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三國裡有不少皇室宗親,有名的像是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揚州劉繇和幽州劉虞,這些人都是皇室的分支,都跟皇帝有親屬關係,但在這些人當中,只有劉備被漢獻帝拜為叔叔,也就是後來所熟知的皇叔,人稱「劉皇叔」。那事實上劉備到底是不是漢獻帝的叔叔呢?
劉備在與曹操共同攻破下邳,在白門樓絞殺呂布後由於無安身之處,曾暫時投靠曹操,跟隨曹操到許昌。曹操向朝廷上表劉備的軍功封劉備為左將軍,劉備因而得以覲見漢獻帝。
當時漢獻帝問劉備:「卿祖何人?」劉備說道:「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漢獻帝一聽就命人取宗族世譜查看,查了之後確認了劉備是自己的叔叔輩,便到偏殿跟劉備敘叔侄之禮,從此劉備就被稱為了」劉皇叔「。
然而,劉備雖說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歷史上他並沒有皇叔的這層身份。劉備是漢高祖劉邦十五世孫,中山靖王劉勝十二世孫,兩人之間已經相隔數百年,而且這個劉勝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比較能生孩子,據說光兒子就有一百多個,也就是說劉備是其一百多個兒子中某一位的後代,所以說身上的皇室血脈已極為淡薄。
實際上,劉備與漢獻帝也幾乎沒有什麼交集。
劉備在被呂布奪取了徐州後確實曾短暫投靠過曹操,還被在曹操的授意下受任為豫州牧。
建安四年(公元198年),又在與曹操絞殺呂布後與曹操回到許都,照理說他應該見過漢獻帝,但由於缺乏記載我們也無法確認。不過劉備大概在許都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衣帶詔」事件。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車騎將軍董承以接受了衣帶詔為由,拉劉備一同謀劃誅殺曹操。一開始劉備沒說參加,但也沒有拒絕,直到曹操後來對劉備說了「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嚇得劉備筷子都掉到了地上,這才由於擔憂曹操對自己不利,加入了董承等人的密謀,與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謀劃誅殺曹操,只是還沒行動,就被曹操派去截擊袁術去了。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密謀洩露,劉備也藉機佔據下邳,從此就再也沒有機會接近獻帝了。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當時不過是涿郡的一個沒落布衣,但他通過參與剿滅黃巾軍起家,還在少年時拜過盧植為師,之後先後得到了同窗好友公孫瓚、徐州牧陶謙等人的扶持,在這過程中身份和地位逐步得到了提升。
而且劉備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天下名士的尊重,以至於當時的陶謙、劉表等一方諸侯都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所以劉備能得到曹操、袁紹等人的認同,絕不是因為他姓劉,畢竟他們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更何況劉備這樣的偏遠宗室?所以劉備還是靠自己逐步建立起來的地位和身份才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影響力,所以曹丕篡漢的消息傳到蜀中後,蜀中所有人包括劉備自己都都認為漢獻帝已經被曹丕給殺了,所以才在曹丕稱帝的第二年在眾人的擁戴下稱帝。
劉備一生雖然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但確實沒有皇叔的名號,只是以這樣的身份去徵戰天下乃至建立季漢。至於後來劉備之所以被稱為劉皇叔,最多也只是因為他比漢獻帝劉協大一個輩分,純屬輩分上的一種講法。
本文資料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歷史生活人文,品史聞事見時, 眾推風雲榜(請輸zhongtuifyb)與你暢聊風雲變幻,共推精彩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