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臺積電下達最後通牒,華為最擔心的還是來了

2020-12-17 騰訊網

文|黑大叔 校對|黑大叔

華為的晶片危機

今年五月份,美國正式修改了出口管制條例,根據美國重新修訂的條例顯示,從9月15日起限制全球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供應商向華為或海思等相關公司供應部分晶片。雖然美國針對華為採取限制管控措施已經不是第一次,但相比之前的「實體管制名單」,美國此次修訂的晶片禁令在管控力度上顯然更加變本加厲。

消息一出,華為即將面臨的晶片斷供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事到如今,120天的緩衝期已經過去一半,在美國史無前例的禁令之下,華為似乎很難如何化解這場晶片斷供危機。

這意味著,如果不能儘快解決晶片供應鏈的棘手難題,華為自主研發的海思麒麟晶片將從此陷入無法生產的困境。但沒想到,在華為身陷絕境的特殊時期,和華為之前長期合作的臺積電就徹底翻臉了。

合作夥伴徹底翻臉

7月16日,半導體製造巨頭臺積電正式宣布了停止向華為供貨的計劃,

決定自9月14日之後停止為華為繼續供貨。

而美國政府修訂的出口條例定於9月15日生效,這樣看來,臺積電停止向華為供應晶片主要也是考慮到美國禁令的限制和管控。但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最終導致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隨著臺積電宣布斷供,華為晶片斷供危機正在一步步逼近。

臺積電受到美國禁令的限制,不得不做出停止向華為供貨的決定,在商言商,畢竟為了一位客戶鋌而走險得罪美國,從企業利益角度看來並不划算。為了避免引火燒身,在美國和華為兩者之間,臺積電最終選擇了放棄華為這位大客戶。

9月14日之後停供貨,臺積電在宣布斷供的同時,也是在向華為下達了「最後通牒」,這也意味著華為最擔心的還是來了。失去和臺積電的合作,由此引發的後果不堪設想,將直接導致華為的晶片供應鏈被一刀切,自主研發的海思麒麟晶片將從此無法量產,華為也會因此失去產品差異化附加的核心競爭力。

晶片供應鏈告急

長期以來,華為始終堅持以自主研發為第一競爭力,不只是局限於產品,包括晶片、作業系統等軟硬體生態體系,儘可能的「去美國化」,從而避免在核心供應鏈上喪失主動權和話語權,畢竟,受制於人的滋味好不好受,沒有哪家公司比華為更清楚。

但即使不忘危機意識,時刻不敢放鬆懈怠,由於光刻機的稀缺以及其他不可抗因素,華為雖然掌握了海思麒麟晶片的自主設計研發,不過晶片的生產仍然需要通過專業的半導體公司代工,而硬體設備、技術先進的臺積電,就順理成章的成了華為的最佳合作夥伴。

不過沒想到,受限於美國禁令的影響,多年的合作夥伴臺積電卻宣布了停止供貨的決定,如果沒有其他備選方案的話,這將直接導致華為的晶片供應鏈告急,由此引發的後果可想而知。

華為難逃晶片危機

華為能否化險為夷,成功化解這場晶片危機,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找到替代臺積電繼續為其代工生產晶片的合作夥伴。

此前,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今年3月底的財報會上曾公開表示,如果美國禁止晶片製造商使用美國的設備、材料和軟體來製造海思設計的產品,華為仍可以從三星、聯發科和紫光展銳購買晶片。

不過雖然具備危機意識,但華為在失去臺積電的晶片供應鏈後的處境也並不容太過樂觀,畢竟包括三星、聯發科等幾乎絕大部分晶片供應商,或多或少都會涉及使用到一些美國的技術。如果美國嚴格執行出口管制條例,在美國的壓力之下,其他晶片供應商為求自保,也不得不做出和臺積電一樣的選擇。

總結

總而言之,面對美國變本加厲的禁令制裁,華為目前的處境愈發不容樂觀,一旦海思麒麟晶片無法生產,華為的手機、平板等產品線都將受到波及,從此失去最引以為傲的產品差異化優勢。

不過雖然大環境不利,但辦法總比苦難多,相信最善於打硬仗的華為最終能夠不負眾望,化險為夷。

相關焦點

  • 川普耍「手段」,臺積電「雪中送炭」,華為的選擇果然沒錯
    當然,華為肯定是不想要這種小手段的,但是你不想要不代表別人不想給。川普和美國政府就是那些特別中意於在華為背後使絆子的存在,從2018年到現在,無論是明面上還是暗地裡,華為都遭受了川普無情的打壓。為什麼川普一直揪著華為不放呢?
  • 臺積電斷供華為,三星突然宣布一個舉動,臺積電後悔也來不及
    大家都知道華為一旦缺少了對晶片的供給,那麼對華為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這就直接導致了華為手機銷量的急劇減少,這樣的話,非常不利於華為的發展,畢竟華為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手機。可是就在美國對華為實行斷供以後,對美國的一些企業來說,打擊同樣是巨大的,因為這其中有很多企業和華為是存在合作關係的,可能有很多公司使用的就是華為的技術和設備。
  • ARM架構停止授權,臺積電無法代工,被打壓的華為,活下去最重要
    華為可以說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作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高科技企業,面臨著美國一波又一波的打壓。被打壓的目標,更是直接瞄準了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要知道海思晶片可是華為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另一個核心則是華為在通信行業裡沉澱的海量專利技術。
  • 華為要單打獨鬥?高通臺積電均愛莫能助,果然是白高興一場
    讓人失望的是,即便臺積電能恢復給華為供貨,但也只限於成熟工藝製品,比如28nm的晶片供應,對華為的幫助有限。那麼臺積電沒辦法,剛剛到帳的120億的高通有沒有可能短暫幫助華為呢? 其實華為對高通還是不錯的,之前英特爾拿到華為供貨許可時,華為就喊話高通,希望能用高通的晶片繼續製造手機。
  • 超越華為 AMD今年躍居臺積電第二大客戶:7nm大漲
    AMD現在的問題不是發愁產品不好,恰恰相反現在是產能跟不上,桌面及筆記本CPU都在擔心缺貨,所以7nm訂單還在不斷增加,AMD在臺積電的重要性也不斷加強。在臺積電的代工客戶中,2019年中蘋果是第一大客戶,營收佔比23%,華為是第二大客戶,佔比14%,不過去年隨著華為被迫停止,臺積電未來一段時間是不會有華為的處理器訂單了。
  • 臺積電已低調開展沙盤推演,隨時準備對華為斷供晶片?
    如果美國執意對臺積電施壓,臺積電有可能對華為斷供晶片嗎?一些網友認為,臺積電僅僅是家晶圓代工企業,做好自己的本分(晶片代工)才是首要,對華為停止晶片代工業務是有可能的。當然,也有不少網友持相反的觀點,表示華為與臺積電之間的業務將長期且穩定維持下去。最令人憂慮的恐怕還是,全球正在遭遇一場規模空前的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不只是半導體產業,幾乎所有行業都深受疫情影響。
  • 亞塞拜然大使對俄挑釁,俄羅斯下達最後通牒
    但是,亞塞拜然可千萬別被勝利衝昏頭腦,需要認清自己的位置,近日,亞塞拜然大使就強硬對俄羅斯進行挑釁,俄羅斯則下達了最後通牒。亞塞拜然也許確實是比亞美尼亞強大,但是和俄羅斯比起來,則完全不夠看,想要挑戰俄羅斯,亞塞拜然怕是有點想不開了。戰鬥民族若是真的動手,亞塞拜然恐怕很快就成為歷史稱謂了。
  • 還是中國企業靠譜!京東方正式表態,華為不用擔心屏幕斷供了
    華為晶片情勢不容樂觀 近段時間以來,臺積電、美光科技兩大半導體巨頭相繼宣布將會在本月14日後斷供華為,除此以外,三星、海力士等快閃記憶體晶片的科技企業預計也將會宣布中斷對華為的晶片供應。
  • 華為晶片再傳好消息,臺積電措手不及:來不及說再見!
    但是近幾年中國科技巨頭們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著重發展半導體領域,而這些努力也換來了優異的成果。 華為海思是臺積電的重要客戶,臺積電的整體營收中有至少14%是來自華為海思,華為給臺積電提供了非常高的營收,因為全球最頂尖的晶片只有臺積電可以代工。
  • 俄軍向土耳其下達最後通牒:立即撤出武裝部隊,否則將被直接消滅
    剛剛,俄軍向土耳其下達最後通牒稱,要求其立即撤出支持的武裝部隊,否則將被直接消滅。據敘利亞國家通訊社12月23日報導,在過去的24小時內,土耳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敘利亞國民軍」集結大批全副武裝的人員對敘北部重要城鎮艾因-伊薩發起猛烈襲擊,駐守在該地區的敘政府軍多處軍事營地和設施遭到損毀,隨後雙方爆發正面交火。
  • 無法為華為代工之後,AMD成臺積電7nm最大客戶,蘋果去哪了?
    無論是比較低端的45nm晶片,還是目前最先進的5nm製程,臺積電都有參與,並且吸納了大量的客戶。在今年9月份之前,華為一直與臺積電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每年都能給它帶來巨額的營收和利潤,貢獻程度僅次於蘋果。
  • 臺積電傳言已獲得向華為出售晶片的許可證
    繼上個月生效的美國出口管制法變更之後,臺積電(TSMC)停止向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在高端處理節點上製造的半導體。結果,華為無法從臺積電(TSMC)獲得某些產品,從而影響了其在高端旗艦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的能力。這些限制也使得為包括筆記本在內的產品的半導體保護變得棘手。
  • 華為710A晶片由中芯國際代工,臺積電再見了!
    華為710A晶片由中芯國際代工,臺積電再見了!華為大家都不陌生,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廠商,也是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廠商,如今的華為儘管沒有上市,但已經位居世界500強企業第61位。兩者都是八核心設計,麒麟710由臺積電12納米工藝製作,主頻為2.2Ghz,而麒麟710A只有2.0Ghz。好了,這都不重要!儘管性能上有所縮水,可誰又能想到,此次榮耀play4T的晶片是中芯國際代工的呢?其實之前就有中芯國際14納米工藝實現量產消息,如今突然與華為的合作還是讓很多人預料不到。性能上雖然不強,但也是個好的開始!
  • 臺媒:失去華為訂單 臺積電晶圓代工霸主地位恐不保?
    (圖/美聯社)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美國對華為禁令加緊,導致任何企業想保持與華為在半導體產品業務往來,變成一件難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的先進位程預料也無法繼續供貨華為,但市場消息就傳出,華為與韓國科技大廠三星電子合作,協助華為5G晶片生產。
  • 華為並非孤軍奮戰,臺積電、高通雪中送炭,遊說美方解除限制
    而在今年,美國對華為的禁令進一步升級,針對華為晶片業務進行更為嚴格的限制,導致華為背後的晶片代工的臺積電無法為其生產晶片,雖然臺積電屬於中國企業,但是臺積電的晶片製造生產線卻應用了美國的技術,所以臺積電不可能忽視美國禁令的影響。
  • 臺積電的成敗,華為的生死與他有啥關係
    2020年7月17日,臺積電正式宣布,如果美國對華制裁不變,將在9月14日後停止對華為的供貨,消息一出 迅速成為了討論的一大熱點。臺積電正式斷供華為,是什麼意思?臺積電是做什麼的?這個屢屢出現在新聞重要位置的張忠謀又究竟是何方神聖?臺積電與華為的關係究竟如何?
  • 麒麟985仍由臺積電代工,華為Mate30首發,預裝鴻蒙系統!
    也就是說華為將無法獲得ARM新的架構,以後ARM推出新的指令集華為也無法使用。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華為已經獲得ARMv8架構(指令集)的永久授權,麒麟980使用的Cortex A76和Z56微架構都可以使用,麒麟980的GPU使用的是ARM的Mali G76內核也可以繼續使用。
  • 臺積電、高通同時出手援助華為,外媒:大人,時代變了!
    華為這家公司說起來也挺神奇的,做手機明明只是業務的一部分,大家卻都把重心關注在手機上面,可他還偏偏做好了,雖然很多人都說是靠營銷起來的,但營銷能讓美國將華為弄到實體清單上嗎,沒有過硬的實力怎麼可能。華為這些年出口的越來越大,海外用戶也增長了很多,許多人都被華為的體驗成功吸粉,就連這個沒有谷歌服務的Mate 40都有人買去體驗,要知道在國外的安卓,沒有谷歌基本就等於一個廢鐵一樣,基本是什麼都不能做。再加上更嚴重的晶片斷供,更是把華為推上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 馬克龍下達最後通牒,不料這回踢到了鐵板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852字,閱讀約需2分鐘 雖然白俄的抗議遊行活動已經過去了1個多月,但西方國家仍舊不打算放過白俄,北約就有動真格的意思,馬克龍下達最後通牒,不料這回踢到了鐵板。
  • 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十大最新排名:臺積電第一,華為海思第十
    臺積電創立臺積電臺積電(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張忠謀創立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華為等等。超越三星,穩拿第一晶片2020年7 月 17 日消息 根據專業企業評價網站 CEO Score 公布的全球半導體總市值數據顯示,截止到 7 月 10 日的數據,中國臺灣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總市值為 3063.45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