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坂本龍一:人類是稍微偏離自然軌道的、有點壞掉的猴子

2020-12-14 新民周刊

記者| 孔冰欣

南洋爪哇島的熱帶叢林,金髮的戰俘向他走來。而他洩露天機的顫抖的眸色裡,那段細碎、幽玄、物哀的配樂,早已砌下落櫻如雪亂,亂雲飛渡,渡不了方寸間無憾的圓滿。

輾轉北京、大連、長春,人去夕陽斜的帝國暮色中,有找不到的阿嬤、被藏起來的蛐蛐、半生是非轉頭空的悵然與釋然。有幕後的一架走音的鋼琴,和兩周時間創作、錄製了四十餘首曲子的他。

他既是上世紀70年代末第一支從日本火到西方的三人樂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的成員(學歷最高,獲「教授」暱稱),年輕時兼具古典、先鋒、突破、反叛的特質。

也是閱盡繁華後淡淡、溫和的老者,信奉「調出自然,萬物生音」。把塑料桶倒扣在頭上聽雨滴的叩打,向海螺吹送輕風,漫步樹林裡,踩在葉堆上。去非洲,捕捉原始部落舞動的節奏。去北極,帶上錄音設備,在半融不化的雪水裡「釣聲」。

坂本龍一。才華、傲慢、不設邊界,還有帥,讓他幾乎擁有了一個文藝icon所需要擁有的一切。

2018年,他來過一次中國。當時,京城文化界的各位大V,基本上都轉發了與他相關的微博。2020年,他關心著疫情中的中國家庭,又適時獻上了自己的一曲《Aqua》。

事情緣起於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與夏季之聲共同發起的「媽媽爸爸生活節2020愛心版」。在春節以來最艱難的日子裡,許多卓越的跨界藝術家與創作者,通過在線/視頻/直播平臺的形式,與宅家「禁閉」的父母、孩子們,分享了藝術的力量。

2月22日,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發布了坂本龍一演奏「Aqua」的視頻。值得一提的是,「Aqua」出自坂本龍一二十年前的「治癒系」專輯「BTTB」(指的是Back To The Basic,返璞歸真,「專輯中有一部分音樂,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是其代表作之一。

他留下了一段鼓勵中國小朋友的話:「不能出門玩耍很難過吧,但既然現在不用去學校了,就在家盡情做好玩的事吧。不要只是玩遊戲哦,用這些時間,去讀很多書,聽很多音樂。畫畫,寫詩,彈奏樂器,看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還有別忘了在家裡做一點體操運動。努力渡過難關吧。」

坂本龍一還寄語,知道現在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難熬的時刻,但希望大家能夠儘量不要慌亂,把握情況,冷靜地行動。雖然要和身邊的人「保持距離」,我們還是可以守望相助。由衷地祈禱不要再有更多的人遭受不幸。一定要平安。

2月29日晚,坂本龍一在另一場線上音樂會上使用的樂器火了——「中國武漢製造」的吊鈸。曲終,教授對著鏡頭,用中文說:「大家,加油!」

快「奔七」的坂本龍一,因為貝託魯奇的電影《末代皇帝》作配樂而為中國的普羅大眾所知。《末代皇帝》為他贏得了第6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而他和貝託魯奇再次合作的《遮蔽的天空》,則拿到了第4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的最佳電影配樂獎。此外,他曾為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幕式譜曲並擔任指揮,也是小李子苦心志勞筋骨玩水槍終喜摘奧斯卡影帝桂冠的那部《荒野獵人》的音樂監製。

當然,對很多因為「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而入坑的粉絲來說,教授是自帶bgm的男人,大衛·鮑伊再妖,在這部電影裡,也沒能妖過那綿綿音符裡的無盡情思。

除了音樂、電影,坂本龍一更對種族、戰爭、環境和氣候等議題,始終保持著關注。

充滿激情的青年時代,他熱衷左翼理論、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四十多年後,日本經歷了「3·11」大地震後的福島核洩漏事故,置身於反核示威人群,他感嘆,(日本)已經好多年「沒有過這樣的反抗行動了」。

2014年,坂本龍一確診咽喉癌。作為癌症倖存者,他對疾病有著切身的痛感,提及「曾在化療時放聲痛哭」。他坦承自己是一個軟弱的人,但軟弱不等於無能,也許,這樣的「軟弱」,恰恰觸發了更多同理心,包括對這次疫情的。

事實上,和他最喜歡的日本歷史人物夏目漱石一樣,坂本龍一複雜、敏感,經常處在一種中間的位置,那是東方和西方的中間,也是傳統和現代的中間,更是公眾和個人的中間。

希望教授就這麼靜靜地走下去。頭髮依舊濃密,眉目依舊動人,做音樂的時候,笑得依舊天真。

近日,坂本龍一接受了《新民周刊》的專訪,談了談他對疫情、對音樂的一些思考。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Main Theme坂本龍一 - Ryuichi Sakamoto - Music For Film

《新民周刊》:你從紐約專門錄製鋼琴音樂現場視頻,為戰疫中的中國人鼓勁。之所以選擇「Aqua」這首曲子,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嗎?

坂本龍一:其實這次錄製了「Aqua」和「Energy flow」兩首曲子,因為「Aqua」的錄製質量更好,所以選擇了它。在疫情蔓延的戾氣之中,我想這兩首曲子可以讓聽者的心情平靜一些。

《新民周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日本方面種種援助行為令中國人感動。而面對疫情漸漸不容樂觀的日本,在日華人也開始走上街頭,為日本朋友免費發放口罩。中日兩國一衣帶水,你如何理解這「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情感?你對兩國間的關係,有怎樣的期許?

坂本龍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兩國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希望在兩國互相幫助的狀況下,國民間也可以更了解彼此,增進感情。這就是中文裡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

《新民周刊》:當下的世界面臨疫情的巨大挑戰,你覺得藝術抗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坂本龍一:藝術和音樂,不具備實際生產能力,也不能用來果腹。然而從人類在這顆星球上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從未中斷過從事藝術和音樂相關的活動。我也不知道理由是什麼,但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藝術和音樂,這就是不爭的事實吧。

《新民周刊》:這次,你的音樂,不僅為家長們演奏,也為孩子們演奏。藝術如何拉近代際距離、促進愛的交流?

坂本龍一:也許是因為音樂是從0歲的嬰兒到老人,都可以一起拍手,一起晃動身體,來享受的吧。即使彼此語言不通,也可以一起沉醉在音樂裡。

《新民周刊》:你想對被疫情所困的人們送出什麼建議和祝福?

坂本龍一:病毒的預防和應對方法請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我也會這樣做。

幾年前我因為一場大病,時隔幾十年突然有了很多閒暇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聽了許多之前從未聽過的作曲家的音樂。有了許多的新發現,喜歡的音樂也變得更多了。

我想大家在日常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中,應該有許多想要做卻沒做的事情吧,利用這段時間去深入地嘗試一下呢?

《新民周刊》:人類在面對未知的病毒和根深蒂固的頑症時,顯得那麼脆弱。這次疫情暴發讓我們措手不及,而2014年,你被查出喉癌。你現在怎麼看待生死問題?

坂本龍一:我每天需要花不少心力去處理日常工作和瑣事,很少會去思考生死這樣的長遠深刻的問題,然而當疾病和像這次的疫情一樣非日常的狀況突然發生的時候,我想每個人都不得不去思考這些問題。實際上我也對罹患癌症這件事心存感激,因為它讓我再一次意識到平常被遺忘的重要事情:我的生命,以及我的身體,是從屬於自然的。

《新民周刊》:你學古典音樂出身,卻成為了日本現代音樂的推動者和革新者,風格多變。其實,你年輕時也是左翼熱血青年,看毛澤東的著作,聽左派馬克思主義者柄谷行人的講座。左翼思想是否直接影響了你的音樂?

坂本龍一:我想沒有直接的影響。年輕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做的音樂是否也應該是有政治意味的,思考過什麼是有政治意味的音樂。但後來我的想法也發生了變化,音樂雖然會受到當時的政治、經濟或者是媒體的影響,然而製作音樂本身,有音樂的理論、語法和感情去支撐,不需要過度受到政治或經濟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新民周刊》:創作音樂、出演電影,似乎你幹什麼,都能幹成。因此,當年的你心高氣傲,不過,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現在的自己不會和那時的自己做朋友。你覺得曾經的反叛不夠有深度?現在呢,是否足夠沉澱了?

坂本龍一:對,我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是一個非常自私而傲慢的傢伙。如果現在我遇到年輕時候的自己,會覺得這傢伙是實在太自以為是了,也不會願意跟他交朋友。

《新民周刊》:在中國,你最被人熟知的是電影《末代皇帝》的配樂。同時,你最經典的曲目之一「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也讓中國的文藝青年百聽不厭。這首「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你是否會演奏到「審美疲勞」「不堪忍受」?在創作生涯裡,你有最偏愛的專輯或曲子嗎?

坂本龍一:尤其是在製作了「Merry Christmas Mr. Laurence」的主題曲之後,因為大家都只要求聽這首曲子,我不高興再彈它,大概有10年左右的時間沒有再彈過。

自己寫的音樂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不會有親疏之分,也不存在最喜歡哪首了。

《新民周刊》: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件後,你和朋友在現場找到一架曾被海嘯淹沒過的鋼琴,這架鋼琴已經嚴重走音,但你還是用它彈奏了一首不安、短促,甚至有些刺耳的音樂。如今,你更追求一種「自然的聲音」,比較排斥人為的校準,為什麼?你覺得自然生態和人類文明的矛盾是難以調和的嗎?

坂本龍一:在我看來,人類就是稍微偏離了一點自然軌道的(有點兒壞掉的)猴子。不願遵從自然原理而活,而是總想著要勉強制造出自己獨特的環境。文明如此,金錢、音樂也是如此,都不是自然的產物。

而海嘯和疾病,都讓我們再次注意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

《新民周刊》:你是否認為人們不再嚴肅思考,不再關心沉重話題?

坂本龍一:全世界都有這樣的傾向,經濟的速度和節奏在支配著生活。我想人們應該嘗試著放慢自己的腳步。

製作音樂和思考哲學,需要充足的時間。培育森林,養育孩子也是如此。

《新民周刊》:去年,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在中國院線上映,記錄了你在2012-2017年之間的生活軌跡。那麼能說說近兩年你的生活狀態嗎?下一階段,你又有哪些新的計劃?

坂本龍一:有好多同時進行的項目,不能一次說清。最近有點太忙了,我也需要放慢腳步,希望可以努力用充足的時間來集中做一件事。

相關焦點

  • 《坂本龍一:終曲》:關於自然和藝術
    《坂本龍一:終曲》劇照一直以來,我都對名人或者「大師」的人生經歷與作品比較感興趣,或者說是對人感興趣,只是他們作為人類歷史當中的閃光者,可以給我帶來更深層次的啟發和引領我去學習思考的方向偶爾在房間裡宅煩了,最先想到的就是去人少的河邊,或者靠近山林的路上一個人閒逛,偶爾會聽歌,但儘可能不與人聯繫,很多時候都能在回家前醞釀一首詩,詩歌會讓我有了與自然溝通的能力的滿足感。去年,通過《雕刻時光》了解了塔可夫斯基,今年,通過發條張了解到坂本龍一,讓此刻的自己倍感幸運。塔可夫斯基將自然融入進電影鏡頭,坂本龍一將自然融入進音樂。
  • ——獨家專訪用音樂為中國加油的坂本龍一
    在我國優秀的音樂人張有待、戈非牽線搭橋下,遠在美國紐約的坂本龍一接受了紅星新聞的獨家專訪,這也是他這些年首度接受中國媒體的採訪。相比線上音樂會,相信所有樂迷都期待能夠在現場聆聽他的音樂。「有時間的話我會很樂意的。我上次來中國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是的,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在中國演奏。」坂本龍一坦言道。
  • 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人不愛坂本龍一
    2019年9月,日本雜誌《ほうてらす(法律平臺)》刊登了一期關於坂本龍一的專訪。其中「音樂和藝術能為災難做什麼?」這個問題他的回答,在當時引起不少討論。災難剛發生不久,沒有食物水電、人們流離失所,音樂家卻大模大樣地帶來音樂,在坂本龍一眼中這是完全不合時宜的事情。
  • 坂本龍一:回歸音樂的本真
    只有坂本龍一教授能將人的內心拉近並一一撫慰。坂本龍一如果說同樣是日本音樂大師的久石讓能將音樂物化成一位豔麗多姿的貴婦,那教授的音樂則可以說是一位天然去雕飾的少女。坂本龍一的音樂很純粹,儘管他並不介意運用新的科技,新的技巧。
  • 坂本龍一是那4%的「聯覺人」麼?
    2011年,2012年,都見坂本龍一在那裡駐場一周,每晚為最多75個人演奏,與各路音樂人鬥陣。有趣的是,無論在 300萬人的「快手」還是75人的「石頭」,坂本龍一演奏的都是自己音樂裡最實驗的那部分。他似乎在未被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就輕鬆獲得了精英與流行世界的兩張通行證。
  • 坂本龍一是那4%的「聯覺人」麼?-虎嗅網
    2011年,2012年,都見坂本龍一在那裡駐場一周,每晚為最多75個人演奏,與各路音樂人鬥陣。有趣的是,無論在 300萬人的「快手」還是75人的「石頭」,坂本龍一演奏的都是自己音樂裡最實驗的那部分。他似乎在未被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就輕鬆獲得了精英與流行世界的兩張通行證。
  • 坂本龍一:音樂使人自由
    by 勃萊坂本龍一音樂使人自由我不關心坂本龍一是如何聽到這個世界的,我只感興趣自己如何聽到坂本龍一的聲音。很難想像大島的《御法度》,少了龍一的配樂會怎麼樣?後來我僥倖遇見過大島自己對該片的詮釋,矛盾之處頗多,有點懷疑這是不是大島的一貫如此。但是龍一的配樂恰恰把故事的詭異鬼魅混雜到別的什麼境界,至少那些鋼琴曲零碎重複的撲朔迷離。
  • 日本配樂大師坂本龍一與癌症抗爭的日子
    在確診癌症後的幾年時間裡,坂本龍一與病魔堅強鬥爭,從自然聲響中汲取靈感。對生命、人類、環境及音樂創作產生了全新感悟,坂本龍一將畢生所學揉進自己的一張音樂專輯。2001年「911恐襲事件」發生時,坂本龍一正在距紐約世貿中心不遠的工作室,這場災難對他產生警醒,人類正朝著分歧愈行愈遠。之後他去了肯亞、北極地區體驗生活,並採集了聲音素材用於音樂創作。
  • 坂本龍一:生命是一口永不枯竭的井
    在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災民無家可歸的夜晚,坂本龍一前去慰問演出,在避難所裡演奏了現場版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是叛逆又害羞的少年坂本龍一二十多歲的時候,正值日本的黃金時代。
  • 聖誕快樂|「新音樂教父」坂本龍一:音樂即自由(視頻)
    在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為了尋找合適的雨滴聲,他將一個玻璃罐放在門外認真傾聽,然後拿回來告訴攝像師瓶子太厚,聲音不夠清晰。他又換了一個塑料桶,先是倒扣在地上,然後放正,最後舉了起來,套在自己頭上。雨滴淅淅瀝瀝地敲在了那個舉著塑料桶的背影身上,他似乎對這個聲音非常滿意。坂本龍一一直在尋找他喜歡的聲音。
  • 坂本龍一傳記出版|30年前的風華絕代與30年後的白髮教授
    最近,樂壇名家傳記《skmt:坂本龍一是誰?》出版。本書集合了,音樂藝術家坂本龍一和天才編輯後藤繁雄從1996年到2006年10年間不間斷的採訪、對話,讓讀者全程目擊坂本龍一的內心變化起伏。圖:新書實拍本書話題內容涉坂本龍一從童年時代的音樂啟蒙、成名的創作、世紀末、疾病、不斷探索音樂類型的邊界、詩歌與文學、人類與自然……該書強烈地反應出了「這個時代」,它不是對時事事件進行表面的反應,而是對時代深處流淌著的東西有感而發
  • 銀髮少年坂本龍一:「只要能夠創作音樂,就感到相當幸福了。」
    以及日本配樂大師坂本龍一所擔任的音樂總監。坂本龍一的名字應該已經不再陌生了。就在今年2月底,他還參與了快手和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一場名叫「良樂」的線上音樂會。坂本龍一在快手直播?更讓人驚喜的是,在坂本龍一出場演奏的30分鐘裡,所使用的全都是冷門小眾且由武漢製造的樂器。在這場具有實驗性的即興演奏中,坂本龍一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著對武漢疫情的關心。演奏結束後,他用中文對著鏡頭外的觀眾說道:「大家,加油。」
  • 坂本龍一:不羈地長大,優雅地老去
    我有時候特別羨慕坂本龍一他們那個時代的人,正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滔天的浪潮裡,不是孤獨地自我堅持,而是被浪潮席捲著向前,大浪淘沙之後就會留下金子一般的人。這篇文章聊聊偉大的日本大作曲家、亞洲大作曲家,更是屬於全世界的大作曲家坂本龍一。
  • 坂本龍一—日本樂壇神一樣的存在
    坂本龍一是在全球範圍內最有名的日本音樂家之一,對於中國聽眾也絕不陌生。他一定是跟上帝做過什麼秘密交易,或者答應死後將靈魂交給魔鬼,才能寫出這樣的音樂,這個評價是網友給坂本龍一的。坂本龍一,日本頂級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奧斯卡最佳配樂獎、金球獎、葛萊美獎,他遍攬了北美三個殿堂級音樂獎項。坂本龍一在日本樂壇被稱為神一樣的存在。
  • 中國人心中的「仙子」坂本龍一!曾公開叫板日本政府:餘生我只想活...
    日站君會為您推送一條設計物語 365天,365句經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 坂本龍一 可以說是日本殿堂級作曲家 但如果你了解他
  • 一拳超人:10秒傑和賽大蛇對波,為何偏離軌道卻是賽克斯的攻擊?
    文 | 二次元葉羅麗傑諾斯從一個從來沒有單殺龍級怪人的掛名S級英雄,瞬間爆發龍巔水平,這是戰力的崩潰?戰鬥力瞬間上升到天花板的傑諾斯,將賽大蛇的攻擊波完全打偏,從圖一可以看到賽克斯的衝擊波90度偏離直線軌道,而小傑的攻擊波卻只是稍微偏離垂直路徑。
  • 《坂本龍一:終曲》盛煌傳媒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樂」大師
    ODD陳思鍵以及花倫樂隊的Rubey也驚喜現身,為「教授」坂本龍一現場打call。《坂本龍一:終曲》講述了配樂大師坂本龍一本身與其背後的故事,許多未曾讓觀眾們見到過的珍貴片段將在影片中展現,內容十分令人期待。
  • 聖誕邂逅《坂本龍一:終曲》,在冬日聆聽終極浪漫
    聚焦著名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的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已於12月16日登陸全國藝聯院線。影片上映後得到了來自影迷的一致讚許,有觀眾評論道:「太愛這種純粹的電影了,音樂如此乾淨清透,樂曲綿長悠遠,人性溫柔純淨,一生的執著為我們留下寶貴的樂章。」
  • 上遊時尚|坂本龍一,當你了解他的那一刻 會義無反顧地愛上他-上遊...
    坂本龍一與中國音樂家關於中國的電影,曲風自然要有中國的韻味在,這離不開中國的傳統樂器。而那時的坂本龍一對中國民樂一竅不通,一切只能從零開始。坂本龍一音樂中的中國元素坂本龍一在年少時就與中國產生了緣分的契機。1978年,26歲的坂本龍一發布了專輯ThousandKnives。
  • 莫蘭迪、坂本龍一、何翔宇——木木美術館2021年新展發布
    新展發布會海報中的莫蘭迪+坂本龍一元素義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中國新銳青年藝術家何翔宇——三位藝術家,三場大型個展,揭開了木木美術館2021年度新展的重要版圖坂本龍一展覽海報坂本龍一:觀音聽時2021.3.5 - 2021.8.8日本作曲家、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