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為救一位素不相識的患者,他曾努力鍛鍊多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當患者病情出現變化,需要捐獻淋巴細胞救命時,他再次義無反顧,為對方捐獻淋巴細胞……5月11日上午,31歲的駐馬店汝南汝南縣醫生劉振起,繼2019年8月26日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後,又為同一患者捐獻淋巴細胞,助力患者康復。這位身殘志堅更有愛的暖男說:「救人就要救到底!」
在周圍人眼中,身為醫生的劉振起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更是一位非常有愛心、溫暖向上的正能量使者。
雖然因小兒麻痺後遺症導致右腿行動不便,被鑑定為肢體二級殘疾,生活裡或多或少要承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但是,這位陽光小夥兒卻從未抱怨什麼,一直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經過多年努力學習,他於2008年順利考入鄭州的一所高校學醫,成為一名勤學好問的大學生。畢業後,又通過參加省裡組織的考試,被分配到汝南縣一鄉鎮衛生院工作,擔任內科醫生,從2015年參加工作開始,他一直兢兢業業,盡心盡力為患者服務,深受患者好評和尊敬。
「我從小接受過很多人的幫助,現在自己有能力了,只有積極地回報大家、回報社會,才能心安。」為人和善、內心充滿陽光的劉振起,早在2014年就積極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希望在患者需要的時候,能夠通過捐獻幫助對方走出厄運,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2019年6月份,當接到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得知自己和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後,劉振起很激動,爽快答應捐獻,他想要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的心願,也得到了同樣有愛心的家人的支持。
在接下來的體檢過程中,劉振起被查出尿酸與轉氨酶數值不符合捐獻條件,為了能捐獻救人,從拿到體檢結果的那天起,他就下定決心積極鍛鍊,並戒了酒。由於行走不便,他每天堅持遊泳、騎單車鍛鍊,同時節食減肥……經過半個月的努力,就瘦了十幾斤,第二次體檢時,全面達標!去年8月26日,他成功為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今年4月份,由於患者病情變化,需要劉振起再捐獻淋巴細胞,為患者康復「助力」。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工作人員詢問他是否願意再次捐獻救人時,提醒他要慎重考慮清楚,讓工作人員無比感動的是,劉振起接到電話後,再次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救人就要救到底,不給人生留遺憾!」
5月11日上午,劉振起順利為患者捐獻100毫升淋巴細胞,成為我省第853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希望這份特殊的生命禮物,能幫助患者戰勝病魔,早日康復!」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