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戰國時代,長度、重量、面積換算有多複雜?現代人都覺得棘手
即使身在現代日本,依舊有機會接觸到日本戰國時代傳下的度量衡單位。能了解這些單位的定義,也就能有益於理解戰國時代。在當時,各地由戰國大名割據,分成許多國家。因此,當時的度量衡單位並未統一,在不同的國家,即使單位名稱一樣,也不代表實際數值一樣。
度量衡單位的統一,一直要等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才確定。如果要一一解釋各國的單位,會花去太多篇幅,以下只介紹最為普及的數據。
在長度單位方面,最小的單位為「寸」,相當於3.03釐米。10寸之後進位更換單位為1「尺」,也就是30.3釐米。如果長度能以十的倍數逐漸演進的話,會比較容易記憶,可是尺的下一個單位「間」,卻是1間等於6尺,約為1.81米。
再下一個單位町的數據相差更大,1町為60間,約為109.09米。長度單位中最大的單位是「裡」,1裡為36町,約為3.92公裡。著名的戰國武將身高,如織田信長為5尺5寸,約167釐米;德川家康為5尺1寸,約為154釐米;上杉謙信為5尺2寸,約為158釐米。
當時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為5尺4寸,約164釐米左右,這些武將的身材算是比較嬌小的。身材高大的武將,可以豐臣秀吉的家臣加藤清正為例,他身高6尺3寸,約191釐米,算是極為難得的大個子。
體積單位方面,與長度相比顯得單純許多。最小的單位為「升」,1升約為1.8039公升。其後以十倍進為1「鬥」,約為18.039公升、1「石」約為180.39公升。「石」即為最大的體積單位,相比於長度單位簡單許多。
面積單位則受長度單位影響,較為複雜。1「坪」又稱1「步」,約為3.30532平方米。下一個單位1「反」約為300坪,約為9.9174畝。最大單位則是「町」,1町等於10反,約等於0.99174公頃。
最後,重量單位。最小單位為「匁」,約為3.75克。160匁為1斤約為600克,1000匁為1「貫」,約為3.75公斤。
相比於現代的度量衡單位,日本戰國時代的更為複雜,長度單位、體積單位、面積單位、重量單位都有不同的換算方式,哪怕是對於戰國大名,這種複雜的換算方式同樣需要專業人士才能應對。
不過,度量衡單位雖然複雜,哪怕是現代人都覺得棘手,但在日本延續了數百年,至今仍有部分度量衡單位被繼續使用。足以見日本戰國時期訂下的制度,對於現代日本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