、進入公司,其中大多已順利下機隊開始飛行。

隨著疫情形勢轉好,國內各大航空公司陸續恢復招聘。記者按小賈提供的方式在微博上檢索「國航招聘」「空乘招聘」「四川航空招聘」等關鍵詞發現,此類話題閱讀量高達上千萬且熱度不斷攀升。

在這些話題中,大多數發帖者均表示可通過「內部操作」「內部名額」等途徑幫助求職者應聘飛行員、空乘、安全員等崗位。

記者還發現,部分中介人員購買了微博推廣服務,讓他們發布的帖子被微博管理員設置為「頭條」,放在討論區前排。而本該佔據主要位置的正常空乘面試經驗交流內容,在討論區寥寥無幾。

換言之,這些網絡空間實質上已淪為中介機構和個人的「招生專區」。

暗訪黑中介:收費22萬元,「溝通」費用單算

記者隨後以求職者身份,給話題區幾位發言時間較近、熱度較高且自稱能辦理空乘人員體檢和面試的博主發私信,對其進行暗訪。

一位自稱「胡老師」的培訓機構中介人員向記者表示,他們在北京市順義區首都國際機場附近有實體的辦公地點,日常也進行空乘人員培訓,每年都會送機構的學員去各大航空公司工作。

他告訴記者,如果想儘快辦理,元旦假期後就有中國南方航空的空乘人員招聘,他們可以提供「初試、複試、終審、筆試全包服務」,全包費用17萬元。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此類培訓機構,還有「獨狼」式的黑中介廣泛存在。

一名自稱在體制內工作的中介人員告訴記者,自己有四川航空等公司的「內部招聘」名額,可以幫助求職者「免面試」進入體檢環節,體檢通過後直接籤合同進公司,這些「服務」收費22萬元。

得知記者的求職意向後,該中介人員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合同,抬頭為「培訓就業諮詢指導協議」。合同提到,中介作為甲方,承諾包初試、複試、終審等流程正常通過,而對於航空公司醫學體檢這一空乘人員招聘的重要環節,乙方求職者則需向甲方提前說明自身問題,以便中介人員與體檢單位「溝通」,相關費用單獨結算。

「保過」的套路:通過全靠考生,中介只賭概率

一名曾深受其害的大學生小飛(化名)向記者透露了黑中介所謂「保過」服務的實際辦理流程。

小飛曾做過視力矯正手術,擔心自己無法通過航空公司醫學體檢,一時衝動,落入了「黑中介」的陷阱。

在向中介繳納了「體檢項目保過」費用並籤訂合同後,小飛向中介人員告知了自己接受手術的情況。中介承諾,會與檢查科室航醫「事先溝通」,並表示「問題不大」。但體檢當天,小飛一直擔心的檢查項目仍顯示不通過。

在中介「協調」下,小飛幾個月後參加了另一家航空公司的面試並再次參加體檢,結果仍為不合格。

事後,冷靜下來的小飛推測,中介收受「保過」費用後,很可能根本沒有幫他打過任何「招呼」,只是在「賭」他能不能靠自己通過體檢——過了,「功勞」算在中介頭上;不過,大不了退錢「私了」。

天津航空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賈喻堯向記者坦言,空乘人員招聘往往是航空公司招聘季期間應聘人數最多的「重頭戲」。由於報名者眾多,公司在選拔時會優中選優,個別應聘者面對激烈的競爭,難免有「走捷徑」的想法,更容易受到不法中介人員的蠱惑。

記者了解到,除了發廣告等待求職者上門,還有部分機構主動出擊「圍獵」求職者。

部分機構藉助郵箱、社交平臺等渠道,以「南航北京分公司」「南航培訓中心」等工作人員名義與應聘者聯繫,發布不實消息,欺騙應聘人員。

專家進言:欺詐信息得管,擇業觀念得變

對於此類現象,天津擊水律師事務所主任潘強向記者介紹說,近年來打著「保過」名義欺詐求職者的現象,普遍存在於企業招聘甚至公務員考試中,且部分案件涉及金額較高。

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相關中介人員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而且即便有個別求職者通過「中介」向考試相關負責人輸送財物等形式,僥倖通過考試,其行為事實上也屬於行賄,構成賄賂罪。

多位專家表示,對於藏身網絡平臺的此類欺詐信息,網信部門、公安部門等應進一步加大監管、打擊的力度。同時,社交媒體平臺也應加強自查,針對各類虛假信息,特別是其中一些通過購買推廣服務,意圖達到廣泛傳播效果的,應及時發現並堅決予以刪除。

另一方面,受害者也應轉變心態、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在求職過程中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免得吃了「啞巴虧」,還要付出金錢甚至更沉重的代價。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北京銀保監局提示:別中了「黑中介」貸款的「定製圈套」
    近日,北京銀保監局提醒消費者務必要提高警惕、謹防貸款「黑中介」,做到正確貸款「三要三不要」,遠離貸款五大「圈套」。謹防貸款「黑中介」的五個「定製圈套」:圈套一:「包裝貸款」。「黑中介」謊稱通過包裝資料可以解決借款人「銀行流水不夠、收入不達標」等資質方面的困難。
  • 進廠上班為什麼會有「返費」,揭秘返費套路,拒絕黑中介
    關於返費這個問題,我相信進過廠的朋友都不陌生,特別是電子廠,全國各地大型電子廠你進去之後都會聽說。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返費,能拿得到嗎?是真的嗎?1.在網上找工作並不知道對方是什麼身份,是什麼公司,什麼職位;在這裡我相信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沒有關心過這個問題。也行對方只是一家中介公司的招聘專員,然後給你承諾高額返費,結果這個招聘專員的提成還沒有給你承諾的返費高,這樣的情況你怎麼可能拿得到返費呢?2.中介機構的利潤在哪裡?
  • 北京:成功打掉4個黑中介團夥,曝光房產黑中介欺詐套路
    此次曝光有4家黑中介公司他們分別是:據知情人士揭秘:門上的告示竟是「浩創偉業」冒充居委會張貼的,是這家浩創偉業黑中介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為的就是侵吞租客的租金和押金。他們的卑劣伎倆屢屢奏效,租戶們紛紛落入這一事先設計好的陷阱,身受其害。報應終於來了,「浩創偉業」黑中介在曝光中被定為典型。這家公司不僅大搞欺詐,甚至還通過暴力威脅等手段,不退或少退租金和押金。
  • 深圳打工碰上黑廠黑中介,幹了一個月辭職,工資被扣完了!
    黑廠黑中介,網友爆料,自己在深圳坪山一家工廠做臨時工,進去之前中介說好的十四塊錢包吃包住,每月十到十五號發工資,做滿七天報銷路費,結果花幾十塊錢車費到廠裡負責人卻說25號發工資,吃飯補300塊錢吃多少補多少。
  • 騰訊微保王江濤:保險中介新生態構建應從解決用戶和行業痛點出發
    在「科技重構保險中介新生態」圓桌論壇環節,騰訊微保副總裁王江濤表示,保險中介新生態的構建,應從解決用戶和行業痛點出發。作為消費者和保險公司之間的橋梁,保險中介應打破單純銷售產品的傳統思維,轉而賦予服務客戶新思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客戶提供風險管理整體解決方案。
  • 抖音大V「多保魚」被罰195萬 自媒體保險中介嚴監管來了
    此次凡聲科技被罰與持牌前違規進行保險中介業務有關,不止凡聲科技,監管部門對保險中介亂象的處罰日益加強。而另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短視頻風口興起,快手、抖音、西瓜、火山等短視頻類公司崛起,在搶佔用戶使用時長方面風光無限,繼微博、微信、知乎,各種直播平臺後,保險銷售也開始向短視頻領域集結,類似多保魚這樣的自媒體保險中介則備受投資機構關注。
  • 朝陽提示您:房屋租賃警惕「黑中介」
    一些房屋「黑中介」卻動起了租房合同的歪心思,更具隱蔽性與迷惑性的犯罪手段,讓初來乍到的年輕人防不勝防。朝陽檢察院提示租房者,要與正規有資質公司籤訂合同降低受害風險。「黑中介」慣用手段是等租戶交付押金後,又以不退押金為要挾,強行向租戶索要衛生費、管理費等其他不合理費用,否則就以打電話騷擾、半夜敲門、不給門卡、水卡等手段強迫租客搬離,但租客搬離後不予退還剩餘房款。租客為了花錢買平安,不得已交付物業費、取暖費、中介費之後才能正常居住。此外,利用合同設陷阱單方違約也是常見套路之一。
  • 北京43.8%的青年人遭遇過黑中介,比黑中介更可惡的還有這些!
    黑中介押金不退、多收費都是常事,想要回押金真的太難了。網友芝芝桃桃好喝:中介寫錯合同,住一個月被要求搬走,要賠償要了三個月還是沒給,就和你這樣耗著,人家中介大著呢,不怕和你耗著!網友潞邑:在朝陽區租的房子,押金不退還讓我交兩千多,房東還要起訴我???
  • 去日本打工,碰到黑中介我該怎麼辦?
    由於信息不對稱,催生了中介。也是利用信息的不對稱,很多從業者主動變成了「黑中介」。在特定技能的推廣上,日本政府的口號就是「打擊黑中介!」什麼是黑中介?它具備幾種重要特徵:①收保證金。你在辦理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任何一種情況,一定要拒絕!01「黑中介」為什麼要這麼做?
  • 直播帶貨「黑中介」割韭菜,胡杏兒背了鍋
    這些不靠譜的「黑中介」,正是導致越來越多人逃離直播帶貨的罪魁禍首之一。誰在割韭菜?「心都涼了,我們可是真金白銀要養工人」,商家玖鑽珠寶合伙人夏飛對深燃訴苦。對於一家中小商家而言,能「豪擲」17.7萬坑位費砸向直播帶貨,期待值自然不低。然而如果不是因為維權,他都不知道自己陷入了一場中介陷阱。
  • 全國多地又開始整頓房產中介經紀機構,房似錦你怎麼看?
    此次「學區房」專項檢查針對中介公司的檢查重點包括:嚴禁散布漲價信息、哄抬房價、操縱市場價格;發布虛假房源、炒作學區、誘騙消費者交易等行為。 根據永城市政府官網發布的信息,永城市開展整頓房地產中介機構專項行動以來,先後整改「黑中介門店93處,受理涉及中介的投訴11起,其中移交公安機關2起。 如今的永城已經沒有一家「正規」的房地產中介公司了。在多個房產平臺上,已經無法搜索到永城的任何房源。
  • 獲獎名單丨今日·保險中介榜
    10月16日,由保險新銳媒體《今日保》、《今日保XIAN》雜誌聯合主辦的「今日·保險中介榜頒獎典禮」在北京召開,來自保險中介、保險公司、科技公司、學界和媒體界約500人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為表彰保險中介公司、保險中介領軍人物、保險公司、保險產品、保險服務、第三方技術支持等推動中國保險業轉型發展進程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大會現場揭曉了「今日·保險中介榜頒獎典禮獲獎名單」。
  • 90後打工者進富士康被騙4000元,中介公司:聊天記錄不能作為證據
    現在不管是在哪個行業都會有一些中介公司存在,但是在大家眼裡,中介公司其實就是一所壓榨企業,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中介公司其實是一個非常專業、正規的機構,有一些企業底層的工作人員們,如果想要進入企業工作,有時候很難和企業的上級領導所聯繫到,所以這個時候中間就需要有個媒介,幫助兩者聯繫,這個就是中介公司
  • 眾安科技榮獲「今日·保險中介榜」年度Insurtech獨角獸
    本次論壇以"重啟未來·應變下的繁榮"為主題,來自監管機構、保險中介公司、保險科技公司的領導嘉賓重聚一堂,瞄準疫情下的保險中介新趨勢展開討論。眾安科技受邀參與大會,並榮獲"今日·保險中介榜"年度Insurtech獨角獸獎項,以保險科技賦能中介機構的成果獲得行業認可。
  • 北京公布四起「黑中介」案:暴力威脅、敲詐勒索房客被判刑
    &nbsp&nbsp&nbsp&nbsp8月17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官方公眾號「安居北京」發布4起已查處「黑中介」典型案例。&nbsp&nbsp&nbsp&nbsp北京市住建委選取了4起已查處「黑中介」典型案例,既以案釋法,警示中介行業從業人員引以為戒,切勿以身試法,也提示租房當事人通過正規機構尋找房源,遠離「黑中介 」。
  • 不是說廠裡妹子多嗎,不能當好媒婆的中介就是騙子
    像樓上直接招聘的是一次性收取中介費用,當工人做滿一個月,工人辛苦完拿到可憐的四五千微薄的工資,工廠卻向中介公司支付相當於工人一個月的收入4000元整。再例如:今年年初,林先生通過一家中介公司,應聘到了某外賣公司的外賣員職位。但是在應聘成功前,中介公司要求與林先生提前籤訂一份中介合同,林先生當時也沒有細看就籤了字,幾天後才發現合同中規定林先生必須向中介公司承擔7000元的貸款來購買配送外賣的指定電動車。
  • ...中介公司無奈告上法庭,法官:按合同支付尾款13000元,並承擔5%...
    合同還約定,中介公司為買賣雙方提供了尋盤、看房、協助成交等各項服務,盧生應支付25000元(不含稅)作為原告的服務費佣金。之後的一天,被告通過銀行轉帳支付中介費12000元至原告指定的銀行帳戶。去年8月3日,該房產成功過戶到盧先生名下。隨後,中介多次向盧生催收餘款13000元未果,無奈之下只好起訴到順德法院。
  • 家有美寶告訴您美國生子黑中介會讓你踩到哪些坑?
    美國生子機構有很多,其中不乏黑中介摻和其中,被騙的孕媽苦不堪言。孕媽如果選中的美國生子黑中介,會遇到哪些坑呢?家有美寶就來總結一下,也好讓大家心裡有個數。①籤證申請違法操作有孕媽遇到過這樣的美國生子黑中介,在籤約前說好百分百過籤,但收錢後卻間接引導孕媽購買虛假籤證材料,或者對入境流程和雷區不熟悉,導致孕媽無法順利到達美國。②接機不及時與客戶的合同籤訂收費後,國內黑中介的服務其實已經結束了,其他的事情會轉交給美國當地的月子中心。
  • 離職中介員工:隨時都能讓你自離
    其實並不然,好多臨時工派遣工中介規定一定要做滿三個月甚至一年才能計算工資,我們去找工作經常看到中介,他們是專門給工廠輸送員工的,與工廠有合作,比如工廠開出18塊錢的工價,到了他們這裡就變成了16塊錢一個小時,有兩塊錢悄悄進入他們的口袋。
  • 2020年房產中介企業如何發展?你不知道的房產中介近代20年發展史
    雖然桂強芳(被稱為中國現代房地產中介之父)他在1988年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為這個行業起到一個示範作用,但房地產經濟真正成為一個行業並迎來爆發,追溯要從1998年到2018年說起業內人喜歡把房產中介稱之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