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陰德深厚的人,會有這3種相貌,你有嗎?

2020-12-17 蓮荷居士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代人為了一副俊朗俏麗的面龐,不惜在臉上動刀子,去隆鼻、割雙眼皮。可是,我們凡夫重視相貌,只圖外表好看,卻忽略了相貌下的陰德。所謂「相由心生」,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許多長相很好的人,可能人生並不順利,有時甚至煩惱叢生。

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一切法由心而生,倘若心中不存善念,未能修集福慧陰德,即便相好貌美,恐怕也無福消受。《百福莊嚴經》中說,諸佛要經過一百大劫的修行,才能成就相好莊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古人也講「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一眼望去就能知道眾生心中所思所想,由此也大概可以猜測人生的軌跡。陰德深厚的人,常有這三種相貌,看看你有嗎?

01慈眉善目

佛言「相隨心轉」,眾生的一切相,都是過去業力變現。所以,相貌清淨、莊嚴的人,必然是陰德深厚所感召的大福報。心惡之人也許能靠化妝遮掩自己,但是人的眉眼卻無法欺騙他人。心中是慈悲喜舍,相貌就慈祥,讓人樂於親近;心中是貪嗔痴,相貌就猙獰,讓人感覺恐懼。

曾聽師父講過一則典故,過去有位畫師被請到寺院,為大殿牆壁作畫。起初三個月內,畫師每天都要描畫無間地獄、夜叉、護法金剛等形象,等到畫作完工,畫師臉上滿是橫肉,十分兇惡。接下來幾個月,畫師要為諸佛菩薩畫像,再次完工時,他的面相已經完全改變,眉宇之間滿是慈悲,令人心生敬意。

02常開笑口

寺院山門處常有一座「歡喜佛」,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彌勒佛,一進寺院,彌勒佛就笑臉相迎,會讓人暫時放下心中的煩惱。大肚能容,笑口常開,這也是陰德深厚的表現。相反,慧淺福薄的人,時刻在攀緣、比較、貪婪,想笑都難。

即心即佛,盡心作佛。以佛心為己心,才能真正的常開笑口,看淡世間是非榮辱,活在清淨安樂當中,自在灑脫。

03謙卑含容

《六祖壇經》云:「內心謙卑,等視一切眾生。」陰德厚重的人,成就很大,但他們往往也極為謙卑。就如同成熟飽滿的稻穗,都是垂下的,而空癟的稻穗,反而高高揚起,迎風招搖。

我慢高山,不存法水。陰德越是淺薄的人,越會自認高明,神態得意,臉上時常表現出倨傲無禮,等到四處碰壁,又反過來抱怨世事不公。常聽到一種怪論,認為「謙卑含容」是奴性的表現,做人一定要張揚個性。實際上,人只有謙卑,才能反躬自省,而自滿的人,是不會接受善法勸導的。傳統文化中講,水滿自溢,剛則易折,也包含謙卑這層道理。

相由心生,人身上的陰德和業障,都可以通過外在的相貌看出來。佛家所講的「相貌」,並非江湖「相術」,佛也並非貪戀容貌。佛的相好莊嚴,只是攝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就如《楞嚴經》中阿難尊者所說,他是因為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因而對佛法生信。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會有這3種相貌,你有嗎?
    俗話說:有心無相,相遂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相由心生」,一個人的相貌並不是從出生就永久不變的,它是會隨著一個人自身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積德行善能使相貌變得美麗端莊。如果一個人原來面露兇相,但後來棄惡從善,變得越來越良善,這樣的人相貌就會慢慢轉變成慈悲相。
  • 陰德深厚之人,都有哪些福報?
    ,會多為朋友著想,而人與人之間,最看重的是以真心對真心。 雖說陰德深厚之人,做好事不求回報,但這種回報依然會在無形中歸來,他們會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的人緣變好了,似乎自己身邊,處處都是貴人。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你有嗎?
    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別人能夠離苦得樂,慈悲待人,亦善待自己,這才是「善」。你有一絲惡的念頭,就不是真善。「陰德」厚重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一、不怕吃虧,樂善好施害怕吃虧的人佔不到什麼便宜,願意吃虧的人,上天不會讓他虧。
  • 「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有這三種行為,看看你是嗎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陰德是指暗中施德於人,行善不留名。積陰德之人,哪怕默默無聞,也會收穫福運,讓自己人生得福。有人或許會認為這些是迷信,但從佛學的角度來說,這並不是迷信,而是因果之道。這種行善積德的福報,並不是自己做了善事,就會給予,而是萬物的自然規律。
  • 佛教:常「積陰德」的人,身上會留下4種痕跡,看看你有嗎?
    不被人知道的善行就能積累陰德,只要堅持做好事,不求回報就可以。經常「積陰德」的人,身上會留下4種痕跡,看看你有嗎?第一、懂得感恩。經常積陰德的人,不一定名人、偉人,但一定是一個懂得感恩之人,尼採說: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如果你不懂得感恩,你的生命會有一種缺陷。
  • 陰德厚重的人,有3種特徵,看看包括你嗎?
    導讀:立榮名,不如種陰德。正所謂,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長壽,兒女成才,事業發達,不愁吃穿,這些都是一個人的「福報」。人活一世,沒有不想享福的,然而福報不是憑空就有的,是自己修來的。現在很多人,價值觀扭曲,都說善人多磨難,自己也隨波逐流,喪失了自己修福報的大好機會。宇宙間是有規律的,人的善惡因果也有規律可循,也許短期來講,看不到善人有好報,但是把時間距離拉長,你就會發現,因果是不虛的,有個詞叫「因果異時」。
  • 佛教:這3種人,與佛有緣,佛緣最深,有你嗎?
    有了佛性,才能讓內心回歸安寧與自在,才能尋找到究竟的解脫,不再隨業流轉,在六道裡輪迴。所以,結佛緣不是非要你倒寺院裡去,而是內心如佛菩薩一般慈悲善良清淨,一個善良的人,縱使沒有佛教信仰,也是離佛最近之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佛緣深厚,看看有你嗎?
  • 這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要警醒!
    種善因,結善緣,得善果,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您閱讀本文。古人常說:「德者,得也,世間萬有,唯有德者居之。」佛法認為,一個有德之人,就有了世間的福德資糧,如果我們不去損耗自身的陰德,就不會招來災禍。
  • 佛教:有這3種面相的人,往往命好福深,看看有你嗎?
    一個人的起心動念是會呈現在相貌上的,也是內心活動的映射,掩蓋不了。好命還是苦命,觀相即可知。欲修好相貌,先修好己心,心正了,命自然就好。當然,有福報的相貌不是刻意修出來的,不是靠外物,而是內秀。胭脂水粉再厲害,也掩蓋不了一個人的內在氣質。
  • 佛說:「相由心生」,有福之人常有這3種相貌,看看你有嗎?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有福之人常有這3種相貌,看看你有嗎?一、「慈悲」相提到「慈悲」,我們都會自然而然想到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可謂是大慈大悲的化身,「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慈航普渡、救濟蒼生。
  • 佛教:這5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曾經種下的「因」決定當下的「果」,「因」不改,你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用。「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以下這5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一、殺生經曰:諸餘罪中,殺生為最;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殺生的果報真實不虛,關於此,佛經中也有詳述。
  • 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老人們常說在生活中要多積陰德,那麼到底什麼是陰德呢?陰德就是在暗中做有益於他人的好事,也叫做陰功。做好事不被人發現,悄無聲息的才叫做陰德,而大張旗鼓的行善積德,就叫做陽德。陽德是有漏之德,一個人大肆宣揚自己的行善積德事跡,因為大肆宣揚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名氣,積累的功德因此也就消耗掉了。
  • 佛教:這4種話,千萬要少說,因果報應很大!
    一個人若守不住自己的嘴,也必然守不住人生的福氣。佛教說人的業力分為三種,即身業、意業和口業。要想人生吉祥,就要懂得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一個人業力不清淨,人生就難以順遂。口業重的人,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相貌的不端莊,就是相貌粗鄙,使人難以親近,和邪淫的果報一致。
  • 佛教:做好這四件事就是在積大陰德,你看看做到幾件?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我們的一舉一動,心中所想所念都在因果之中。每個人都想遠離厄運,生活中多一些福報,但它們從何而來?是不是多給佛上香,多在佛前拜一拜,多給佛供養,還是祈求上蒼,算命測風水,這些就能改變命運嗎?
  • 有這5大特徵人,福報無量,尤其是第5種,看看你身上有嗎?
    在古時候,某些家庭中出了賢人,子孫考中了狀元,人們都會說這是祖上積德了,所以兒孫才有福。積德也有「陽德」和「陰德」之分,只有積累了「陰德」,不但自己獲得福報,更能福佑子孫。「陰德」是什麼?怎樣積累陰德呢?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既然眾生皆有佛性,那為什麼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呢?這與眾生的緣有關係,比如說,一個人和地藏菩薩有緣,觀音菩薩度他,他就沒有感應。如果這一生沒有遇見地藏法門,那今生就與佛無緣,無法得度。佛菩薩是慈悲的,但不是萬能的。從一般意義上來說,只要心中有佛,就會對佛法感興趣,就很容易遇到自己適合的修行法門。
  • 這3種人佛緣深厚,即使不拜佛,佛菩薩也會用心「庇佑」
    佛教認為有佛緣的人,為人謙和有禮,博學多才,能夠破解很多的災難。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也能夠佛緣深厚,讓佛菩薩保佑自己生活和修行,能夠一帆風順,最後度過苦海活得自在。所以很多人平日裡時常燒香拜佛,但是卻沒能夠獲得佛緣,而這3種人佛緣深厚,即使不拜佛,佛菩薩也會用心「庇佑」。
  • 因果不虛,做這10種事,果報是相貌醜陋,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所以說相貌美醜的形成,不只是今生形成的,因果通三世。人的命運自己可以掌握,那自己的相貌自然也是可以掌握的,所謂修福,就是要修福報,修福相。福報有了,自然滿臉福相。想要美麗,想要帥氣,這是果報。要得到相貌端莊的果報,就要種因,有因就有果。「因」就是佛家所講的十善業。佛陀身相端嚴,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怎麼來的?
  • 佛教:具足這3個特徵,與佛有緣,是大善根之人,看看有你嗎?
    在佛法裡面講,能把五欲六塵放下的人,都是善根深厚之人,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了不可得,就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有的人確實,天生就具有深厚的佛緣,天生就「心慈念善」,我們往往稱這類人,具有大善根福德。一般來講,在生活具足大善根的人,都有以下3個特徵,看看有你嗎? 第一、對佛法信心堅定,對因果報應深信不疑。
  • 佛教:傷害這三種人,極損陰德,儘量多結善緣
    「世間一切皆有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這句話是最常見的佛門諺語。凡接觸過佛法佛學的信眾都知道,佛家對因果定律是深信不疑的。他們認為:一個人種下何等因果,就會收穫何等報應,善惡是非,不論是現實還是來世,因果不空,報應不爽,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