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白鹿原》:原著為女性吶喊自由,影版為何飽含爭議?

2020-12-22 西山詩家國

01《白鹿原》VS《田小娥傳》,哪個更成功?

2012年,電影《白鹿原》一經上映就飽受爭議。

「跟原著小說相比,該電影不該稱之為《白鹿原》,而應該是《田小娥傳》。」

忠於藝術的讀者認為,片中的田小娥,被導演刻畫成圍繞在三個男人之間的客體,無限淡化了陳忠實筆下「田小娥生的痛苦,活的痛苦,死的痛苦」的悲劇形象。

可忠於視覺的影迷卻說,以田小娥為突破口,更能凸顯封建社會的殘酷,不僅無損原著的藝術價值,反而留下更多餘白。

這兩種觀點孰對孰錯?

影版《白鹿原》投資1億元,最後票房收入1.43億。而陳忠實先生的小說《白鹿原》從發行到現在,至少賣出去200萬冊正版。

現實澆了《田小娥傳》的追捧者一盆冷水,從頭淋到腳。

02 難寫的《白鹿原》,刪減的《小娥傳》

陳忠實在動筆之前就說過,他要「寫一部死後可以當做枕頭的書」。

對於抱著「一本書主義」理想的純粹作家來說,這意味著他很可能要經歷「十年磨一劍」的漫長折磨。

果然,為了創作《白鹿原》,陳忠實效仿路遙先生,把自己關在一個農家小院裡,構思2年、寫作4年,1992年才完成這部50萬字的巨著

1997年,陳忠實再次按照茅盾文學獎評審專家的意見,刪改了其中一些比較尖銳的觀點及大膽的描述。

歷時10年,這部書終於得以面向廣大讀者。

電影版《白鹿原》2011年開拍,總時長220分鐘。

這部作品首先在柏林上映,獲得許多國內外的名家讚賞。

「張雨綺表現得非常非常好,讓我大吃一驚。」

「田小娥的戲演的很好,和每個人物關係處理的分寸,這個是她最好的地方。」

「張雨綺演出了很多層次,很好。」

一致好評給劇組和創作者帶來了強大的信心,他們鼓足餘勇轉戰國內。可是,緣於和小說版《白鹿原》同樣的理由,這部電影被刪減後才上映,票房和預計相差甚遠。

陳忠實自己對這部電影是怎麼評價的呢?仔細琢磨,很耐人尋味!

他先是給予了「震撼而感人」的高度評價,接著表揚黑娃表演者的複雜性。對扮演田小娥的張雨綺,則讚許她完整體現了受封建道德迫害的、反抗性的女性。最後,他重點評價了小說中的人物「白嘉軒」。

03 影版《白鹿原》改動到底有多大?

小說版《白鹿原》劈頭蓋臉第一句就是:

「白嘉軒這一輩子最值得驕傲的是,他一輩子娶了七個老婆。」--節選原文

這句話是這部書的總綱,也是封建思想濃烈的象徵,恰恰對應著田小娥被公公結束生命時肚子裡懷著白家的骨肉。

血脈傳承和封建倫理在這裡發生了巨大的衝突,思考深渺的讀者可以清晰感受到作者的意圖:以驕傲開始,以無後收場,強烈反差凸顯了封建思想對人性的巨大迫害力。

不過,在影版裡,沒有把田小娥懷孕的原作內容表現出來。

在影版中,當黑娃與田小娥坐著馬車回到原上時,狗蛋看到田小娥說:「妖豔,妖豔的很!」

在這裡,田小娥的形象特徵是「妖豔」的。

而在原著中,差點被郭舉人的侄子害死的黑娃,在田小娥家裡找到被休了的她。黑娃對田秀才說要娶他的女兒,田秀才反而給他兩摞銀元,讓他趕緊帶走。

兩人出了村子,看著瘦了一大圈的田小娥,兩人抱頭痛哭。

影版以衝擊的視覺凸顯了田小娥的妖豔,原作則傾力表現了田小娥的被動、嫻靜和自我意識的覺醒。

即便是兩人初次見面,也是黑娃無意勾到田小娥的手,這才撩撥起她剛剛覺醒的天性。

作為受害者的田小娥,在影版裡不僅被淡化了悲慘的命運,其結局似乎也變得「罪有應得」。

影片最後少了很多內容,黑娃、鹿兆鵬和白孝文三兄弟在原著中戲份較重。

陳忠實先生想以此表達出更重於天性的人性,以此提醒世人在自由、欲望的雙面「人性」中尋找出正確的道路,為這混沌無光的世界打開一扇明亮的天窗。

特別是田小娥借著公公對白鹿原人發出的靈魂拷問:

「黑娃不嫌棄我,我跟黑娃過日子。村子裡住不成,我跟黑娃搬到村外爛窯裡住。族長不準俺進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怎麼著還不容讓俺呢?

可惜,在根深蒂固的偏見先入為主後,即便是血淚涕泗,也喚不醒麻木的人。

上述這些,都是《白鹿原》原著的精髓,卻沒能體現在影片中,讓人不禁懷疑:電影版能否傾聽到女性對自由和平等的吶喊?

04 陳忠實《白鹿原》的藝術精髓

《白鹿原》剛剛問世的時候,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初版15000本幾乎是一夜之間,在市面上被一掃而光。無論是認識到這部作品真正價值的人,還是被描述」吸引的人,都抵抗不了它的誘惑。

從表面來說,田小娥、白靈、冷秋月等,她們的「那點兒事」在人們面前被揭開時,不可否認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而從本能來說,人類族群一直都有一個終極潛意識,即繁衍生息。

這一「本能」隱藏的力量超越了人類對世界上一切的追求,包括金錢、財富、地位。即便是重視精神境界的中國人,也要把「不孝有三」寫入傳世的經書。

由此,我們不難明白,為何賈平凹、陳忠實、莫言等著名作家不約而同從這一領域著手創作。

唯有此,才具有震撼人心、人性的偉力!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失去看管的男女一直被封建理學嚴厲打壓。可是,這種打壓與人類的終極潛意識是背道而馳的。

當人類的「天性」被白嘉軒這樣的道德者,冠以倫理的帽子狠狠打壓時,要么女人失去地位,要麼男權封建體系崩塌

既然無法勸服黑娃和兒子白孝文回頭,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白嘉軒,只能動用所謂的「家法鄉規」。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封建體制的「維護者、執法者」,鹿三和白嘉軒都被裹入其中,甚至主動泯滅掉人性之善。而被壓迫者,就是田小娥、黑娃、白孝文、冷秋月,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性格剛烈還是溫順無害,都被封建的磨石碾壓得幾無聲息。

當白孝文要「處死」黑娃時,醒悟的白嘉軒、沉迷的白孝文,又似乎在暗示封建思想的幽靈還在白鹿原上空徘徊。

陳忠實先生在評價影版演員的表現時,唯獨讚賞黑娃的扮演者,是因為段宏奕把黑娃演活了。那種面對封建壓迫的無助、反抗、痛苦和最後的清醒,像一道光照亮了混沌的白鹿原。

可張雨綺演繹的田小娥,雖然在覺醒、放縱程度上足以拿滿分,但那種極端痛苦下的反抗精神卻被她的「妖豔」掩蓋了,失去了作者的本意。

至於白嘉軒,作為貫穿整部的靈魂人物,不僅沒有體現出冥頑不化的「衛道者」形象,反而顯得呆板、可有可無!

正是由於導演和編劇沒有把這部著作背後的內涵體現出來,而落腳在流於表面的欲望,這才導致拍出的電影不被忠實的讀者接受。

因此,很多人吐槽說,影版的《白鹿原》甚至不如李沁主演的電視版有張力。

在原著小說中,冷秋月、白靈、小翠的故事佔據了近一半。

她們的存在不是為了襯託田小娥的悽慘遭遇,而是作者通過描述不同女性在封建泥沼中逐漸覺醒、自救、最終凋零以喚醒人們對女性弱勢地位的關注和同情。

可惜的是,影版中她們的命運幾乎被忽略了。

唯有忠實於原著,唯有真正理解了《白鹿原》的藝術精髓,才能理解這部書為什麼被稱為「渭河平原的百年史書」!

通篇讀完《白鹿原》,你會豁然明白,為什麼有的人寧願沉淪也遲遲不願歸來?為什麼有的人一輩子都喚不醒?

當前,這部未刪減版《白鹿原》僅需【39.9元】,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打開看一看。

相關焦點

  • 《白鹿原》後,陳忠實為何再無力作,江郎才盡?學者:心理有障礙
    陳忠實便想了一個辦法,既能照明又能計時,他用一隻小墨水瓶做成煤油燈照明,常常燒焦了頭髮燻黑了鼻孔,瓶中煤油熬幹,才上炕睡覺。陳忠實不斷地寫,寫完整的作品較少,「主要是大量的記生活筆記,每天都有,或長或短,不受拘束,或描一景,或狀一物,或寫一人一相,日日不斷,自由隨便。」
  • 《白鹿原》熱銷,陳忠實喜上眉梢,不料竟被作協書記設法刁難
    陳忠實:《白鹿原》出版不了,我去養雞1991年臘月二十五,寫完《白鹿原》最後一句話的陳忠實,並沒有向外界四處宣揚他出了新作,他只把這個壯舉告訴了夫人和孩子。因為他擔心作品的藝術性和某些方面的承受力,不受當時文學界的待見。
  • 陳忠實慶祝《白鹿原》誕生,填詞《青玉案》,範曾:一代奇書!
    在這一片土地上,誕生了一位著名的文學作家,他便是陳忠實,他用一部作品將白鹿原的秘史講得非常清楚。陳忠實生前曾說,希望能夠為自己寫一本墊棺作枕的書:"有一天我去世了,棺材裡放這麼一本書,也就夠了,不管它是否會對世界產生影響,只要能讓自己滿意,能對得起自己喜愛文學這大半輩子。"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去世,而在他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他的頸下枕著的正是《白鹿原》。
  • 陳忠實《白鹿原》為什麼那麼火?一本書寫盡人間滄桑,風雲激變
    眼前的信封確實傳遞來一個信息——《白鹿原》可以發行了,陳忠實可以結束他吃鹹菜就大饃的日子了。《白鹿原》發行以後,前半年不溫不火,可是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給予了它很高的評價。隨後這部沉甸甸的小說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大江南北。《白鹿原》在獲得了矛盾文學家之後更加火爆,到06年,陳忠實身價達到了455萬,位居作家富豪排行榜第13位。
  • 《白鹿原》為什麼沒有第二部?陳忠實:我永遠不會再上那個原了
    作家陳忠實一輩子只寫了一部長篇小說,而《白鹿原》足以讓他名揚文壇。一、《白鹿原》創作的由來1942年,陳忠實出生於陝西西安市灞橋區霸陵鄉西蔣村,這個地方屬於西安郊區,是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帶著這種強烈的創作理想,1987年,已是陝西作協領導的陳忠實開始著手創作一部長篇小說,而這也就成了《白鹿原》得以問世的根本原因。二、白鹿原究竟存不存在?
  • 1993,《廢都》讓賈平凹元氣大傷,《白鹿原》成就陳忠實成為大師
    堅持起到了作用,後來評委會和出版社同時做了讓步,讓陳忠實把原作品做了修改。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為了等《白鹿原》,愣是推遲了幾個月,等陳忠實改好之後才頒獎。當然,遇到的阻力還是挺大的,據說當時的作協書記翟泰聽說要《白鹿原》獲茅盾文學獎,氣得拍了桌子。擔心《白鹿原》被評上,還多請了一些老人來當評委,想讓《白鹿原》自然流產。
  • 《白鹿原》作者陳忠實,因童年「遇鬼」高考失利,用狼來象徵災難
    陝西原野上生活的陳忠實,將樸實無華的農村生活與陝北風情用筆,著成了中國文學寶庫的一件珍寶:《白鹿原》。都說生活來源於藝術,陳忠實的兒時生活就遇到過很多趣事,比如「遇鬼」。《白鹿原》劇照第一次遇「鬼」,陰影不散陳忠實從小生活在陝西的黃土高坡上,這個地區也是白鹿原的原型。黃土的原野上蟲蛇鳥獸很多,小孩子當然最怕這些東西。
  • 陳忠實想買本《白鹿原》,但被告知已賣光,他卻十分高興!
    陳忠實想買一本《白鹿原》看看,但被告知已經賣光了這部沉甸甸的小說,一經面世,就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大江南北。評論界歡呼,新聞界驚嘆,讀者爭相購閱……1992年的時候,《白鹿原》在《當代》上連載,陳忠實想買一本看看自己,但被告知已經賣沒了,這讓他很高興。回家後,就跟妻子說到:這下子,咱不用養雞了!
  • 《白鹿原》要稿費還是版稅?陳忠實一句「憨話」,讓他狂賺455萬
    回到祖宅,陳忠實便將自己關了起來,每天的飯菜也是妻子給送。他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開始構思這本小說,一句"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為這本小說拉開了帷幕。寫完這句話,他感覺心中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
  • 1993年《白鹿原》出版,領導約作者談話;陳忠實:你懂個錘子!
    1993年《白鹿原》出版,領導約作者談;陳忠實:你懂個錘子1992年1月29日,正是農曆臘月二十五,春節的氣息已經撲面而來,陳忠實寫完《白鹿原》書稿的最後一行文字並劃上最後一個標點符號。《白鹿原》出版後陳忠實賺了不少錢,有人就說陳忠實飄了,寫一本書就牛上天了,當時有人問他你怎麼不寫了?是不是覺得自己已經封神了?陳忠實只回應了5個字:你懂個錘子!
  • 同樣有著大量性描寫,為何《廢都》和《白鹿原》的命運截然不同?
    同為陝西作家的陳忠實和賈平凹,不僅都得過茅盾文學獎,私下交際也頗多;特別是1993年兩人的《白鹿原》《廢都》相繼發行,統統又在發行過程中遇到坎坷……這些類似的經歷,總讓人忍不住將兩人的作品進行比較。所以,今天結合《廢都》《白鹿原》的創作背景和思想含義,對兩部作品的同與異也進行簡單分析;順便聊聊,同樣有著性描寫的兩部作品,為何命運截然不同!
  • 陳忠實寫《白鹿原》4年不成,李星諷刺寫不出就跳樓,又憋2年成功
    關中的臘月那天陳忠實回到家。他打開屋裡所有電燈,又把一隻大燈泡掛到院子裡一棵花樹上。他打開收錄機播放秦腔。做完這些,他開始為自己煮一碗麵條。6年了,就用這種簡陋的方式慶祝一下!吸菸然而,輕鬆的心態是短暫的。
  • 白鹿原:處子之身被賣,成郭舉人泡棗工具,田小娥命運為何如此慘
    2012年,陝西籍導演王全安導演了根據陳忠實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白鹿原》,雖然本片在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了提名,但是影片評分卻不高。大部分觀眾認為影片《白鹿原》脫離了原著小說,沒有把小說中的恢弘場面和核心精髓表現出來,儼然成為了「田小娥」個人傳記。
  • 丁東:《嚴鳳英》與《白鹿原》不同的命運
    在遭受迫害的情況下,即使是同情她的人,也沒有一個敢於說出真話,沒有一個敢於為她辯護或對她施以援手。就連她的丈夫,在發現她服安眠藥自盡以後,也沒有想到要及時搶救她的生命,而是驚恐地跑去向惡勢力代表人物報告。以至於那些極左人物在她奄奄一息的時刻,還在對她進行「最後一次鬥爭」。善良人的怯懦和自保意識,最終使嚴鳳英失去了僅存的一線活下來的希望。
  • 一個守活寡被父親毒啞,一個反人倫被公公手刃,白鹿原女性太憋屈
    這是小說《白鹿原》開篇第一句。簡短,卻充滿張力,就像小溪流清水,註定要流入浩瀚的海洋,瞬間給了讀者一種魔幻般的吸引力:陳忠實老師,這是在語言上、內容上,都將挑戰傳統呵!事實證明,這確實是一部挑戰傳統的小說!
  • 文學界稱《白鹿原》性描寫慎重:比網絡小說乾淨
    多年來,小說《白鹿原》獲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引來持續的爭議,原著小說中佔有大量篇幅的關於性的描寫讓它毀譽參半 。  □現代快報記者 劉磊 沈梅 孫璐 應嘉軒  「性描寫」上  陳忠實處理很慎重  「《白鹿原》的情色描寫是比較有節制的,小說中有關性的描寫並不是為了描寫性本身,都符合小說本身的需要。」
  • 話劇《白鹿原》:不是所有的文學名著都能改編成戲劇
    2006年,由林兆華導演、孟冰編劇的北京人藝版《白鹿原》在首都劇院上演,濮存昕、宋丹丹擔綱主演,好評如潮。2016年,在北京人藝版劇本的基礎上加以調整,由胡宗琪導演、孟冰編劇的陝西人藝版《白鹿原》在北京中國劇院上演。這個版本上演後,被評為「中國當代戲劇巔峰之作」,是《白鹿原》原著作者陳忠實最滿意的戲劇版本。
  • 《白鹿原》:4個女人的4種命運,看起來很平淡,說起來很心酸
    「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女性萎縮成皺褶的抹布一樣的女性,對於她們來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是怎樣痛苦煎熬到驟然長逝的……我莊嚴地念著,企圖讓她們知道,多少多少年以後,有一個並不著名的作家向她們行注目禮。」——陳忠實陝西作家裡,賈平凹,路遙,陳忠實被稱為老陝的三駕馬車,其中陳忠實的《白鹿原》,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
  • 陳忠實:孤身一人回到白鹿原的祖屋
    原下的日子 陳忠實  這是我的家鄉那條曾為無數詩家墨客提供柳枝,卻總也寄託不盡情思離愁的灞河河灘。漢文帝就葬在白鹿原北坡坡畔,距我的村子不過十六七裡路。文帝陵史稱灞陵,分明是依著灞水而命名。這個地處長安東郊自周代就以白鹿得名的原,漸漸被「灞陵原」「灞陵」「灞上」取代了。劉邦駐軍在這個原上,遙遙相對灞水北岸驪山腳下的鴻門,我的祖居的小村莊恰在當間。
  • 白鹿原:水性楊花的田小娥,被視為潘金蓮,書中的尺度有多大膽?
    白鹿原:水性楊花的田小娥,被視為潘金蓮,書中的尺度有多大膽?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這部作品的創作,很有些爭口氣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