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上將視察學校,堅稱校門口地下有煤,軍代表派人狂挖十幾米

2021-01-09 騰訊網

許世友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期間,心裡一直想為江蘇百姓幹一些好事,為此,他一度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煤」上。

江蘇是一個能源消耗大省,煤非常緊缺,徐州的煤礦一般是由國家統一調配的,北方的煤往往又因為交通等原因無法及時到位,這個問題曾讓許世友倍感困擾。

某次,許世友聽人說,從地質構造的角度分析,蘇南的地底下可能有煤,這可讓許世友高興壞了,他立刻發動了大量的工兵和煤炭工人,在南京、鎮江等地方搜尋煤礦。

許世友的野心很大,他希望能扭轉全國「北煤南運」的局面,「為人類做出新貢獻」。很快的,一些地方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了很多小煤礦。

某日,許世友在南京孝陵衛某學校視察,期間他正好和陪同人員聊起了煤炭的問題,許世友突然來了精神,說道:「誰說江南無煤,我看是處處有煤,關鍵在於肯不肯深挖。」

他用腳在校門口畫了一個圈,接著說道:「你們信不信?就從這裡挖,挖不出煤我不姓許!」之後許世友就坐車離開了。

許世友的話從某種意義上說確實是對的,理論上說,在任何地方深挖下去,都應該能找出一些煤來,但問題在於煤層的深淺合不合適,儲量多不多,開採的成本和收益如何……江南那麼大,怎麼會無煤,只是大都不適合開採罷了。

許世友說者無意,陪同的軍代表卻聽著有心。這位軍代表是個實心眼的同志,他聽了許世友的話後,立刻召集了一群人在校門口深挖,挖了幾天什麼也沒有挖出來,倒是打了一口「井」出來,地下水呼呼地往外冒。軍代表吩咐大家抽水之後繼續挖,一直挖了近20米,終於挖出了一些黑顏色的土。

軍代表非常高興,去找許世友匯報「喜訊」,許世友一臉嚴肅地說:你們怎麼當真了……有煤的地方很多,你們為啥非要在學校門口挖?

還有一次,許世友在句容山區的一個煤礦視察的途中遇到了幾個年輕人,這幾個年輕人為了找樂子,竟然打賭看誰敢把許世友的帽子摘下來。其中一人接受賭約,走到許世友跟前,對許世友說:「許司令,您的帽子不錯,借我戴一戴吧!」也不等許世友回答,年輕人就動手摘下了許世友的帽子戴到了自己的頭上……

警衛人員立刻就衝了上去給他扭住了,隨行工作人員也都傻眼了——許司令的脾氣大家都是知道的,這幾個「愣頭青」做出這樣的事,簡直是自討苦吃。

就在大家為這幾個年輕人擔心的時候,許世友卻非常寬容和友善地對他們說:你們在這裡挖煤,是不穿軍裝的煤海尖兵,喜歡的話我給你們一人發一套軍裝作為獎勵……

許世友對煤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上將王誠漢,許世友最器重的60軍軍長,兩任軍區副司令員
    第60軍的前身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八縱隊,首任司令員是上將王新亭。解放戰爭期間改編為華北野戰軍8縱,直接歸徐帥指揮。此軍不管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是抗美援朝,都是一把能夠直插敵人胸膛的「尖刀」。1949年全軍整編,8縱正式改編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60軍。能夠擔任此軍軍長的,無不都是戰功赫赫的人中龍鳳。
  • 開國上將視察部隊,發現戰士被子潮溼,怒批這是八路軍糊弄八路軍
    許世友的讚嘆王建安上將1908年出生於湖北黃安,自幼家境貧寒,曾靠討飯為生,14歲時去給地主放牛打短工,期間倍受欺凌。17歲時,王建安火燒地主房子後離開家鄉投軍。王建安將軍這麼做顯然是為了大家好,而且他確實避免了許世友等同志犯下大錯——如果他們真的離開延安,就不會有後來的上將許世友和上將洪學智了。但是,許世友的脾氣我們都是知道的,他對王建安的「告密」行為非常憤怒,即使他後來也承認了自己拖槍離開不對,但他還是沒有原諒王建安。
  • 許世友帶著秘書去打獵,秘書打中了啥?許上將不高興,臉色很難看
    許世友是開國上將,他一生酷愛喝酒、打獵。許世友將軍從南京軍區來到了廣州軍區,進入廣州留園7號。 有一年中秋節,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請工作人員一起吃團圓飯。大家歡聚一堂,許上將首先端酒杯和大家喝一杯團圓酒。然後,他與工作人員及家人一個一個碰杯。不一會兒,十幾杯茅臺酒已經下肚。 許世友的秘書孫洪憲擔心許司令年齡大了,喝多了頂不住,於是就勸他少喝幾杯。
  • 許世友比武:警衛員讓了十幾招,硬生生接了一腳,反手一拳打來
    開國上將許世友是我軍中出了名的「武林高手」,常常找人比武,切磋武藝。有一次,「武林高手」竟然栽在了一名警衛員身上。許世友是河南新縣人,幼時家貧,吃不上飯,九歲被送到少林寺做雜役,專門幹挑水,劈柴,清掃等雜活,還要伺候寺內的僧侶。一有空,就偷躲在一邊,看僧侶們演練武功,邊看邊學。
  • 對越自衛反擊戰奮起還擊,上將許世友是如何吊打白眼狼越南侵略軍
    1979年2月17日有22.5萬解放軍集結在中越邊境,準備反擊越南的侵略行徑,小平同志親自點將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成為越南自衛反擊戰的總指揮。經過偵查發現駐守紅河的越軍在夜間基本沒有活動,十分有利於解放軍進行偷渡,因此指揮部決定改強渡為夜間偷渡,然而行動剛剛開始士兵們發現有幾艘偷渡用的小舟被劃破洩了氣,根本無法使用,在戰爭中時間就是生命,如果不能按時完成偷渡計劃,後果將不堪設想,先頭連連長立刻決定按原計劃偷渡,為了確保士兵的安全那些被劃破的小舟由原來乘坐5人改為2人。
  • 上將許世友:獨創「螳螂刀法」立下赫赫戰功,晚年卻因喝酒患肝癌
    引言開國上將之一的許世友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是毛主席身邊的一名猛將,參加過很多知名的戰役,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他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共產主義事業。許世友喜歡找人比試切磋,有一天,有位師姐來找他比試。看到找自己比試的是一位裹著三寸金蓮的女人的時候,許世友有些不屑一顧。可是直到和她交上手以後,他才知道自己有多麼小瞧這位師姐,比試沒幾個回合,許世友便被這位師姐一腳踢出很遠。
  • 建國後許世友,當20多年地方軍區司令,還當了20多年的京官
    許世友,1905年生在湖北麻城乘馬崗區許家窪,他本來是湖北人。可是現在許世友又成了河南新縣人。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新縣是一個新設立的縣,把之前湖北的一些地方也劃了進來。所以說許世友是河南人對,說他是湖北人也對。這個許世友的回憶錄寫得很清楚,不應該成為爭議。不管河南,還是湖北,都在鄂豫皖,都是在大別山區。
  • 許世友下連當兵,打獵給戰士們加餐,班長:普通的兵不能打獵吧?
    據《許世友傳》記載:「軍委的文件下發第二天,南京軍區就召開了會議討論如何落實幹部下連計劃」。在會議上,許世友第一個發言:同志們,軍委這次的幹部下連計劃,是一個非常好的計劃,我堅決擁護。我們的機關幹部十幾年不當兵,已經不了解戰士們的生活情況和思想狀態了,這對幹部指揮軍隊是非常不利的。
  • 許世友晚年:寄給兒子50元置辦棺材,葬到母親墓前是唯一遺願
    在兄妹幾個人中,大概是因為自己體弱多病的緣故,母親最疼愛許世友。但是,家裡只有一點薄田,養活全家十幾口人,更是難上加難。為了活命,年幼的許世友便跟隨母親到處乞討,許世友也多次因為餓急了,而暈過去。幾年後,許世友已經十幾歲了,他也學到了少林寺的十八般武藝。16歲這年,許世友已經離家八載有餘,突然接到舅舅的來信,說母親得了重病,向來孝順的許世友,連忙回到了家中。但是,離開了少林寺,又開始了自己苦難的生活。
  • 許世友嗜酒如命,毛主席和他約法三章,此後他果然從未因酒誤事
    提到開國上將許世友,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此人愛喝酒,事實也是如此,許世友愛喝酒,是出了名的,甚至將他視為嗜酒如命,也並不過分,但是很多人或許都有這麼一個疑問了,許世友愛喝酒,那麼他有沒有因酒誤事呢?事實是沒有。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那麼,作為軍銜等級排名第三的上將級別,是有57位戰將授予了此軍銜。然而,在這57位上將中,也是有排名的,那麼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嗎?
  • 揭秘許世友上將三件葬品:茅臺、獵槍、人民幣,護靈車隊一級戰備
    而是許世友的酒量,許世友喝起酒來十分豪爽,酒量驚人,別人喝酒用碗,而他則直接拿起酒罈就喝。戒飯可以,戒酒不行許世友將軍喜歡喝酒,尤其是茅臺酒。在許世友的一生當中,酒已經成為了許世友將軍的伴侶,不能一日無酒。
  • 這位上將是大正拳高手,把許世友撂倒,後成國家副主席
    但是,多數人對他的武功不了解。王震學的不是少林功夫,也不是武當功夫,而學的是宋代抗金名將嶽飛創立的大正拳。王震是湖南瀏陽縣烏龍鄉人。這裡民風強悍,習武成風。王震的第一位師傅,就是他的外祖父——董香桃。董香桃從小習武,為人俠義,洪秀全太平天國軍打到湖南時,他憑著一身好武藝,參加了起義軍。後來在太平天國軍離開湖南時,他沒有跟去,又回到老家。
  • 許世友下連隊當兵,收「徒」眾多,彌留之際念叨:老班長呢?
    其中包括楊得志、楊成武、鄧華、陳再道這些擔任大軍區司令的上將。當然,53歲的南京軍區司令許世友上將也不例外。許世友脫下將軍服,穿上士兵裝,摘下大蓋帽,戴上船形帽,佩帶上等兵軍銜,成了某軍六連七班的一名老兵。許世友規定:既然是當兵,就不能再當他是首長。
  • 1939秋,時任386旅副旅長的許世友,為何找朱老總說:不想回去了
    參謀長李聚奎也被派出去了,他帶領一部分部隊,從晉東南到冀南再到魯西北不停地戰鬥,目的也是開闢抗日根據地。陳再道和李聚奎都走了,386旅的旅領導,只剩下陳賡、王新亭兩個人了。而此時的386旅,已經很強大了。
  • 許世友前妻想復婚遭拒,幾十年後前妻有一事相求,他只說了八個字
    在新中國成立的道路上,我國經歷了多次艱苦的戰爭,靠著將士們的奮勇作戰和老百姓的支持,才有了最終的勝利,戰爭中湧現出很多優秀將領,許世友將軍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許世友將軍,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可是開國上將之一,一生戰功無數,光輝照耀幾代人。
  • 許世友教戰士練板凳功,司務長苦惱:食堂板凳,都缺胳膊少腿
    會上,上將許世友第一個要求下連當兵,與戰士同甘共苦。10月17日清晨,許將軍穿著一身士兵服,乘吉普車來到浙江寧波海防前線某部6連當兵。剛到連隊營房門口,他就發現,全連官兵都整齊列隊在大門口,除了掌聲,還敲起了鑼鼓「伴奏」。許世友背著包進了門,就看見連長跑步向他走來報告。許世友一見,連連擺手說:「你們弄錯了!
  • 朱德視察石景山鋼鐵廠
    朱德對於石鋼的情況非常關心,多次到石鋼視察,指導建設。從1956年到1959年,石景山鋼鐵廠完成擴建任務,由過去只能單純生產生鐵,發展成為能夠生產生鐵、鋼、鋼材、鐵礦的聯合生產企業。在這苦心經營、不斷擴大生產能力的四年裡,朱德先後10次來石鋼視察、指導,與廣大職工共圖建設大計。
  • 共和國開國上將們的入黨介紹人都是誰?
    1955年,劉亞樓被授予上將軍銜。上將許世友由共青團員轉為共產黨員。1926年8月,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一團四連任連長的許世友,受部隊中共產黨員的影響開始放棄個人升官發財的打算。9月,經傅孟賢、胡德魁(中共地下黨員)介紹,許世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傅孟賢的教育和影響下,許世友決心脫離舊軍隊,到黃安、麻城找共產黨。
  • 上將王建安:病床上指揮作戰解放濟南,72歲病逝,無一人前來弔唁
    也是因此,他便被派在隊尾前行,即可以讓他進行防禦,又能收攏殘兵。對王建安而言,一路之上他沒有遇到殘兵,反而遇到最多的是深陷泥濘的士兵們。之前不知道沼澤地恐怖的他們見到有人深陷泥潭時便想著去搭救,但往往沒有救回一人反而還是許多人丟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