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強國,男,現年56歲,中專文化。該同志1988年3月在桂陽縣敖泉鄉農技站任農技員,1991年任橋市鄉農技推廣中心主任,2010年調至光明鄉農技推廣中心,2013年至今任雷坪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2019年被評為農藝師。他紮根基層32年,堅持為農技推廣事業獻身,堅持為農民服務,以務實敬業的精神得到了群眾和上級部門的高度評價。
一、甘於奉獻32年,為民服務見忠貞
「我是農民的兒子,我要盡我所能去回報他們。」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後卻是夏強國32年的無悔付出。先後輾轉到四個鄉鎮工作,桂陽的偏遠山區基本都留有他的足跡。面對艱苦的工作條件,他沒有一句抱怨,懷著對這片土地和農民的熱愛和感恩之情,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紮實工作。有新的政策到來,他趕緊匯報下鄉宣傳;有新的技術突破了,他急忙給種植戶進行指導。32年間,數不清走破了多少雙鞋,磨爛了多少個腳泡,走訪了多少戶農戶,但留給白水、橋市等山區的是田間茂盛的水稻和滿山遍野的果香。
在黨中央發起脫貧攻堅的號召後,夏強國又自覺擔負起了貧困戶的技術引領者角色。為此,他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原則,實行以村為單位進行分類教學,幾年來共計培訓貧困人口800餘人次,為貧困戶發放各種科普資料5000餘份,極大地提高了貧困戶的農業科技水平。同時,對有務工意向的貧困戶,他積極聯繫對接水果、中藥材合作社,安排貧困戶進行就業,既學到了技術,又切實增收,獲得了貧困戶的一致好評。
二、投身科技推廣,產業振興顯擔當
作為奮鬥在基層戰線的科技工作者,夏強國將科技推廣真正的當成了終身事業在奮鬥。他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先後舉辦過上百場的農業技術培訓班,推廣了雜交新品種及農業新技術上百個,先後將優質稻高產栽培技術、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測土配方高產栽培技術、雜交油菜高產栽培技術、柑橘改良高產栽培技術等農業技術進行了推廣,確保了農民第一時間掌握新技術,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隨著國家發展重心逐漸向農村傾斜,夏強國結合國家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大力推動農村農業產業發展。他引導發展了種糧和特色種植大戶,發展水果規模化栽培,培育了雷坪鎮優質水果冰糖橙基地,引導建設了雷坪鎮優質大米加工銷售基地。特別是近幾年,為大力發展雷坪鎮特色農業產業,先後邀請外地專家對雷坪鎮脆蜜桃、油茶、冰糖橙等經濟作物進行技術指導,雷坪鎮先後建立起8000餘畝油茶產業基地、8000畝冰糖橙產業基地和1000餘畝脆蜜桃產業基地,品牌效應逐漸凸顯,產品更是供不應求,已遠銷至廣東、浙江等地。同時推廣成立中藥材種植合作社3個,培育中藥材種植大戶6戶,玉竹、白芨、沙參等種植規模也越來越大。
疫情期間,為積極響應中央、省、市、縣關於糧食生產的號召,紮實推進落實早稻生產面積工作,夏強國從接到命令的第一刻起,就時刻繃緊了那根弦。對種糧大戶逐戶走訪到位、思想動員到位、技術指導到位、跟蹤服務到位,同時堅守底線,對拋荒的土地進行多次動員,最終打破了雷坪長期無人種植早稻的慣例,落實早稻面積2689畝。
三、忠於平凡崗位,敬業務實守初心
雖然長期以來在農技推廣崗位上工作,條件艱苦,工作很累,需要經常行走在田間地頭搞服務,走村串戶搞推廣,還要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試驗示範推廣任務,但32年來,夏強國從沒放棄過,堅持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堅持為農民服務的宗旨沒有改變過。他紮實敬業的工作作風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先後獲得郴州市2016年度農業工作先進個人、桂陽縣1997年度農林水系統先進工作者、2000年桂陽縣科技進步獎、2011年縣農業工作先進個人、首屆郴州市農民滿意的農技員(2013年)稱號,並且在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4年均獲得縣政府嘉獎。諸多的榮譽沒有讓夏強國迷失自我,他反而覺得自己肩上的任務更重了。於是,他更努力的扎入到知識的海洋中,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在2019年獲得了農藝師的職稱。(來源:桂陽縣文明辦)
編輯:曹倩【來源:郴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