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將月球上的土壤帶回地球有什麼用?現在沒用,有用在未來

2020-12-24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前幾天嫦娥五號將月球上的土壤帶回了地球,有人就問了個這樣的問題,說嫦娥五號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有什麼有?是月球的土壤有什麼特殊的稀有物質嗎?

實話實說,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對於現在來講是沒有什麼用處的,第一就是這個土壤並不是什麼稀有物質,第二就是根本沒有什麼可以用於科研的。

但是,這個事情真的就沒有必要去做嗎?

並不是哈!對於現在來講是沒有用,因為這個有用是在未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這件事對於現在而言就是一個象徵意義,它對當下的研究並沒有作用,不能給地球科研研究月球起到什麼幫助,最多就分析分析月球土壤的成分。

但是這個過程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說這個挖掘土壤這個技術,以及返回器返回的數據測量等等,這些都是有用的。

特別是這個樣本採集器返回時的「打水漂」技術,就是主要的一個技術觀察點。

先來說說這個「打水漂」技術,為什麼稱返回器的返回方式是「打水漂」呢?因為返回器在進入大氣層之後,先是蹦噠了一下,然後再重新回到軌道上繼續返回的。

為什麼要蹦噠一下?

這是因為從飛行速度上而言,太空飛行器是往地球向外跑,必須經歷加速三連跳,需要一層一層推進速度,最終達到16.7千米每秒的速度。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只有達到這個速度才能離開太陽系,而第一層的推進速度只達到了7.9千米每秒,這就意味著如果只進行一跳,那麼速度會根不上!

那麼有人要問了,不能直接第一跳就實現16.7千米每秒的速度嗎?

不行,第一空氣阻力很大,且消耗的能力也非常大,如果用力過猛,可能會直接造成材料跟不上,所以只能一層層進行推進。

大家可以這樣理解,就像在開車的時候,如果你踩油門用力過猛,發動機功率跟不上會造成什麼情況,大家可以腦補一下。

所以在返回器返回的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並且太空飛行器的制動能力在地球引力上是存在缺陷的。

強大的地球引力會直接讓嫦娥五號軌道直接達到第二宇宙的速度,那麼必然會造成返回器和宇宙阻力之間發生摩擦後產生返回器難以承受的熱量,返回器便會出現負荷,材料也受不了。

這個也非常好理解,就像你的車最大馬力只能承受300馬力,但你非要逼它強行上1000馬力,你的車會變成什麼樣?可以腦補一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為了解決這個突如其來的加速,那麼就必須想辦法延緩這種難以承受的速度,這個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剎車啊!

但返回器不是汽車在路面可以直接制動,返回器想要減速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打水漂。

打水漂的原理其實也非常簡單,相信玩過打水漂遊戲的朋友都知道。瓦片在打水漂的過程中是通過足夠大的浮力和衝擊速度讓它脫離水面,在這個衝擊力和浮力相碰撞的時候便會有阻力,進而讓瓦片可以在第二個接觸點的過程中減緩速度,來回幾次,縮減速度讓瓦片最終落入水中。

這個原理非常簡單,但是嫦娥五號的返回器要這樣操作,那就非常難了。因為空氣中的密度各處都是不同的,所以要衝入大氣的角度和姿態都非常難控制,每一次衝入大氣都必須保證返回器的忍耐極限,從而每一次打水漂都需要經過精密的計算,保證返回器打水漂後下落的位置。

所以,我們看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壤好像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可是這裡面的每一步都可謂是「步步驚心」,這是無數航天人日以繼夜工作的成果。

這才說,雖然帶回的月球土壤沒有用,但這個過程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幫助中國航天人們抓取到數據,獲取更好的技術發展。

這就像馬斯克的飛船發射爆炸之後,馬斯克說祝賀星際飛船取得成功一樣,因為壓根馬斯克就沒有想這一次試飛可以成功,這一次試飛完全就是為了採集數據而進行的,只要獲得了足夠多的數據那麼便離成功更近了!

嫦娥五號所做的一切也是一樣,通過採集土壤來獲得數據,這也是為此後的載人做準備,獲得更多數據以判斷載人是否安全,如果我們進行了很多次挖掘土壤的計劃,並且返回過程中足夠安全,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載人返回技術又向前邁進一步了。

再向前也就是登上月球,甚至登上火星,再來就是建立火星第二家園,說不定我們比馬斯克更快實現火星移民,這也是說不定的。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千克樣品,有怎樣的價值?
    北京天文館收藏的0.5克月球巖石樣本,由阿波羅17號飛船於1972年從月球採集。圖/北京天文館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12月17日凌晨,歷時23天,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兩千克月球樣品帶回地球。這趟旅程困難重重、充滿風險,嫦娥五號執行的多個任務都是中國首次嘗試。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 嫦娥五號順利回到地球,它帶回了什麼?
    2020 年 12 月 17 日凌晨 2 點左右,嫦娥五號正式結束了太空之旅,順利回到地球。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升空,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往月球。12 月 1 日,它順利著陸月球,成為中國第三個在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背面土壤,美國科學家急了:讓我看看
    創造歷史,嫦娥五號帶回月球背面土壤。中國登月艙於周四返回地球,帶走了40多年來第一批來自月球的巖石和碎片。官方媒體報導,凌晨2點(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800)後不久,嫦娥5號探空儀的膠囊降落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四子王地區。太空艙較早脫離其軌道飛行器模塊,並從地球大氣層反彈以降低其速度,然後才通過降落傘降落並漂浮到地面上。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催熱概念股
    在最後一棒,嫦娥五號返回器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兩次進入大氣層,成功穿越了大氣層,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對於此次採回的樣品,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取回的部分月球土壤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根據嫦娥五號設定的科學目標,科學家後續將對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嫦娥五號採回的相對年輕的地體樣本,有望幫助科學家推進對月球演化歷史的認識,揭開月球的身世之謎。「大撞擊」:有關月亮形成的傳說月球,是距離人類生存的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土特產」取貨方式:鑽取+表取成功落月後,緊接著嫦娥五號就開啟了「取貨」的工作。不像地球上快遞員取貨那麼簡單,它要取的約2公斤的樣品,包括月面以下和月面的土壤,採用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12月2日4時53分,鑽取採樣及封裝已經完成,目前表取還在進行中。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太空網這些樣品將成為寶庫全球知名天文學網站《太空網》(space.com)刊發了題為《中國嫦娥五號太空艙44年來首次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的報導。報導評論稱,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能為了解月球的歷史和演化提供一個新窗口。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現在,研究月球上隕石坑的科學家們認為,更晚近的時期,巖漿還在一些地區繼續噴發和流動,抹去了一些早期隕石坑的痕跡,留下了年代較近的火山巖。肖龍教授說,嫦娥五號帶回的巖石「將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月球的火山歷史持續了這麼長時間,原因是什麼,具體什麼過程」。中國2004年批准立項嫦娥探月計劃,嫦娥五號是這個計劃中人們期待已久的一個篇章。
  • 今晨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大撞擊」:有關月亮形成的傳說月球,是距離人類生存的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月球如何形成、和地球又有什麼關係——人們對月球的身世一直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用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的話說:「千真萬確,月球是地球的女兒。」不過,阿波羅計劃在月球上取樣範圍畢竟有限,而月球隕石來源的不確定性和遙感探測獲得信息的局限性總是像「隔靴搔癢」。科學家期待,要是從月球上更多的地方挖回來的「真土」,就能夠提供更多有關「大撞擊說」的證據。
  • 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怎麼用?
    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下午3時,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環球聚焦:「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ESA: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歐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就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表示祝賀:「歡迎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從月球上帶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
  • 月球土壤價值到底有多高?美國為何用1美元買嫦娥5號帶回的月壤?
    月球土壤價值到底有多高?單單從蘇聯當年拍賣的月球土壤價格,就可以知道國際社會對月球土壤的重視和認可程度。前蘇聯從1970年到1976年共成功登月採樣3次,總計挖了326克土壤。1993年,前蘇聯拍買過一次0.2克的月球土壤,當時成交價為44.25萬美元;2018年,這3塊總計0.2克的月壤再次被拍賣,成交價格已到85.5萬美元。也就是說,1克月球土壤價格高達427.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795萬元,由此可見月球土壤的火爆程度。美國為何用1美元買嫦娥5號帶回的月壤?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多的月壤,終於不再用0.5克來發論文了
    100秒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任務,視頻來自人民網微博讓我們再將視線拉到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當天在眾人的矚目和歡呼中,長徵五號利用1000多噸的推力將長達57米、運載「嫦娥5號」的火箭送上太空。23天後,嫦娥5號順利完成此次神奇之旅,並帶回來2千克多的月球土壤。(註:「嫦娥五號」實際帶回多少月壤目前並不清楚,本文以此前計劃採樣的重量來表述)嫦娥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登陸。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美國6次登月,為何還要中國分享月球土壤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此次嫦娥五號將帶回2千克的月球土壤,遠超過蘇聯三次帶回的326克,躋身全球第二。而早在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之前,美國就希望中國可以分享月球科學數據,以及月球土壤。
  •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家,月亮的土壤裡有哪些秘密?
    月壤與地球土壤有何不同?△圖1.阿波羅登月計劃的6次任務,一共從月球正面的6個不同地點採集並帶回了382公斤的月球樣品,其中約1/3是月壤;蘇聯的3次月球號任務,也採回了300克左右的月壤樣品。(當然,嫦娥五號任務順利開展後,這些數據都將增長。)通過對這些樣品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除了粒度都很細小之外,月球與地球上的土壤有很大的差異。
  • 同樣是月球取樣,為何阿波羅號帶回380千克,嫦娥五號只有2千克?
    同樣是月球取樣,為何阿波羅號帶回380千克,嫦娥五號只有2千克?毫不誇張的說,嫦娥5號的任務是我國航天史上最為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在12月3日23:10,嫦娥5號的發動機成功工作了5分鐘,並且將攜帶的樣品艙升起,成功的送入到了預定的環月軌道。沒有想到的是嫦娥5號取的樣本只有2千克而已,在50多年前美國阿波羅飛船從月球上獲得了380千克的樣品。50年前後為何兩國取回的月球樣品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返回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嫦娥五號返回艙於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返回四子王旗著陸場。登月挖土的嫦娥五號在今天凌晨回家了,等待嫦娥五號發射之後到返回地球的這段時間好煎熬,無數國人都在迫切地等待她從月球那天,時隔23天,她終於帶著月球上的土壤回來了!
  • 月球上沒有發射臺,嫦娥五號落月挖土後,怎樣返回地球?
    11月30日凌晨4點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在月球軌道上成功分離,它將於12月1日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登陸!組合體進入月球軌道嫦娥5號的登陸行動是如此引人矚目,因為這是自1976年來第一次有探測器將要從月球帶回樣品,而且是月球上年輕的呂姆克火山,這裡的月巖樣品炙手可熱,NASA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巖不再是唯二(前蘇聯帶回了384克,自己用還不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