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期間,心裡一直想為江蘇百姓幹一些好事,為此,他一度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煤」上。
江蘇是一個能源消耗大省,煤非常緊缺,徐州的煤礦一般是由國家統一調配的,北方的煤往往又因為交通等原因無法及時到位,這個問題曾讓許世友倍感困擾。
某次,許世友聽人說,從地質構造的角度分析,蘇南的地底下可能有煤,這可讓許世友高興壞了,他立刻發動了大量的工兵和煤炭工人,在南京、鎮江等地方搜尋煤礦。
許世友的野心很大,他希望能扭轉全國「北煤南運」的局面,「為人類做出新貢獻」。很快的,一些地方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了很多小煤礦。
某日,許世友在南京孝陵衛某學校視察,期間他正好和陪同人員聊起了煤炭的問題,許世友突然來了精神,說道:「誰說江南無煤,我看是處處有煤,關鍵在於肯不肯深挖。」
他用腳在校門口畫了一個圈,接著說道:「你們信不信?就從這裡挖,挖不出煤我不姓許!」之後許世友就坐車離開了。
許世友的話從某種意義上說確實是對的,理論上說,在任何地方深挖下去,都應該能找出一些煤來,但問題在於煤層的深淺合不合適,儲量多不多,開採的成本和收益如何……江南那麼大,怎麼會無煤,只是大都不適合開採罷了。
許世友說者無意,陪同的軍代表卻聽著有心。這位軍代表是個實心眼的同志,他聽了許世友的話後,立刻召集了一群人在校門口深挖,挖了幾天什麼也沒有挖出來,倒是打了一口「井」出來,地下水呼呼地往外冒。軍代表吩咐大家抽水之後繼續挖,一直挖了近20米,終於挖出了一些黑顏色的土。
軍代表非常高興,去找許世友匯報「喜訊」,許世友一臉嚴肅地說:你們怎麼當真了……有煤的地方很多,你們為啥非要在學校門口挖?
還有一次,許世友在句容山區的一個煤礦視察的途中遇到了幾個年輕人,這幾個年輕人為了找樂子,竟然打賭看誰敢把許世友的帽子摘下來。其中一人接受賭約,走到許世友跟前,對許世友說:「許司令,您的帽子不錯,借我戴一戴吧!」也不等許世友回答,年輕人就動手摘下了許世友的帽子戴到了自己的頭上……
警衛人員立刻就衝了上去給他扭住了,隨行工作人員也都傻眼了——許司令的脾氣大家都是知道的,這幾個「愣頭青」做出這樣的事,簡直是自討苦吃。
就在大家為這幾個年輕人擔心的時候,許世友卻非常寬容和友善地對他們說:你們在這裡挖煤,是不穿軍裝的煤海尖兵,喜歡的話我給你們一人發一套軍裝作為獎勵……
許世友對煤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