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野寨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2020-12-18 人民網安徽頻道

9月3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通知,潛山市野寨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入選。連日來,來野寨抗日陣亡將士公墓拜謁、參觀的學校師生和當地幹群絡繹不絕,大家紛紛表示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進一步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野寨抗日陣亡將士公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潛山野寨中學校園內,坐落在世界地質公園天柱山麓,始建於1942年,1943年竣工,安葬有國民革命軍第48軍176師985位抗戰陣亡將士遺骸。176師是著名的19路軍的餘脈,是唯一一支兩度參加淞滬抗戰的中國軍隊,曾轉戰萬裡,浴血抗日。1943年,由皖、鄂兩省13縣知名人士捐資,在野寨修建了包括公墓和12座紀念性建築在內的陵園,安葬176師抗戰陣亡將士,並依陵建「景忠中學」(今野寨中學),以校護陵,培養烈士遺族及地方優秀青年。這是全國唯一一座留存於中學校園內的大型抗日陣亡將士紀念陵園,野寨中學也是全國唯一為保護烈士陵園而建立的學校。

野寨抗日陣亡將士公墓記錄了中國軍隊正面戰場抗戰的歷史,記錄了大別山區中國軍民堅持持久抗戰的歷史,是全民族抗戰和江淮、大別山地區抗戰歷史的寶貴遺存。這一歷史遺蹟充分展現了誓死捍衛國家,同仇敵愾、萬眾一心,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付出的巨大犧牲和難以磨滅的歷史貢獻。(儲北平)

(責編:郭宇、金蕾欣)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兩處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鄭克斌、記者羅勉報導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
  • 江蘇5處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9月3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其中,包括侵華日軍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等在內,江蘇有5處抗戰紀念設施和遺址位列其中。
  • 血寫的歷史銘刻在此——一覽湖南國家級抗戰遺址和紀念設施
    血寫的歷史銘刻在此——一覽湖南國家級抗戰遺址和紀念設施 2020-12-13 09:06:18 [來源:華聲在線]  [編輯:潘華]字體:【大 中 小】在2014年和2015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中,湖南省共有9處。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血寫的歷史應永遠在銘刻大地之上。
  • ...歷史銘刻在此——「新湖南」帶你一覽省內國家級抗戰遺址和紀念...
    在2014年和2015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中,湖南省共有9處。(製圖:陳青青)為何要在這些地方設立紀念設施和遺址?這些土地上,曾發生過什麼?1、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常德市武陵區青年路)——8千孤軍,奮戰16晝夜1943 年11月,中國國民黨軍隊在常德與日寇進行了一次大會戰。
  • 用生命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作者:張鑫華  一座抗日烈士紀念碑,記載的就是一段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鬥爭史。  巍巍陰山腳下,滔滔黃河岸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園內,屹立著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紀念碑。綏遠人民把他們葬在城北大青山下,建立抗日戰死將士公墓,並且闢為公園,垂為永久的紀念。公墓將成,我因傅作義將軍的囑託,敘述懷柔戰役的經過,作為紀念碑文。並作銘曰:  這裡長眠的是三百六十七個中國好男子!  他們把他們的生命獻給了他們的祖國!  我們和我們的子孫來這裡憑弔敬禮的,要想想我們應該用什麼報答他們的血!
  • 「忠烈樹」,血肉築起鋼鐵長城——訪禹王山抗日阻擊戰紀念館
    千年運河畔,屹立一座承載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抗戰精神之山——邳州市禹王山。1938年四五月間,中國軍隊和日寇以禹王山為中心戰場,展開了一場歷時27天、100多次拉鋸的慘烈激戰,史稱「禹王山抗日阻擊戰」。出滇抗戰的國民革命軍第60軍,全軍13869名將士為國捐軀。
  •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一月內兩次被噴紅漆(圖)
    人民公園保衛科  噴漆的人曾在市區多處公眾場所建築物上亂噴油漆  相關者說  汪家拐派出所  案件尚在調查中,不方便透露更多信息  昨日下午1時許,烈日當空,遊客們正三三兩兩在「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然而,刻在白色大理石上的其中「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9個大字都浸著紅色,碑座中部棕紅色磚板殘存著油漆噴過的痕跡,碑座一側則是黑色印記。  昨日,成都市人民公園內「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被人噴了紅漆。
  •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六十六)——羅城縣(含天河)抗戰資料
    今天介紹的羅城縣抗戰時期內容,就包括了原來的少掉的(環江縣境),併入的(原上金縣)那兩地塊的歷史。抗戰時期 ,日軍二次入侵廣西,其中第二次入侵時,才侵入羅城,上金兩縣,自1944年12月14日陷天河,16日陷羅城,到1945年5月底日軍撤走,共佔兩縣達5月餘,據當時省府1946年12月編的《廣西省抗日損失調查統計》載:天河縣100%的鄉,79.44%的村(街)和35.86%農戶;羅城60%的鄉,43.71%的村(街)和 20.4%的農戶先後遭日軍搶擄。
  • 抗戰勝利75周年,5個一定要去的紅色紀念館,建議收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在北京豐臺區盧溝橋畔宛平城內,距市中心約15公裡,處於標誌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的七七事變原址,是全面反映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的大型主題紀念館,由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館名,是國家紀念抗日戰爭的重要場所,舉辦了多場國家級抗日戰爭紀念活動
  • 中國最大的抗戰將士陵園,藏在這座邊境小城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75年了,從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8月15日的14年裡,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軍人犧牲在抗日戰場上,這些為國家和民族犧牲的將士,很多已經無姓名可考,甚至也沒有一座像樣的墳墓,他們中的幸運者躺在為數不多的幾座抗戰烈士陵園裡。
  • 血戰到底丨五年四戰 「紙糊的長沙」成了抗戰熔爐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紅網時刻精選此前原創報導《最後的勝利》,推出《血戰到底》系列,帶您探訪長沙、常德、衡陽、湘西的抗日會戰遺址,聽親歷者講述那段血戰到底的悲壯歷史。文夕大火。
  • 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 川軍抗日紀念碑前緬懷先烈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上午10點,抗戰將士及後人和社會各界人士齊聚成都人民公園,在「川軍出川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敬獻鮮花,表達緬懷之情。在紀念現場不少路過的市民紛紛停下腳步、停下車來,走到紀念碑前鞠躬來緬懷陣亡的將士,並對在場的抗戰老兵表示了崇高的敬意與美好的祝福。
  • 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入選國級遺址名錄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9月3日正式公布。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入選。
  • 各界悼念常德會戰陣亡將士及細菌戰死難者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上午10時許,常德市各界人士冒著濛濛細雨,聚集在常德會戰陣亡將士公墓廣場,悼念常德會戰陣亡將士及細菌戰死難者。「讓年輕一代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增強愛國情懷。」65歲的常德市民曾獻宏帶著14歲的孫子,站在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塔前,神情肅穆。他說,希望社會大眾牢記侵華日軍在常德地區所犯滔天暴行,通過國家公祭日悼念死於細菌戰的無辜平民。來自新化縣東方文武學校的300多名師生,向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塔敬獻花籃、默哀、鞠躬,並齊聲朗誦《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鏗鏘誓言響徹雲霄。
  • 成都 人民公園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活動 老兵向紀念碑默哀獻花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9月3日,在成都人民公園,來自四川各地的抗戰老兵,齊聚在這裡,舉行了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上午9點,抗戰老兵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了成都人民公園東門的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到達現場的老兵有近60人左右,據活動現場的志願者介紹,「前期通知到的老兵有48人,在活動中又現場來了一些老兵,他們主要是四川本地的抗戰老兵。」
  • 中國遠徵軍仁安羌之戰202位陣亡將士靈位歸國
    (本報記者 姬東 攝)  70年前10萬中國遠徵軍將士高唱《滿江紅》走出國門,抗擊日寇,2013年1月19日,重慶羅漢寺,10位遠徵軍老兵以同樣悲壯的方式,迎接中國遠徵軍仁安羌之戰202位陣亡將士英靈回歸。  5天前,仁安羌大捷紀念碑在緬甸落成,部分國共抗戰將領後代到場敬獻花圈。這是除當地華僑外,第一次由中國人去緬甸修建中國遠徵軍紀念碑。
  • 美國一處國家公墓,墓碑排列得整整齊齊,26萬美國英雄長眠於此地
    美國對英雄是很敬重的,在美國境內有100多處國家公墓,以美國首都華盛頓波託馬克河邊的阿靈頓國家公墓是最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在長達100多年的時間裡,有26萬以上的美國重要人物及將士長眠於此地,阿靈頓國家公墓是一片讓英魂安息的熱土。
  • 醴陵籍程智入選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
    抗戰時期的程智(資料圖片)。全媒體記者 劉璽株洲日報訊 9月3日,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在南京保衛戰中壯烈犧牲的醴陵籍程智入選著名抗日英烈名錄。「名錄」記載:程智(1907-1937),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4軍第51師第151旅第302團團長。1907年,程智出生於醴陵,早年讀書時受進步思想影響投筆從戎。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抗戰初期,他在王耀武部第51師第302團任團長,率部隨51師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率部血戰羅店一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