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案例研究——三國篇
第二六章 戰略的核心就是找到自己賴以生存的根據地
曹操本來是想借著為父親報仇雪恨的名義把徐州從陶謙手裡奪過來,但是沒想到呂布抄了自己的後路,攻擊了曹操的地盤。要是老家失守,就會進退失據,此時,曹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從徐州退兵,趕緊回去與呂布廝殺,從而保住自己的根據地。
曹操與呂布大戰,雙方各有勝負。這一年蝗災嚴重,糧食無收,曹操大軍也是缺糧嚴重,呂布也是帶兵四處找糧食,雙方就此不打了,雙方暫時保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恰在此時,陶謙去世了,臨死之前,他把徐州交給了劉備,這次劉備真的血賺,一下繼承了徐州,沒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這麼大的地盤,一躍成為了一方諸侯。曹操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那真是肺都要氣炸了。自己父仇未報陶謙死了,想打下徐州來也沒有成功,還讓呂布偷襲了,前邊沒有得到徐州,後方還失去了地盤,曹操能不氣嗎?更令人生氣的是劉備這傢伙還撿了現成的寶貝,搶了自己到手的徐州。這一氣之下,曹操立即傳下命令,馬上準備,再起兵攻打徐州。
我們常說,人生氣的時候,最好不要做出決策。如果非要做決策,還是要等等,等到心情平靜下來之後再做決斷,為什麼非要這樣呢?因為人生氣的時候處在情緒爆發的狀態,此時理性已經不是主角了,感性佔據了大腦的全部。凡是在此時做出的決定基本都是不理性的,而不理性的決策,基本上都是錯的。此時的曹操就是頭腦發熱,怒火萬丈,極不理性,一旦做這樣的決策,後果不堪設想。但是,此時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曹操進兵,他就是被曹操稱為自己的張良的荀彧。
荀彧進諫說:「當初,漢高祖劉邦佔據關中平原,光武帝劉秀佔據河內之地,這都是深根固本的戰略,只有使用這樣的戰略才能夠兼併天下。有了強大的根據地,進可以戰勝敵人,退可以堅守城池,所以他們雖然也遭遇到不同的挫折,但是,最終都成就了奪取天下的大業。明公您本來就是從兗州起兵的,這裡是您的根本所在,並且黃河與濟水地區也是天下的關鍵所在,這裡的地盤就是您的關中平原與河內之地啊!現在,您想去攻打徐州,多留兵守地盤,那麼徐州前線的兵力就會不足,少留兵守地盤,那麼呂布就會乘虛而入,這樣就會導致兗州不保。如果徐州得不到,兗州保不住,明公您還能以哪裡為根本呢?現在陶謙去世了,徐州又有劉備佔據。徐州的百姓,既然已經順服劉備,必定會幫助劉備死戰。明公您放棄兗州而去攻打徐州,這是棄大取小,去本求末,這樣做無異於放棄根本而去使用危險的策略。希望您能夠深入思慮其中的利害。」荀彧給曹操的進諫揭示了的戰略思想的核心所在:深根固本,抓住根本才能吞併天下。所謂的根本就是有自己的根據地,擁有自己堅實的地盤,進可攻退可守,這是打天下的基礎所在。沒有基礎,什麼事情也幹不成。呂布之所以不能成事,就是因為他根本不經營自己的地盤。曹操是個明白人,聽完了,他就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保守根本就是保住兗州,這是自己的發家的根本所在。曹操又問了解決當下困難的策略:「今年的年景太差,糧食缺乏,坐困在家裡恐怕不是良策。」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曹操打徐州,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要解決軍隊的糧食缺乏的問題。打仗怎麼解決呢?當然是搶,從徐州的地盤上去搶。
荀彧說:「不如向東攻擊陳地,帶領軍兵去汝南與潁川尋找糧食。黃巾軍的餘部何儀、黃劭等人,搶劫各個州郡,一定積攢了不少的金帛、糧食,像他們這樣的人,很容易打破。打敗他們,奪取他們的糧草,養活我們的軍隊。這樣做,朝廷歡喜,百姓高興,這是順應天下人心的事情。」荀彧解決當下問題的思想也是一個字:搶。不過得選擇正確的搶劫對象,不能搶實力強的,不好打的。得搶有錢有糧還特別容易打的。這樣做,一搶一個準兒,而且還有好名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