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大三學生自殺,遺言曝光,惹人淚崩:人生太難,學會與自己和解

2021-01-21 正反讀書

作者:酷老薑

首發:正反讀書(ID:changjiangwenyi111)



這個冬天特別冷,看到這則消息時,更冷。

 

幾天前,北京交通大學大三的一位男生,選擇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走上絕路前,他在朋友圈發了一封遺書。



●他以自己的意志,經過了深思熟慮,選擇了毀滅自己。

  

●二十年來他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

 

●大學後,捨棄了做題這一優勢項目,根基被摧毀。生活無望,希望崩塌,對明天的期待已經毀滅殆盡,沒有了信念和理想。

 

●不知道未來是什麼,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支撐著他一步一步走下去的只有他對於別人的承諾,這一天的到來是他的決定,不再履行對別人承諾的決定。

 

●這樣活著沒什麼意思,一邊把自己偽裝得上進陽光而且樂觀,一邊又在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裡釋放自己最陰暗的一面。

 

●再見,朋友,不必悲傷,也沒有必要愁容滿面,人世間死已不是新鮮事,而活著,也不見得,更為新鮮。

 

這封網上流傳、曝光的遺書,看了不下3遍,越看越悲涼,心中抽痛。

 

悲涼、抽痛,一方面是哀嘆一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另一方面,是因為在這位同學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部分影子。他的選擇自殺,就好像心中某部分的自己選擇了決然離去。

 

這樣的感觸,不止我一個人。

 

「今天中午我是在群裡知道這個消息的,我怎麼也不敢想像他會做出這種選擇,我強忍著淚水衝到嘉園的樓梯間,給家人打了個電話,一邊打一邊哭,全然不顧洪水般衝來的消息,我怎麼也想不通這種事會輪到這麼好的人身上,看了他的遺書,一種龐大的無力感襲擊了我,小鎮做題家的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以及發現這種落差後的喟嘆與絕望……」

 

「他是我們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學院)18級的一位學弟,早上在明湖吃完飯看見路被封了,有一輛救護車在旁邊,中午在朋友圈看到了他留的遺書,宿舍裡只有我一個,看完後我蒙在被子裡哭了一中午,今年我大四,和他一樣的迷茫,考研近在眼前,我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2020年年初,一位家住湖北黃岡的老同學感慨,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會經歷新冠疫情肆虐……

 

前些日子,一位友人在朋友圈慨嘆,這一年怎麼就要過完了。2020真是魔幻的一年,新冠剛開始的時候,想著這一年該是多麼糟糕和漫長,但這一年居然一轉眼就結束了,原來糟糕是糟糕,卻並不漫長。

 

多想把這段話,說給北交大這位選擇自殺的男生聽。

 

糟糕是糟糕,迷茫是迷茫,艱難是艱難,但是會過去的。

 

好好活著,寒冬也會過去。

 

今年6月,「小鎮做題家」這個新詞突然火了起來,引發青年群體的共鳴。

 

此次北交大學生自殺,亦有自媒體同行將其歸結為「小鎮做題家的迷茫」。

 

什麼是小鎮做題家?

 

詞條解釋,出身小城鎮,埋頭苦讀,擅長應試,但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

 

北交大該自殺學生,遺書中暴露,二十年來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做題成為他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

 

有人立馬下話,這不就是小鎮做題家的活生生例子嗎?

 

關於小鎮做題家的詮釋,我更喜歡作者王欣(@反褲衩陣地)的說法:

 

「如果你來自中國的欠發達地區,父母是只能提供溫飽的最平凡工農,你完全依靠自己的學習成績來到了如今你生活的城市,從一無所有開始,拼命攢、慢慢熬,終於在這個城市安身立命,過上了完全不同於上一代的生活。那麼,你也是一個小鎮做題家。」

 

依靠自己的學習成績來到大城市,這背後需要智商、努力和運氣。從這點來看,北交大該自殺學生做到了。

 

從一無所有開始,拼命攢,慢慢熬,這背後需要努力和韌性。北交大該自殺學生缺失了韌性。

 

知乎網友@我亦求是 說, 

他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理想和意義。當他把自己大學生活的安排失誤描述成「聽信自由派」「全盤西化」,結尾引用葉賽寧的詩句,叮囑同伴「繼續革命」時,他在用集體的語言講他個人的事。他無法接受的其實是這個:對社會而言,他自己的一生是「微不足道」的,哪怕是一場自我毀滅的悲劇,也無法與他所想要的偉大與崇高牽扯上聯繫。 


無意去揣測、評判逝者,更想對選擇好好活著的年輕人說,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與其活在龐大而虛無的所謂意義中,不如與世界真實地去互動,日拱一卒,做好力所能及的一件件小事

 

《我的二本學生》作者黃燈說,

 

「一個年輕人陷入迷茫的時候,去做一些具體的社會實踐是特別好的。我會跟學生說你們下課如果沒事可以到天河區龍洞的城中村逛一下,跟快餐店老闆、外賣員聊聊天,要跟真實的世界和人接觸,幹具體的工作,它會讓人產生跟專業學習以外的與現實更堅定的關聯。」

 

2020年,艱難而不確定,無常和失去凸顯,堅韌地活著,本身就不容易,就值得給自己肯定。

 

至於成不成功,影響因素太多,凡事盡力,不必強求。

《無聲告白》作者伍綺詩說,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遺書中提到,


「不知道未來是什麼,不知道我想要什麼。支撐著我一步一步走下去的只有我對於別人的承諾,這一天的到來是我的決定,不再履行對別人承諾的決定。」

 

多麼決然的選擇,卻讓我想起了我的三歲小兒。

 

依然無意揣測、評判逝者,僅闡述個人觀點。

 

飯桌上,孩子不好好吃飯,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摸摸那個。我把他抱下飯桌,說,不吃飯,就下來。他會立馬說,可我的肚子會餓的。

 

三歲小兒都知道,不吃飯肚子會餓。北交大學生選擇自殺,遺書中卻通篇「慷慨赴死」之態,沒有對生命的一絲眷戀。

 

我不禁思索,他選擇自殺的決定,許正是被不能履行對別人承諾的壓力壓垮的表現,這真的是遵從自己內心的決定嗎?

 

在我看來,選擇離開,恰是選擇最悲劇的逃避方式去踐行了對別人的承諾,如同《讓子彈飛》中剖腹以證清白的六子,因為一碗粉丟掉性命。

 

如若放下了他者的承諾和期待,放下了證明自己的執念,大可接受自己成為暫時的失敗者。畢不了業,保不了研,可肚子還是會餓,飯還是要吃,天不會塌下來,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

 

再不濟,從個人感受出發,有自殺念頭時,也可能會考慮,哪一種自殺方式是最適合的。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中,主角歐維嘗試了上吊、封閉車內一氧化碳中毒、臥軌、開槍自殺等多種方式,卻都一一失敗。


為什麼?因為他的眼中尚有他人。


準備臥軌自殺時,不想,前面一乘客倒在了軌道,歐維的熱心腸讓他不能坐視不理,將摔倒乘客救了上來。他站在軌道中,火車呼嘯撲過來,自殺的意願即將達成。這時,他看到了月臺上一雙孩子的眼睛,許是怕給孩子留下死亡陰影,最後一刻他放棄了自殺。

 

太宰治在小說裡這樣寫道:


我曾經想到過死。

今年新年的時候,有人送我一身和服作為新年禮物。

和服的質地是亞麻的,

上面還織著細細的青灰色條紋。

大概是夏天穿的吧,那我還是活到夏天好了。


多麼希望,在北交大自殺學生準備赴死之際,腦中哪怕閃過一絲美好事物的留戀,結局可能都會不一樣。

 

如果此刻你覺得很難,不妨接受自己的頹喪,躺平,做個廢柴。

 

去他媽的期待,去他媽的成功,向三歲小孩學習,問問肚子,餓不餓,餓了,就去吃頓好的。

 

 


王小波說,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年輕時,記住的是最後一句,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

 

漸漸地,會發現,「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才是生活的真相。

 

晨間快走時,遇到一位快60歲的叔叔,聊天。

 

談起了自己作為30歲的年輕人,初體會上有老下有小,養育小兒,買房背房貸,只覺得生活越來越不自由,生活就像個困局,問題似乎只會越來越多,再也無法輕鬆過活。

 

叔叔說,你現在孩子還小,買了房,解決的只是「小家」問題。以後還會面臨雙方老人生病、孩子學業等大問題。

 

面對這沉重的未來現實,我啞口無言。

 

生活看似是個永不得輕鬆的困局,如何破局?

 

你可以去抱怨,將自己的境遇,歸咎於「小鎮做題家」的原生家庭局限,你可以去憤怒,憤怒大環境的不公平,憤怒巨富商人的資本剝削,你可以逃避,不信任他人……

 

可這能產生改變嗎?不能。這只會讓自己被抱怨和憤怒裹挾,為自己自暴自棄尋得藉口,甚至產生一種「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的虛假崇高感。

 

你可以選擇什麼?

 

《活出生命的意義》中,維克多說,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但它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的自由。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 


這句話似乎雞湯,當你把它奉為信仰時,它可能成為你好好生活的力量源泉。

「學院裡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件事,開始討論,很多人半開玩笑地說自己就想當個廢物,但事實卻是,我們間歇性地崩潰,偶爾開心,在學業的重擔下咬著牙踽踽獨行,沒有人甘心當廢物,可是有時候真的會承受不住,希望大家可以和自己和解,掛科了還有補考、重修,就算是延畢了大不了遲一點遭受社會的毒打,但一旦走上絕路,真的就什麼都沒了。」如果一時走到了「絕境」,我們可以選擇認慫,可以去學會與自己和解,放過自己。作者:酷老薑,獨立策劃人,自由撰稿人,個人微信公眾號酷老薑SHUO(ID:kulaojiang)。本文首發於正反讀書(ID:changjiangwenyi111),一個有趣,有料,有深度的公號,轉載請聯繫授權。

著名歷史博主@堅叔說歷史

每日更新故宮等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歡迎關注。

——講你愛聽,有趣的歷史——

-END-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正反讀書



相關焦點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自殺,「遺書」內容曝光,稱失去了人生的目標
    現在常常會有人提出疑問,現在的學校到底在培養學生什麼?是他們的學習能力還是他們做人的能力?又或者說現在的人到底期望學校裡能走出來的是什麼人?在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答案。但是對於正在上學的人來說,或許他們所希望的,只是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如果這個目標突然被動搖,他們就會變得很渺茫。
  • 北交大三學生稱,失去人生目標,跳樓身亡,只因無法正確面對失敗
    近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跳樓自殺身亡,這一事件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讓人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高學歷人才頻頻自殺這一社會問題上。這名學生墜亡現場擺滿了鮮花,讓人感覺無比沉痛。一個前途光明,風華正茂的名牌大學的大學生為什麼選擇了這樣一條不歸路呢?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疑似遺書稱「失去人生目標」
    12月15日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疑似遺書稱「失去人生目標」,遺書中說「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面對越來越嚴重的內卷,最近國內大學頻頻發生自殺事件,據前幾日相關報導,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909萬,總量再創新高。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如何在後工業化時代找到自己的定位,仍然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北交大一大三學生跳樓,墜亡現場擺滿鮮花,遺書內容曝光
    前幾天有四川小學生跳樓,現在又有一個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中無論是身處於怎麼樣的一個階段都會因為有壓力而讓自己活得很累,這名大三的學生跳樓之後起案發現場還有鮮花,隨後aging學生的於是乎也就被曝光了。
  • 北京交大一大三學生自殺,2020年怎麼啦?
    網曝北京交通大學一名大三學生自殺身亡,無獨有偶今年十月份大連理工大學一研究生三學生在實驗室自殺身亡還有十月份江蘇大學一名大學生墜樓身亡!短短兩月三明可謂世人眼中的優秀人物都以自殺,這種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真令人痛惜,這一系列大學生自殺事件,對我們的教育敲響了警鐘,是時候反思我們的教育了。社會對「優秀」的定義或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同樣我們會深思其中的原因,一定會看看他們的遺書寫了什麼?這兩名大學生的自殺,有一個共同特點,對未來的迷茫!
  • 剛看完四川一小學生跳樓的消息,又看到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的消息
    剛看完四川一小學生跳樓的消息,又看到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的消息。最近這是怎麼了?怎麼學生出事的消息屢屢出現呢?到底是社會對於孩子們的要求太高造成他們壓力過大,還是學校家庭過分重視應試教育忽略了心理建設呢?想想現在的孩子也真是挺不容易的,時時刻刻處處都被比較著,不光比課內成績,課外競賽,還要比才藝技能。孩子拼命努力的結果就是為了滿足家長無盡的虛榮心。
  • 遺書曝光: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墜亡現場擺滿鮮花
    近年來有關大學生自殺的新聞頻頻出現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名大三學生跳樓身亡該同學死前留下一份遺書圖片來源知乎目前這件事情在知乎上已經引發了很多年輕人的討論。生命是寶貴的,無論如何都應當珍惜。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05月09日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研三學生跳樓自殺, 家屬認為自殺原因為導師薛燕平阻撓其畢業;2020年9月初 浙江大學動科院女博士生燒炭自殺,自殺原因為導師壓榨;2020年9月初 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研究生上吊自殺,自殺原因為導師龍承念壓榨;2020年09月17日 北京交通大學土建學院大二學生跳樓自殺,自殺原因未知
  • 北交大學生自殺是「做題家」的悲劇?真相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01又是一位大學生自殺。真的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新聞,但類似的事情卻總是發生,衝擊著你的眼球。12月15日,北交大一名大三的學生留下了一封文採飛揚又悲情滿滿的遺書,然後跳樓身亡。顯然,這位同學的悲劇並不是「做題」,而是身為「做題家」的他不合時宜地放棄了自己「做題」的長處,以己之短,搏彼之長,最終全盤落空,連做題的優勢也已經失去。可以設想,如果他現在仍然在堅持「做題」而且仍然保持優勢,而不是去追求什麼「全面發展」,結果很可能就不是現在的樣子。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隨後,找了一些資料,發現該學生墜亡現場擺滿鮮花,讓人感覺心疼和揪心。真的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喜歡運動打籃球、唱歌據、學習有點拉胯
    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隨後,找了一些資料,發現該學生墜亡現場擺滿鮮花,讓人感覺心疼和揪心。真的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 網曝北京交通大學大三學生跳樓輕生,遺書曝光,內容引人「深思」
    大三男生為何決絕跳樓,他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苦衷?一、跳樓身亡、遺書曝光2020年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學和往常一樣充滿著安寧祥和,下課後,學校學生奔赴宿舍、圖書館、操場等,為自己的人生做不同方向的努力。
  • 女子安樂死全程,4分鐘告別世界,從清醒到死亡,2字遺言讓人淚崩
    估計受蘇格拉底之死影響太大,他的徒弟柏拉圖以及徒弟的徒弟亞里斯多德(這仨被稱為"希臘三賢")都很贊成安樂死,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甚至認為可以將自殺作為接觸一些無法治癒的痛苦的"良藥"。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不夠60、這成績一定掛
    他在臨死的時候真的是這樣想的,當這種玩笑話真的變成現實,我們誰都笑不出來了,留給我們的只有沉重…… 其實18級的壓力之大我們這些17級的人非常能理解,去年沒有壓縮教學周,沒有將正常教學周和小學期混在一起,我們已經非常疲憊,經常熬到夜裡兩點,回寢室倒頭就睡。上次碰到一位18級熟悉的學弟,他說他已經整整一個月沒有休息過了,周一至周五上課,周末小學期。17級的我們聽到只能說一聲加油,並報以苦笑。
  • 豆瓣評分8.9《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與自己和解,才能活得熱烈
    可惜,事與願違,作家留下"生而為人,對不起"的遺言,便臥軌自殺了。受到傷害的松子,渴望能夠得到安慰,所以很快便和作家的對手在一起了。但好景不長,作家的對手,只是出於新鮮感才和松子在一起的,他早已有了家室,並不會為了松子離婚。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沒有外部特意的誘導和壓迫
    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隨後,找了一些資料,發現該學生墜亡現場擺滿鮮花,讓人感覺心疼和揪心。真的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 火影:讓人淚崩的臨終遺言,自來也句句肺腑,他短短8字讓鳴人泣不成聲
    火影:讓人淚崩的臨終遺言,自來也句句肺腑,他短短8字讓鳴人泣不成聲 《火影忍者》這部動漫是很多人的青春,它陪伴了我們十幾年,我們中的很多人因為這部動漫中的角色獲得了前進的動力。火影總是有種神奇的魔力,它讓我們一起笑,一起哭。
  • 東湖夜讀 | 如果人生太難,不如放過自己
    02 如果人生太難,不如放過自己寂地曾在書裡寫道:年輕的我們心臟都是比較小的,一點苦難放進去,都顯得大。長大了的人,心臟就變大了。即使更大的悲傷裝進去,也照樣可以冷漠地離開,平靜地遺忘。細想來,苦難還是那個苦難,悲傷也還是那麼悲傷,只是人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心也變得大了,所以才能看得淡。
  • 心碎發文惹人淚崩,成年人眼淚決堤只在一瞬間
    近日,尼格買提就在網上發文,坦言自己母親病重後,他感到身心俱疲,也深深體會到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助,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任何一個人能夠無堅不摧,即使是外表看似強大的人,內心深處也總有一塊最柔軟的角落。
  • 北京交通大學大三學生跳樓,墜亡現場擺滿鮮花,遺書曝光
    學生輕生事件不在少數,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是學校生活壓力太大,還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太重所致,如何讓孩子能夠讓孩子平安歸來,成為熱門話題,北交大一名同學輕生,令人心痛不已。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交大人今年太忙了
    學生的遺書:教學周壓縮為15周,16周考試,沒有複習周。在我了解到理學院、交通運輸學院2019級都有超過8門考試。壓力巨大。 作為小院學生今年很慶幸。 所以快點放假吧放得越長越好。 各位該放鬆一下緊張了好多個月的大腦和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