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姍
編輯 | 周卓然
6月以來,微博、小紅書和大眾點評等多個網際網路平臺上傳出英國潮牌Superdry計劃在近期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
根據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上分享的照片信息,Superdry位於上海、北京等多地的門店正在進行「全場商品2件6.5折,3件5折」的大幅度打折,打折原因或是由於撤櫃清倉大甩賣。
6月10日,界面時尚記者致電Superdry上海興業太古匯店、廈門新生活SM店後獲悉,Superdry確實正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門店大規模打折。
Superdry上海興業太古匯門店一位銷售在電話中對界面時尚表示,門店全場將持續打折清倉,「很多碼快賣斷貨了,不會再上新,但會進行補貨。」而Superdry廈門SM店的店員則告訴界面時尚,打折是為了進行清倉,「我們已經收到上海公司的通知,要在7月退出中國市場。」
針對該說法,Superdry品牌中國區合作方赫基集團在發給界面時尚的一封說明當中表示,「目前因為疫情的影響,Superdry和赫基集團目前正在就合資公司業務及Superdry中國區的運營審視討論。」
被問及撤櫃的原因,一位Superdry廈門門店的店員對界面時尚表示,「英國那邊的貨現在出不來。」而界面時尚記者在微博上看到一些網友討論,Superdry退出中國市場是因為業績實在太差。
Superdry是一家創辦於英國的時尚潮流品牌,因為該品牌常標註著日文「極度乾燥(しなさい)」,很容易被消費者誤認為來源於日本。2016年,Superdry的英國母公司SuperGroup與歐時力母公司赫基集團以50:50的投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從而把Superdry帶入中國市場。
界面時尚此前報導,根據雙方當時的約定,赫基集團將幫助Superdry品牌在華的IT、財務、物流及渠道方面等布局和發展,而SuperGroup則負責產品設計和營銷。而雙方合作期限至少為10年。
Superdry在2019/20上半財年的全球淨銷售總額同比下降11%至3.691億英鎊。與許多拓展全球市場的外資品牌一樣,Superdry把美國和中國視為拉動品牌業績增長的關鍵市場。截止到2019年,Superdry在中國有約80家店鋪,其中20多家為直營店。線上渠道則開闢了天貓、京東、唯品會和有貨等。
不過,Superdry在過去四年始終處在適應中國市場和本地化的過程當中,並未找到自身明確的定位,也難以實現穩定的業績增長和實現投資回報。
根據Superdry在2019年底披露的2019/2020財年半年報,Superdry在過去一年不斷對中國市場業務在渠道、供應鏈和設計營銷本地化方面進行調整,其中包括評估特許經營業務的增長機會,並且通過生產本地化將交貨時間從10個月縮短至2個月。
2020年,Superdry本來還會根據市場機會對中國業務進行重大重組,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所有計劃。
根據Superdry5月7日發布的2019/2020財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新冠疫情對打斷了Superdry的業務和供應鏈,Superdry已經採取了多項措施來確保公司的現金流,同時,將未來的渠道重心轉移至線上。
截止到3月22日,Superdry關閉了位於美國、歐洲和英國的所有門店。從2020年4月1日開始後的至少三個月時間內,Superdry對88%的門店和公司員工實行無薪休假,而管理層和董事會成員將降薪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