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6艘航空母艦的結局

2020-12-22 騰訊網

日俄對馬海戰(1905年5月)之後,日本雖已躋身於海軍大國之列,然而論實力,其海上力量仍遜於美、英海軍。為同美、英海軍,尤其是同美國海軍相抗衡,取得太平洋的霸主地位,日本海軍於1920年制定了龐大的「八。八艦隊計劃」(以8艘戰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赤城」號就是該計劃中的第6號艦,一艘新式戰列巡洋艦。該艦1920年在橫須賀造船廠動工建造,但不久碰上華盛頓裁軍條約,即《五國海軍協定》。協定規定,主力艦(戰列艦)和巡洋艦的噸位,日本海軍對美、英的比例為5:3。據此,日本海軍需要停止建造2艘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而航空母艦卻尚有較大發展餘地。

按規定,日本海軍航空母艦可擁有81000噸,而當時卻只有一艘小型航母「鳳翔」號(7500)噸。因此,日本海軍決定將停建的「赤城」號改建成航空母艦。1925年4月實施改建工程,1927年3月終於建成航母「赤城」號,隨即編入現役。

早期的「赤城號」航母與「長門」號戰列艦

「赤城」號標準排水量29500噸(頌為26900噸),航速31。7節(公布為28。5節),成為僅次在美國航母「列剋星敦」號的世界第2大航空母艦。

「加賀」號與「赤城「號的起源很類似,原始設計也是戰列巡洋艦(「天城」號),於1920年7月開始制.造。1923年在其完工後由於受華盛頓條約的影響,被改成航空母艦。1928年3月正式開始服役,1930年中進行過改裝。服役之後,加賀號與「赤城」號一同編為第一航空戰隊

「飛龍」和「蒼龍」號屬同一級別中型攻擊航母,都是日本帝國海軍的第二批航空母艦。「飛龍」號的原始設計是所謂的「航空巡洋艦」,目的是不受1930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但設計之中發現:既多載飛機、又裝載大炮是行不通也是不必要的。而後「飛龍」號設計成為專職航母。借鑑「赤城」號和「加賀」號的設計經驗。

「飛龍」號於1936年7月開工,1939年7月服役。「飛龍」號比「蒼龍」號稍長一些,其艦橋也不同於「蒼龍」號,設在飛行甲板的左側。服役後「飛龍」號與「蒼龍」號編為第二航空戰隊,由山口多聞少將指揮。

翔鶴號和瑞鶴號屬同一級航空母艦,是太平洋開戰之初日本海軍使用的最好的航空母艦。翔鶴號於37年12月開始建造,41年8月服役;瑞鶴號於38年5月開始建造,41年9月服役。兩艦共同編為第五航空戰隊一同作戰。

12月8日(夏威夷時間12月7日)黎明,太平洋上波濤洶湧,一支龐大的艦隊正迅速向南駛去。這就是在海上航行了12天的日本艦隊,這裡包括了以上6艘航空母艦。此刻它們在珍珠港以北230海裡。不久,飛機起飛的轟鳴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日本的俯衝轟炸機、魚雷機、戰鬥機一架接一架地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直撲珍珠港。此刻,美軍艦艇仍靜靜地停泊在珍珠港內。7時50分,日機飛臨珍珠港上空,頃刻之間,爆炸聲震耳欲聾,火光閃閃,濃煙沖天,倉促應戰的美軍損失慘重,8艘戰列艦中4艘被擊沉,一艘擱淺,其餘都受重創;6艘巡洋艦和3艘輔助艦艇被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數千官兵傷亡。

襲擊珍珠港的計劃中原本沒有兩龍,在山口多聞的力薦下,「蒼龍」號和「飛龍」號作為6艘攻擊航母的組成部分參與攻擊。並且由於續航能力強,在返航途中,第二航空戰隊「蒼龍」號和「飛龍」號又奉命增援威克島。

隨後,1942年1月,南雲中將帶領第一航空戰隊(「赤城」號和「加賀」號)與第五航空戰隊(「翔鶴」號和「瑞鶴」號)參與東南亞外圍諸要地的攻擊,其中包括1月20-23日,空襲紐幾內亞俾斯麥群島的拉包爾基地。而後南雲艦隊向西橫掃了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整個海域。包括,2月19日空襲澳大利亞達爾文港、3月協助佔領荷屬東印度,空襲了爪哇南岸芝拉扎港。1942年4月,第一、五航空戰隊與第二航空戰隊匯合轉戰對印度洋,襲擊珍珠港的5艘航母均在其中(「加賀」號回本土修理,沒有參與4月在印度洋對英海軍的作戰)。4月5日,戰隊空襲了錫蘭灣英太平洋艦隊的科倫坡和亭可裡蘭基地,並在基地之外擊沉了躲避不及的英軍重巡洋艦「多塞特郡」號、「康沃爾」號和航母「競技神」號。

但實際上,珍珠港行動的後5個月中,日本海軍對一、二、五戰隊六艘航母的使用是「浪費的和不恰當的」(淵田美津雄),因為所攻擊的對象包括競技神號航母在內其戰略意義都不大,並且致使聯合艦隊最鋒利的矛偏離了其主要的目標美太平洋艦隊有近半年的時間。

從印度洋返航途中,第五航空戰隊受命支援莫爾茲比港的登陸。19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海戰中,第五航空戰隊擊沉美航母列剋星頓號、重創約克城號。對壘中翔鶴號也中了三顆炸彈嚴重受損,瑞鶴號雖沒有受損但嚴重減員,所以兩艦都沒有參加42年6月的中途戰役。而後, 1942年6月,第一航空戰隊與第二航空戰隊(「蒼龍」號和「飛龍」號)參與中途島戰役。

1942年6月,第一、二航空戰隊4艘攻擊航母(「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和「蒼龍」號)參與中途島戰役,全部戰沉。四艦中「飛龍」號最後受到攻擊,之前其艦載機重創了美航母「約克城」號,後者最後被日潛艇擊沉。

中途島後,翔鶴號和瑞鶴號就成了聯合艦隊的頂梁柱,並改稱第一航空戰隊。1942年8月在瓜島爭奪戰中,在東所羅門海,翔鶴號和瑞鶴號擊傷美航母企業號,42年10月的聖克魯斯海戰中,又擊沉美航母大黃蜂號。

進入1943年,太平洋的天平已完全逆轉。美國埃斯克斯級航母服役後,聯合艦隊的翔鶴號和瑞鶴號仍然在苦苦支撐,兩艦屢屢受創,但還劫數未到。1944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空戰中,翔鶴號被美潛艇棘鰭號發射的魚雷擊中,隨後燃油爆炸,沉沒。1944年10月,在菲律賓戰役的恩加尼奧角海戰中,已是空有其表的瑞鶴號作為誘餌被美第3艦隊擊沉。至此,6艘偷襲珍珠港的航空母艦全部被擊沉.

相關焦點

  • 偷襲珍珠港:圖5是日軍瑞鶴號航母,圖6美軍2艘戰列艦一起沉沒
    歷史老照片: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軍在美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對美軍珍珠港軍事基地進行偷襲。美國從此進入二戰。圖為被日軍轟炸的美國平民區,房屋倒塌。歷史老照片: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航空母艦甲板上的戰鬥機即將起飛,前往珍珠港。
  • 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到底持怎樣的態度|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
    當時美國對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給日本造成了空前的破壞,是什麼讓美國人對日本恨之入骨呢?自然是1941年發生的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造成了美國多艘主力戰列艦被炸沉,太平洋艦隊一時之間喪失了戰鬥力。但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的討論一直不斷,有認為是日本人狂妄無邊想要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也有支持美國陰謀論者,認為是美國主動給予日本偷襲的機會,進而有藉口參與二戰。
  • 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具體藏哪了?龐大航母艦隊美軍為何找不到
    【話說軍世】在海軍的戰艦序列中,航空母艦作為最大的上上武器裝備平臺,現代航母噸位已經超過了10萬噸,在二戰時代,剛剛成為海戰核心的航母,還沒有正式在「體格」上超過戰列艦,但是航母出動時,加上重巡洋艦和驅逐艦,也是一直龐大艦隊,為何,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4艘航母組成的龐大艦隊美軍找不到
  • 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名將南雲忠一,最後下場如何?
    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海軍名將——南雲忠一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海軍名將叫南雲忠一,1887年3月25日在日本山形縣出生,畢業於海軍大學,他成績優異,在海軍兵學校36期191人中排第五名,是海軍大學甲種18期的次席。他先後擔任艦長、海軍大學校長、戰隊司令、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等要職。
  •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 珍貴老照片記錄整個過程
    時間進入1940年代,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失敗,進入持久戰,而日本又展開了在東南亞的行動,讓戰爭陷入了僵局,於是在1941年,日本軍方提出大膽的偷襲美國計劃,希望通過對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的野蠻突襲來打擊美國的士氣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對珍珠港事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它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入二戰,無疑加速了日本的覆滅。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二戰進入了極為重要的一年,日本深陷中國戰場,資源短缺的短板開始顯現,當時戰爭最關鍵的兩個資源鋼鐵和石油主要由美國本土提供,而日本的不斷擴張嚴重觸犯了美國在我國和東南亞的利益。美國對日本採取了石油鋼鐵的禁運。為了解決問題,日本嘗試與美國協商,但美國提出的要求是日本必須從中國撤軍,對日本來說這是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 二戰老照片;零式戰機飛越富士山、被偷襲後的珍珠港
    二,被日軍偷襲過後的珍珠港。 從短期戰略目標來說日本是成功的,日軍以陣亡200人的代價,擊沉了美軍4艘戰列艦、重創4艘戰列艦、擊沉3艘巡洋艦、重創3艘驅逐艦、重創1艘布雷艇、擊回188架戰鬥機以及2402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是誰?
    大家都知道,日軍偷襲珍珠港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這次出其不意的偷襲雖然讓日本取得了短暫的戰術勝利,癱瘓了美國的珍珠港海軍基地,但也直接導致美國走出孤立主義,投入二戰,從而徹底扭轉了二戰局面。那麼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分別是誰呢?
  • 「偷襲珍珠港」事件,到底是山本五十六,東條英機誰策劃的?
    二戰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是山本56發動了「珍珠港偷襲」。甚至在《世界歷史·現代版》之中,也有記載山本56直接接指揮「偷襲珍珠港」。事實上,這是一個顯著的錯誤。當時,南雲忠一是真正指揮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山本56其實是「偷襲珍珠港」的幕後策劃者和發起者。其實很奇怪,山本56原本是日軍反戰派的代表。他與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海軍部軍務局長井上成美一起被稱為反戰運動的「三駕馬車」。他是日本軍隊之中的少數反戰派,正常來說,山本56怎麼能計劃空襲美國海軍?
  •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偷襲日本?
    日本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所以有人認為為什麼沒有軍隊去偷襲日本本土?畢竟偷襲珍珠港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動,消滅了美國太平洋戰爭的主力,讓美國一直在戰爭初期相當的被動,被迫陷入防守的局面。
  • 日軍偷襲珍珠港用了多少兵力
    日軍偷襲珍珠港用了多少兵力 日本海軍頭目山本五十門的偷襲珍珠港計劃書將所有細節都考慮得非常周密。在兵力編排上,既要求具備強大的突擊力,又要避免編隊過於龐大而被發現。最終確定為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11艘、潛艇3艘、油船8艘,共計33艘艦船。
  • 日本偷襲珍珠港
    喜歡戰爭題材影片的朋友們可能都看過一部好萊塢大片,名叫《珍珠港》,在這部2001年出品的影片最後一段,英雄的飛行員們駕駛著滿載炸彈的轟炸機,從一艘航空母艦上起飛,越過茫茫海面飛向日本本土上空,影片中演繹的經典歷史場景,再現的是當年珍珠港事件後美軍的報復行動,杜立特空襲。
  • 珍珠港事件對日本有何影響?可以說從偷襲開始就註定戰敗
    ——華崗(中)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887字,閱讀約6分鐘珍珠港事件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乃至現在大概是沒有人知道的,它是日本政府在二戰期間秘密策劃的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的襲擊事件,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
  • 偷襲珍珠港背後的故事,山本五十六是如何下定決心實施偷襲的?
    作為太平洋戰爭的標誌性事件,日本海軍對珍珠港的偷襲在當年可以說是震驚世界。一支完全以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冒險遠航至夏威夷附近海域,並且突然打出了雷霆一擊。這一舉動是徹頭徹尾的軍事冒險,一旦失敗幾乎就是斷送了日本海軍的全部力量。作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的山本五十六不可能不知道這一決斷的風險,那到底他是為什麼要採取如此冒險的計劃?
  • 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為何美軍航母全部都不在港口?
    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一直以來都是陰謀論頻出。許多人認為,這只是美國政府上演的一場苦肉計,其目的是為了得到向日本宣戰的藉口。於是乎,大家想出了珍珠港事件這樣一個苦肉計。即美國事先已經發現了日本的偷襲舉動,但是選擇視而不見,讓日軍成功偷襲珍珠港,使其成為美國的恥辱,更讓美國民眾感受到戰爭的威脅,從而調動大家的參戰積極性。而事情的發展也確實如此,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民眾群情激憤,羅斯福成功得到國會授權,對日宣戰。美國的加入,使得戰爭勝利天平,開始向盟軍這一邊傾斜。
  • 在二戰中,航空母艦憑什麼淘汰海上霸主戰列艦?
    航空母艦第一次大顯身手,是在塔蘭託海戰中。1940年6月11日夜間,英國海軍上將安德魯·坎寧安爵士率領光輝號航空母艦,以及8艘巡洋艦和驅逐艦,從埃及亞歷山大港出發,對義大利海軍基地塔蘭託進行偷襲。英國軍艦到達塔蘭託後,出動了20架艦載飛機,進行了5次攻擊,就擊沉了義大利2艘戰列艦,重創1艘戰列艦,自己卻只損失2架飛機。
  • 珍珠港事件:沉睡的巨人被喚醒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海軍基地一—珍珠港。美國海軍在這次偷襲中損失慘重,隨後,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二戰太平洋戰場由此拉開序幕,美國強大的工業和軍事實力最終在二戰中壓垮了軸心國,幫助反法西斯陣營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 「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1941年12月7日,日本的飛機突然偷襲了美國夏威夷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爆發。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戰役節點之一,它標誌著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並且美國也因此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偷襲珍珠港」是誰策劃的呢?
  • 二戰時日本出動6艘航空母艦,下定決心和美國決一死戰
    日本下定了決心要和美國決一死戰,山本五十六為突襲珍珠港製定好了周全的方案,出動了包含6艘航空母艦在內的33艘船艦和432架戰鬥機。路線方面 他們選擇了走北線,這條線距離最遠而且氣候非常惡劣,風大浪急,正因為如此,才更不容易被美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