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支付、辦公、娛樂……如今,智慧型手機不僅是溝通交流的橋梁、消磨時間的娛樂工具,還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話說「手機有電,心中不慌」,在眾多共享經濟主體跌落神壇的情況下,共享充電寶依然風生水起。
然而,共享充電寶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遭到不少消費者詬病,亂扣費、押金難退、好借難還、客服聯繫不上等問題頻遭吐槽和投訴。
■記者 潘顯璇
案例
借用充電寶遭遇「強制購買」
2019年12月31日,《湘問·投訴直通車》收到了蔣先生的一條投訴。當天,在長沙市書院路上的一家商店內,蔣先生借用了小電充電寶,在給手機充電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可以購買充電寶的界面,他不小心點擊了一下,讓他驚訝的是,進入頁面之後,顯示其通過免密支付的方式花費99元購買了這個充電寶。而事實上,蔣先生根本就沒有購買共享充電寶的想法。
隨後,蔣先生試著在微信上找小電充電寶的客服解決此事,卻發現只有機器人自助服務。摸索了一番無法找到解決方式後,蔣先生無奈地將這個充電寶退還到了機器上。
歸還充電寶後,押金被莫名扣光
今年1月11日,長沙市民陳女士向《湘問·投訴直通車》投訴稱,1月8日上午,她在長沙市天心區的一家網咖內借用了一個雲充吧共享充電寶,使用了3個小時後,在家附近的一個餐廳進行了歸還。歸還時,陳女士聽到了卡槽發出的聲音,插進去後充電寶也無法拿出來了,因此她也沒再看手機上的消費提示,認為已經歸還成功了。
直到1月11日,陳女士在手機上忽然收到了雲充吧發來的一條信息提示,顯示其借用的充電寶已經使用了3天3小時25分36秒,100元押金已經被全部扣完。收費標準顯示,雲充吧2分鐘內免費,超出後按1.5元/半小時收費,每24小時封頂30元。
「如果當時沒有歸還成功,為何不在超過1天時提示?非得等到押金扣完了才提示?」陳女士認為,這明顯就是商家在坑用戶的錢,之後她想通過雲充吧的客服解決此事,遭遇的卻是電話無法接通、信息無人回復。
盤點
怪獸、小電兩個品牌投訴最多
記者梳理了《湘問·投訴直通車》2019年度的數據,涉及共享充電寶的投訴共有229條,投訴主要集中在亂扣費、押金不退、好借難還、客服聯繫不上等方面。
這229條投訴中,涉及的共享充電寶品牌主要是怪獸、小電、來電、街電、雲充吧、搜電。從具體比例來看,怪獸的投訴量最多,佔據了43%;小電的投訴量緊隨其後,佔比達到40%;街電的投訴佔到了7%;搜電和來電的投訴佔比均為3.5%;雲充吧的投訴佔比為3%。
說法
建議規範扣費規則,監管押金收退
湖南弘一律師事務所黎飛仙律師表示,消費者與共享充電寶企業之間構成租賃合同關係,為便於交易雖未訂立書面內容,但企業仍應誠實信用履行相關合同義務。消費者租用共享充電寶遇到問題後,由於消費金額小,而維權過程麻煩,加之也難以收集相關證據,往往只能不了了之。長此以往,消費者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消費體驗不佳,對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發展將造成不利影響。建議由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相關規定或行業出臺自律規則,對共享充電寶的計扣費規則進行規範,並對押金收退進行監管,及時收集消費者投訴,對被投訴多的企業約談、警告、處罰。
典型問題
亂扣費一些消費者反映,在使用充電寶的過程中遇到了亂扣錢的情況,已經歸還了仍會計費扣費。充電寶亂扣費問題,在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存在,因被扣金額不高,消費者往往不會動真格維權。
好借難還 因設備倉位已滿、歸還點停止營業、系統故障等,不少消費者遭遇退還「無門」的窘境。網友認為,非人為因素造成延後退還,由此產生的費用不應由消費者埋單。
押金難退在共享單車之後,共享充電寶用戶也面臨歸還後押金難退的問題。有網友反映,應即時退還的押金遲遲拿不到,有的退款等待時長達幾個月。
客服溝通不暢不少網友反映共享充電寶企業客服熱衷「躲貓貓」,撥打客服熱線,經常出現接通慢、坐席長時間佔線、客服對業務不熟悉等情況,嚴重影響消費體驗。
復工按下「快進鍵」,花錢搶票更牢靠?
「一起幫我掛機搶票吧」「就差你幫我點一下了」「你不點我不點,小周回家有危險」……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網絡搶票大潮又見跡象,部分用戶將搶票連結分享至微信群,期望通過好友「助力」提升搶票成功率。
日前,三湘都市報記者統計發現,訂票助手、藝龍旅行、閃電搶票等超20個第三方車票代售平臺推出了有償搶票服務。不過,有消費者反映,這些每份售價從10元到78元不等的搶票加速包,不僅有誘導付費之嫌,而且也很難通過它搶到心儀車次車票。
■記者 黃亞蘋
回顧
三個平臺同時搶,只有一個成功
1月7日,長沙市民楊倩打開去哪兒App,打算搶一張2月5日從長沙到廣州的二等座高鐵票。由於錯過了車票開售時間,心儀車次車票已全部售空,於是,楊倩花20元購買了「高速」加速包,並按系統提示增加備選出發時段、開通免密支付。
心急搶票的還有大四學生彭欣。1月3日14時,她掐點登錄第三方購票平臺「同程藝龍」。「同時登錄人數太多,頁面一度崩潰。」在反覆刷新購票頁面30分鐘後,她購買了10元一次的搶票加速包。
為了測試加速包的成功率,1月8日15時,三湘都市報記者先後在飛豬、去哪兒旅行、高鐵管家3個平臺購買了1月28日出發,從廣州南開往長沙南的G1004次列車及相應搶票加速包。截至1月11日,記者在高鐵管家App上花10元購買的加速包,於1月9日6時23分簡訊提醒搶票成功;但另外兩個App仍在搶票中。
回訪
花錢搶票不如「官方候補」
「到2月1日,系統顯示累計搶票30萬次,還是沒搶到回家火車票。」3月11日,彭欣告訴記者,在朋友的推薦下,她在鐵路12306官方網站按要求提交了旅客信息,嘗試「官方搶票」候補功能,「登記24小時內就發簡訊提醒佔位成功,比搶票軟體靠譜。」
看似便捷的線上購票服務暗藏著怎樣的吸金陷阱?《湘問·投訴直通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涉及被搶票軟體收取「附加服務費」的投訴就多達707條,其中,去哪兒、高鐵管家、搶票達人等平臺的投訴較多。
「春運一票難求,付費搶票實在是被逼無奈。」網友彭先生在《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留言,吐槽加速搶票「就是價高者得的把戲」。「普速、極速、光速,不同的搶票速度對應著不同價位,讓消費者競價,你越迫切想買票,就得加更高的服務費。」
說法
購票最好選擇官方授權平臺
湖南芙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鍾文科律師認為,雖然官方未對第三方搶票平臺的行為作出界定,但平臺通過誘導用戶購買加速包搶票,幹擾了正常的購票秩序,侵犯了其他乘客的公平交易權,「如果平臺是通過變相加價的方式來實現牟利,還存在侵害消費者自主選擇商品和服務的權利問題。」
「搶票軟體通常使用高網絡寬帶提高刷票頻率,可自動在票務網站上查詢和搜索餘票;部分代售平臺還可快速填寫乘車人信息和驗證碼。」業內人士介紹,當市民將12306授權給搶票軟體時,軟體會獲取用戶身份證、電話等信息,可能造成用戶信息洩露。
上述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鐵路12306已推出「官方搶票」候補功能,在沒有餘票的情況下,用戶按照登記順序在系統內搶票,「12306可避免用戶信息洩露,在購票時應選擇鐵路官方授權平臺。」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