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土豆的保存,在農村裡面有一種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在「土窖」裡面,這個在甘肅定西、平涼、慶陽等地的農村,陝西、寧夏等省的農村裡面採用的都是這樣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家裡面所說的「窖洋芋」。
關鍵詞:土豆 保存方法 地窖土窖
保存土豆時間長的方法,總得概括,就是「溫度低、溼度潮、做好分類、平時檢查、經常做著吃」。
因此我就按照這句話,來給大家說說我們甘肅平涼農村那邊到底是如何長時間來保存土豆(洋芋、馬鈴薯)的。
1、低溫潮溼的環境,這在我們當地每家每戶所挖出來的「土窖」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這在我們當地是必須有的「農具」。而地窖可以給儲存到裡面的土豆給予一個很好溼度的支撐,不會出現表面乾癟的土豆。
在土窖裡面不單單只是保存土豆,還可以保存蘋果、蘿蔔、大白菜等這些在我們那邊冬季需要的蔬菜和主食。而土窖又是很好的低溫潮溼的環境,對於土豆的保鮮是非常好的。
大家必須要知道土豆的一個「特性」,那就是「怕曬」,因為這土豆一曬「就會發麻」,並且表皮看上去是有淺綠色的,用我們老家說就是「洋芋青了」。
2、做好分類,在這點上面還有一個基礎那就是一定要快,一定要儘可能地避免挖出來的土豆被太陽曬、北風吹,以最短的時間分好類,並且把該保存進土窖裡面的一定要在最快的時間裡面保存進去。
按照我家每年秋後挖洋芋的分類來看,一共有4類,第一類是最小的,直接裝進尿素袋子,做「土豆粉條」;第二類是偏小的,直接裝好賣掉;第三類是中等偏上的,留作來年的種子;最後一類是最好最大的,留作平時家裡面吃的土豆。
後面兩種一定是要進土窖的,所以早上挖土豆,最好是在臨近中午最短的時間裡面倒進土窖裡面。
前面兩種,我們都會裝進袋子,碼放在我家太陽和風影響不到的大門口裡面,只要有來收土豆的,談好價格立馬出手,至於做粉條的那一部分土豆,我們會在最短的時間裡面處理好。
所以這就是土豆保存時間長的一個很有效的前提,「做好分類」該賣的最短的時間裡面賣掉,該做粉條的就做粉條,至於吃的和種子,那就在最短的時間裡面裝進地窖即可。
3、在地窖裡面的土豆肯定是有「壞掉的」,我家一般每次下地窖會裝一籃子土壤,不好的直接就從地窖裡面扔出來了,這就是平時的一個「檢查工作」。
按照我家一籃子土豆「消耗的時間來看」平均就是一周至10天左右了,這樣的一個頻次足以保證土豆在地窖裡面更加長時間的保存。
至於我們甘肅農村裡面,對於土豆的「鍾情吃法」,那幾乎是天天吃的,夏季做漿水面、做面片裡面不放土豆沒味道,冬天有的直接就是煮洋芋就著酸菜就給吃了,平時改善一下生活,用土豆做個大盤雞,吃的頻次挺多,吃的也挺快的。
4、最後就是我家儲存斤土窖裡面的洋芋,一定要做好「封口工作」,冬季怕凍,春夏秋季「怕風進去土豆發麻不能吃,怕曬」。所以這點很是關鍵了。
總結
以上就是我甘肅平涼農村家裡面對於土豆以最長時間保存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以最短時間挖好、裝好運送到家裡面的基礎上,做好分類,裝進地窖,平時做好密封,定期檢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