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震驚全國的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假理財」案終於迎來法律的裁決。12月9日和1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先後公布了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原行長張穎和副行長肖野的一審判決書和二審裁定書。
去年12月27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審以合同詐騙罪判處張穎無期徒刑;以合同詐騙罪判處肖野有期徒刑十年。此後,北京市一分檢提出抗訴,張穎、肖野提出上訴。今年11月29日作出的終審裁定顯示,北京市高院二審對張穎維持原判,對肖野改判犯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罪,刑期為九年。
騙取147名被害人共計27.46億餘元
法院經審理查明,張穎擔任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期間,自2013年以來,以高息為誘餌,誘騙被害人籤訂虛假的理財產品購買或轉讓協議,並將購買或受讓虛假理財產品的錢款轉入其控制的個人銀行帳戶,騙取147名被害人共計27.46億餘元。張穎將騙取的錢款用於購買房產、汽車、奢侈品,向個人、企業支付額外的存款好處費。
2017年4月,航天橋支行「假理財」案曝光的時候,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曾前往現場採訪,接觸了一些被騙的投資者。當時,一位投資了幾百萬的客戶告訴記者,要不是媒體都報導了,根本不相信自己在航天橋支行買的理財產品是假的。他買產品時都是在該支行貴賓中心理財經理辦公室籤的合同,然後去櫃檯辦的匯款。業務受理單上還有理財產品的名字和轉讓人的信息,整個流程跟他買其他正規產品完全一樣,前幾次還都如期兌付了,所以他從來沒有對產品的真假有所懷疑。
張穎如何讓100多位高端客戶心甘情願投資27億?她如何指使手下員工打造出這一驚天騙局?判決書披露了很多細節。
編造年化收益率15%—40%高息理財產品攬熟客
根據張穎自述,她從2013年起就開始偽造理財產品協議,向客戶出售虛假的「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並承諾高息。
書證證明顯示,這類產品虛構期限為一年半至三年,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15%至40%,只針對張穎少數的早期客戶,這些客戶資金規模較大。
受害人郭某稱,2016年1月,張穎打電話告訴其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有一款針對VIP客戶的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產品年化收益最差10.5%,平均業績11%,最好業績12.5%。於是郭某在航天橋支行購買了這款理財產品。郭某稱,籤訂產品協議後,自己是在櫃檯將錢款轉帳到產品出讓方的帳戶。
既然是在正規網點辦理,張穎如何堂而皇之地把客戶理財資金騙走的呢?
張穎稱,銷售這種虛假理財產品時,她會先到櫃檯,告訴櫃員王某,待會有客戶要做轉帳業務,但收款人不想讓轉款人知道收款人的情況,因此不要當著客戶的面列印銀行業務回單,更不要讓客戶籤字。囑咐好王某後,張穎再與客戶籤合同,並帶客戶到指定櫃檯辦理付款。
轉帳時,張穎讓客戶輸入密碼,櫃員轉帳。客戶以為「理財產品」至此購買完成,但實際上這些資金都轉至張穎控制的陳某某等9人在民生銀行的帳戶。這些名義持卡人基本都是張穎和該支行員工的親戚朋友。
令人吃驚的是,張穎還表示,購買這種虛假理財產品的主要是自己的幾個老客戶,她甚至連帳都沒有記。
張穎的行為極大地辜負了老客戶的信任。受害人方某的證詞顯示:從張穎在上一家銀行工作起,自己就一直支持張穎的業務,後來隨張穎把資金轉到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張穎向他推薦理財產品時,稱是民生銀行總行針對各支行私人銀行老客戶定製的產品,投資於加銀基金,保本保息,分配給航天橋支行的額度不多。聽了這番介紹,方某決定購買該產品。他在張穎辦公室或貴賓理財區籤訂民生銀行加銀資管人民幣理財產品協議。張穎也是帶他到櫃檯辦理付款手續。
2017年4月18日聽說張穎出事後,方某趕到航天橋支行櫃檯查詢,才發現張穎向其推薦的理財產品根本不存在。其銀行卡的流水顯示,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實際上都轉給了一個叫「陳**」的人。
私刻假公章 大批「鯨鑽高爾夫俱樂部」客戶受騙
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有一個針對資金量800萬元以上高端客戶的「鯨鑽高爾夫俱樂部」,該支行定期組織客戶免費出國旅遊、打高爾夫球,一年的花費要上千萬。
張穎稱,為了留住這些優質客戶,不讓他們的資金轉到其他銀行,又編造了第二類虛假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4.5%左右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這一次,她還找來負主管該俱樂部的副行長肖野幫忙。
張穎告訴肖野,有購買了民生銀行總行過億元理財產品的大客戶陳某某急於贖回未到期的產品。俱樂部願意中途接手該產品的客戶可以享有產品全部到期收益。因為這個大客戶不願讓人知道自己的真實信息,所以會以其他人的名義籤訂理財產品轉讓協議並收取產品轉讓費。蒙在鼓裡的肖野和理財經理就當成真的理財產品向客戶推廣。
三年前,張穎案發後,有些受害人稱,自己理財合同上蓋的是該支行的真公章,有些受害人卻稱是偽造的假公章。為何出現這種情況?判決書裡給出了答案。
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理財經理李某在證言中稱,肖野讓她在俱樂部會員中尋找目標客戶,推銷這種轉讓型的理財產品,她自己就做了近200單。
李某稱,轉讓的具體流程是,受讓客戶在航天橋支行籤訂合同後,李某帶客戶到櫃檯將受讓款轉到轉讓人名下的銀行帳戶,轉讓人不到現場。這種轉讓型理財產品的合同材料最早是找肖野拿的,合同上轉讓人的名字已籤好並加蓋了航天橋支行的儲蓄業務章。後來,肖野讓李某或王某直接列印他電腦中存好的電子版合同。列印好後,到櫃檯找王某加蓋儲蓄業務章。2016年9月,航天橋支行安裝印控機後,肖野讓李某找支行辦公室主任何某拿章。需要用章時,要通過微信請示張穎同意後,拿著微信內容給何某看,何某把章給李某,用完好再還給何某。
根據張穎自述,2016年9月後,航天橋支行按照民生銀行總行的要求安裝了印控機,蓋章要通過網上的審批手續,自己再也不能隨便使用儲蓄業務章。她就讓支行辦公室主任何某刻了枚假的儲蓄業務章,保管在何某處。其他人要在協議上加蓋假的業務章,向張穎請示後再到何某處蓋章。
因此,2016年9月前,「假理財」的合同應該都是真章,2016年9月後便是張穎指使何某刻的假章。根據判決書,幫張穎刻假章的何某已被判刑。
花了8億元「買」150多億元存款 海康威視獲「貼息」近1.78億元
張穎騙取的這20多億元巨額資金都用到了哪裡?判決書顯示,被害人的錢款轉入陳某某等人的帳戶後,即為張穎所佔有控制。張穎將其控制的被害人的資金,用於購買玉石、唐卡、手錶、房產、用於支付「購買」存款的好處費等個人使用及揮霍。其中張穎為了讓個人業績好看,支付了8億多元「購買」存款。
根據張穎自述,為了提高業績,通過中間人趙某「購買」存款,除去正常的存款利息,還需要通過張穎控制的個人帳戶向趙某額外支付存款額5%-6%的好處費,趙某再支付給存款客戶。
證人證言、銀行交易記錄、司法會計鑑定意見書證明:趙某自2011年8月開始,通過多人為張穎介紹240餘名個人客戶定期存款,存款規模56億元。趙某自2014年12月開始,通過他人為張穎介紹海康威視公司北京分公司、香飄飄公司、大華智聯公司三家企業定期存款,存款規模共計96億餘元。2013年9月起,張穎控制的資金池帳戶淨支付趙某8.13億餘元,趙某截留1.538億餘元。剩餘資金再經過中間人層層截留後,流入存款客戶的相關帳戶,成為「貼息」。
證人孫某稱,2015年4月起為海康威視公司在民生銀行做定存貼息,在正常存款利息3.25%外,私下能再返存款額3.3%的好處費。扣除中間人的好處費後,這些貼息分別存入海康威視公司子公司對公帳戶。海康威視公司在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共存款七八十億元,獲得貼息共2億餘元,其扣除好處費兩三千萬元後,都存入杭州海康威視科技有限公司的銀行帳戶。判決書顯示,經層層截留後,淨轉入杭州海康威視科技有限公司1.78億餘元。
豪擲8億餘元購買玉石、唐卡
除了花錢買存款,張穎還將騙來的資金大肆揮霍。判決書顯示,張穎花費8億餘元購買的玉石、唐卡等物品。
比如,吳某是張穎的原同事。 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間,張穎從吳某處購買唐卡、和田玉、紫檀等物品,張穎每次購買花費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共計一億餘元。
另外一家店鋪的經營者也證實。2012年起,張穎從其處購買佛牌、手串、鑽石等共計花費4億元。
偵查機關委託中國商業聯合會鐘錶眼鏡商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對扣押在案的手錶中的39塊進行了檢驗,39塊手錶的市場參考價為3126.12萬元。
張穎自述,還花了2、3億元購買房產,以其母親、朋友、朋友母親的名義持有。這些房產包括:萬柳書院五套房產、七個車位;白石橋金地華著一套房產;鴻坤花語墅兩套房產;西紅門一套別墅;秦皇島的四套房產;海南三亞的鴻坤山海墅。她還給給朋友錢用來投資燒蝦師工體店和購買後海四合院。
公安機關查獲的在案房產情況顯示,共查封四合院1套、房產19套、車位10個,包括萬柳書院、玫瑰御園等豪宅。
雖然張穎「騙」錢的手段高超,但事實證明她投資的眼光並不太好。法院認為,張穎花費8億餘元購買的玉石、唐卡等物品,從購買的渠道、購買的價格、物品本身來看,均不具有保值的屬性,很難予以變現,更不可能變現後獲得高額的利潤。張穎雖在2016年後,花費2億餘元購買了部分房產,但佔涉案贓款的比例極低,且上述房產多在他人名下,張穎能否實際控制不無疑問。此外,張穎還使用1800餘萬元為其與他人辦理移民、在海外購置房產、土地。
被抓前連夜指使下屬銷毀資料
2017年4月12日,張穎被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約談調查,就在當晚,她和肖野指示員工連夜銷毀資料證據。
法院判決顯示,張穎接受民生銀行調查期間,張穎、肖野指示航天橋支行員工何某、高某(均另案處理)刪除張穎、肖野、航天橋支行員工李某電腦中涉及虛假理財產品的相關內容數據,轉移張穎、肖野處的虛假理財合同、銷售記錄和偽造的儲蓄業務公章。
何某的證言稱,2017年4月12日,多名客戶到航天橋支行要求核實理財產品的真偽。當天,肖野讓其下班後不要走,一起留在支行等待張穎的指示。肖野於當晚20時左右前往分行,臨走時,他安排何某某和高某留在支行,看張穎有無其它吩咐。
當晚21、22時,張穎微信告訴何某總行要到支行檢查,讓其把張穎電腦桌面上名為「對帳單」的文件夾刪除,並把張穎辦公室抽屜裡的文件拉走。何某按照張穎的指示將相關文件永久性刪除。
約22時,肖野發微信讓何某將肖野辦公室的電腦D盤格式化,把肖野保險柜和抽屜裡的理財合同拉走,把李某用過的幾臺電腦中涉及「結構性理財」的文件全刪除。
次日,在分行的反覆追問下,此前被帶走的合同、公章等才被重新交回。
2017年4月13日16時許,在公安機關將張穎帶走前,她還用通訊軟體與何某溝通,讓何某轉告聯繫相關人員,並特意囑咐發完信息就刪除。
明知可疑 多名員工仍默默配合違規操作
讓人痛心的是,除了張穎,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參與此案的員工多達十餘人。他們也許並不知道這是一個「假理財」騙局,但也察覺到了諸多可疑之處,然而最終還是按照張穎的指使進行了違法違規操作。
比如,肖野明知私刻公章違法,卻聽信了張穎「這樣違規不違法」的說辭。法院認為,雖然不能證明肖野在主觀上對張穎銷售虛假理財產品系明知,但其在客觀上實施了一系列幫助行為,除了積極向客戶推銷涉案理財轉讓產品外,還包括以下行為:參與製作虛假理財合同,在轉讓人處代客戶籤字,對理財產品協議上加蓋偽造的儲蓄業務公章知情,定期催促張穎提供不同轉讓人帳戶信息以方便擴大銷售規模,對所謂的轉讓人帳戶不是實際轉讓人情況明知,應張穎規避反洗錢系統的要求對客戶的轉帳行為不備註為理財轉讓,對客戶僅是普通轉帳而非櫃檯通過銀行理財系統進行資金劃撥的程序違規明知,對客戶打入到過渡帳戶後的資金流向採取放任態度,等等。
再比如,員工李某明知正常理財產品及理財產品合同在民生銀行網站上都能查到並下載,這種轉讓型理財產品卻查不到,非常可疑。但是,她也聽信了肖野「高端客戶的私人定製版,不對外公開,所以查不到」的說辭。安裝印控機後,其他理財產品都按規定通過印控機蓋章,只有轉讓型的理財產品使用何某處的公章。肖野還提過這是張穎弄的假章。但李某卻「出於對張穎、肖野能力的信任,沒想那麼多」。
航天橋支行營業經理王某稱,由櫃員辦理的轉帳業務,需要他覆核授權才能轉帳成功。正常的轉帳業務一般需要客戶持本人身份證原件辦理。2014年、2015年左右,張穎要辦理一些銀行卡轉銀行卡的業務,但沒有卡主的身份證,所以特意跟其打招呼,讓其授權辦理。因為張穎能提供銀行卡的密碼,其就幫張穎違規操作了。此後,基本上是何某拿著銀行卡和何某的身份證來幫張穎辦理轉款業務,每次都是櫃員王某具體操作,其授權,次數很多。
民生銀行已代賠21.71億餘元 北京分行被監管重罰2750萬元
判決書顯示,案發後,自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間,民生銀行代為賠付21.71億餘元,代為賠付了涉案144名被害人的全部損失,1名被害人的部分損失;尚有2名被害人的損失全部未受償。受償的被害人聲明將在案件中的全部財產權益以及向司法機關領取款項(包括但不限於退贓款、賠償款等)的權利轉讓給民生銀行。
2017年11月30日,北京銀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下轄航天橋支行涉案人員銷售虛構理財產品以及北京分行內控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責令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改正,並給予合計27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同時,張穎、肖野、何某、王某、李某等十三人為責任人,也分別受到取消終身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取消5年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行政處罰。
2017年4月28日,中國民生銀行舉行2017年一季度投資者交流會,副行長石傑介紹了該行北京航天橋支行案件相關情況。截至當時,經民生銀行工作組逐筆與客戶登記核實,涉案金額約16.5億元,涉及客戶約150餘人。
當時,石傑指出,造成此案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個別基層單位內控機制和內控管理存在漏洞,合規意識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合規體系建設和合規文化培育也有待持續強化;二是個別人違反制度,違規操作是此案件的主因,但也反映出分行日常業務檢查的力度和頻率不夠,檢查的及時性不強,對風險隱患缺乏必要的敏感度;三是分行對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日常管理未能發揮應有的防範和制約作用,特別是對關鍵崗位和人員的道德風險管理有所缺失。
據悉,案件發生後,民生銀行召開全行專項會議,要求全體員工吸取教訓,高度重視案件背後的問題,認真落實銀監會「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銀行業市場亂象」等專項治理要求,嚴格執行制度,徹底堵塞漏洞,深入排查隱患,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