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珍珠港背後的故事,山本五十六是如何下定決心實施偷襲的?

2020-12-05 歷史皇太后

作為太平洋戰爭的標誌性事件,日本海軍對珍珠港的偷襲在當年可以說是震驚世界。一支完全以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冒險遠航至夏威夷附近海域,並且突然打出了雷霆一擊。這一舉動是徹頭徹尾的軍事冒險,一旦失敗幾乎就是斷送了日本海軍的全部力量。作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的山本五十六不可能不知道這一決斷的風險,那到底他是為什麼要採取如此冒險的計劃?

一、美日實力的硬性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海軍實力對比,其實差距較小。日本擁有各型航空母艦10艘、戰列艦10艘、輕重巡洋艦38艘、驅逐艦112艘、潛艇65艘。而美國海軍則擁有戰列艦17艘、航空母艦8艘、輕重巡洋艦37艘、驅逐艦165艘、潛艇106艘。換句話說雙方的海軍實力差距並不大,即便是美國海軍是兩洋艦隊,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也是空前強大。如果進行面對面的艦隊決戰的話,日本海軍的勝算極小。

這也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海軍作戰的一個傳統思路,即海戰的勝負取決於雙方戰列艦的正面交鋒。按照日本海軍的估計,他們如果不能在戰列艦上有美國海軍的七成,則艦隊決戰沒有任何勝算可言,這也是日本海軍的「對美七分論」。

而日本長久以來奉行的「九段漸減邀擊戰術」,也是針對美國主動進攻的「橙色作戰方案」來制訂的,即在預定海域裡對美國海軍展開削弱作戰,當美國海軍的進攻艦隊削弱到一定程度後,方可對其發起艦隊決戰。

可是按照日本大本營的要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必須主動對美國海軍採取攻勢,而且務必要取得勝利。當這個要求甩到山本五十六面前時,山本五十六內心是苦澀的。他深知美國海軍的實力,更知道美國強大的工業意味著什麼。

艦隊決戰風險極大,正面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交鋒的結果很糟糕,就算取勝也必然是損失慘重。更要命的問題是,這樣的艦隊決戰是否能夠一口氣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也是未知數。事實上,更大的可能是只能擊敗,而做不到將其重創,更別提消滅了。

而更關鍵的問題在於,美國的戰爭機器開動需要多久?1938年至1940年美國就通過了總計6艘衣阿華級戰列艦的建造預案。1940年通過的《艦隊擴大法案》和《兩洋海軍法案》,更是讓美國決定了建造13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預案。

這些消息很難瞞過日本方面。而反觀日本因為自身國力的限制,因此不可能如同美國一樣做到如此龐大的造艦計劃。那麼戰爭一旦爆發且雙方僵持不下,日本必然在這種國力的較量下失敗。對於山本五十六而言,這是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為了避免這個可能,他必須在第一次時間就設法摧毀美國海軍的有生力量。

二、勝負的關鍵手

山本五十六很清楚,作為太平洋地區的老對手,日本和美國都非常了解對方。就如同日本依據美國的「橙色作戰方案」制定了「九段漸減邀擊戰術」一樣,美國也是根據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動向和部署來制訂計劃的。美國方面假定日本海軍會在第一次時間攻擊菲律賓、關島等地,並利用海軍艦隊阻擊美國海軍。而美國的日後的所有戰略方針,包括現在太平洋艦隊的加強,都是圍繞這一點進行的。換句話說,沒人想過日本第一時間就會盯上美國強大的太平洋艦隊,並決心將其摧毀。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美國人這樣想是沒錯的,因為當時美國海軍並沒有將航空母艦視為左右海戰的關鍵。在他們的認知裏海戰的關鍵還是取決於艦隊決戰,這也是主流海軍國家的觀念所在。不過這一觀念並沒有影響到山本五十六,他是一個比較反傳統的海軍將領,他堅信航空母艦和航空力量將改變海戰的格局,將傳統的艦隊決戰改為雙方的航空兵對決。因此山本五十六決心利用日本的航空母艦來贏得勝利,而不是進行一場損失極大的艦隊決戰。

這種觀點並不少見,在1925年美國有一本小說名為《偉大的太平洋戰爭》,在小說裡就描寫了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的假想情況,而這本小說的素材則取材於《太平洋海上霸權》,這兩本書都成為了日本海軍的課程教材。

而山本五十六接觸這這本小說更早,這本小說出版的時候,他人正在日本駐美大使館擔任武官。當時山本五十六就對這本小說非常著迷,也花費了一些時間確認這本小說裡的假想情況的可能性——利用航空母艦偷襲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錨地珍珠港。

不過當時的山本五十六恐怕也想不到,在15年後他要將這本小說裡的劇情還原為現實。可日軍大本營的命令不可違抗,傳統的艦隊決戰又是死路一條的時候,山本五十六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是個賭徒,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他也敢去爭取。

而且他還有個現成例子,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此前正是利用航空母艦襲擊了義大利皇家海軍的錨地塔蘭託。這一戰例在當時沒有被各國海軍重視,但它卻給山本五十六提供了實際操作的可能性,剩下的就是完善他的襲擊計劃了。

三、具體實施的可能性

山本五十六是個賭徒不假,但他也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畢竟能夠在陸軍的咄咄逼人和海軍內部的觀念爭執中立於不敗之地,甚至是將海軍裡的戰艦派和航空派擰成一股繩,就足以證明他的能力了。這次針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襲擊,從計劃的制訂到完善也充斥著山本五十六特有的風格——大膽的制訂計劃,但在完善計劃時又會小心求證,而整個計劃又將縝密的嚴絲合縫,毫無漏洞可言。其最終結果就是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Z計劃。

山本五十六在計劃的完善階段時考慮了很多,包括珍珠港的美軍的日常作息時間,該地陸海軍的作業程序,艦隊調動頻率和習慣,甚至是人事調動上都有充分的考慮。他的對手是美國海軍上將哈斯本·金梅爾,這也是個老練的海軍將領,在布防上幾乎沒有缺口。金梅爾料想過日本海軍主動襲擊他的太平洋艦隊,因此在可能的海域都布置了巡邏船隻和偵察機。山本五十六很明白,襲擊艦隊一旦被金梅爾的巡邏船隻和偵察機發現,那麼整個偷襲計劃就必然失敗。

但是山本五十六在情報部門搜集的堆積如山的情報裡,還是找到了金梅爾的行動規律。金梅爾把警戒區布置的雖然嚴密,但他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會在周末將沒有任務的艦船調回珍珠港進行修整,這就給了山本五十六一個較大的漏洞可言。

同時金梅爾那看似嚴密的警戒措施裡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漏洞——金梅爾對於太平洋北部的注意較少,畢竟這個地方時常會有較大規模的颱風,到了冬季就更是多發期。所以金梅爾對這裡的警惕性較低,到了冬季更是會抽走巡邏力量。

這個漏洞成了金梅爾的致命傷,因為自從第四艦隊事件之後,日本海軍就加強了對颱風的研究,對於如何在颱風多發的太平洋北部活動,日本海軍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而人事調動上也體現了這一點,負責對珍珠港進行襲擊的南雲忠一出身於水雷戰隊,對於在複雜海況下航行有充足的經驗。

另一方面,金梅爾在周末會把大部分船隻調回珍珠港的做法,也變相的幫了山本五十六一個忙,因為金梅爾自己就會把大部分主力艦聚集在港口裡,那簡直是航空兵們理想的轟炸目標。可以說,當山本五十六的準備工作進行到這一步時,整個計劃的風險就已經被壓倒了最低。

結語

偷襲珍珠港是一次軍事上的豪賭,賭上的是日本海軍寶貴的航空母艦和未來在太平洋上的主動權。但是山本五十六的準備工作實在過於充分了,讓這次豪賭的風險壓倒了最低,成功率提升到了最高。因此,山本五十六自然有充分的理由,去執行這個在大多數人眼裡的「瘋狂方案」。不過山本五十六自己也知道,這次偷襲的結果並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事實上還有很大可能會讓日本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而這就不是山本五十六所能左右的了。

參考文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日本帝國海軍興亡史》

《太平洋戰爭全史》

《尼米茲傳》

相關焦點

  • 「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1941年12月7日,日本的飛機突然偷襲了美國夏威夷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爆發。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戰役節點之一,它標誌著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並且美國也因此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偷襲珍珠港」是誰策劃的呢?
  • 「偷襲珍珠港」事件,到底是山本五十六,東條英機誰策劃的?
    二戰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是山本56發動了「珍珠港偷襲」。甚至在《世界歷史·現代版》之中,也有記載山本56直接接指揮「偷襲珍珠港」。事實上,這是一個顯著的錯誤。當時,南雲忠一是真正指揮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山本56其實是「偷襲珍珠港」的幕後策劃者和發起者。其實很奇怪,山本56原本是日軍反戰派的代表。他與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海軍部軍務局長井上成美一起被稱為反戰運動的「三駕馬車」。他是日本軍隊之中的少數反戰派,正常來說,山本56怎麼能計劃空襲美國海軍?
  • 偷襲珍珠港之後,山本五十六真的把南雲中一比作「小賊入室」嗎
    在網上有種說法,說山本五十六認為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時過於保守,沒有發起第三波襲擊摧毀港內的船廠和油庫,導致美軍在短時間內恢復了海上作戰能力。因此山本五十六評價南雲忠一:如入室之小賊,去時自信滿滿,躊躇滿志;一旦得手,則心驚膽戰,狼狽逃竄南雲忠一在偷襲珍珠港時,確實因為沒有發現美軍的航母,擔心繼續作戰會遭到美軍航母的反擊,因此否決了淵田美津雄提出的發起第三波攻擊的建議,指揮機動部隊撤退。
  • 賭國運的賭博:山本五十六深知美國工業力量,為何仍偷襲珍珠港?
    日本的誰都敢打主要還是體現在他動了美國,美國當時雖然沒參戰,可大家都知道這個美國家底厚實,誰都不願意去招惹美國,但日本卻偏偏選擇了轟炸珍珠港,把美國拉下了水。日本負責該次行動的人是山本五十六,其實在這之前山本五十六曾經去過美國考察,深知美國的工業力量有多強大,他明知打不過,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
  • 作為偷襲珍珠港的總策劃,山本五十六最終被美國人成功復仇
    1941年底,在成功偷襲珍珠港後,作為這次事件的總策劃和總導演,山本五十六得到了日本各界的頂禮膜拜,儼然如同軍神一般存在著。但是,山本自己卻非常清楚,以美國的國力而言,日本取勝只是暫時的,美軍的報復或許很快就會來臨。事實上,他的分析和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 偷襲珍珠港後,日軍歡呼雀躍!山本五十六警告:這不是勝利
    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是著名的偷襲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派遣包括航母、戰列艦在內的特混編隊,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進行突然襲擊,猝不及防下,美軍損失相當慘重,不僅大批戰艦在自家港口被無情轟炸,還有超過3000人的傷亡,是美國建國之後最大的失敗之一,並在之後將這一天定為國恥日。
  • 山本五十六:從偷襲珍珠港賭起,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可即便如此,日本依然主動偷襲了珍珠港,依然挑起了太平洋戰爭。難道是日本瘋了嗎?不! 而山本五十六也在緊鑼密鼓地完善自己的作戰計劃,對珍珠港內的美軍作息時間、生活習慣、作業程序、調動頻率等信息都悉數掌握。 在他看來,戰爭的前期準備已經就緒。 1941年12月7日凌晨,山本五十六特意挑選了一個周末進行偷襲行動。
  • 偷襲珍珠港,日本犯了什麼錯讓山本五十六大呼「日本將敗」
    在偷襲珍珠幹之前山本五十六曾說過日本帝國是否隕落全在此戰役。本為賭徒的山本把偷襲珍珠港當作他最後的籌碼,但是在偷襲過程中指揮官南雲忠一卻犯了一系列重大錯誤。可是在到達珍珠港之後,日本驚訝發現美國航母根本不在港內。其次是錯誤的轟炸,美國海軍儲存在珍珠港有450萬噸重油,哪怕有一架飛機一顆炸掉也好,只要炸掉這些原油按尼米茨所言「如果失去這些原油,美國在幾個月內將無法發動任何攻擊。」
  • 謀劃9年,行動前50天終獲批准,山本五十六為何非要偷襲珍珠港
    9年後,偷襲珍珠港的日軍主力機型,就是根據這項技術研發的。 這個「軍事賭徒」正是時任日海軍第一航空隊司令官、少將山本五十六。 1、南進,北守 山本五十六的賭徒本性,在他未入軍界前就十分有名。
  • 太平洋戰爭的起點——偷襲珍珠港
    而提出這個瘋狂計劃的日本軍官就是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軍大學畢業後,又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英語。然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偷襲珍珠港的這一瘋狂設想,竟然最初是由一個美國高級將領提出的。
  • 愚蠢的瘋狂:山本五十六堅決反對與美開戰,為何還是偷襲了珍珠港
    如果要說哪個日本將領在整個二戰中最為出名,那麼當屬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這位將領直接策劃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動,龐大的日本聯合艦隊跨過6000公裡的距離,用一次巧妙的襲擊將太平洋艦隊打得體無完膚。僅憑此役,山本五十六就可以被認為是整個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出名的將軍。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是誰?
    大家都知道,日軍偷襲珍珠港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這次出其不意的偷襲雖然讓日本取得了短暫的戰術勝利,癱瘓了美國的珍珠港海軍基地,但也直接導致美國走出孤立主義,投入二戰,從而徹底扭轉了二戰局面。那麼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分別是誰呢?
  • 羅斯福為何下決心幹掉山本五十六?珍珠港之恥早已埋下血海深仇
    這份詳細的視察日程安排正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而尼米茲看過電報後,就問萊頓你是不是想幹掉山本五十六。萊頓顯得很激動,說山本這個策劃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是該償還血債的時候了。而這次山本五十六會經過瓜島機場起飛的戰鬥機作戰半徑,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偷襲日本?
    日本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所以有人認為為什麼沒有軍隊去偷襲日本本土?畢竟偷襲珍珠港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動,消滅了美國太平洋戰爭的主力,讓美國一直在戰爭初期相當的被動,被迫陷入防守的局面。
  • 日本和美國在國力差距很大,為何山本五十六還敢發動珍珠港偷襲?
    實際上山本五十六隻是命令的執行者,對美國開戰的決定並不是山本五十六而是日本大本營做出的。山本五十六在接到了上級要對美國開戰的命令後,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方案,可以說這個作戰方案是最符合當時日本與美國的實際情況的。
  • 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到底持怎樣的態度|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
    自然是1941年發生的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造成了美國多艘主力戰列艦被炸沉,太平洋艦隊一時之間喪失了戰鬥力。但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的討論一直不斷,有認為是日本人狂妄無邊想要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也有支持美國陰謀論者,認為是美國主動給予日本偷襲的機會,進而有藉口參與二戰。但或許可以從當時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後各國領導人的態度中發現一些端倪。一、日本是希特勒眼中的豬隊友?
  • 最豪橫的軍國主義賭徒山本五十六因賭而興,也因賭而亡
    三、偷襲珍珠港的具體經過1941年12月7日凌晨,山本五十六特意挑選了一個周末進行偷襲行動。日本聯合艦隊的各類參戰艦艇,在濃霧的掩蓋下全程無線靜默,各自悄悄抵達了預定的海域。偷襲珍珠港作為一次軍事上的豪賭,它無疑是成功的。四、山本五十六之死偷襲珍珠港取得成功後,日本國內舉國歡慶。而作為這次事件的總導演,山本五十六更是被社會各界所頂禮膜拜,儼然軍神一般的存在。
  • 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名將南雲忠一,最後下場如何?
    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海軍名將——南雲忠一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海軍名將叫南雲忠一,1887年3月25日在日本山形縣出生,畢業於海軍大學,他成績優異,在海軍兵學校36期191人中排第五名,是海軍大學甲種18期的次席。他先後擔任艦長、海軍大學校長、戰隊司令、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等要職。
  • 日本聯合艦隊從相對優勢到全軍覆沒,憑什麼說山本五十六指揮厲害
    山本五十六作為帝國海軍大將,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司令官,如何擊敗美海軍的艦隊,進而控制整個東南亞就是成了他的首要任務。 在山本五十六等日本帝國海軍高層看來, 擊潰美 海軍太平洋艦隊,消滅其有生力量後,可以保證日本帝國海軍的側面安全,從而長驅直入,攻佔整個東南亞。
  • 山本五十六能否算的上二戰十大名將?
    關於山本是否稱得上名將長期以來一直有爭執,山本在其海軍生涯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海軍軍政部門度過的,應該說山本五十六是一個出色的軍政官僚而既不是一個海軍領導人也不是一個艦隊司令,在本篇開始之前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山本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