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港版的翻譯與大陸最大的區別是什麼?你喜歡哪個翻譯呢
諸如像是《火影忍者》這樣的漫畫來說,其受眾程度是遠遠超過我們想像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出於語言和習慣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中國,也會出現不同版本的翻譯,而港版就是很好的例子,畢竟香港人大部分還是在說粵語,所以很多翻譯的習慣也是根據粵語來的,因此會有很大的差距,不過漫畫的意思基本上是不會有改動的,不過在名字方面,的確是很大的差距,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港版會大陸版有這樣明顯的差距呢?
翻譯原文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以《火影忍者》為例,我們僅僅是從角色的名字上就能知道港版與大陸最大的區別,也非常明顯的表現出港版翻譯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喜歡直接翻譯原文中的根本意思,而大陸版本則更加傾向於音譯,我們可以用以下幾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來看看港版的習慣,漩渦鳴門,內輪佐助,畑鹿驚,日向螺旋,猿飛蒜山,光是看名字,你能知道這些人物是誰嗎?我猜測大部分應該是沒問題,但是有一個,不清楚的朋友恐怕是很難通過名字來判斷的,因為完全與大陸版不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與大陸版做一個對比。
漩渦鳴門=漩渦鳴人,內輪佐助=宇智波佐助,畑鹿驚=旗木卡卡西,日向螺旋=日向寧次,猿飛蒜山=猿飛日斬。這樣看起來就一目了然了。相信對於火影有些了解的朋友更會一目了然,實際上主角鳴人在日語中就是鳴門卷的意思,是日本拉麵中的一道配菜,所以港版就直接這樣翻譯了,內輪佐助則是因為宇智波家族的標誌是一個團扇,這裡重點解釋一下「畑鹿驚」,為什麼與大陸差別這麼大,大陸的「旗木卡卡西」實際上就是音譯而已,而港版則是在追求原版日語中,假名的漢字寫法,因為卡卡西這個人物,名字本身就是一種在守護莊家的稻草人,所以「畑」有耕地的意思,而「鹿驚」則是稻草人,所以就有了這個名字了。
港版翻譯是是迎合粵語習慣的
很多人看港版會非常不習慣,主要是因為港版的翻譯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粵語準備的,因此對於會說粵語的廣東朋友來說,應該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不過有時候,港版與因為要照顧粵語的發音和吐字習慣,並且再加上喜歡翻譯原本意思習慣,有時候也會顯得多此一舉,比如說火影中的「查克拉」,查克拉當然是大陸的翻譯了,實際上這個詞語也不是來自於日本,而是來自於印度,有輪子的意思,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脈」之類的說法,我們直接就以音譯的形式過來了,而港版則直接來了一個「卓羅」,其實就是以粵語的形式把原本的意思給翻譯出來了,可惜的是,完全失去了應有的神秘感和美感。
關於港版和大陸版的翻譯錯誤問題
其實要按照準確度來說的話,壓根就沒有所謂的完美,因為無論是哪一個版本也都有錯誤,雖說有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非常推崇港版,但實際上真的要說的話,港版雖然喜歡在名字這種問題上下功夫,但是有時候,在翻譯的時候也是非常喜歡改動原文中劇情的意思的,一個細小的細節就足以讓大家的理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陸版則是因為漢化組是非常之多的,有時候許多字幕組也會夾雜自己的私貨,這也使得看似是許多設定BUG的問題,其實不過就是翻譯人員的私貨罷了。所以有時候兩個人因為一個問題掙得面紅耳赤,不過是因為你們看的不同版本的漫畫而已。
當然了,具體喜歡哪一個版本,這都是大家的自由,更何況翻譯這種問題,有很大的因素是因為先入為主,你第一次看得是大陸版,那麼就會覺得大陸版好一點,如果說你第一次看得是港版,那麼就有可能會覺得港版好一點,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只不過無論你看哪一個版本,都不會影響整體的觀感,畢竟這些辛辛苦苦翻譯的工作人員,人家的專業能力還是非常專業的,所以說挑選自己喜歡的就好了,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分出高下。
那麼,問題來了,你喜歡哪一個版本呢?希望大家可以在評論區友善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