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中意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取得的首個影視合作成果——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原創策劃的《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播出,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於14日在歷史頻道播出義大利語改編版,《全景報》《真理報》等義大利主流媒體將聯動播出,19日將在廈門衛視播出第一季,該片同名圖書已於近日上市,音像製品、國際版圖書及衍生產品也將陸續推出。
該片通過品味東西、城市奇觀、時尚設計、美術雕塑、治國之道五個系列主題、每個系列十集的內容,以國際視野講述中國的西安與義大利的羅馬這兩座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以及東西文明交融互鑑的傳奇故事,為中意兩國架起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的影視橋梁。其中,「治國之道」主題系列以長安和羅馬作為東西方世界領主的象徵,用平實的話語和獨特的視角,將那些大國崛起背後制度文明的秘密娓娓道來。
公法教育機構教授、義大利法學專家、羅馬記者協會阿戈斯蒂諾 卡裡諾表示,「義大利和中國擁有燦爛的遺產,這些遺產賦予了不同的制度形式實質性的內容,但是表達了相同的文明使命:羅馬帝國和中國古代王朝。」
「治國之道」主題系列的第一集,從兩千多年前漢朝長安城的一場變革開始。然而該片並未使用大段篇幅介紹變革的全過程,而是從長安的長治久安引出國家的法度與秩序的建立,過渡到「同一時期,西方的古羅馬也正在經歷一場變革。」在同一話題之間的時空交錯中,影片以平行的視角對東西方兩大文明社會的進程同時展開敘述。文化學者蒙曼穿越於東西之間,探尋兩大文明的社會進程。通過這樣的敘事表達,該系列的每一集都形成了各自獨立的話題,並在「治國之道」這一大主題之下與其他話題相連,建構起清晰簡潔又獨具特色的話語體系。
在這樣的話語體系內,該系列以「總-分-總」的方式進行敘事邏輯的處理,在第一集《崛起之道》從宏觀的社會大變革切入之後,從第二集開始分別對涉外法律、治國理念、人才選拔、身份等級、商業貿易、家國情懷、道德禮儀、養老保障進行敘述。在敘述中,或通過一件文物,或通過一本古籍,亦或是相關領域專家講解,以小見大地對古中國與古羅馬兩大文明治國之道進行多角度深挖。
該系列最後一集《放眼天下》回歸宏觀視角,講述兩大文明統治者的天下觀。而對古中國的萬邦來朝、古羅馬的徵服四方這樣相似的內容表達,無形中又為東西方兩大文明建立起深層次的連接,也使「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成為了這一系列的情感升華。
此外,作為一部具有科教性質的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讓觀眾從歷史的角度對東西方兩大文明形成一定的了解。然而不同於美食、建築等具象的內容,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因此,該片的敘述重點放在了場景層面,文化學者蒙曼在各個場景中進行沉浸式體驗,例如第六集《百工九市》中,蒙曼在西安的手工作坊中體驗陶藝製作,由此引出對古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國以及絲綢之路與長安貿易的探討。加之其平實通俗的話語,觀眾得以在輕鬆的氣氛與直觀的鏡頭語言中,體會到文明背後的歷史秘密。
洞悉前路,方知去向。通過時空交錯的視角、沉浸式的表達,以及多角度的挖掘,《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治國之道」主題系列生動講述了東西方兩大文明社會背後制度的秘密。儘管歷史的煙雲早已遠去,但對治國之道的探尋並未停歇,該片也為今天的發展之路留下了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