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北京交通大學一名大三學生自殺身亡,無獨有偶今年十月份大連理工大學一研究生三學生在實驗室自殺身亡還有十月份江蘇大學一名大學生墜樓身亡!短短兩月三明可謂世人眼中的優秀人物都以自殺,這種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真令人痛惜,這一系列大學生自殺事件,對我們的教育敲響了警鐘,是時候反思我們的教育了。社會對「優秀」的定義或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同樣我們會深思其中的原因,一定會看看他們的遺書寫了什麼?
這兩名大學生的自殺,有一個共同特點,對未來的迷茫!大連理工大學研三學生自殺,在遺書上走下願來生做一隻貓,而這位北京交通大學生自殺也是對未來迷茫,對自己的優秀產生了困惑!
每每看到這些能考上名校的大學生自殺,心理真不是滋味。能考上「名校」這些孩子的「智商」肯定不低,可是他們缺少的是「情商」!「智商」先天性的是父母給的,而情商應該不是與生俱來的,他是後天形成的,與家庭社會有麼的關係,「情商」應該是家庭與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大連理工研三學子在一生中寫道,來生願做一隻貓啊,北京交通大學這位大三的學生遺書內容也是令人深思,總之就是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迷茫,這位交大大三的學生在要求自己全面發展的時候,不但沒能全面發展,發現自己做題的優勢,也不復存在,感到自己不在優秀!從而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了困惑!
高中階段可以說老師、學校的教育只是考上985、211,能考上就是「英雄」、就是學校的教驕傲,而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幾乎為零!在這種「畸形「」的教育理念下,出現這種悲劇也是必然!
社會對某一學校評價,也就是能考上多少清華、北大,985、211,和一本的上線率。對其他方面卻視而不見。說我們的教育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一點不為過分!
「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沒有了。「以分數論英雄」,以考上多少名校評價一個學校真的是需要給下一代「鬆綁」了!「我勸社會重評價,不拘一格論人才」。教育真正要回歸它的本質,而不能過於「功利化」!我們現在的教育要真正的回歸到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的四有大學生,而不要培養,只會考試,而其他一無是處的「拐才」!希望這一名大學生的死能給我們教育提一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