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別做白日夢了,歐盟是不會上美國賊船的

2020-12-14 王小平的視角

關於拜登上臺後的外交政策問題,國內媒體已經有過海量報導,普遍擔心他會恢復和重建全球新的「反Z聯盟」,帶領一眾僕從國對特定國家繼續施壓、圍剿。這個問題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做過具體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關注後查閱歷史稿件。今天再就這個問題做一些補充性分析,力爭從歷史的視角,通過三個方面去剖析未來Z美歐關係的走向。

▌首先,是歐美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這一矛盾是從蘇聯解體之後開始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國將製造業向亞太地區轉移後,將主要精力集中於發展金融業,金融衍生品市場推成出新,並迅速席捲歐洲,整個西方很快從產業資本時代轉型至金融資本時代。而與此同時,蘇聯和東歐國家依然處在計劃經濟時代,仍然堅持非貨幣化的「易貨貿易」。

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式,導致彼此在核定物價和計算經濟增長的標準上存在巨大差異。同一件商品,東歐的定價要比西方的低得多,這就導致了雙方在貿易中東歐始終處於弱勢地位。西方通過掌握商品的定價權,壓低東歐商品的出口價,抬高東歐商品的進口價,通過兩頭擠壓將東歐國家掏空,最終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蘇聯解體後,西方金融資本以構建自由市場的名義,要求東歐和俄羅斯將未經貨幣化的資源「市場化」,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之,然後包裝上市,以高價賣給東歐和俄羅斯既得利益集團,獲取了巨額利潤。

在這一過程中,歐洲雖然也是獲利的一方,但其看到了美元收割東歐和俄羅斯的威力。西歐自詡是瓦解蘇聯的最大功臣,理應獲得最大收益,為了與美國爭奪對東歐和俄羅斯的控制權,1991年12月,歐盟正式成立。並於1999年1月1日創立歐元,開啟了與美元的全面競爭之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歐開始從戰略盟友轉變為戰略競爭者。不久,美國開始對歐盟進行了一系列曠日持久的打壓,包括發動科索沃戰爭,引發歐債危機等等。

馬克思說,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美國一切外交政策的出發點都是圍繞著經濟利益展開的。歐元經過美國的一系列打壓後,最終還是站穩了腳跟,目前在國際結算中所佔的份額僅次於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外匯儲備貨幣。2018年以來,歐洲有關提升歐元國際地位,藉助歐元推動歐洲一體化的呼聲不斷高漲。歐盟委員會建議成員國在國際能源合約和交易中更多使用歐元。

這意味著歐洲以後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可能會改為歐元結算,如果特定國家也加入這一進程,歐元將立馬從老二變成老大,接替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結算貨幣。這也是美國不敢與特定國家脫鉤的主要原因,一旦美國關閉了特定國家的美元結算系統,其還可以選擇用歐元作為結算貨幣。因此,美國要想對特定國家進行終極圍堵,必須解散歐盟,廢除歐元。在某種程度上說,歐元和美元最終誰能勝出,決定權掌握在特定國家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試圖聯合歐盟圍堵特定國家,你覺得這種可能性大嗎?歐盟可能會在形勢上配合美國,以換取更大的利益,但絕不會採取實質性行動。特定國家在歐洲還有匈牙利這樣的鐵哥兒們,包括東歐16國與之也有緊密的經貿聯繫,他們是不會任由西歐胡來的。法德在一戰和二戰中多次被美英忽悠,相信馬克龍和默克爾不會掉入同一條河流。

▌其次,特定國家與歐盟的經濟利益大於政治分歧。特定國家與歐盟分別處在歐亞大陸的兩頭,遠隔萬裡,在地緣政治方面沒有任何衝突,雖然價值取向不同,但並不妨礙彼此謀求經濟上的共同利益。特定國家與歐盟交往密切,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擁護者。雖然歐盟將特定國家視為政治上的競爭者,但在經濟領域則視為合作夥伴。西方擔心隨著特定國家影響力的提升,向其輸出政治制度。但實際上,特定國家對這些並不感興趣。

特定國家希望彼此尊重各自選擇的道路和發展方式,歐盟也不要對特定國家搞普世價值那一套,實際上已沒有效果,特定國家早就看穿了這些虛偽的東西。希望彼此將精力集中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高綜合國力上。這也是多數歐洲國家希望看到的結果,特別是東歐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國家。加強緊密的經濟聯繫,可以讓歐洲從特定國家市場獲得在美國市場無法獲得的利益。因此,共同的經濟利益可以阻止衝動的冒險主義者。

▌最後,歐盟扮演著戰略平衡者角色。不僅特定國家是美國的戰略競爭者,歐盟同樣也是美國的戰略競爭者。拜登不惜出讓重大利益拉攏過去和未來的主要對手歐盟來圍堵特定國家,其目的就是為了掐斷特定國家與歐盟的貿易聯繫。如此一來既孤立了特定國家,也阻止了歐元的進一步擴張,這是一舉兩得的妙招。針對這種情況,只要提議中歐貿易通過對方貨幣結算或直接用歐元結算,即可離間美歐關係,化解美國的戰略圍堵。

即使特定國家不提出這一方案,在特定國家、美國、歐盟三方互為戰略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特定國家與美國交惡實際上是最符合歐盟利益的,如果Z美不幸走到攤牌這一步,歐洲和俄羅斯勢必會成為最大贏家。因此,坐山觀虎鬥,本質上是符合歐盟利益的。從這個層面分析,歐盟不會參與到對特定國家的戰略圍堵,這無異於戰略自殺。

同樣的道理,作為設局的人,是不會冒著戰敗的風險親自下場單幹的。美國的目標是維護霸權,而非讓霸權旁落。如果貿然與特定國家單打獨鬥,最大的可能是兩敗俱傷,美國失去霸權,特定國家倒退三十年,而笑到最後的必定是俄羅斯或歐盟,美國會接受這個結果嗎?這也是為什麼基辛格博士希望未來的拜登政府主動與特定國家開展對話的重要原因。當前,擔心攤牌的恰恰是華盛頓。如果美國繼續肆意妄為,不排除特定國家用西方看得懂的方式與之打交道的可能。

相關焦點

  • 美國對部分法德商品加徵關稅 專家:或給拜登留多斡旋空間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宏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美方所提出的理由有待商榷,其原因是在於,世界貿易組織(WTO)對歐盟加徵關稅的金額和數量都有明確的授權,「無論是基於疫情期間還是疫情之前的貿易結構計算,歐盟並沒有超出這個限定,所做的裁定均經過系統性研究。」
  • 「美國新政府可能將會聯合日本與歐盟針對中國」
    導讀:美國以及國內的很多專家學者都認為,拜登新政府的上臺並不意味著會全面推翻川普的對華政策,整體的對華強硬的基調可能也不會改變。拜登很有可能會延續川普的一些對華舉措,但是在氣候變化等方面會尋求合作。
  • 美國本質不會變,拜登一反常態搞出大動作,多國聯軍派出至強戰力
    與此同時據日媒披露法國政府也計劃在明年5月參加亞太地區的聯合軍演,如果這條消息屬實的話,亞太地區可能會成為世界上航母最多的地區。 這樣密集布局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演習,驗證了美國對於重返亞太地區的意圖與決心,這也令未來亞太地區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不斷增加。 要怎麼看待美國的密集布局與各方表態呢? 首先這次拜登當選後,美國的傳統盟友又開始向白宮靠攏了。
  • 北約開始向中國「發難」,歐盟也沒閒著
    如今的中美關係牽動著多個國家,在拜登上任以後不知道能不能穩定局面,或許拜登的上任不會像川普那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同時表示中國正在投資新武器研究,這對歐盟以及北約國家構成「威脅」,敦促歐盟各國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畢竟北約諸多國家一直在向美國繳納軍費,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看美國的臉色,而如今對待中國事情上可以買個好,所以北約又何樂而不為呢?
  • 「別做白日夢」的英文怎麼說?
    In your dreams!"他們聽到一個新奇想法的時候,哄堂大笑起來:「別白日做夢了,醒醒吧兄弟!」
  • 拜登真的比川普軟弱?新任國務卿釋放強勢信號:美國要做救世主
    外界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似乎有一種"軟弱"印象,這一觀感不止來自拜登比川普瘦弱許多的身板,更與他在競選期間和川普截然不同的風格有關。 如今的局勢是拜登的地位已經得到確認,川普雖不甘心但也開始交接政府事務。
  • 美國國會眾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為拜登政府西巴政策提出建議
    綜合媒體報導,8日,前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美國西巴事務專家塞沃爾、布加伊斯基出席美國國會眾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為拜登政府西巴政策提出建議。奧爾布賴特稱,西巴地區目前正處於危險之中,腐敗和民族主義領導人的民族分離傾向是嚴重問題。中俄也對該地區表現出興趣。拜登政府必須實施全新的地區戰略。她提出三項建議:1、密切同歐盟關係。2、徹底根除腐敗問題。
  • 歐盟北約相繼喊話,美國思慮重重,印日不忘助攻,中國如何突圍?
    眾所周知,近年來中國的崛起已經讓世界上部分國家開始憂心,除了歐盟北約的施壓,印度也在不斷發起挑釁,而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上任後為鞏固地位對美國示好,更是對頻頻對中國釋放不友好信號,當然,這些國家與組織之所以對華態度惡劣,與美國都有一定的關係。而中美關係也成為了當前國際局勢中受各界關注的焦點。
  • 終於輪到美國受到制裁?拜登還沒摸到總統寶座,27國就聯合亮劍
    美國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拜登在選舉人團投票中獲得306張選舉人票,他已經從憲法的角度上獲得本次選舉的勝利,而他也會在明年年初成為美國的第46任總統。 但是拜登所接受的美國必然是一個爛攤子,目前的美國正在面臨嚴重的困境。而且在國際社會中,美國也正在被逐漸孤立。拜登能否帶領美國挺過寒冬,還是一個未知數。
  • 還是沒玩過對手,美國又一次遭到無視,拜登當上總統也沒用?
    據悉,雖然該項目在目前來說,算是正常進行,但是此前受到的阻撓卻並不少,之前美國多次向塞爾維亞喊話,要求其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不過如今來看,塞爾維亞還是和美國唱起了反調,讓美國的「霸權主義」受到了再一次的挫敗。
  • 拜登:不會撤銷川普決定,中國最好遵守規則
    在美國大選即將結束的這個節骨眼上,拜登的對於「報復中國」這件事情的態度耐人尋味。日前,拜登向外界表示,美國目前並不會就此事所處任何報復性打擊,但是其會尊重前總統川普有關中國的決定,其中便包括對中國追加的關稅。另外,拜登在談話的最後還「奉勸」中國:中國最好遵守國際規則,履行協定。這在有正常判斷力的人看來無非是一個笑話,做賊的喊捉賊的?
  • 歐盟再次做出重磅決定,新政矛頭直指美國
    實際上早在歐盟頒布法案之前,法國等多個國家就開始對美國這些巨頭徵收數字稅,甚至連美國的「忠實小弟」加拿大都開始獅子大開口。美歐相爭已無法避免雖然有很多專家分析,未來美國將會採取更為嚴厲的報復措施,但是歐盟主管內部市場的蒂埃裡委員堅稱:「此次出臺的兩項法案不僅關係到歐盟的價值觀,也關係著歐盟數字經濟的未來。」
  • 在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前,中歐即將迎來一件大事:籤訂中歐投資協議
    現如今,中美兩國的關係仍然維持一個十分緊張的局面,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便是現任美國總統川普針對中國採取的各項限制措施,並且在經濟領域設置貿易壁壘。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已經確定獲得大選勝利的候選人拜登,在此前接受採訪的時候曾表示,在其上任之後,川普對華實施的各項政策並不會進行取消。
  • 拜登上臺也沒用?美媒發出一則報導:歐洲獨立是不可避免的
    據參考消息報導,隨著拜登上臺的日子越來越近,美歐之間的新關係也逐漸成為一個人們熱議的話題。此前,拜登在美國大選拉票時就稱:在自己上任後會「修復」被川普破壞了的美歐關係,一定會重新建立起美歐友誼的橋梁。但近期美媒卻發出了這樣一則報導:歐洲獨立是不可避免的!
  • 網絡流行語科普 上了生活的賊船,就做一個快樂的海盜什麼意思?
    網絡流行語科普 上了生活的賊船,就做一個快樂的海盜什麼意思?時間:2020-11-12 20:5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上了生活的賊船,就做一個快樂的海盜什麼意思? 意思是生活即使不如意,也要開開心心,適應現狀。是一個勵志語錄,用來鼓勵自己。
  • 川普挖坑,拜登掃雷,美國總統過渡期兩個老頭的政治博弈
    川普還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是不管這種事情的,川普只是一種表態。即便川普任期內讓三個人當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他姐姐也是一個高級法官。但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是做司法解釋的。不會管這種事。川普背後的動機,是在美國人心中埋下一個種子。
  • 拜登:中國最好遵守規則,美國不會取消川普對中國施加的關稅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近日首次回應了是否會因新冠疫情報復中國這一問題。拜登表示暫時不會取消川普時期對中國追加的關稅,並表示這並非是因為疫情報復中國的行為,而是希望中國能好好遵守國際規則,還威脅稱如果中國不遵守規則就要讓其付出經濟代價。
  • 歐盟兩項數字法案被指針對美國巨頭,歐美會否爆發數字貿易戰?
    臉書等美國科技公司對此警告稱,更多的監管或迫使他們搬離歐洲,使歐盟民眾失去大量就業崗位,甚至失去訪問網站的權限,但歐盟並不妥協。歐盟主管內部市場的委員蒂埃裡表示:「這關係到歐盟的價值觀,也關係到歐盟數字經濟的未來。」美國AXIOS新聞網稱,除了加大對美國網際網路巨頭的監管外,以法國為首的多國政府紛紛準備對美國公司開徵數字稅。
  • 拜登上臺會迎來「美歐蜜月」?英法德等國各有憂慮
    德新社的一篇文章提出三個問題:拜登將改變什麼?拜登上臺後不會改變什麼?德國政府會做什麼?文章稱,「北溪-2」項目、北約國防開支、美軍從德國撤軍、歐美貿易協定等都是不好解決的難題。「德國政府認為,如果德國不做些事情,美國新政府是不會自行推動跨大西洋關係的。」文章寫道。
  • 拜登就中美貿易表態,不會立即撤銷關稅,什麼信號?資金...
    隨著拜登這一表態出現,成長股是否又會迎來了一波呢?拜登表態據CNBC今日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對《紐約時報》表示,他會暫時維持與中國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會立即採取任何行動,包括取消關稅。拜登說:「我不會立即採取任何行動,對關稅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