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到來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秩序。為了迎接庚子鼠年,各大商超備貨充足,希望在節日期間能夠實現營業額激增,但疫情卻使得原本熱鬧無比的商超變得冷冷清清。從爆發疫情到現在,疫情對商超造成的影響究竟多大?他們又是如何藉助本次疫情實現轉型升級的?
購物人群減少線下營業額下降
記者走訪物美、永輝、家樂福等大型商超發現來店購物的人大幅減少,購物架上面的商品擺列的整整齊齊卻少人挑選,以往總是播放的恭喜發財的音樂似乎沒什麼作用。受疫情影響,各大商超的經營遭受一定程度的衝擊。
「家裡沒菜了,要不是沒辦法肯定不會出來購物的!」陳女士說道,記者注意到陳女士全身全副武裝,口罩、手套全都有。「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原本為過年準備了一些食物,但這次疫情時間太久了,家裡的囤積都吃完了,這次出來計劃囤積一周的食品。」記者觀察到其他人的購物車裡面也是滿滿的食品,大家都為這場疫情阻擊戰作持久準備。
業內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店鋪線下的營業額出現一定幅度下降,這主要是大家害怕接觸式傳播,來店購物的人較往年比少了很多。記者了解到,為迎接新年,該店鋪儲備了足夠的蔬菜、肉類以及其他生活用品,並且在疫情發生後又迅速補貨,店鋪的儲備足夠應對本次突發疫情。但記者發現大家除了購買食品生鮮外,消毒液產品的銷售量激增,消費者的購物偏好出現新變化。線上銷售激增商超搶佔線上平臺
受疫情影響,消費者購物方式發生急劇變化,大部分「宅」在家的人選擇線上購物,電商平臺銷售量出現暴漲的現象,各大商超紛紛提前布局,搶佔線上市場。
「家附近就有物美超市,但實在是害怕感染,不敢去,現在網上下單就能直接送到家門口,便利又安全。」家住北京市通州區的曲女士對記者說道。記者了解到現在多點、盒馬、蘇寧、京東等平臺均提供送貨到家的服務,並且平臺上面產品種類豐富,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
蘇寧相關人士表示,蘇寧易購訂單增長85%,其中大部分是水果、蔬菜、肉類等用品,除此之外,消毒液銷量也增加了很多。
物美超市也通過多點平臺。提供線上購物,送貨上門服務。針對近期疫情情況,物美超市推出「菜肉套餐」,包括7種蔬菜、1公斤肉類,以及價值89元的5片韓國進口KF94口罩,總價值為199元,該套餐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物美聯合多點推出的線上消費業務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據多點披露的數據,多點在春節期間新增註冊用戶同比猛增236.3%。
記者了解到,現階段物美銷售模式主要有三種:到店消費、到店自提和送貨到家。受此次疫情影響,物美超市線下銷售受到一定影響,但由於物美與多點平臺展開合作,物美超市線上銷售量增長。
與此同時,盒馬鮮生的線上訂單大幅增加,甚至出現員工緊缺的景象,盒馬鮮生為此與青年餐廳、雲海餚等達成合作,暫時從上述商家臨時抽調員工來解決人手短缺的現象。與物美一樣的是,消費者既可到店購買,也可以在盒馬APP下單,打開盒馬APP可以看到一行醒目的字——手機APP下單,最快30分鐘送到家。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影響下,消費者為減少外出採購從而選擇網購,這導致線上需求驟增,甚至會出現線上購物爆滿情況,疫情過後,未來消費者消費模式會出現轉變。
相關措施齊發力助力企業渡難關
近期,西貝、巴奴火鍋等餐飲業頻頻傳出現金流告急的消息。受疫情影響,各大商超、企業在不復工的情況下要正常負擔店鋪租金、員工工資等支出,若持久不能開工,企業現金流可能斷裂,甚至關門歇業。
針對疫情帶來的困難,地產物業公司紛紛出臺扶持措施,例如減免租金、房租減半等,幫助企業度過難關。萬達集團1月27日發布消息,表示1月24日至2月25日期間,對商戶減免租金及物業費,預計減免租金額度30—40億元。保利、百信、宏發、卓越等也紛紛實行減免房租善舉。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相繼出臺政策舉措幫助受困企業復工、投產。近日,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五部門已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幫助受困企業解決面臨的問題。
根據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各銀行保險機構要通過調整區域融資政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績效考核辦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金融供給能力。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鼓勵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北京上海兩地也相繼出臺相關舉措努力保障企業正常經營秩序、減輕企業負擔。北京市提出,對於因受疫情影響在股票質押、公司債兌付、信息披露等方面遇到困難的企業,將指導其用好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相關政策,通過適當展期、發新還舊和延期披露等方式,化解流動性危機,渡過難關。
上海市政府表示將從失業保險穩崗、推遲社保繳費基數、延長社會保險繳費期、實施培訓費補貼政策方面採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