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16日,等待第5次戰役第2階段戰役發起時,一八〇師指戰員們心情格外激動,雖然第一次和美國侵略者交手,但沒有人懼畏強敵。多少天來,他們親眼見到新義州的漫天大火,從鴨綠江到北漢江的千裡廢墟,倒在血泊中的朝鮮婦女和兒童仍然深深印在戰士們的腦海裡,仇恨的怒火在戰士們的心中猛烈燃燒著,全師上下,只等著志司的總攻命令。
然而,在戰役發起之後,接到兵團首長命令,一八一師配屬十二軍作戰,一七九師配屬十五軍作戰。這樣,在六十軍作戰區域正面的有近5萬多敵人,300多輛坦克、700多門火炮的美十軍和配屬的多個航空大隊,都壓在僅有1萬人的一八○師頭上了。
面對突變的局勢,鄭其貴師長、段龍章副師長、王振邦參謀長、吳成德主任沒有猶豫,沒有講任何條件,決定按原作戰計劃,五三八團、五三九團為第一梯隊,五四〇團為第二梯隊堅決完成任務。
5月16日下午18時,5次戰役第2階段的攻勢在震天動地的炮火聲中打響了。志願軍六十三兵團和三兵團以及朝鮮人民軍金雄集團共8個軍在東線勇猛突破敵陣,堅決插入敵軍縱深,包圍了南朝鮮軍5個師。與此同時,西線十九兵團和人民軍一軍團在漢城方向和漢江下遊實施佯攻,鉗制西線美軍。第2階段戰鬥打響後,一八〇師立即命令五三八團、五三九團擔任第一梯隊由玄巖、發雷分別渡過北漢江,很快穿插到寒崎峴、殷谷山一線。第二天,五四〇團從發雷出發渡江後進佔到倉村裡。18日,一八○師繼續前進,五三九團渡過洪川江尾追敵人。19日佔領遠水洞、通谷裡繼而控制了洪(川)春(川)公路上杜武洞高地。五三八團在團長龐克昌、政委趙佐端的帶領下直向孝子洞萬村洞方向穿插進攻。
擔任前衛的第三營在團副參謀長杜崗的直接指揮下,很快就進佔了新店裡附近的幾個重要高地。杜崗滿身汗水,還未來得及喘口氣時,前衛七連指導員賀永國就跑來向他報告,尖兵班在山腳下發現黑壓壓一群坦克。
杜崗立即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傳無後坐力炮上來!"部隊出發前,團裡就將無後坐力炮連二排配屬三營,隨機炮連行軍,沒想到很快就派上了用場。很快,一溜人影急速朝杜崗跑來,領頭的是無後坐力炮連副連長邸安邦。杜崗簡短地向他交代了敵情,命他堅決將敵坦克幹掉。邸副連長領受任務後邊走邊向戰士們講:"敵人還未發覺我們,沉住氣,近距離開炮,狠狠地打!"
當邸副連長他們走後,杜崗又命令七連在已佔領的兩側山頭上抓緊時間修築工事,防止敵人反擊。
在微弱的月光下,邸副連長親帶二排的炮手們秘密向敵坦克靠近,炮排神不知鬼不覺的在離敵坦克只有15米的地方停了下來。邸連長在心裡默默的數著,好傢夥,一共10輛坦克一字隊形停留在路面狹窄彎曲的山腳下,這裡一面是山,一面是溝,它不易移動,他心裡一陣狂喜,真是戰鬥的好機會。敵人可能在坦克裡睡著了,周圍除了偶爾的幾聲鳥蟲叫聲外,一點動靜也沒有。機不可失,邸副連長立即輕聲命令炮手們選好位置進行射擊準備。兩門炮的炮手們分別先對準最前和最後的兩輛坦克,彈藥手迅即裝填好了炮彈,邸副連長親自進行瞄準,把坦克上的要害部位牢牢套在了瞄準鏡內。"放!"邸副連長的命令猶如炮彈出膛。
在兩聲震天動地的巨響中,前後兩輛坦克僅向前挪動了一尺多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大火中,美軍坦克上刺眼的白星很快就變黑了。第3輛坦克的敵人連衣服都沒顧得穿,赤著背死命掀起坦克頂上的炮塔蓋子,昏頭昏腦地探出半截身子,還沒等他們爬出來,"咚咚"又是兩聲巨響,正好打中了靠前第3輛和靠後第3輛,赤著身子往外爬的敵兵隨著一陣劇烈震動一聲不吭地又摔了進去。這時敵人亂成一團,中間的坦克急忙啟動馬達,坦克手妄想奪路而逃。可是前邊的死坦克把路堵住了,後面的坦克向前猛開,坦克撞坦克,發出了刺耳的聲音,但它們誰也通不過。邸副連長和炮手們興奮地又連續發射了4炮,又有4輛坦克被擊中了,這些坦克燃燒的火焰,把山溝映得通紅。未死的坦克兵,還在嘰哩哇啦地亂喊著。最後的兩輛坦克暈了頭,輛用力猛開,卻開進了左邊的水坑裡,翻了車。另1輛剛走了幾步,又被無後坐力炮穿了一個大窟窿,像條死狗一樣躺著不動了。10輛美國製造的坦克,在志願軍一八〇師的炮手面前,9發炮彈就把它們全報銷了。
一八〇師擔任第一梯隊首戰告捷,全師軍心大振。志願軍總部直接向五三八團了解戰況。團參謀長胡景義將上述情況作了匯報。
17日18時30分,五三九團二營在營長馬興旺、教導員關志超的帶領下英勇戰鬥,他們衝過敵軍在九萬裡的封鎖線,僅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就前進100多公裡後渡過了洪川江。
"師長,二營插得太遠了,左右鄰的兄弟部隊現在離我們較遠,我看不能戀戰。"副師長段龍章有些擔心,他提醒鄭其貴。
"現在部隊仗打得不錯,戰士們情緒很高,馬上叫他們撇回洪川江北,恐怕這個思想彎子不好轉。"吳成德說。
"兵團給我們的命令是相機實施攻擊,我們應該適可而止。"段龍章堅持道。
"這個問題,給各團領導講清楚就行了。"鄭其貴吩咐段龍章:"這件事你決定吧!"
段龍章很快給二營馬興旺、關志超寫了一封親筆信,要求他們迅速撤回洪川江以北。就在二營回撤的同時,戰至19日下午5時,一八〇師第一梯隊的先頭部隊已經佔到了遠水洞、通谷裡一線,師長鄭其貴叫來了作戰參謀:"向兵團報告,我師已進佔到遠水洞、通谷裡一線……"
平心而論,美國軍人並不是一幫子白吃乾飯的笨蛋,他們大部分是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精銳部隊。
從1950年10月起,美軍的指揮官們經過同中朝軍隊的多次較量,連吃敗仗後,終於汲取了血的教訓,總結了打敗仗的經驗,最後得出中朝軍隊"禮拜攻勢"的結論。他們知道,任何英勇的軍隊、堅固的戰線都會有漏洞。以往他們的戰線就是被中國軍隊撕開了一個或多個口子,中國軍人正是從這樣的口子、漏洞和空隙裡攻了進來,所以他們的飛機、坦克、大炮和裝備的優勢才喪失殆盡,他們的軍隊才遭受了極大的損失和傷亡。從第4次戰役開始,他們就開始採用了像足球場上的"防守反擊"戰術。當中朝軍隊全線進攻時,他們便利用大量的汽車、裝甲車、坦克、摩託快速後退。他們學會了保存有生力量,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們開始了解中國軍隊慣用的運動戰法。當中朝軍隊供應困難,攻勢減弱收兵時,他又緊緊跟了上來,纏著你不放,使你無法休整和補充,他們把此種戰法叫做"磁性戰術",這也是在朝鮮戰場上,中朝軍隊始終無法成建制殲滅美軍重兵集團的重要原因。
在1951年5月的第5次戰役,即中朝百萬大軍決心實施"春季決戰"時,他們採用了志願軍最拿手的"穿插、分割、包圍"的戰法,他們的快速穿插部隊全由機械化部隊組成,因此由退守轉入反攻的速度確實很快。而且,他們把這種蓄謀已久的戰法用在了中朝軍隊徒步回撤收兵的第5次戰役中。
5月16日戰鬥打響後,志願軍東線的三兵團和九兵團突破都很快,當天晚上就完成突破,然後往敵縱深猛插。其中三兵團十二軍和九兵團二十七軍都插得很遠,有不少部隊都插到37度線附近。
20日,西線敵軍為減輕志願軍對美第九、第十軍的壓力,開始以美第一軍3個師又3個旅的兵力展開了反攻,志願軍第十九兵團遂轉入防禦。東線敵軍在志願軍連續5晝夜突擊下已撤至37度線附近布防。敵軍指揮部看到志願軍東線的部隊已突進很深了,怕自己翼側又暴露,遂讓美第十軍的兩個師橫向東移,切斷志願軍東線部隊的前後聯繫。
志願軍部隊經過連續作戰,部隊除極度疲勞外,戰線拉長,糧彈供給也極為困難,美軍的迅速撤離,使這次戰役未能達到消滅敵軍成建制師團的目的。志願軍司令部決定於21日結束第2階段作戰,並命令部隊向北轉移。
新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在前幾次戰役中基本摸清了志願軍作戰的規律。志願軍沒有制空權,以東北地區為後方的大部隊,作戰範圍只延伸到了三八線附近,而在三八線以南作戰,則大大超越了全軍補給能力的極限。在志願軍作戰結末,部隊轉移休整時,他就利用"聯合國軍"的武器裝備優勢,用飛機、坦克、摩託化步兵等組成多路快速反撲部隊,沿公路實施追擊和穿插。
5月18日,李奇微決定在西線和中線進行反攻準備。19日,他將新到達朝鮮的加拿大第二十五旅配屬給美第三師,加強太白戰線的守備,並決心在20日轉入全面進攻,目標是所謂的"堪薩斯線"。
"堪薩斯線"是指從臨津江口向東北到漣川,爾後沿三八線北側連接著水平、華川、楊口、大浦裡的一線。這條線正而狹窄,又能充分利用臨津江和華川水庫的天然屏障。
"聯全國軍"攻勢的目的,雖然是多次反攻經常提到的"不給中朝軍隊以重新組編和休整的時間。"但是,李奇微則把作戰目標重點放在捕捉中朝軍隊和奪取鐵三角地帶上了。
19日下午,李奇微從東京乘專機直接來到朝鮮薩馬附近的美十軍指揮所,召開了"聯合國軍"的作戰會議。
新任的美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美十軍軍長阿爾蒙德、美九軍軍長霍格等參加了會議。
美軍的這次作戰會議,制定出了不同以往與志願軍作戰的方法,他們早已預謀的"防守反擊"作戰方案出臺了。
李奇微決定集中4個軍13個師的兵力,以摩託化步兵、坦克及炮兵合成的"特遣隊"為先導,在大量空軍和遠程炮兵的支援下,向中朝軍隊發動多路大規模的進攻,他制定出了具體的作戰計劃:
1.美第一軍沿漢城、鐵原為軸線,擔任主要進攻,並負責保障美第9軍的左翼安全。
2.美第九軍向春川、華川方向進攻,主要以奪取春川盆地以西地區為目的。
3.美第十軍應防止敵人在其右翼突破,並協同第九軍右翼部隊向麟蹄、楊口方向發起進攻。同時,第九軍的右翼安全也由第十軍負責保障。
……
對於志願軍部隊來說,這次撤退同以往各次戰役有很大不同。前幾次戰役主要由志願軍司令部直接指揮到各軍,按計劃有保障地一個梯次接一個梯次撤退轉移。這次的全線主動撤退防禦,由於有了兵團這一級,因而志司只是下了撤退命令,由各兵團自己組織實施。
第二階段的撤退工作,最困難的主要是東線。西線各部隊突進不遠,而東線各部隊卻向南插得太深、太遠,東線的各突擊部隊不但太多,而且相互交叉。參加戰役的主要是新入朝不久的第二番部隊,缺乏同美軍戰鬥的經驗。在戰役發起時,也沒能很好地制定出各部隊撤退計劃,很多部隊還沿用國內戰爭的老一套打法。
到20日至,志願軍三兵團各軍都在三八線以南,很多部隊都突進穿插得比較遠,其中一八○師已前插到三八線以南100多公裡。
一股巨大的現代戰爭風暴正悄悄襲來,首當其衝的一八○師全體官兵將要接受一場血與火的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