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兒女》背後的英雄故事:志願軍兩個連,被韓軍當成幾千人

2020-12-12 騰訊網

位於朝鮮半島西海岸中部地區的古都開城在歷史上曾經是高麗王朝的古都,其地理位置在漢江口以北、臨津江以西,與韓國首都漢城和朝鮮首都平壤並稱為朝鮮的三大古都。在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佔領了開城,並一直控制著此處。1951年7月韓戰的交戰雙方開始進行停戰談判,開城被劃為中立區,雙方還一度將開城作為談判地點。

我軍戰士在工事裡射擊攻擊的敵軍

但隨後美方代表在談判中提出了一份的新的軍事分界線方案,這份方案無理要求將開城劃入美方控制區。這個要求自然遭到了我方代表的拒絕,隨後美方代表即宣布無限期休會,併集中兵力向開城發起攻擊,企圖奪取開城。雙方在開城附近進行了反覆拉鋸戰,雖然志願軍挫敗了美軍佔領開城的企圖,但美軍和韓軍的一系列前沿陣地對我軍鞏固開城周邊地區的防禦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志願軍機槍組在阻擊敵軍

從1952年下半年開始,為了配合在板門店進行的和談,我志願軍全線對敵軍發起規模不一的攻勢,給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極為沉重的打擊。1952年10月,為了改善我軍在開城地區的防禦態勢,我65軍決心奪取開城附近的67高地(韓軍稱37號陣地或58高地,下文統一為67高地)。

67高地位於板門店以南約5公裡處,距離我65軍的前哨陣地僅大約1200米,整個高地長200米,寬100米左右,其正西、東南和東北的山勢坡度較緩,比較方便攀爬,而高地以北是大片的稻田,地形開闊很難接近。敵我雙方陣地之間有條砂川河,河面寬約50米,水深只有半米,可以徒涉。整個高地的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海拔高度只有67米,但因其距板門店很近,雙方談判代表坐在談判的帳篷裡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見這座高地。因此奪下這裡對雙方代表心理上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由於此處是敵開城前線右翼的前沿陣地,也是沙川河東岸重要支撐點,因此敵軍特地將韓國海軍陸戰隊第1戰鬥群(團)第1大隊(營)第1中隊(連)2小隊(排)的74人部署在此據守。這支部隊是由美國海軍陸戰隊親自訓練和裝備的,其裝備和戰鬥力都較一般的韓軍部隊強。

1952年 10月2日,65軍決定由194師582團2營5連奪取67高地。當天傍晚18時30分,我軍炮兵開始對67高地的韓軍防禦工事進行破壞性射擊。炮擊一直持續到20時許,韓軍估計我軍發射了5-600發炮彈。趁著炮火的掩護,5連悄悄地接近了敵軍陣地前沿。

韓軍陸戰隊沒有發現在自己眼皮子下的我軍攻擊部隊,卻對距離陣地西側2公裡外的隆隆的聲音搞的心神不寧,在《韓國戰爭史》中,韓方認為65軍出動了30-40輛坦克破壞其設在陣地前的鐵絲網和雷區,這實在讓人哭笑不得,要知道1953年7月我軍發起的金城戰役,整個20兵團也不過配屬了20輛坦克而已。

韓軍部隊乘坐橡皮艇渡河

21時05分5連分2路對陣地發起了猛攻,韓軍陸戰隊由於在戰前輕視我軍的炮兵火力,工事構築的很不堅固,大部分掩體被我軍炮火摧毀,鐵絲網和雷區也被徹底破壞。我軍炮火延伸射擊後,第2小隊從坑道中鑽出來抵抗5連的攻擊,由於沒有工事依託,第2小隊只得倉促組成戰鬥隊形向5連發起反突擊,幻想將5連壓下去。但雙方在近戰中,5連以兩翼突擊打垮了韓軍的隊形,2小隊的反突擊很快被瓦解,被5連殲滅大部,剩下的則逃入坑道中固守。

準備開赴前線的韓軍部隊

21時20分,戰鬥才剛剛開始15分鐘,韓軍1中隊的中隊部就接到了2小隊小隊長金凡生少尉的緊急求援電話,韓軍炮兵隨後以105毫米榴彈炮對高地的西側和南側進行了密集的彈幕射擊,企圖擋住5連的攻擊,但5連此時已經突入韓軍防禦縱深,彈幕射擊沒能擋住我軍的攻勢。21時25分,2小隊的電話線被我軍切斷,只能通過無線電向中隊部求援,1中隊中隊長金勇謙中尉隨後又向上級要求使用空爆榴彈對陣地實施覆蓋射擊,但第1戰鬥群指揮官金錫範準將認為此時67高地的爭奪戰還不能說勝負已分,如果使用空爆榴彈轟擊陣地這種「兩敗俱傷」的打法,沒準反而便宜了「共軍」,因此駁回了1中隊的要求。

此時2小隊的殘部已經被5連堵在了坑道裡,雙方隔著坑道口相互對射,我軍頻頻向韓軍投擲手榴彈,準確而猛烈的火力打的困守坑道的韓軍難以招架,不得不用沙袋堵住坑道口,最後甚至不得不把戰死者的屍體也用來堵洞口,一個腦瓜子靈活的二等兵李應七用毛巾捂住自己的口鼻,以免被硝煙和塵土嗆到發出咳嗽聲導致暴露,這個裝死的伎倆最終騙過了5連,第二天凌晨他趁5連正在鞏固陣地打掃之機逃回了韓軍陣地。

22時30分,韓軍與2小隊的無線電聯絡也中斷了,直到此時,金錫範才批准了第1大隊大隊長鹹德昌少校的反擊計劃,並且從作為預備隊的3大隊給他抽了2個小隊,同時要求1大隊務必確保陣地無恙。鹹德昌此時心急如焚,他的1大隊的好幾個陣地都遭到了我軍的攻擊,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辦。22時40分,鹹德昌看見從67高地上連續飛起了11顆紅色信號彈,他的心猛地一沉,67高地完了!

美軍無座力炮正在向我軍射擊

5連在佔領67高地後,很快就在23時遭到了韓軍炮兵鋪天蓋地打來的空爆榴彈的攻擊。10月3日0時30分,鹹德昌見到了從67高地孤身逃回的李應七,從他口中得知了高地失守和2小隊全軍覆沒的情況。隨後他命令已經在大隊部集結完畢的第2中隊的中隊長樸天雷中尉在凌晨4時30分對67高地發起反撲。

第2中隊以1、2小隊為突擊群,3小隊為預備隊。凌晨4時,韓軍的反擊部隊抵達距離高地約400米處等候衝擊命令,同時炮兵和坦克開始對67高地開始轟擊,4時30分,韓軍第2中隊對67高地發起了猛攻,5連以猛烈的火力迎擊敵軍,20分鐘後,韓軍進逼到距離我主陣地約30米處,雙方展開激戰,5時35分,韓軍一線部隊興奮地報告已經突入共軍核心陣地!

就在後方的韓軍陸戰隊的指揮官們以為大局已定時,第2中隊吹的牛皮就到此為止了,隨後戰局急轉直下,5時45分,67高地的東西兩側同時遭到了我軍迫擊炮的猛烈射擊,2中隊第2小隊小隊長受傷,全小隊被壓的抬不起頭,緊接著從陣地北側又衝出了一批志願軍,向韓軍第1小隊發起了猛攻,韓軍小隊長自認無法抵擋我軍的攻勢,立即將部隊撤到中隊長所在地方,並且要求中隊長樸天雷呼叫炮火支援。

在稍事休整後,韓軍再次於6時20分發起攻擊,雖然又一次衝上了山頂,可在5連的反擊的下再次敗下陣來,為了遮掩自己的無能,這些敗軍之將竟然聲稱自己遭到了「10倍於己」的中國軍隊的攻擊,而此時山頭上的部隊還是5連,原定接替5連的6連部隊尚未抵達67高地。

從10月3日凌晨4時30分至中午12時30分,韓軍陸戰隊以2個排到4個排的兵力,在美軍飛機、坦克和榴彈炮的掩護下連續向67高地發動了3次反撲。戰鬥異常殘酷激烈。樸天雷中尉指揮的第2中隊在5連面前被打的一敗塗地,他自己也身受重傷,全中隊可戰之兵只剩下20人。韓軍第1大隊被迫準備換上了高文甲中尉指揮的第3中隊繼續反撲。

由於部隊傷亡太大,部隊士氣低落,雖然第2中隊早在7時30分就被迫撤回主陣地休整,但第3中隊的集結卻進行地異常緩慢,鹹德昌親自趕赴陣地對第3中隊進行了打氣,要求官兵發揮「大韓民國海軍臨陣不退勇敢戰鬥的精神」,隨後第3中隊74人再次向67高地撲去。

11時05分,美軍的炮兵和坦克開始對67高地進行炮火準備,在30分鐘後,韓軍第3中隊開始發起衝鋒,5連頑強抗擊,予敵重大殺傷,最後在增援的6連5班協同下,打退了敵人的攻擊。由於考慮到5連激戰竟日,傷亡已經很大,582團命令6連接替5連的防務,繼續防守高地。

同5連一樣,6連在戰前就對67高地和附近的地形進行了現場偵察,做到讓連排幹部和班長都非常熟悉地形、敵情和交通,還做了個沙盤,依據其擬定作戰計劃。

在進入陣地後,6連發現由於敵軍的空炮兵火力太強,陣地上的工事大部被毀、而且陣地過於狹小,如果將全連全部集中在山頭必然會在敵人的火力準備中遭到很大傷亡,最後6連決心只在陣地上放1個加強班的兵力,在縱深炮兵的支援下控制陣地,而連主力則隱蔽在砂川河以東的藏兵洞內,視情況增援主陣地。同時積極搶修工事、補充彈藥。

下午13時,韓軍觀察到5連部隊陸續撤下67高地,誤認為是我軍不支放棄陣地逃走,欣喜若狂,隨後以火炮60門和飛機20餘架次向67高地進行了長達1個小時火力準備,而韓軍第3中隊以1個小隊的兵力從正面發起了兩次反撲,我軍以6班佔據主峰陣地正面抗擊,5班則轉移到陣地左翼,每次等敵軍衝鋒時就從側翼猛烈射擊瓦解敵人的工事,韓軍第3中隊將5班的兵力誇大為1個連,然後順理成章地後退到安全地域,並要求炮兵和坦克再次轟擊67高地。

我軍在重機槍掩護下發起衝鋒

在戰鬥中6連指導員和副連長先後受傷被抬下陣地,副指導員趙先友同志便繼續指揮6班堅守陣地。15時25分,輸紅了眼的鹹德昌把最後1個中隊抽了2個小隊出來,被重創的2、3中隊各抽1個小隊,拼湊了4個小隊共177人,準備再進行一次反撲,拼了命也要攻下67高地。17時15分,韓軍的第三輪反擊又開始了,在坦克的掩護下,韓軍先進至距離陣地約600米的地方,等候火力準備,隨後在飛機、坦克和大炮的狂轟濫炸後,韓軍4個小隊以2個小隊正面突擊,一個小隊側翼輔助突擊,以擋住我軍的側翼攻擊部隊,另外1個小隊為預備隊。

18時10分,韓軍從3個方向逼向67高地,但在衝到距離我陣地僅50米處時,突然遭到了我迫擊炮火力的猛烈射擊,甚至連支援韓軍的美軍坦克也遭到了密集的彈幕射擊,由於此時夜幕降臨,美軍坦克看不清射擊的方向,無法還擊,失去了火力掩護的韓軍陸戰隊頓時陷入困境。

第4中隊的宋基兆大尉於18時40分向大隊長報告,要求榴彈炮火力援助,但韓軍炮兵直到21時才開始炮擊,在進行了30分鐘的炮擊後,韓軍再次發起攻擊,6連6班在主峰陣地上以手榴彈和小炸藥包投擲韓軍,使其不得前進,同時仍以1個班的兵力對韓軍實施側翼反擊,夜暗中韓軍將我軍兵力再度誤認為是1個營,3個小隊的韓軍在與我軍的2個班進行了「屍山血海」般的惡戰後,宋基兆見完全沒有一點機會衝上高地,反而形勢越來越不利,最終不得不在22時45分命令部隊撤退。

我軍炮火猛烈轟擊美軍陸戰隊

夜晚,6連將傷亡很大的6班撤下,以2、4班加強陣地防禦,我軍正確地判斷韓軍將在次日發起更大規模的反撲。因此團部將配屬支援的15門迫擊炮秘密前推至砂川河西岸抵近支援,這批炮兵在次日戰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軍迫擊炮正在轟擊敵軍

當夜,我軍的小部隊活動不斷,搞的韓軍一夜數驚,一會報告在67高地及南側出現共軍1個營,10分鐘後又報告同一地點又有敵軍的1個連,緊接著又發現在己方陣地西側也發現敵人,無休止的「敵情」搞的1大隊大隊長鹹德昌暈頭轉向,只得要求炮兵的105榴彈炮對整個地區實施壓制性射擊,前沿陣地的韓軍警戒部隊也盲目地向夜幕中想像的敵人胡亂射擊,韓軍就這麼度過一個心驚肉跳的夜晚。

10月4日凌晨5時30分,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航空聯隊以飛機50餘架次,韓軍和美軍陸戰隊炮兵各型火炮100餘門對67高地進行猛烈轟擊達3個多小時,工事大部被毀,2、4班傷亡過半。韓軍陸戰隊1大隊1中隊其實早在6時50分就開始向67高地摸去,並在7時25分匍匐前進到距離我軍前沿僅約30米處,但走在最前面的第1、2小隊突然報告說在高地的後斜面有增援的志願軍約2個連向他們發起了「猛攻」,這其實只是幾個志願軍戰士見到敵軍炮火延伸,從工事裡出來警戒,發現韓軍推進於是對其開火。但就這並不密集的火力卻壓得驚惶失措的韓軍士兵立即臥倒不起,再也不肯向前再進一步。

美軍炮兵在炮擊我軍陣地

鹹德昌不得已之下只好再次呼叫美機支援,來回的轟炸對韓軍本身也造成了一定的誤傷,第1中隊被迫只得再度後退重整隊形。然後繼續向我陣地撲來。韓軍以1個中隊的優勢兵力對抗我損失過半的2個班,在反覆的拉鋸中逐漸地逼近陣地主峰,在13時許佔領了除高地主峰外的幾乎所有陣地,但就這最後幾步路,卻成為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美軍使用坦克上的機槍枝援其步兵攻擊

在雙方圍繞著主峰廝殺時,我炮兵觀察員注意到韓軍1中隊的預備隊3小隊在後方蠢蠢欲動,欲增援前進不得的1、2小隊,我炮兵觀察員立即呼叫炮兵對其實施彈幕射擊,猛烈的炮火炸的韓軍鬼哭狼嚎。

眼見高地主峰屹立不動,預備隊又被我軍炮火殺傷大半,1中隊的2個小隊長感覺到不能繼續再打下去了,在商量之後決定立即撤退。於是2個小隊在美軍1個坦克排的掩護下,「排除萬難」地退回了己方陣地。

隨後1中隊2個小隊長向上司報告他們遭到了3倍於己的中國軍隊的猛攻,才不得不撤退的。不明真相的金錫範對中國軍隊居然動不動就是投入「整營整連」的兵力爭奪這個不值錢的小高地感到吃驚,他有心放棄,但美陸戰1師卻不斷對他施加壓力,要他繼續組織反撲。考慮到1大隊連續4次反撲失利,兵力已經所剩無幾,於是他命令出動安昌寬少校指揮的3大隊繼續反擊67高地。67高地上,6連也及時地換下了傷亡很大的4、6班,以1、3班在黃昏時分進入陣地。

志願軍炮兵觀察員在戰鬥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19時,第3大隊9中隊從集結地域出發,在1大隊的2個小隊和2個坦克排的支援下,推進到距離高地約200米,隨後敵軍炮兵開始對67高地實施5分鐘的火力急襲。9中隊隨後在彈幕掩護下向67高地實施猛攻,我軍嚴守射擊紀律,在敵軍前進至距離我軍30米處才突然開火,以短促而猛烈的火力大量殺傷韓軍,韓軍不顧傷亡拼命向山頂猛撲,一度衝到距離山頂僅10米的地方,9中隊中隊長吳正根中尉見此情景,不禁迫不及待地立即向後方指揮部報告「我已完全佔領主峰陣地!」頓時韓軍陸戰隊指揮部一片歡騰。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韓軍的一線部隊「慌報軍情」了,我1、3班仍然在與韓軍激戰,就那麼幾米,第9中隊也止步於主峰之前。

這時6連根據9中隊的衝擊連續被我擊退,已然後繼無力的情況,於是派出2個戰鬥小組6人潛伏於敵軍攻擊路線的翼側,佔領了有利地形,當9中隊再次在吳正根的指揮下向主峰衝擊時,我側翼2個小組突然開火,與主峰的2個班一齊夾擊韓軍,吳正根此時完全沒有了剛才的喜悅,一下子變得驚惶失措,他報告說遭到了多達1個營的共軍的攻擊,還沒等3大隊撤退的命令,他就倉皇逃竄,9中隊棄屍40餘具,我軍乘機發起反擊,繳獲9中隊遺棄的4挺重機槍。

志願軍炮兵使用榴彈炮轟擊敵軍

連續的慘敗使得韓軍陸戰隊惱羞成怒,連夜調來的金浦的第5陸戰隊大隊準備繼續反撲。此時6連的1、2排僅剩下20人,6連將其合編為1個加強班,由副指導員趙先有指揮,負責堅守陣地,而3排則繼續在67高地側後的藏兵洞內作為預備隊。為了繼續大量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當天晚上,1班長帶1個戰鬥小組3人夜襲韓軍,當前進至67高地以東200米處時,發現吳正根的9中隊正在集結,於是該小組立刻先敵開火,並投彈攻擊,9中隊在遭到突襲後一片大亂,我軍斃傷敵軍20餘人後迅速撤退。丟盡了面子的吳正根只得再次聲稱他遭到了1個營共軍的攻擊,被迫退回主陣地。

10月5日上午7時,美海軍陸戰隊第1航空聯隊再次出動飛機30多架次對67高地進行猛烈轟炸,同時敵軍炮兵也對我陣地進行了轟擊。由於韓軍吸取了前幾天部隊出動太早,進攻中多次被我軍反突擊打的潰不成軍的教訓,直到上午10時,才由1大隊3中隊中隊長高文甲中尉統一指揮1、3、4中隊在2個坦克排和1個噴火坦克排的支援下發起攻擊,敵軍第1梯隊為3個小隊,在彈幕的掩護下,快速推進到高地的中下部,對主峰陣地虎視眈眈。我加強班頑強抵抗,但敵人經過幾天的失利,已經對我陣地的火力和兵力部署較為熟悉,我軍傷亡很大,6連派出預備隊3排7班增援,擊退敵軍兩次進攻。

韓戰中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的F-4U「海盜」式戰鬥轟炸機正準備從航母上彈射起飛

11時,3個小隊敵軍分3路同時向主峰發起進攻,東南面的美軍3輛噴火坦克一直衝到距離我軍陣地僅100米處猛烈噴射火焰。另外一路韓軍也在4輛坦克的掩護由東北逼近,還有一路由正面進攻,激戰中,我軍20人傷亡大半,最後僅剩被敵噴火坦克燒傷的通信員劉順武和雙目失明的副指導員趙先友,他們於12時許帶著電臺退守到反斜面的屯兵洞內,由於2人彈藥將盡,趙先有在無線電中直接呼叫團長張振川:「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要求直接對自己所在的高地進行炮火覆蓋。

在這次戰鬥中美軍的噴火坦克對我軍威脅極大

就在張振川猶豫的時候,12時15分,從67高地方向傳來了一陣手榴彈爆炸聲和衝鋒鎗射擊聲,陣地終於沉默了。趙先友用生命履行了自己上陣地前的誓言:「我們堅決守住陣地,人在陣地在,決不後退一步!」 趙先有和劉順武2人先後犧牲後,67高地陣地失守了。雖然6連立即派出8班進行反衝擊,但遭到敵坦克猛烈的機槍火力攔阻,反擊失敗。

12時15分,韓軍終於得以又一次向上司報告他們奪回了67高地,但剛剛衝上陣地的韓軍還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582團團長張振川命令炮兵向67高地猛烈射擊,200多發炮彈炸的陣地上的韓軍血肉橫飛,剩下的人再也不敢慶祝了,而是四處找尋躲藏的地方。

與敵同歸於盡的趙先有烈士

這時6連戰前的120名指戰員只剩下了最後一個建制完整的9班,以及部分尚能一搏的輕傷員,共計15人。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6連仍然堅持向上級要求以自己的力量實施反擊以奪回高地。團營首長考慮到6連兵力已經所剩無幾,因此給6連派來了增援,4連6班的13人接受6連的指揮,對陣地實施反擊。

在我炮兵的猛烈火力支援下,我反擊部隊28人分為兩路對高地的守敵進行了鉗形夾擊,4連6班從西北側,6連從西南同時發起衝鋒,他們先後衝過了美軍和韓軍坦克的攔阻射擊,冒著4架美機的猛烈掃射轟炸,但在趙先有烈士的精神鼓舞下,我反擊部隊以一往無前的精神向韓軍發起猛攻,立足未穩的韓軍陸戰隊在短促而激烈的戰鬥中很快被我軍壓倒,棄屍50餘具倉皇逃竄,我軍則緊追不捨,逃敵在逃竄中遭我軍炮兵火力覆蓋,大部被殲,只是靠著美軍坦克和炮兵的猛烈火力掩護,殘餘韓軍才得以逃出生天。67高地又回到了我軍手中。

我反擊部隊向敵軍實施反突擊

韓軍陸戰隊在被逐出高地後,戰場上出現了短暫的平靜。由於第1大隊在4天的戰鬥中死傷13名軍官和418名士官和士兵,士氣異常低落,第1戰鬥群不得不將其撤出一線,由第5大隊接替其防務,退到後方的第1大隊將接受美陸戰1師的臨時指揮,並且進行部隊整編和教育訓練。至於要不要繼續進行反撲,雖然第1戰鬥群的軍官們個個顯得「熱血沸騰」,表示不重新奪回67高地決不罷休!但私下裡,有關於這些陣地「地形過於突出,不適合防禦,也無法壓制共軍火力,丟掉了這些陣地,反而使共軍背上了包袱,聯軍可以將敵人誘至更近的位置加以殲滅」的說法也開始慢慢地流傳開來。在經過反覆考慮之後,最終美陸戰1師師長波洛克少將在「讚揚」了韓軍陸戰隊的「勇猛」和取得的豐碩「戰果」後,取消了韓軍的反擊計劃,這不禁使得韓海軍陸戰第1戰鬥群上下鬆了口氣。

在這場戰鬥,韓國軍隊承認有66人陣亡,262人受傷,此外還有202人失蹤;雖然這次戰鬥我軍全部投入的兵力只有不過2個連而已,但並不妨礙韓軍聲稱取得了「殲敵1550人,傷敵1060人」的戰績。

巴金先生在朝鮮前線訪問

但67高地爭奪戰的影響遠不止在戰場上。1952年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赴朝鮮訪問中,親臨開城前線,對我志願軍65軍582團進行了駐地採訪。582團團長兼政委張振川向巴金介紹了該團在戰鬥中湧現出的無數戰鬥英雄和烈士的事跡,他特別提到了2營6連副指導員趙先有和戰友們堅守67高地的戰鬥,以及最後全部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巴金先生被趙先有等英雄不顧個人安危,主動呼喚炮火誓與陣地共存亡的英雄壯舉深深打動。回國後他根據趙先友等眾多志願軍英雄烈士的事跡,寫出了著名的小說《團圓》。

小說出版後,在國內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並受到了包括茅盾、夏衍和陳荒煤等文藝界人士的高度關注,文化部副部長夏衍立即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它改編成電影。長影著名導演武兆堤在看完小說後也被書中那充滿了家庭親情和階級友情的故事深深打動,他感到這若是拍成電影,將是一部傳世佳作。在眾多文藝工作者的努力下,最終將《團圓》改編成了電影《英雄兒女》,成為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佳作,影片的主題曲《英雄讚歌》也隨之在部隊、廠礦、機關、學校和鄉村廣泛唱響,至今仍然在激勵著一代代的觀眾。

電影《英雄兒女》的王成高呼「向我開炮」的劇照

相關焦點

  • 電影《英雄兒女》裡戰鬥英雄王成的原型是承德縣人,可惜鮮為人知
    70年前,一百多萬中華好兒女,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毅然決然的奔赴戰場,這其中,也有很多熱河兒女,有的長眠於朝鮮戰場,也有的勇立戰功。 最令承德人驕傲的是,電影《英雄兒女》裡王成原型之一的的英雄——徐申,是承德縣六溝人。
  • 「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觀眾強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白瀛、翟翔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
  • 銘記英雄是我們永遠的信念和責任——訪紀錄片《英雄兒女》總導演...
    很多觀眾沒有想到,10小時之後,這段句句鏗鏘、令人震撼的講話內容,就出現在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六集《永遠銘記》之中。這也是片名之所以叫做《英雄兒女》的原因,正是這一個個英雄兒女匯聚起來,多角度、全景式展現了抗美援朝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展現了志願軍將士視死如歸、保家衛國的精神,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愛國情懷和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維護和平的責任擔當。創作中,閆東提出的要求是,每一集裡起碼要有7到8個有血有肉而且能用影像支撐起來的典型故事。
  • 舞劇《英雄兒女》交響樂合唱版首演,觀眾留言——「英雄是民族最...
    鴨綠江鐵橋,丹東白樺林,戰火紛飛的焦土,烈士犧牲的戰壕坑道……22日晚,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出品的舞劇《英雄兒女》交響樂合唱版在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拉開帷幕。兩個時代的「英雄兒女」齊聚一堂,成為劇場內引人注目的亮點。  舞劇《英雄兒女》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同名電影《英雄兒女》及巴金創作的小說《團圓》為藍本,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犧牲後,妹妹王芳堅持戰鬥,最終和養父王復標、生父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 韓軍慘敗給志願軍,傷亡率92%,為何只能如實寫進韓軍戰史
    其主要講述的是志願軍第二十軍與韓軍第三軍團兩個主力師之間的對抗,以志願軍完勝和韓軍損失92%戰鬥人員而告終。最後,第三軍團甚至因此而宣告解散。 志願軍第五軍團很快就加入其中的戰鬥,同張翼翔的第二十軍對韓軍的第三師和第九師進行「包餃子」。韓第三軍團軍團長劉載興一直關注著志願軍第二十軍和第五軍團的動向,發現他們想要包圍自己的第三師和第九師兩個主力師後,計劃在包圍圈形成之前,將全部的軍力往南方撤退。 劉載興將自己對時局的判斷和意見上交給美軍審核。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中國人民志願軍必須通過金剛川運送軍隊與物資,然而,一座架設在湍急河流上的木橋,則成為渡河的唯一通道。電影《金剛川》依據真實史實改編,講述了志願軍將士冒著敵軍的狂轟濫炸從當天下午到次日凌晨搭建和搶修木橋的故事。  不同於一般戰爭片的宏大敘事,《金剛川》只呈現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小片段。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中國人民志願軍必須通過金剛川運送軍隊與物資,然而,一座架設在湍急河流上的木橋,則成為渡河的唯一通道。電影《金剛川》依據真實史實改編,講述了志願軍將士冒著敵軍的狂轟濫炸從當天下午到次日凌晨搭建和搶修木橋的故事。  不同於一般戰爭片的宏大敘事,《金剛川》只呈現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小片段。
  • 《英雄兒女》:銀幕內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當我們談及這段歷史,便自然會想起曾經風靡全國、家喻戶曉的電影作品《英雄兒女》。無論是主人公王成的英雄形象,還是那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臺詞,抑或是在當時廣為傳唱的電影插曲《英雄讚歌》,都為一代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時代記憶,讓那份熾熱的革命精神與愛國情懷伴隨影像流傳至今。在當下重新述說這部電影幕後的故事,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影片散發的不朽藝術魅力。
  • 志願軍首位與敵同歸於盡的戰士,沒有立功,鐵血英雄默默無聞
    這場戰鬥湧現出了一批英雄人物,創造了多個第一,原本應該大書特書,但可能是40軍這支英雄部隊一向較為低調,以至於這場入朝作戰第一天發生的戰鬥很少被人關注。 10月25日,該師前衛團354團在溫井以北4公裡的公路兩側高地設伏,成功在兩水洞伏擊韓軍第6師第2團和一個加強營,斃傷俘敵近500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
  • 《英雄兒女》「王成」取材於三位英雄人物,每一個都有歷史原型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戰爭電影,由武兆堤執導,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堅持戰鬥,又和養父王復標、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聚的故事。電影中的志願軍英雄王成手裡握著爆破筒,向自己的部隊高呼「向我開炮」的那個場景,當年震撼了無數觀眾。這個英雄形象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他是由三個人的事跡拼湊而成,分別是蔣慶泉、於樹昌和楊根思。蔣慶泉1949年入伍,在軍中擔任步話機員。1952年隨軍到朝鮮戰場參加抗美援朝,在朝鮮的石峴洞北山遭到強敵圍攻時,向步話機高喊:「向我的碉堡頂開炮!」
  • 紀錄片《英雄兒女》熱播引發熱烈反響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兩集連播。紀錄片《英雄兒女》共分為六集:《祖國召喚》《極限戰爭》《熱血忠誠》《越戰越強》《萬眾一心》《永遠銘記》,每集52分鐘。
  • 第二季《故事裡的中國》再現經典「英雄兒女」
    《故事裡的中國》延續節目用實證精神和藝術創新講好中國故事的獨特手法,以重新演繹的經典文藝作品為媒介,證史之實,傳史之真,為在時光的流逝中泛黃的、殘缺的英雄故事補足有血有肉的真實細節。   11月7日,《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第三期。節目跟隨經典電影《英雄兒女》重溫英雄歲月,聆聽英雄頌歌。
  • 最強創排陣容,攜手打造史詩巨作《英雄兒女》!
    舞劇《英雄兒女》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的獻禮之作,不僅有對時代風雲、戰火硝煙、歷史際遇全景式抒寫,還從兄妹情、戰友情、父子情等溫情處入手,聚焦戰爭中個體生命的悲歡離合,以此展現中華兒女不畏強敵、敢於戰鬥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深沉厚重的家國情懷。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熱播 觀眾網友反響熱烈
    文揚認為:《英雄兒女》電視片,以讚頌志願軍英雄人物為主,從毛澤東的長子,到一個個普通士兵,又一次被感動!電影《英雄兒女》王芳扮演者劉尙嫻認為: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向英雄的志願軍致敬!志願軍後代聯誼會認為:《英雄兒女》前兩集看完之後,第一感覺就是角度選得好,用真實的畫面記錄人,記錄參與這一偉大鬥爭的最普通的人,而且注重細節,不是標籤式的、口號式的記錄,不是只記錄個體,是群體,折射的是整個志願軍的英雄群像!可信、可親、可敬、感人!
  • 他們以身體鋪路,把韓軍第一王牌部隊打...
    韓軍衝上山頂,與我8連展開殘酷的白刃格鬥。讓人驚嘆的是,在這場肉搏中,8連最後8人拼殺到渾身血痕累累,居然沒有人犧牲,硬是用刺刀將韓軍趕下陣地。3膠著就在8連打退韓軍這次進攻後,20團團長白指南命6連接替了8連防務。
  • 韓軍戰史中,為何詳細記錄慘敗給志願軍的戰況?
    但是在這本書中的一個章節卻顯得格格不入,那次戰役發生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是志願軍與韓國第三軍團兩個主力師的會戰,最終的結果卻是韓軍軍團被解散。 這場戰役發生在1951年5月16日,韓軍的第三師、第九師與第七師的聯繫被志願軍切斷。志願軍企圖將韓方三師和九師「吃掉」。
  • 《英雄兒女》有啥魅力?讓張藝謀念念不忘,用《一秒鐘》對其致敬
    個人最感動的一個點是張九聲和劉閨女雙雙被捆,背對背,席地而坐,一邊看電影《英雄兒女》,一邊哭。為什麼選擇《英雄兒女》這部電影呢?因為《英雄兒女》裡的父親尋女和《一秒鐘》的尋找女兒的影像有所呼應,都觸及到了父女之間的情感。
  • ...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 周年《英雄兒女》交響音樂會震撼奏響
    "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 周年之際,10 月 23 日晚 19 時,由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長影集團承辦的《英雄兒女》交響音樂會在長影音樂廳隆重舉行,以經典文藝作品致敬最可愛的人,匯成了一場氣勢恢弘、氛圍熱烈的正能量視聽盛宴,正式拉開了 " 長影周末音樂會 "2020-2021 演出季序幕。 音樂會由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實驗民族樂團常任指揮王璞執棒。
  • 中國粉絲追星送禮的韓軍猛虎師:是我軍手下敗將,曾被志願軍吊打
    中間穿著美軍皮靴的高大魁梧,笑得憨厚的是一級英雄楊育才,陝西勉縣人,共產黨員,志願軍68軍203師607團特務連偵察排副排長。1953年7月13日,在金城戰役中,楊育才帶領偵察班化裝成韓鮮軍,大範圍穿插深入敵後深入敵縱深,帶領著12名偵察兵深入敵後,成功地摸到了白虎團的團部。
  • 致敬| 70年前,上海市口腔醫院的「英雄兒女」!
    致敬 | 70年前,上海市口腔醫院的「英雄兒女」! 原創 復旦口腔 上海市口腔醫院訂閱號致敬「英雄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