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丈夫好心救人,老伴卻要和他離婚,老伴擔心好心難有好報。遇見難事是抽身離去,還是前去救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不求人人信仰我,只求無愧人人心。
喻阿姨:你要再這樣的話,那我們就離婚
「老人摔倒該不該扶?」這是個很是讓人糾結的社會問題。俞大爺說,2018年9月15號的那一天,他看到一個大約80歲的老太婆摔倒在地,當時這個老太婆如果再不拉的話可能就危險了。俞大爺就想上去把老太婆扶起來,可是他又想現在這個社會「有點不敢讓人相信」,他也不敢直接一個人去拉。
後來是跟路過的一個男人一起把老太婆扶起來的,看老太婆沒事,多番詢問後他們便離開了。可是沒想到老伴知道這件事後,引起了她強烈的不滿。老伴還因此要和他分道揚鑣、態度決絕,一對子女出面勸和也無濟於事。
俞大爺:我希望老伴能理解自己,自己做的是好事
俞大爺說自己做的是好事,希望老伴能理解,自己也會儘量注意不被他人訛詐。俞大爺的妻子喻阿姨說,村上有個老頭是殺豬的,正好一個女的中暑了就倒他門前了,老頭看見就趕緊把那個女的送醫院了。可誰曾想她兒子找上門來非說是他撞得,結果賠了錢。現在的人都「太壞了」,我就是怕有一天他做了好事,人家也這樣對你,到時候你是百口莫辯。
喻阿姨說回想50年前,老伴冒著生命危險下河救人,換來的卻是被救人的冷漠相待,她覺得不值得。如果老伴再不聽從她的勸告她寧願離婚。我們覺得俞大爺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弘揚,可是老伴的擔憂也並非沒有道理。
俞大爺說老伴之所以對自己救人的行為不滿,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擔心救人反被訛上,二是俞大爺16歲的時候曾救過三個落水的少女,但其中被救的一個人和他們見面,連聲招呼都不打,令老伴心寒。
聽得出來,喻阿姨最大的心結還是源於50年前老伴救人,被救者卻不理睬他們的事。後來大家一起去找了被救者柯大姐,柯大姐說當時年齡小,下河玩水差點出意外,自己也是害怕的不行,都沒敢跟家裡人講。
對於不打招呼這件事柯大姐說我們是女孩子,他是男孩子,也不好意思講,所以就成現在這個樣子了。從法律上,法律一定會保護做好事的人,現在我們這個社會需要更多像俞大爺這樣的人站出來為我們這個社會提供更多社會正能量。
俞大爺老兩口:心裡的結也打開了
時隔50年,一句遲來的感謝,對事情原委的解釋,讓俞大爺老兩口冰封的心慢慢消融。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老,伴雖說對俞大爺救人的事滿腹牢騷,其實是源於她對俞大爺的關心和愛。看得出來兩人的感情基礎很好,所謂離婚也只是一句氣話,並不是真實想法。
救人於危難,根植於我們每個人血液當中,是一個人的道德自覺和本能反應。半個世紀,俞大爺並沒有因為社會中出現的種種不良現象而止步救人,更沒有想過施恩圖報,彰顯了人性的可貴和崇高。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被救者應銘記在心,常懷感激之情。如若漠然對之,破壞的是救人者與被救者之間良性互動的關係,不免令救人者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