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慶祝《白鹿原》誕生,填詞《青玉案》,範曾:一代奇書!

2020-12-12 王老師教育說

關中是一座奇絕的原,它的北方是廣袤蒼涼的黃土高原,而它的南方卻是蔥鬱靈秀的秦嶺這原、這嶺,在八百裡秦川之西悍然交融,於是有了白鹿原。

在浩淼無邊的歷史長河中,白鹿原只是滄海一粟;但命運無常,國恨家仇,情孽糾纏等等,浸染了這片土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白鹿原的秘史,就是中國文化的秘史。

在這一片土地上,誕生了一位著名的文學作家,他便是陳忠實,他用一部作品將白鹿原的秘史講得非常清楚。

陳忠實出生在灞河邊上,他是陝西西安市灞橋區霸陵鄉西蔣村人,他曾出版過很多的作品,如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等等,但是最讓他滿意且有成就感的便是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白鹿原》。

陳忠實生前曾說,希望能夠為自己寫一本墊棺作枕的書:"有一天我去世了,棺材裡放這麼一本書,也就夠了,不管它是否會對世界產生影響,只要能讓自己滿意,能對得起自己喜愛文學這大半輩子。"

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去世,而在他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他的頸下枕著的正是《白鹿原》。

《白鹿原》這部長篇小說共50餘萬字,在寫這部小說之前,陳忠實做了大量調查和資料收集的工作,在這豐富紮實的材料基礎之上,歷時6年(寫作構思了2年,寫了4年)才構建了這部具有史詩氣魄的鴻篇巨製。

在小說《白鹿原》中,陳忠實稱灞河為"滋水",稱滻河為"潤水",曾經為了慶賀《白鹿原》的誕生,陳忠實豪情滿懷地填了一首《青玉案·滋水》:

青玉案·滋水

湧出石門歸無路,反向西,倒著流。

楊柳列岸風香透。

鹿原峙左,驪山踞右,夾得一線瘦。

倒著走遍倒著走,獨開水道也風流。

自古青山遮不住。

過了灞橋,昂然掉頭,東去一拂袖。

這首詞傳達了陳忠實的一種心境:遇到困境,不必痛苦地思索該如何前進,倒著走,也能走出一條路。倒著走,不是退步,不是屈服。倒著走,是一種人生策略。

1997年《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二十多年來獲得了讀者的高度讚譽,被稱為"民族的秘史"。

著名學者範曾稱《白鹿原》:"一代奇書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

西方學者評價說:"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說的技巧來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陸當代最好的小說之一,比之那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並不遜色。"

當時《白鹿原》一問世就引起轟動,這部小說面世後一時洛陽紙貴,好評如潮。評論界普遍認為這是"一部可以稱之為史詩的大作品"。如今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當我們提及中國當代長篇小說時,《白鹿原》依然是箇中翹楚。這部作品至今不但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最厚重的作品之一,也是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部作品。

《白鹿原》為何會有這麼大的魅力?

陳忠實先生透露了其中的創作秘訣。他在創作的時候,他曾找來一個美國暢銷書作家的小說進行研讀,想從中找出作品吸引讀者的原因。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故事情節不是靠色情、暴力,關鍵是人物描寫要準確到位。

陳老後來在《白鹿原》創作手記《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中說:"我的白嘉軒、朱先生、鹿子霖、田小娥、黑娃以及白孝文等人物,就生活在這樣一塊土地上,得意著或又失意了,歡笑了旋即又痛不欲生了,剛站起來快活地走過幾步又閃跌下去了……"

這種人物的個性表述讓人感到舉重若輕。陳老站在整個民族歷史命運的高度和深度上來構思、寫作這部"秘史"的。其中思考的艱辛和沉重可想而知,但當真正落筆的時候、寫出來的時候,便呈現的是這種心平氣靜和舉重若輕。

如今,教育部已經將《白鹿原》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被評為"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還被改編成秦腔、電視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被譽為關中文學的扛鼎之作。《白鹿原》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小說,從小人物入手,寫盡半部泱泱近代史

生活不易,生命本多磨難,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總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在你迷惘和無助的時候,可以在《白鹿原》中找尋答案!這本書可以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陳忠實#

《白鹿原》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小說。

相關焦點

  • 《白鹿原》獲茅盾獎,作協書記氣得拍桌子,範曾卻說:一代奇書
    1986年,44歲的陳忠實,突然覺得,自己寫了十幾年小說,卻沒有弄出一部硬氣的大作品,特別不甘心。所以他精心準備數年,又歷時6年完成《白鹿原》。全書共50餘萬字,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表現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滄桑巨變。
  • 陳忠實想買本《白鹿原》,但被告知已賣光,他卻十分高興!
    陳忠實先生在世時曾說過:「我要創作一本死了以後,可以放在棺材裡墊頭作枕的書。」如今看來,他做到了。長篇小說《白鹿原》一經問世,便成為一代經典,書中所描述的白鹿兩家的世代糾葛,雖然是在當時特有的背景下創作,可如今看來,仍然有非常深遠的普世意義。
  • 《白鹿原》要稿費還是版稅?陳忠實一句「憨話」,讓他狂賺455萬
    1992年春節過後陳忠實將這套《白鹿原》耗時近6年,高度一尺有餘的手稿交給《當代》編輯手裡的時候,心情是激動的,手是顫抖的,差點就要說出「我連生命都託付給你倆了」。要知道《白鹿原》可是陳忠實畢生的心血啊!
  • 《白鹿原》為什麼沒有第二部?陳忠實:我永遠不會再上那個原了
    作家陳忠實一輩子只寫了一部長篇小說,而《白鹿原》足以讓他名揚文壇。一、《白鹿原》創作的由來1942年,陳忠實出生於陝西西安市灞橋區霸陵鄉西蔣村,這個地方屬於西安郊區,是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帶著這種強烈的創作理想,1987年,已是陝西作協領導的陳忠實開始著手創作一部長篇小說,而這也就成了《白鹿原》得以問世的根本原因。二、白鹿原究竟存不存在?
  • 《白鹿原》熱銷,陳忠實喜上眉梢,不料竟被作協書記設法刁難
    陳忠實:《白鹿原》出版不了,我去養雞1991年臘月二十五,寫完《白鹿原》最後一句話的陳忠實,並沒有向外界四處宣揚他出了新作,他只把這個壯舉告訴了夫人和孩子。因為他擔心作品的藝術性和某些方面的承受力,不受當時文學界的待見。
  • 《白鹿原》:開篇第一句,就註定不平凡,但最後一句也很精彩!
    在《白鹿原》的卷首引用了巴爾扎克說的一句話: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而陳忠實的《白鹿原》,就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這本書一共50萬餘字,是以陝西中關地區的白鹿原裏白鹿村為背景,故事寫了半個多世紀的變化。它既是一部民族的苦難史,也是一部民族的心靈史。
  • 《白鹿原》:開篇第一句,就註定不平凡,但最後一句才是最精彩的
    在《白鹿原》的卷首引用了巴爾扎克說的一句話: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而陳忠實的《白鹿原》,就是一個民族的秘史。而《白鹿原》的出版也完成了陳忠實創作一本可以放在棺材裡枕的書這個願望。為了完成這本書,光查閱和準備資料就用了2年,資料堆滿了一個房間。
  • 《白鹿原》獲獎,作協書記氣得拍桌子,作者卻很高興:不用養雞了
    在《白鹿原》寫完後,他立刻寄了一份給人民文學出版社。經過幾天煎熬的等待,陳忠實受到了一層來自於人民文學的信件,當他拆開信件,緊張又興奮,但在讀完之後的那一刻一切都塵埃落定,而太過激動的陳忠實,一下跌在沙發上,痛得直叫。妻子見聞此狀嚇了一跳,趕忙跑過來看他。
  • 《白鹿原》後,陳忠實為何再無力作,江郎才盡?學者:心理有障礙
    最近在讀陳忠實的傳記,看了他披荊斬棘的文學創作之路,我意識到從一個普通人到一個業餘作家,再到一代文學大師,必然要付出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辛和心血。1962年,陳忠實高考失利,他只能回鄉當農民,恰好村裡小學缺一個老師,陳忠實便補了位,成為一名鄉村教師。
  • 白鹿原:水性楊花的田小娥,被視為潘金蓮,書中的尺度有多大膽?
    白鹿原:水性楊花的田小娥,被視為潘金蓮,書中的尺度有多大膽?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這部作品的創作,很有些爭口氣的意味。
  • 《白鹿原》結局惹爭議,人狠心黑話不多的白孝文,竟成最大贏家?
    這是來自陳忠實《白鹿原》的一句話,也是貝貝媽媽最喜歡的一句。陳忠實因為之前看過電影或者電視劇,總感覺太悲太真實,不太敢看,但我偶然間看完了整本《白鹿原》,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麼幼稚,因為這本書帶給我了心靈的震撼。
  • 陳忠實寫《白鹿原》4年不成,李星諷刺寫不出就跳樓,又憋2年成功
    關中的臘月那天陳忠實回到家。他打開屋裡所有電燈,又把一隻大燈泡掛到院子裡一棵花樹上。他打開收錄機播放秦腔。做完這些,他開始為自己煮一碗麵條。6年了,就用這種簡陋的方式慶祝一下!吸菸然而,輕鬆的心態是短暫的。
  • 1993年《白鹿原》出版,領導約作者談話;陳忠實:你懂個錘子!
    1993年《白鹿原》出版,領導約作者談;陳忠實:你懂個錘子1992年1月29日,正是農曆臘月二十五,春節的氣息已經撲面而來,陳忠實寫完《白鹿原》書稿的最後一行文字並劃上最後一個標點符號。事後,陳忠實回憶了當時的心情:「那是一個難忘到有點刻骨銘心意味的冬天的下午。在我劃完最後一個標點符號——省略號的六個圓點的時候,兩隻眼睛突然發生一片黑暗,腦子裡一片空白,陷入一種無知覺狀態。」時任《當代》雜誌副主編的何啟治,聽到陳忠實完成大作,火速派編輯前往西安,將《白鹿原》原稿取走。大約20天後,陳忠實收到編輯來信。
  • 1993,《廢都》讓賈平凹元氣大傷,《白鹿原》成就陳忠實成為大師
    但是陳忠實的運氣真的好。《白鹿原》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當時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社長叫陳早春,是魯迅研究專家,也有魯迅先生那樣的性格。《白鹿原》的責編之一何啟治約了兩篇評論文章,要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都上版了,接到了招呼,被撤了下來。
  • 陳忠實《白鹿原》為什麼那麼火?一本書寫盡人間滄桑,風雲激變
    眼前的信封確實傳遞來一個信息——《白鹿原》可以發行了,陳忠實可以結束他吃鹹菜就大饃的日子了。《白鹿原》發行以後,前半年不溫不火,可是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給予了它很高的評價。隨後這部沉甸甸的小說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大江南北。《白鹿原》在獲得了矛盾文學家之後更加火爆,到06年,陳忠實身價達到了455萬,位居作家富豪排行榜第13位。
  • 《白鹿原》作者陳忠實,因童年「遇鬼」高考失利,用狼來象徵災難
    陝西原野上生活的陳忠實,將樸實無華的農村生活與陝北風情用筆,著成了中國文學寶庫的一件珍寶:《白鹿原》。都說生活來源於藝術,陳忠實的兒時生活就遇到過很多趣事,比如「遇鬼」。《白鹿原》劇照第一次遇「鬼」,陰影不散陳忠實從小生活在陝西的黃土高坡上,這個地區也是白鹿原的原型。黃土的原野上蟲蛇鳥獸很多,小孩子當然最怕這些東西。
  • 陳忠實《白鹿原》:原著為女性吶喊自由,影版為何飽含爭議?
    影版《白鹿原》投資1億元,最後票房收入1.43億。而陳忠實先生的小說《白鹿原》從發行到現在,至少賣出去200萬冊正版。現實澆了《田小娥傳》的追捧者一盆冷水,從頭淋到腳。果然,為了創作《白鹿原》,陳忠實效仿路遙先生,把自己關在一個農家小院裡,構思2年、寫作4年,1992年才完成這部50萬字的巨著。1997年,陳忠實再次按照茅盾文學獎評審專家的意見,刪改了其中一些比較尖銳的觀點及大膽的描述。
  • 《白鹿原》硬命白嘉軒六娶六喪,第7個仙草為什麼能活下來?
    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這是《白鹿原》開篇的第一句話,這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句話。白鹿原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娶七房女人?六娶六喪,第七房活下來了?娶過七房女人,有什麼引以為傲?這些疑問吸引讀者看下去,也引起了我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