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鵬
欣聞家鄉作家、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得主遲子建老師的新作《煙火漫捲》出版發行,迫不及待地買回來,一口氣把它讀完,就有了要寫點感想的衝動。
作者以其特有的洗鍊細膩的寫作手法,為我們講述了生活在哈爾濱的一群普通人的故事。文字間遍布曲折離奇,充滿悲憫救贖,彰顯樂觀希望。在跌宕起伏而又平靜如水的敘述中,勾勒出一派煙火漫捲的人間畫卷,其中所蘊含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正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人生。洋洋灑灑十餘萬文字,帶我們思索前程歸路,看盡人生真諦。
《煙火漫捲》 遲子建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故事的脈絡是圍繞尋找而展開的。
劉建國要尋找的,是好友之子銅錘,是當年被自己猥褻過的孩子武鳴,更是丟失了靈魂的自我。他年輕時在火車站弄丟了好友於大衛夫婦還在襁褓中的兒子,以經營「愛心護送」車為名,苦苦尋找數十年。在得知自己竟是日本遺孤和翁子安就是銅錘之後,在興凱湖邊小鎮隱居生活,陪伴已患有精神抑鬱症的武鳴,用餘生彌補自己的過錯,希望自己罪惡的靈魂能夠得到救贖。
黃娥要尋找的,是所謂失蹤的丈夫盧木頭,是能夠接納照顧孩子雜拌兒的善者,更是自己那飄搖不知所終的心。她表面風姿綽約、水性楊花,內心中卻敢愛敢恨、嚮往自由,帶著兒子雜拌兒來到哈爾濱,假意四處尋找因猜疑妒忌而暴斃的丈夫,準備在安頓好兒子之後為前夫償命,卻因遇到翁子安、融入了城市煙火而改變命運軌跡。她殉情赴死之心有之,追尋幸福之心亦有之,這樣的靈魂也是在痛苦中期待救贖。
於大衛的愛人謝楚薇要尋找的,是能夠從小開始陪伴的孩子,是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更是喚起生活信心的陽光和希望。她忍受失子之痛,在遇到黃娥的兒子雜拌兒後,即將燃燼的母愛重新復燃,強大的佔有欲讓她全身心投入對雜拌兒的教育撫養當中,在由悲到喜、由恨及愛的情感變換中,靈魂得到自我救贖。
作品中還刻畫了很多來自城市各個角落的人物群像,他們血肉同樣豐滿,個性同樣鮮明。他們也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人間煙火,尋找人生幸福,探尋人生真諦。
我欣賞於大衛的紳士灑脫。作為波蘭後裔,他面對失子之痛,並沒有萬般責難好友,更沒有與之對簿公堂,將劉建國送入囹圄。他在短暫的痛苦之後,迅速恢復理智,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意和愛好上,一邊安慰照顧妻子和母親,一邊安撫寬慰好友,還要經營生意和生活。這是一種有擔當的品格,也是一種睿智的儒雅。他沉迷藝術,愛好攝影,期待未來找到孩子後,可以給他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這何嘗又不是一種長情的期待呢?
我欣賞劉光復的生死淡然。劉建國的大哥劉光復,曾是東北的一名企業幹部,帶著對工作的無限熱愛,退休後,走訪各地,製作反映東北工業發展歷史的紀錄片,使其更好傳承。當得知身患胰腺癌後,他拒絕化療,安靜等待和迎接死亡,把隱藏多年有關劉建國身世的秘密交待給於大衛,了卻了一生的心願。在家人都沒趕回來時,安詳離世,這何嘗不是一種透徹的釋然呢?
我欣賞劉驕華的善良正義。劉建國的妹妹劉驕華,是一名退休獄警,丈夫是一名退休考古專家。她熱情正直,自願將榆櫻院老宅借給黃娥無償居住,為刑滿釋放人員自食其力走向社會整日奔波,對看不慣的事物總是心懷憂患。對待工作和生活,她能熱情如火,但對於家庭,丈夫的精神出軌和兒子的紈絝虛浮卻讓她唏噓慨嘆、憔悴無奈,這何嘗又不是人生中最真切的體現呢?
百年榆櫻院中,老郭頭、大秦、小米、陳秀、小劉、胖丫,他們或是退休職工、或是城市務工者、或是二人轉演員,加上黃娥與雜拌兒,每天為了生活,為了發展,為了美好的未來,忙碌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我們構建了煙火漫捲的中心舞臺。劉建國帶回的鷹鷂和雜拌兒手中的小號兒,甚至劉建國開的「生命護送」車,都是生命的象徵,它們也是有靈魂的,共同奏響了這婉轉曲折的人生樂章。
還有於大衛的母親謝普蓮娜,一位早年隨父母來到哈爾濱謀生的波蘭人,隨同那些五光琉璃的俄式建築一起,成為這個城市中西文明交匯的璀璨明珠。她富有傳奇般的人生經歷,就是哈爾濱這座城市的典型縮影。讀懂她,就對後續的故事所蘊含的文化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作者用寬闊的胸懷、歷史的觸覺和哲學的思辨,把有關哈爾濱的一切融入故事當中,這又是給我的一個驚喜。百年歷史的老會堂音樂廳、東郊皇山猶太公墓、靖宇大街和南十三道街交叉口阿拉伯式的清真寺、中華巴洛克建築群的代表榆櫻院、道裡中央大街附近的聖·索菲亞教堂、市中心的果戈裡大街、松花江畔的史達林公園,這些充滿異域色彩的建築和地名,都在主人公的視角中一一得以展現;陽明灘大橋、馬家溝河健身廣場步道、凌晨就開始忙碌的學府路哈達蔬菜批發市場、日暮才燈火通明的師大夜市,這些體現城市發展變化的新地標,讓城市充滿現代氣息,也預示著人生的歸宿定是更加美好。
「無論春夏,為哈爾濱這座城破曉的,不是日頭,而是大地上卑微的生靈」。作者用言簡意賅的文字,對賦予生命的城市給與高度概括,也於煙火漫捲處看盡人生真諦。我有幸在這座城市學習生活了七年,對遲子建老師筆下的人物和故事理解起來並不吃力,反而更加欽佩她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對人物性格和建築特點的描述細緻入微、刻畫至深、惟妙惟肖,這是十分令我欽佩的,堪稱大家風範。
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瓶高檔紅酒,只有細品慢酌,才能體會出酒中所包涵的醇柔綿香,每一口的感覺都會有所不同。《煙火漫捲》就是這瓶紅酒。我們在凡塵世間所遇到的困惑,所經歷的坎坷,所懷揣的美好,都會在文字中找到答案,只要你是用心在品。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