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法師慈悲開示
【經云:輪王亦有三十二相,而不及佛,即此意也。】
佛出現在世間,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也有八十種好,但是這個相比不上佛那樣的殊勝,沒有佛那樣的明顯清晰。相貌是福報,有福的人一看那個相貌就不一樣。
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菩薩修行成佛了,成佛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業障習氣無明統統斷除了,但是福報不一定圓滿,所以佛還得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福報,「百劫修福」,可見得福報重要。但是,佛修福是在最後修,先修慧,為什麼?有慧縱然沒有福,不會墮落,所以慧成就之後再修福,這是很聰明的做法。
為什麼要修福?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成了佛、成了菩薩,如果這個相貌不好看,很醜陋,人家一見就討厭,你再好的佛法說給他,他不聽,他跑掉了,不願意親近你。所以釋迦牟尼佛,這是世間最好、最圓滿的相貌。
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阿難尊者出家,佛問他:你為什麼出家?他看到佛的相貌太好了,這樣出家的。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秀色可餐。看到那個相貌太美,自自然然就跟他去了。所以相貌是攝受眾生的一種手段,人總是願意跟福德很大的人走。佛也得要迎合世間人的心理,如果為他自己,大可不必,百劫修福是為度眾生的方便。修福、修慧有先後次第,這個我們一定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