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從乾清門以北到神武門為止,我在這塊天地裡,一直住到民國十三年被民國軍驅逐,也是在這裡,我度過了人世間最荒謬的少年時代。——溥儀《我的前半生》
作為末代皇帝,溥儀是悲哀的。一方面他一直受慈禧的控制,手中沒有什麼實權。一方面面對著危急存亡的江山社稷,無力回天的他還會被指責為無能,背上亡國的罪名。這位傀儡皇帝的一生也是滿腹心酸,或者說他也是漩渦中的一員。直到他在醫院臨終前,心中大概都充滿了不甘與痛苦,留下了悲劇性的色彩。
而據溥儀妻子回憶,他在死前一直喊著河車瓦,令不知情的人不明所以,想不明白這位可憐的皇帝要表達什麼?那麼河車瓦是何物,為何會讓溥儀去世之前不停地呼喊?
3歲時起就被寫好的人生
溥儀被慈禧於1908年扶持上了皇位,成為了宣統帝。但誰都知道,他這位皇帝有名無實,形同一隻被囚禁在牢籠裡的金絲雀,說話壓根不管用。加上他繼位時才3歲,什麼事都不懂,一切自然是由慈禧說了算。
他一生真正做過皇帝的日子只有4年的時間,其他時間從3歲時起到死去,都過得相當的憋屈,沒有什麼自由,是個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為此,他披著皇帝的虛名,享受著軍閥的銀子補貼,在物質上還是很有保障的,但他沒有什麼威嚴。一位沒有威嚴的皇帝,是沒有什麼尊嚴的,在那囚籠之下,他的身邊不是太監就是宮女,生活過得很是枯燥。
不僅精神上他無法掌控,對於自己的軀體,他也只能任人擺布,十歲不到的時候,就被無處可去的宮女們盯上了,感受到了毫無節制虛耗。也因此,他患上了難言之隱,最後淑妃文繡把他無法言喻的毛病公布於世,使之作為男性的尊嚴也沒了。
顛沛曲折的後半生
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之後,溥儀很快就被日本人接走了。他們試圖控制他這個傀儡,藉助他皇帝的名頭,去復闢帝制,從而獲取自己的利益,不過最終沒得逞。後溥儀又被蘇聯囚禁了5年,1950年的時候,得以引渡回國。
回國後他就連傀儡皇帝都不是了,最基本的優越物質生活也不復存在,而是成為了「編號981號」,在被槍決的命運中進行著勞動改造,他這一改造就是10年的時間。這時候的他,就連皇帝的虛名都沒有了,最基本的物質享受也沒有了,人生的軌跡隨著時代的分裂,不斷朝著悲劇的方向去發展。
被特赦出獄的時候是1959年12月,他已經54歲,心情抑鬱加上身體狀況越發糟糕,他在曲折的人生中,大概也明白了自己失敗且悲劇的結尾。想想他從小就被控制,從肉體到精神,沒有什麼自由可言。
而長大後,他帶著隱疾被妻子出軌,身邊的人也一個個離開了他,想必他的內心無比的悽苦。晚年,他上面的人給他找了不少的名醫給他治療難言之隱,使之身體漸有好轉,並遇到了李淑賢。
在痛苦中悲劇性收場
遺憾的是,溥儀的身體終究是小小年紀就虧空得厲害,在1965年做了一次大手術,導致身體機能越發衰弱,一生都沒有子嗣,也不知他心中對此有沒有遺憾?不過沒有子嗣對他而言也許也是一件好事,否則他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不知會面臨著什麼樣的命運。
之後溥儀還患上了有重病,病發的時候痛苦難忍。為了緩解他的病痛症狀,蒲輔周的人給他開了味名叫「紫河車」的中藥,此味中藥碾成粉末狀之後,和其他相關的中藥融合可製成車河瓦,可有效緩解他的疼痛感。
在去世之前的那段時間,車河瓦無疑被溥儀所依賴,幫他緩解了不少的疼痛,就像是他的止痛藥。直到1967年,其妻子李淑賢陪同著他到了協和醫院,因病得太嚴重最終無法救治而死亡。臨死前他因為太痛苦,所以一直含著「河車瓦」,希望能減少點疼痛。河車丸的主要成分乃是人中白跟河車,河車是道教煉丹的一種材料,那就是鉛也許,對人體並沒有益處。
結語
溥儀是一個不幸的皇帝,在改朝換代之期登位,內部有慈禧操控,外面同樣四面楚歌,他的人生隨著大清的敗落而敗落著,是時代悲劇的縮影。他3歲登位,7歲退位,後被日本人挾持,又被囚禁,一切都不由他掌控,仿佛他的一生就是作為一個傀儡而存在。作為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充滿了悲劇性,也許他寧可做一個普通人,靠自己的努力,為民族獻出一份力,也不寧願做一個悲哀的皇帝。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