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瘋狂:山本五十六堅決反對與美開戰,為何還是偷襲了珍珠港

2020-12-05 科羅廖夫

如果要說哪個日本將領在整個二戰中最為出名,那麼當屬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這位將領直接策劃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動,龐大的日本聯合艦隊跨過6000公裡的距離,用一次巧妙的襲擊將太平洋艦隊打得體無完膚。僅憑此役,山本五十六就可以被認為是整個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出名的將軍。在很多人看來山本應該是堅定的反美派,恐怕是在開戰之前就已經對美國恨之入骨了吧。只不過事實恰好相反,山本五十六在整個日本軍隊中都算是一流的戰略家,而他從大局出發考慮,堅定地反對對美國開戰。

在1940年,日本上下普遍處於一種極端狂熱的狀態,而山本五十六是難得的冷靜的人。當時的日本軍方有兩方面的計劃,一是北進,既以陸軍部隊為主,向北面的蘇聯發動進攻與德國會師。另一個計劃則是南下,南下計劃要求日本海軍擊敗美國海軍,隨後奪取東南亞地區的橡膠和石油,隨後固守這個區域。日本陸軍在與蘇聯的諾門坎會戰中,遭到了極為慘痛的失敗,此戰使得日本方面打消了北進的念頭,最終選擇了南下,也就是和美國開戰。

但是山本五十六堅決反對和美國動手,按照他的計劃,日本應該佔據中國的東北,隨後全面收縮,逐漸將朝鮮半島和東北消化成為日本本土一體化。對外避免侵犯美國的利益,在歐洲戰場則保持中立,極力就此打住結束戰爭。山本五十六之所以不願意和美國開戰,主要原因在於他看出了美國強大的工業潛力,這和他的個人經歷有關。山本五十六曾在美國當過海軍武官,對美國十分了解,很清楚美國的工業實力,底特律發達的汽車工業和德克薩斯一望無際的油田,他非常明白對美開戰的後果,日本不可能有勝算。

在1919年,山本五十六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學習,在他的留學過程中,他看到了美國工業的騰飛。1920年時美國的鋼產量達到4700萬噸,佔據世界的50%多,而日本的鋼鐵總產量僅僅81萬噸,這只是美國的零頭。山本五十六在教訓那些自傲的同行時,還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美國底特律生產汽車的能力,比整個日本的產能都更高。他有些鬥氣地說:「如果日本和美國開戰的話,最多只能支撐半年。」

儘管極度不情願,但是在高層的逼迫之下,山本五十六還是發起了對美國的襲擊行動。他內心非常清楚美國和日本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因此他從開戰之時,就報了要一戰定乾坤的決心。山本五十六的計劃是要以一次猛烈的空襲,徹底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尤其是要把主力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全部消滅,以此換得決定性的優勢。某種程度上說,珍珠港空襲並沒有達到山本五十六的願望,4艘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全部出港,雖然能夠將8艘戰艦艦擊沉擊傷,但這沒有威脅到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山本五十六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臉上沒有露出半點笑容,僅此一點就能看出他意識到美國日本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很清楚沒有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珍珠港空襲就並不成功,這是同期的海軍將領難以達到的戰略高度。

事實上,山本五十六早就對戰爭的走向做出過準確的預計,在1940年,他和時任日本首相就與美國開戰後的情況進行討論時,說出了一個預測。那就是半年到一年之內,日本海軍會佔據優勢,但是此後雙方會打得膠著,而2~3年之後,日本海軍就沒有把握了。他的這番預言,完全準確地描繪了接下來戰爭的走勢。確實是在開戰的半年後,日本海軍繼續佔據優勢,但是1942年中旬的中途島戰役開始,日本海軍就開始處於下風,而到了兩年之後的1944年,日本聯合艦隊的處境就已經令人絕望了。

山本明白,日本海軍實力只有美國的六成,光靠大艦巨炮是不行的,必須另闢蹊徑,用航母攻擊手段具有的突然性和猛烈性,儘可能在短促突擊中削弱美國海軍實力,從而逼迫美國妥協。於是航母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山本的首選賭局,只不過,在美國的絕對實力面前,所有的賭博投機、陰謀詭計和運氣,都不堪一擊!

相關焦點

  • 賭國運的賭博:山本五十六深知美國工業力量,為何仍偷襲珍珠港?
    日本的誰都敢打主要還是體現在他動了美國,美國當時雖然沒參戰,可大家都知道這個美國家底厚實,誰都不願意去招惹美國,但日本卻偏偏選擇了轟炸珍珠港,把美國拉下了水。日本負責該次行動的人是山本五十六,其實在這之前山本五十六曾經去過美國考察,深知美國的工業力量有多強大,他明知打不過,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
  • 「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1941年12月7日,日本的飛機突然偷襲了美國夏威夷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爆發。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戰役節點之一,它標誌著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並且美國也因此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偷襲珍珠港」是誰策劃的呢?
  • 謀劃9年,行動前50天終獲批准,山本五十六為何非要偷襲珍珠港
    集賭徒和軍人的雙重身份後,山本五十六就成軍事冒險狂。尤其是九一八事變後,他的這個特性就起發暴露無遺。 隨著日本侵華步伐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同美國就在華權益發生激烈對抗。日本軍界的強硬分子,產生了與美國開戰想法。於是,就有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首次演習。 演習歸演習。
  • 山本五十六反對與美國開戰,是愛和平,反對戰爭?網友:胡說八道
    此外還有一炮,不但炸掉了「日進」號前主炮中的左炮,還把山本五十六掛在脖子上的記錄板炸飛,使其重傷。左腿被彈片削去巴掌塊的肉,左手也失去兩根手指。不過,不幸中的萬幸,只是兩根。因為日本海軍規定,缺少三根及其以上的傷員必須退伍,因此山本五十六有幸得以就在海軍,還領了350日元獎金和一枚六等功勳旭日章。
  • 「偷襲珍珠港」事件,到底是山本五十六,東條英機誰策劃的?
    二戰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是山本56發動了「珍珠港偷襲」。甚至在《世界歷史·現代版》之中,也有記載山本56直接接指揮「偷襲珍珠港」。事實上,這是一個顯著的錯誤。當時,南雲忠一是真正指揮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山本56其實是「偷襲珍珠港」的幕後策劃者和發起者。其實很奇怪,山本56原本是日軍反戰派的代表。他與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海軍部軍務局長井上成美一起被稱為反戰運動的「三駕馬車」。他是日本軍隊之中的少數反戰派,正常來說,山本56怎麼能計劃空襲美國海軍?
  • 偷襲珍珠港背後的故事,山本五十六是如何下定決心實施偷襲的?
    當時山本五十六就對這本小說非常著迷,也花費了一些時間確認這本小說裡的假想情況的可能性——利用航空母艦偷襲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錨地珍珠港。不過當時的山本五十六恐怕也想不到,在15年後他要將這本小說裡的劇情還原為現實。可日軍大本營的命令不可違抗,傳統的艦隊決戰又是死路一條的時候,山本五十六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 山本五十六:從偷襲珍珠港賭起,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顯而易見,美日兩國之間不在同一水平,如果貿然開戰,日本完全沒有勝算。可即便如此,日本依然主動偷襲了珍珠港,依然挑起了太平洋戰爭。難道是日本瘋了嗎?不! 山本五十六的這一構想因為太過大膽,立即就引起了日軍統帥部的質疑,很快被否決。儘管已經是海軍大將,但對於這種戰略層面的問題,他的話語權顯然不多。 不過,並不甘心就此放棄偷襲計劃的山本五十六,還是通過自己的好友高松宮親王(裕仁的弟弟),越級將作戰計劃呈送給了裕仁天皇聖裁。
  • 偷襲珍珠港,日本犯了什麼錯讓山本五十六大呼「日本將敗」
    在偷襲珍珠幹之前山本五十六曾說過日本帝國是否隕落全在此戰役。 為何山本何出此言,早年山本有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山本在美國考察了許多例如底特律的工業地區,
  • 作為偷襲珍珠港的總策劃,山本五十六最終被美國人成功復仇
    1941年底,在成功偷襲珍珠港後,作為這次事件的總策劃和總導演,山本五十六得到了日本各界的頂禮膜拜,儼然如同軍神一般存在著。但是,山本自己卻非常清楚,以美國的國力而言,日本取勝只是暫時的,美軍的報復或許很快就會來臨。事實上,他的分析和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 看看山本五十六留學時的美國,就知道他為什麼會反對向美開戰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取得了空前的勝利。這次偷襲行動的主要策劃者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作為一名美國通,山本五十六實際上對這次偷襲事件是非常排斥的。他策劃偷襲珍珠港只是被軍部狂熱的瘋子們趕鴨子上架不得已而為之。
  • 視察途中被美軍擊毀,山本五十六之死,是自己的選擇,還是偶然?
    山本五十六關於偷襲珍珠港的影片,美國有很多,如堪稱經典的《虎!虎!虎!》,影片就是講述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過程,但是完全以日軍指揮官為故事的影片美國不多。日本則有專門講述山本五十六的影片,2011年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該影片不知是出於美化日軍的目的,還是真的站在了看似中立的角度敘述,總之就是一改傳統印象中日軍醜惡的嘴臉,把山本塑造成一個目光長遠、反對開戰的角色。但再美化也改變不了山本作為侵略軍長官給太平洋地區帶來災難的事實。
  • 偷襲珍珠港後,日軍歡呼雀躍!山本五十六警告:這不是勝利
    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是著名的偷襲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派遣包括航母、戰列艦在內的特混編隊,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進行突然襲擊,猝不及防下,美軍損失相當慘重,不僅大批戰艦在自家港口被無情轟炸,還有超過3000人的傷亡,是美國建國之後最大的失敗之一,並在之後將這一天定為國恥日。
  • 日本聯合艦隊從相對優勢到全軍覆沒,憑什麼說山本五十六指揮厲害
    三本五十六認為 偷襲美 海軍在珍珠港的海軍基地,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是最佳的方式。既避免了日美海軍的正面全力碰撞,還能先發制人。 在這一構思下,山本五十六制定了著名的珍珠港偷襲,而且成功實行,打擊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 偷襲珍珠港之後,山本五十六真的把南雲中一比作「小賊入室」嗎
    在網上有種說法,說山本五十六認為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時過於保守,沒有發起第三波襲擊摧毀港內的船廠和油庫,導致美軍在短時間內恢復了海上作戰能力。因此山本五十六評價南雲忠一:如入室之小賊,去時自信滿滿,躊躇滿志;一旦得手,則心驚膽戰,狼狽逃竄南雲忠一在偷襲珍珠港時,確實因為沒有發現美軍的航母,擔心繼續作戰會遭到美軍航母的反擊,因此否決了淵田美津雄提出的發起第三波攻擊的建議,指揮機動部隊撤退。
  • 羅斯福為何下決心幹掉山本五十六?珍珠港之恥早已埋下血海深仇
    這份詳細的視察日程安排正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而尼米茲看過電報後,就問萊頓你是不是想幹掉山本五十六。萊頓顯得很激動,說山本這個策劃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是該償還血債的時候了。而這次山本五十六會經過瓜島機場起飛的戰鬥機作戰半徑,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 山本五十六能否算的上二戰十大名將?
    關於山本是否稱得上名將長期以來一直有爭執,山本在其海軍生涯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海軍軍政部門度過的,應該說山本五十六是一個出色的軍政官僚而既不是一個海軍領導人也不是一個艦隊司令,在本篇開始之前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山本五十六。
  • 最豪橫的軍國主義賭徒山本五十六因賭而興,也因賭而亡
    顯而易見,美日兩國之間不在同一水平,如果貿然開戰,日本完全沒有勝算。可即便如此,日本依然主動偷襲了珍珠港,依然挑起了太平洋戰爭。難道是日本瘋了嗎?不!三、偷襲珍珠港的具體經過1941年12月7日凌晨,山本五十六特意挑選了一個周末進行偷襲行動。日本聯合艦隊的各類參戰艦艇,在濃霧的掩蓋下全程無線靜默,各自悄悄抵達了預定的海域。
  • 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奇襲珍珠港,後來是怎麼被美軍幹掉的
    在不斷的學習中,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軍中步步高升,還被送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 由於能夠去美國學習、出差,山本五十六見識到了強盛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的工業能力,深知自己國家與美國之間的差距。 這讓山本五十六決心改革國家海軍和空軍,拉近本國與歐美工業強國之間的軍事力量差距。
  • 日本和美國在國力差距很大,為何山本五十六還敢發動珍珠港偷襲?
    實際上山本五十六隻是命令的執行者,對美國開戰的決定並不是山本五十六而是日本大本營做出的。山本五十六在接到了上級要對美國開戰的命令後,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方案,可以說這個作戰方案是最符合當時日本與美國的實際情況的。
  • 山本五十六很牛?事實上他沒有吹的那麼神,戰略水平也沒有多麼高
    縱觀整個二次世界大戰,山本五十六表現得說實話並沒有得特別驚人,他最值得大家稱道的也就是策劃了空襲珍珠港這一事件了。這一次空襲確實使得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的初期佔盡了優勢,但是情況似乎對日本也不是很有利,因為有很多人傳說,美國是故意讓日本來轟炸的,這樣就給了美國發動戰爭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