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漢時,漢獻帝若不配合,要跟曹丕魚死網破,會有怎樣後果?

2020-12-16 靜者為王的江湖

曹操想取代漢獻帝嗎?應該是想過,卻清楚這事做不得。因為在曹操稱魏王時,就遭到了荀彧的堅決反對,一對二十多年的黃金搭檔,由此反目。

這件事雖表面上看,是曹操和荀彧的矛盾,實則卻是門閥士族集團跟曹魏集團的矛盾。曹操雖獲勝了卻是慘勝。故而曹操強調,若天命在我,那我也頂多做個周文王罷了。所以從最終結果來言,荀彧以生命為代價,阻止了曹操取代漢獻帝。

當曹操去世,曹丕當上魏王后,便重用陳群和司馬懿,開始推行「九品中正制」,這就是向門閥士族讓利罷了。同時,也宣告了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舉」人才選拔制度的終結。

門閥士族們得到了這個利益後,才集體捨棄了漢獻帝轉而支持曹丕。於是,曹丕篡漢便開始了。漢獻帝雖萬分不舍,以至於他都把曹操的女兒,自己的皇后曹節推到前臺來,卻也未能阻止。

那麼在當時情況下,若漢獻帝不配合,要跟曹丕魚死網破,親自提劍來誅殺曹丕,結果會不會有所改變呢?這並非異想天開,而是還真發生過。

在司馬昭篡魏時,曹髦便是採取的這種辦法,高喊著「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率領宮人組成的隊伍,親自殺向司馬昭府,一路上沒人敢攔,直至最後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帶人堵住,賈充便忽悠成濟,於是成濟便躍馬而出,一矛刺死了曹髦。

此事震動了整個曹魏,司馬昭一時間危機重重,當即放緩了篡魏步伐,最終不得不依靠伐蜀之戰轉移目標,這才算是度過了這次危機。

所以,這才有了此問:倘若曹丕篡漢時,漢獻帝也如曹髦一樣,親自提劍要去斬殺曹丕,那麼曹丕面對這種情況,他該怎麼處理呢,會不會也殺掉漢獻帝?最終會是怎樣的結果?

其一:漢獻帝必不會死

曹丕篡漢時,其實風險極大。雖曹操替曹丕掃除了如荀彧、崔琰等忠於漢室的門閥力量,而曹丕也用「九品中正制」換來了門閥勢力的支持。但別忘了,當時劉備和孫權這兩大雄主,還都活著呢!

倘若曹丕真敢放任手下人殺了漢獻帝,那時劉備必會放下東吳殺關羽的仇恨,跟東吳一起,兩路起兵進攻曹魏。

因為禪讓跟弒君性質完全不同。而劉備一直以漢室力量自居,若漢獻帝被殺,劉備卻沒有任何表示,絕對會失去支持。所以從當時的三國大格局來分析,曹丕絕不敢殺漢獻帝。

這其實就是,漢獻帝能孤注一擲,跟曹丕徹底翻臉的外部形勢。同時曹魏內部也有巨大隱患,那就是曹植還活著!這都是曹丕要考慮和忌憚的。所以,倘若漢獻帝真如曹髦一樣孤注一擲,將會出現這兩種變化。

其二:曹丕退卻

面對漢獻帝的玩命,自然曹丕也死不了。此刻無論曹植勢力,還是門閥士族勢力,如陳群、司馬懿等人,都必會從中斡旋。這就會造成曹魏內部的撕裂。

夏侯惇、曹真的曹魏宗親,絕大部分會站在曹丕身後,門閥士族們會藉機偏向漢獻帝,不是他們忠心漢室,而是以此對抗曹魏宗親勢力。因為漢獻帝這麼一玩命,等於把曹魏宗親壓成一夥了,曹丕會倚重他們。

故而結果極有可能是曹丕退卻,殺掉那些主張漢獻帝禪讓的大臣進行甩鍋。因為曹魏勢力內部,不僅僅只有曹丕,還有曹植這位「備胎」,若局面真不可收拾了,曹植極有可能翻盤。因而曹丕大概率的會退卻,先渡過這次危機再說。

其三:曹丕的秋後算帳

漢獻帝殺不得,因外有劉備、孫權虎視,內有曹植和門閥掣肘,曹丕此刻只能退卻。由此曹魏內部便會經過一次重新洗牌。猶如司馬昭殺掉曹髦後一樣。

當曹丕渡過這次危機後,漢獻帝的結局也就不妙了。因為曹丕必會重啟老爸曹操的套路,開始加強曹魏宗親力量,而不再是打壓。曹植估計就活不下去了——對曹丕來言,是必須要剷除的內部隱患。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漢獻帝從此的處境會更加兇險,只要內憂(曹植)外患(孫劉),被曹丕解決了一個,漢獻帝基本上也就等於活得了頭!

其四:總論分析

通過分析,倘若漢獻帝玩命對抗曹丕的變化等,其實就能看出,司馬昭篡魏時,曹髦當時的處境,堪稱是到達了絕境,比漢獻帝那時要糟糕得多!

一則,司馬昭內無內憂,二則孫劉兩家都自顧不暇,且名義上分屬三國了。在這種絕境下,曹髦的反擊就顯得非常悲壯了。可以說正是曹髦的誓死反擊,延緩了曹魏亡國的時間,故而一直都有人說,曹叡之後,只有曹髦才配稱曹操子孫。

至於漢獻帝為何沒走到曹髦這一步,只能說他已經失去鬥志,認命了!

倘若漢獻帝真敢如曹髦這樣反擊一次,漢朝真能延緩幾年,但說扭轉局勢,那是不可能的!但無論怎樣,司馬懿 「黃雀在後」,也將不存在了!

相關焦點

  • 漢獻帝為何要把兩個女兒送給曹丕?有三個原因,都跟曹操有關
    哪料,就在漢獻帝變成「山陽公」後不久,另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便發生了,漢獻帝竟然把兩個女兒,都送給了曹丕當妃子去了。漢獻帝在禪讓時,是一百八十個不高興和不滿意,可突然就又送兩個女兒給曹丕,漢獻帝這是為啥?莫非想明白了?其實這個問題,無關想明白與否。若說原因,卻有三個,且都還跟曹操有關!
  • 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
    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時間:2020-04-10 18:44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 曹操的後繼者曹丕,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病逝,長期以來是漢代的英雄,但更是令人尷尬。
  • 漢獻帝真被曹丕斬草除根了麼?
    文/王凱迪熟悉三國歷史影視劇的人對於漢獻帝的結局大多耳熟能詳。曾經一心匡扶漢室的劉備在曹丕稱帝之後得到了所謂「山陽公(漢獻帝)被沉於彰水」的消息,於是在一陣心痛之後自立為帝,宣布繼承漢朝的正統地位,成為漢昭烈帝。
  • 漢獻帝為什麼迫不及待要把皇位禪讓給曹丕,他怎麼會這麼反常
    可以確定的是,漢獻帝最後是迫不及待地要把皇位禪讓給曹丕的。我這樣說,並非想像,而是有證據的。 (漢獻帝劇照) 其一,漢獻帝連續多次提出了禪位的想法。起先曹丕一直不接受,後來才接受了。肯定有人認為,這是漢獻帝在曹丕的壓迫下作秀,不過漢獻帝不會這麼配合。
  • 曹丕篡漢後,漢獻帝被逐出許昌,為什麼不藉機投靠劉備?
    漢獻帝劉協並沒有被沉湖,而是被曹丕遣到封地山陽城定居。至於不投靠劉備,無疑是劉協做出的最明智的選擇,畢竟最不想接納漢獻帝的人就是劉備。徹頭徹尾的傀儡作為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劉協的命運無疑是悲慘的。孫策死後,成為吳國新主的孫權,一邊要繼續制衡江東門閥世家(內事不決問張昭),一邊要清理孫策舊部。可以說孫權執掌東吳後,內部很不穩定。此時孫權將劉協接到東吳,突然多出一股以劉協為主的支持者,東吳內部就會變得更加混亂。曹操、孫權、劉備三人中,最不想接納劉協的其實就是劉備。
  • 劉備稱帝時,為何說漢獻帝被曹丕殺害,事實上漢獻帝並沒有死!
    從延康到黃初,跨越的是從漢到魏的嬗替。孫權襲荊州、曹操之死、曹丕代漢,每一樁都是震動天下的大事,當我們關注劉備對這些變故會作何反應時,巴蜀方面卻是一片異乎尋常的沉寂。一、劉備稱帝的過程丟失荊州差不多整整一年之後,沉寂的巴蜀突然熱鬧起來。先是有一個傳聞在巴蜀傳開,說是漢獻帝已被曹丕害死。
  • 漢獻帝禪讓給曹魏後,為什麼不去投奔蜀漢?事實真相令人側目
    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後,為什麼不去投奔蜀漢呢?這個腦洞也比較大開,首先漢獻帝劉協能否逃到蜀漢,其次是劉協真逃到益州了,劉備又如何對待他呢?其實這些史書上都已經有記載了。我們一個個來說下首先漢獻帝禪位於曹丕 曹操死後,曹丕從曹操手中接過了丞相、魏王的權利棒,在一幫文武大臣的竄到下曹丕有了篡漢自立的想法,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之後,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據,曹操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平定了北方,迎奉漢獻帝到許昌,間接維持了漢室近二十年的國祚。
  • 漢獻帝是真心禪讓嗎?他幫了曹丕一個大忙,難怪可以善終
    年幼的時候,他被董卓、李傕、郭汜等軍閥挾持,自然是不敢提什麼權力,當時各路諸侯各自為政,也沒人會聽朝廷的。後來曹操執政以後,一切規格待遇,跟真正的大漢天子沒有什麼兩樣,於是漢獻帝認為曹操是忠心耿耿的大臣,可沒想到曹操也是個專權分子,完全不給漢獻帝權力。
  • 曹丕篡位登基當天,漢獻帝之妻用4個字詛咒曹丕,結果真被她說中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繼承了他的魏王爵位。曹丕比老爸要現實的多,當時天下三分的鼎足之勢已成定局,利用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意義已經價值不大,面對近在咫尺的皇權誘惑,曹丕終於按捺不住,想要把漢獻帝推下寶座,自己坐上去過過皇帝癮。曹丕開始了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劃。
  • 漢獻帝讓位,野心家曹丕親自操盤的禪讓儀式有多神聖?
    文|奇異貓「堯舜之事,吾知之矣」,曹丕在禪讓儀式上如是說。近日熱播的《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給觀眾重新演繹了漢獻帝與曹丕之間的別樣關係。獻帝不僅救過曹丕,二人還共闖袁紹地盤,甚至皇后伏壽還是曹丕的「暗戀」對象,的確要比歷史上獻帝與曹丕之間單調的權謀虞詐更加精彩。
  • 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曹皇后喊出了一句詛咒,40年後應驗了
    每個王朝的末代皇帝都有著悲慘的一生,大多數都是死於非命,只有幾個幸運兒能夠安享晚年,漢獻帝劉協就是其中的代表。漢獻帝一生的軌跡,和其他的傀儡皇帝差不多,幼年時被權臣董卓操控,立他為天子。董卓死了之後,曹操又登場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看上了漢獻帝的隱藏價值。
  • 漢獻帝為了多活14年,主動禪讓東漢皇位,到底值不值得?
    曹操只是想借漢獻帝的名,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而漢獻帝若想成為真正的皇帝,就要儘早擺脫曹操對自己的控制。公元200年,漢獻帝寫下衣帶詔交給心腹大臣董承,董承是漢獻帝後宮董貴妃的父親,擔任車騎將軍,手握兵權,是漢獻帝能夠聯絡到的最有實權的大臣。董承知道,要扳倒曹操,以他一人之力很難辦到,於是私下聯絡劉備、吳子蘭、王子服等人,打算結盟一起誅殺曹操。
  • 曹操到死都是漢臣,漢獻帝活著劉備就稱帝,人們為何罵曹操奸臣?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曹操病逝。他雖然被不少人罵為奸臣,但是他至死都是漢臣。孫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曹操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曹丕繼承了曹操的基業,成了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大漢朝名義上的天子劉協冊封曹丕魏王,並且改年號為延康元年。曹丕當時並不滿足於當個魏王,他想登上皇帝寶座。曹丕想當皇帝的心思,被華歆看在眼裡。華歆發動百官聯名勸進。
  • 歷史上的劉備跟漢皇室之間是什麼關係?為何會被稱為皇叔?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三國裡有不少皇室宗親,有名的像是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揚州劉繇和幽州劉虞,這些人都是皇室的分支,都跟皇帝有親屬關係,但在這些人當中,只有劉備被漢獻帝拜為叔叔
  • 沒人問漢獻帝為何還不立太子,反倒曹操兒子爭嗣玩死了聰明人楊修
    所謂大事自然就是「篡漢大業」,名義上身為堂堂大漢王朝丞相的曹操,很難拉下老臉去做區區三分之國的割據皇帝,他為了最後的顏面放棄生前篡漢的打算,把這大事留給不太需要顧忌顏面的兒輩去完成。那麼選擇哪一個兒子作為繼承人呢?最遲在建安十三年之前,身為大漢丞相的曹操就已經開始考慮從兒子中選擇繼承人的問題。
  • 漢獻帝禪位給曹丕有多難?按規矩要三讓,「一讓」就讓你眼花繚亂
    3:曹丕態度堅決執意表示拒絕,文辭中還得透露著畢恭畢敬的狀態。這樣來回三次,最終天子在第四次下詔禪讓時,曹丕不得已接受皇位。其實在上一篇專欄文章中,筆者已經介紹了在正式「三推三讓」之前大臣們的聯名勸進。今天,我們用一篇文章梳理漢獻帝一讓曹丕一直到曹丕上表辭讓的整個環節。
  • 曹操控制漢獻帝,派一個女兒就夠,為啥他嫁了三個女兒過去?
    而且在古代,女生外向,真要讓女兒去監視漢獻帝,說不定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己的情報倒有可能被漢獻帝套走。這不,曹節最終不就被漢獻帝給策反了,站在了漢獻帝這一邊了?所以說曹操派三個女兒過去,其實是另有原因的!
  • 漢獻帝一副窩囊形象,為什麼很多日本人對他奉若神明頂禮膜拜
    漢獻帝劉協,就曾領略過這種待遇。漢獻帝劉協,東漢王朝末代皇帝,公元189年登基,220年被曹丕逼迫退位,在位31年。漢獻帝被逼退位之後,魏文帝曹丕並沒有再為難他,而是把他加封山陽公,把如今河南焦作一帶作為其封地,讓漢獻帝在那裡安度晚年。漢獻帝雖然丟了天下,但依然不失為一個富家翁,也算不幸之中的大幸。 漢獻帝在位時間雖然很長,前後三十餘年,但他這三十多年過得實在狼狽至極,在歷史中完全是一副窩囊形象。
  • 《新三國》中的漢獻帝為何自殺
    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新三國》中的一「新鮮」片段——漢獻帝劉協之死。漢獻帝劉協歷史上的漢獻帝禪讓皇位後被封安陽公,在封地內行善授醫,最終和諸葛亮在同一年去世。老版的《三國演義》中,漢獻帝劉協是在曹丕稱帝多年後才病逝。而我們的《新三國》呢?
  • 為什麼康熙能關門扳倒鰲拜,而漢獻帝卻無法關門殺掉曹操?
    曹操在迎接漢獻帝入青州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一方諸侯了。加上當時漢獻帝無家可歸,跟隨漢獻帝的臣子都是一群徒有虛名的老夫子,獻帝要真能靠這些人扳倒曹操話,那估計他也就不是曹孟德了。曹孟德並非心胸狹隘之人,他對漢獻帝也沒有什麼不敬之處,因此漢獻帝也沒有扳倒曹操的想法,且也不可能扳倒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