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家遊戲上市公司的上半年:23家淨利潤過億,7家虧損

2020-12-06 三文娛AniSpark

宅家娛樂成了大勢所趨?

作者:Erech

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對幾乎所有行業都造成了巨大衝擊,但遊戲卻在居家隔離期間有了更好的發展。騰訊、網易、三七互娛等規模較大的遊戲公司都交出了亮眼的財報,但也有不少公司並未因居家而有更好表現。

目前已有41家主營業務為遊戲並在A股、美股、港股上市的公司公布了財報,營業收入超過10億的有17家,大部分公司都在上半年有所盈利,但其中也有7家虧損。不過,虧損的公司中也有並非由於遊戲而產生虧損的,祖龍娛樂的虧損就與遊戲無關,實際上是來自於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經調整之後祖龍娛樂淨利潤為1.52億。

如果從淨利潤的角度來看,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超過10億的有6家,就算去掉因金山雲單獨上市而帶來高額非持續經營業務盈利的金山軟體那麼也有5家,淨利潤超過1億的則有23家。

另外,營業收入、淨利潤、遊戲相關收入均為正數且為正增長的公司有騰訊、網易、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完美世界、金山軟體、遊族網絡、浙數文化、中手遊、吉比特、寶通科技、姚記科技、掌趣科技、百奧家庭、電魂網絡、禪遊、盛天網絡、家鄉互動、冰川網絡、盛訊達等20家,其中淨利潤漲幅最大的是百奧家庭,今年上半年的漲幅高達644.76%。

遊戲的世界仍舊是大公司的世界

在遊戲的領域,騰訊和網易在今年上半年仍舊是龍頭級的公司,騰訊上半年在遊戲方面的營收達755.86億元,網易為273.47億元,僅這兩家公司就形成了千億的市場。根據七麥數據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手遊IOS最強吸金能力》顯示,IOS吸金top100的手遊有32款出自騰訊,15款出自網易,其中騰訊出品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分列第一第二,網易《夢幻西遊》排名第四。

騰訊:《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長期持續輸出

騰訊上半年營業收入達2229.48億元,同比增長28%,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620.03億元,同比增長21%,而在遊戲方面,上半年遊戲收入達到755.86億元。

騰訊遊戲方面的增長主要由包括《和平精英》及《王者榮耀》在內的國內遊戲及海外市場的智慧型手機遊戲的收入增加所推動,不過部分收入被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減少所抵消,從第二季度看,智慧型手機遊戲收入(包括社交網絡業務的智慧型手機遊戲收入)與個人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比例大約是3:1(359.88億與109.12億)並且收入差距在不斷拉大,可見手遊市場仍舊如日中天而端遊市場已有所萎縮了。

今年第二季度,騰訊也推出了新遊戲,包括戰略遊戲《戰歌競技場》、基於漫畫IP改編的動作遊戲《一人之下》以及Supercell開發的《荒野亂鬥》,《荒野亂鬥》在今年六月IOS中國下載榜名列榜首。

網易:穩定推出新遊戲

網易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352.47億元,同比增長22.08%,其中遊戲佔了大半江山,為273.47億元。

網易上半年推出的遊戲包括《星戰前夜:無燼星河》、《夢幻西遊網頁版》、《獵手之王》、《實況球會經理》和《漫威對決》,《逆水寒》兩周年資料片市場表現良好,代理的遊戲《魔獸世界》仍受歡迎。

網易推出新遊戲的速度相對較快,接下來網易還將推出《The Lord of the Rings: Rise to War》、《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時空中的繪旅人》、《天諭》手遊、《倩女幽魂隱世錄》、《超激鬥夢境》、《無盡的拉格朗日》、《暗黑破壞神:不朽》和《寶可夢大探險》等數款不同類型的遊戲。

另外還有很多公司有著良好表現。

三七互娛:積極布局的行業領先者

三七互娛在今年上半年的營收表現僅次於騰訊、網易,營業收入79.89億元,同比增長31.59%,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7.00億元,同比增長64.53%。

其中手機遊戲業務收入在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74.12億元,同比增長36.59%;網頁遊戲業務收入為5.65億元,同比下降12.32%。今年上半年,三七互娛在國內手機遊戲業務的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至10.51%,流水超過18億,新增用戶合計超過1.32億,最高月活躍用戶超過8200萬。

三七互娛還在文娛領域進行了一定布局,目前三七互娛投資或收購的文娛公司包括:

三七互娛目的在打造文娛生態閉環,形成多向協同,以此放大IP的力量。例如其所投國內頭部影視MCN「毒舌電影」可作為宣發渠道,藝畫開天與中匯影視達成合作,能針對《靈籠》開發影視真人劇等等。

另外,在雲遊戲方面,三七互娛也走在了行業前列,今年3月,其首款雲遊戲產品《永恆紀元》已經上線運營,今年4月,三七互娛拋出45億定增計劃投入5G雲遊戲平臺建設項目。今年上半年,三七互娛積極進行雲遊戲技術儲備,包括構建內部雲、為遊戲上雲遊戲提供計算和網絡支持;研發具備用戶交互、視頻解碼以及雲服務端通訊的通用框架體系以支撐雲遊戲的通用輕APP。

金山軟體:收入大幅增長的《劍網3》

金山軟體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25.91億,同比增長40.58%,淨利潤方面去掉金山雲相關的非持續性經營業務之後約7.81億,相比去年同期的淨虧損14.83億,同樣是扭虧為盈並且收入大幅增加。

與如今普遍的移動遊戲收入增加而電腦端遊戲收入下降不同,金山軟體遊戲方面的主要收入仍舊來自端遊,具體來說是《劍網3》。今年第二季度,《劍網3》收益和日均活躍用戶分別同比增長120%和30%,是目前存活十年以上的端遊中少見的仍舊有大幅收益提升的遊戲。

但是其旗下運營多年的大型遊戲《劍網3》所面臨著一大重要問題,用戶的硬體設備不一定能夠匹配《劍網3》的遊戲畫面水準。如今,金山軟體就把目光放在了雲遊戲上,《劍網3》作為國內首批雲端遊戲,在七月開啟正式全國測試,這意味著原本《劍網3》本身所存在的對配置要求較高的問題將獲得一定解決。

中手遊:以IP為根基

中手遊同樣在今年上半年收入有所提高,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12.1%至17.14億元,歸母擁有人的期間盈利為2.87億,同比增長10.5%。

在財報中中手遊表示營業收入上升是由於持續鞏固和提升與IP版權方、遊戲研發方和渠道推廣方的緊密合作。

中手遊是除騰訊之外中國移動遊戲發行商中第二大IP儲備遊戲發行商,包括《航海王》《火影忍者》《大富翁》在內共有39個授權IP和68個自有IP,共107個,今年上半年中手遊推出的IP遊戲就包括《家庭教師》《軒轅劍—劍之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手遊今年上半年就有多起投資事件,包括今年四月投資雲遊戲技術服務商蔚領時代、五月投資《少年三國志》總製作人新公司樂府互娛、六月投資動作類RPG遊戲製作公司易帆互動和六月投資IP遊戲《妖怪名單之前世今生》製作公司寰宇九州。

除三七互娛、金山軟體、中手遊之外,國內積極布局雲遊戲的遊戲公司還包括遊族網絡、創夢天地和世紀華通。遊族網絡選擇與華為雲合作,積極進行雲遊戲的戰略儲備,並推出基於華為ARM雲服務的「遊族雲遊戲平臺」;創夢天地正在接住騰訊雲的雲遊戲解決方案,為旗下多款遊戲進行雲化測試,為後續全面雲化打下基礎;而世紀華通則與中國移動旗下咪咕互娛達成合作,雙方將在遊戲聯運、5G 雲遊戲生態建設、版權合作、電競產業、戰略投資、傳統文化數位化、海外拓展運營和其他商業合作等方面進行全面戰略合作,目前世紀華通自研一站式雲遊戲運營管理服務平臺「傳奇雲遊戲平臺」已經上線,趕在雲遊戲大規模商用前搶佔流量入口。

百奧家庭:上半年淨利潤表現最好的遊戲公司

百奧家庭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6.58億元,同比增長337.0%,主要是因為旗下幾款遊戲的出色表現,尤其是女性向手遊《食物語》。

從百奧家庭的遊戲收入數據上來看,《食物語》已經取代《奧奇傳說》成為百奧家庭的收入支柱,今年五月,《食物語》與上海京劇院合作推出京劇為主題的版本,今年七月,《食物語》在武漢推出城市品牌計劃,目前剛推出一周年活動的《食物語》仍處於穩定收入狀態。

吉比特:收入穩定增長

吉比特今年上半年在各方面的數據都相當平穩,營業收入達到14.09億元,去年同期為10.7億元,同比增長31.61億元,淨利潤達5.5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8.17%。

吉比特運營了《問道手遊》《奇葩戰鬥家》《末日希望(Fury Survivor)》《匠木》等不同題材產品,還推出了《不思議迷宮》《地下城堡 2:黑暗覺醒(安卓版)》《異化之地》《貪婪洞窟 2》《伊洛納》《失落城堡》等廣受玩家好評的 Roguelike 類手遊。

盛訊達:營收穩定,淨利潤大增

盛訊達於今年上半年的財報數據也是疫情之下普通遊戲公司的縮影。

盛訊達上半年營業收入1.04億,相比去年同期僅上升1.10%,而淨利潤卻達到0.60億,漲幅為312.29%,疫情期間盛訊達對各項費用進行了良好的支出管理,其中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下降31.24%,主要系受疫情影響銷售部門人工費用及業務推廣費減少;管理費用下降 41.62%,來自出售盛訊達科技大廈導致的折舊與攤銷以及水電管理費減少;研發費用下降29.31%,主要來自繼續精簡研發部門及人員所致;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下降43.99%,主要是銀行貸款減少導致的利息支出減少以及銀行存款增加導致的利息收入增加。另外,出售盛訊達科技大廈獲得了0.65億元的收入。

值得爭取的海外市場

今年上半年,遊戲公司不僅普遍在國內獲得了較高盈利,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根據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和中音數協遊戲工委聯合發布的《2020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 年1~6 月,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在海外市場的實際銷售收入達75.89 億美元(約合 533.62 億元),同比增長 36.32%。

從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可以看到,騰訊和網易這樣的業界巨頭也在積極爭取海外市場。

騰訊財報中顯示,今年上半年,騰訊在國際市場上發布了沉浸式隊制動作類個人電腦遊戲《Valorant》、卡牌類跨個人電腦端和智慧型手機的遊戲《符文大地傳說》,以及代理的角色扮演手遊《CODE:D Blood》,其中,《Valorant》已在第二季成為Twitch上全球觀看時長最高的遊戲,反映該遊戲對喜愛沉浸式動作類遊戲玩家的即時吸引力。而網易則在財報中也提到《荒野行動》和《明日之後》在日本的強勁表現。

今年上半年,大公司中海外收入增長幅度最大的當屬三七互娛,海外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77%,達9.68億元,海外品牌37GAMES 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遊戲類型涉及RPG、卡牌、SLG等,語言覆蓋繁體中文、英語、日語、漢語、泰語等十餘種。

而海外收入超過10億並仍在增長的則是遊族網絡。遊族網絡在今年上半年國內、海外的營業收入基本各佔一半,海外收入為12.29億元,同比上漲21.76%。旗下策略卡牌手遊《聖鬥士星矢:覺醒》,遊戲已登頂20個國家和地區的應用商店遊戲暢銷榜,在巴西、法國等地長期保持遊戲暢銷榜前列。

其他企業如百奧家庭,海外收入在總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也在明顯提高,財報中顯示,《食物語》目前已於二月在香港、臺灣、澳門推出,五月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推出,《造物法則2:先鋒英雄》不僅則不僅在中文地區推出,還在登陸日本,今年上半年海外營業貢獻佔比從去年同期的4%上升為17%,《食物語》在今年十月還將在日本推出。

海外收入超過5億的遊戲公司還有:

世紀華通,海外收入為29.19億元,佔比37.57%(包含其他業務),同比減少7.79%。

完美世界,海外收入為7.25億元,佔比14.09%(包含其他業務),同比增長44.09%。

崑崙萬維,海外收入為6.43億元,佔比37.28%(包含其他業務),同比減少16.79%。

心動網絡,海外收入為6.26億元,佔遊戲比重53.87%,同比減少16.43%。

掌趣科技,海外收入為5.30億元,佔比重57.46%。

另外IGG、寶通科技和樂遊科技都是以海外市場為主。

相關焦點

  • 13家玩具公司的上半年:7家營收過億,8家盈利5家虧損
    13家公司財務數據+9家公司玩具業務詳解。疫情也直接影響了玩具行業。2020年上半年,主營業務含玩具的13家上市/掛牌公司中僅有5家營收增長,3家公司營收和扣非淨利潤雙增長。且這3家公司中,有一家虧損。但是,相較於以動畫內容製作及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玩具/衍生品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更強。
  • 11家廣電系上市公司3家虧損,淨利潤增速變緩,集體轉型湧現行業新...
    首席觀點:廣電集團涉及產業類型眾多,疫情之下有實體經濟布局失利的局面出現,也有積極緊握線上娛樂契機成功扭轉虧損的案例。近日傳出的47家公司聯手共建千億級廣電,或許正在透露「全國一網」的新信號。作者 | 小7 編輯 | 李然近日東方明珠、貴廣網絡、華數傳媒等11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集體宣布將由47家發起人共同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廣電系聲勢浩大的組建「國家隊」,其肩負著全國廣電行業整合及廣電5G發展的任務,意在建立新時代的中國廣電。
  • 衍生品公司賺錢嗎?16家公司的上半年:13家賺錢,2家虧損超千萬
    那麼以衍生品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上半年過得好嗎? 我們統計了16家上市或在新三板掛牌公司的2019年上半年財務數據。 其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有13家,即佔比約80%的公司能夠盈利,但在盈利的同時能實現較上年同期增長的公司,只有4家。 這個情況明顯好於動畫內容製作公司。
  • 2020上半年,22家動漫公司,4家賺了上千萬,6家賺了不到300萬,10家淨虧損
    從營收來看,22家動漫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的僅有3家,營收在3000萬元-1億元之間的有5家,營收在1000萬元-3000萬元之間的有6家,營收不足的千萬的8家。從淨利潤來看,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超過千萬的僅有4家動漫公司,8家動漫公司淨利潤不足千萬,其中6家不足300萬元,而淨虧損的動漫公司更是有10家之多。
  • 54家國內主要百貨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排行榜
    聯商網消息:2018年零售行業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就是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負重前行」的百貨行業也依然是零售行業關注的重點,2018年上半年,百貨行業的整體運營情況又是如何呢?《聯商網》選取了國內54家百貨上市公司的2018年上半年財報,根據財報,上半年54家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492.91億元,合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0.40億元。
  • 多家動漫公司交出虧損成績單,B站全資收購ACTOYS
    有6家公司虧損,淨利潤下滑最大的是舞之動畫,財報披露下降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響,訂單完成速度減慢,新項目拓展受阻,導致銷售收入下降 3.63%,淨利潤下降 86.07%。數據顯示,金山軟體二季度營收14.20億元,同比增長49%;二季度歸母淨利潤為91.51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14.15億元,上半年總營收為25.9億元,去年同期為18.4億元,同比增長41%。
  • 多家動漫公司交出虧損成績單,B站全資收購ACTOYS
    在三文娛統計的表格中,僅4家公司上半年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仍有利潤,同比淨利增加的僅雲圖動漫、森宇文化(動畫發行是它的一部分業務)、迪生數娛3家公司。 森宇文化上半年營業收入1.20億元,上年同期為1.02億元,同比上漲17.70%;淨利潤 3728.6萬元,同比增長13.43%。
  • 科創板業績全梳理:97家公司僅2家虧損 有公司淨利潤增速達301%
    發布年報的39家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同比實現增長的共有37家,佔比高達94.87%,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也有34家,佔比為87.18%,沒有虧損企業;而發布業績快報的58家公司中,營收同比實現增長的有48家,佔比為82.76%,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共有41家,佔比為70.69%,僅澤璟製藥和百奧泰兩家藥企仍舊虧損。
  • 業績預告提前曝光上半年「體檢」結果!525家上市公司「免疫力」大...
    從預告淨利潤金額(按預計淨利潤下限這一指標排序,下同)來看,共有41家公司預計上半年淨利潤有望超過1億元。其中,深圳能源、立訊精密、中南建設、比亞迪、三七互娛5家公司預計淨利潤有望超過10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情況來看,有42家公司預計淨利潤(按預告淨利潤同比增長最大變動幅度這一指標排序,下同)同比有100%以上的增長,其中,有5家屬於ST類公司。
  • 疫情對經濟影響發威,25家公司只見虧損公告一片
    龍津藥業:上半年虧損160萬8月25日,龍津藥業發布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06億元,同比下降23.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0.65萬元,同比下降219.88%。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2億元,同比下降38.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22億元,同比下降160.1%;基本每股收益-0.18元。
  • 2020上半年,22家動漫公司裡這4家賺了上千萬元
    近期,22家新三板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從營收來看,22家動漫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元的有3家,營收在3000萬元—1億元之間的有5家,營收在1000萬元—3000萬元之間的有6家,營收不足千萬元的有8家。從淨利潤來看,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超過千萬元的有4家動漫公司,8家動漫公司淨利潤不足千萬元,其中6家不足300萬元,淨虧損的動漫公司有10家。
  • 2020上半年,22家動漫公司裡這4家賺了上千萬元
    近期,22家新三板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從營收來看,22家動漫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元的有3家,營收在3000萬元—1億元之間的有5家,營收在1000萬元—3000萬元之間的有6家,營收不足千萬元的有8家。
  • 河南100家A股、H股上市公司營收、淨利潤、債務、現金全榜單
    截至4月30日,河南100家A股、H股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完成(含6家A+H兩地上市公司),共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3.8862億元,較2018年增長16.3%。具體來看,88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11家企業淨利潤虧損,虧損企業數量較2018年減少5家。
  • 514家公司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 近兩成預喜
    證券時報記者 周莎  上市公司進入半年報業績密集披露期,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昨日收盤,已有514家公司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業績預告類型顯示,預增公司78家、預盈17家,合計報喜公司比例為18.48%;業績預虧、預降公司分別有137家、115家。
  • 9家公司5家虧損,國產動漫真的崛起了嗎?
    在《商業數據派》統計的9家有原創IP發行業務的上市動漫公司中報中,僅有4家企業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為正。部分企業因業務量的縮減、IP開發的長周期、項目變現能力弱等問題,而形成了大規模的虧損。9家公司5家虧損,頭部公司奧飛、華強方特虧損千萬疫情讓無數產業的優勢與弊病暴露無遺,需要大量技術支持的動漫行業同樣不例外。
  • 看完這10家玩具上市公司2020年財報,同行都沉默了……
    近日,不少上市玩具企業都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玩具前沿盤點了10家企業進行梳理。從營收來看,10家和玩具/衍生品相關的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的有6家;從營收增長幅度上來看,上半年營收增長僅僅2家,分別是凱迪威、小白龍;從淨利潤同比增長來看僅有2家,分別是美盛文化、小白龍。
  • 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①:32家公司營收1766億元 現金流正在...
    而同期,滬市主板公司實現營收增長9%,淨利潤增長9%;深市公司實現營收增長10.2%,淨利潤增長3.4%。  在32家體育公司裡,有21家公司實現營收正增長,佔比65.63%;15家公司實現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
  • 9家公司5家虧損,國產動畫崛起之路道阻且長
    在《商業數據派》統計的9家有原創IP發行業務的上市動漫公司中報中,僅有4家企業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為正。部分企業因業務量的縮減、IP開發的長周期、項目變現能力弱等問題,而形成了大規模的虧損。(梳理&製圖:商業數據派)不少中小型動漫公司也面臨著和上市公司幾乎同樣的問題。
  • 耐克、阿迪、安踏、H&M、優衣庫、ZARA等23家服裝和運動品企業2020...
    其中,北美營收同比下降41%,歐洲、中東和非洲下降46%,大中華區下降3%,亞太和拉美下降42%。當季淨虧損7.9億美元,上年同期淨利潤9.89億美元。財年營收374.03億美元,比上財年的391.17億美元下降了4%。財年淨利潤25.39億美元,比上財年的40.29億美元下降了37%。
  • 大參林、老百姓、益豐、一心堂等26家醫藥商業企業2020上半年業績
    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6.87億元,同比增長20.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6億元,同比增長24.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07億元,同比增長20.16%。其中華中區域和華東區域門店最多,分別為1487家和1370家,西北區域、華北區域以及華南區域分別為600家、559家和349家。報告期內新增門店512家,其中,新建直營門店418家,納入合併報表範圍的併購門店94家,因公司發展規劃及經營策略性調整關閉門店4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