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歷史的雲霧,《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講述文明社會治國之道

2020-12-22 騰訊網

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中意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取得的首個影視合作成果——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原創策劃的《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播出,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於14日在歷史頻道播出義大利語改編版,《全景報》《真理報》等義大利主流媒體將聯動播出,19日將在廈門衛視播出第一季,該片同名圖書已於近日上市,音像製品、國際版圖書及衍生產品也將陸續推出。

該片通過品味東西、城市奇觀、時尚設計、美術雕塑、治國之道五個系列主題、每個系列十集的內容,以國際視野講述中國的西安與義大利的羅馬這兩座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以及東西文明交融互鑑的傳奇故事,為中意兩國架起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的影視橋梁。其中,「治國之道」主題系列以長安和羅馬作為東西方世界領主的象徵,用平實的話語和獨特的視角,將那些大國崛起背後制度文明的秘密娓娓道來。

公法教育機構教授、義大利法學專家、羅馬記者協會阿戈斯蒂諾 卡裡諾表示,「義大利和中國擁有燦爛的遺產,這些遺產賦予了不同的制度形式實質性的內容,但是表達了相同的文明使命:羅馬帝國和中國古代王朝。」

「治國之道」主題系列的第一集,從兩千多年前漢朝長安城的一場變革開始。然而該片並未使用大段篇幅介紹變革的全過程,而是從長安的長治久安引出國家的法度與秩序的建立,過渡到「同一時期,西方的古羅馬也正在經歷一場變革。」在同一話題之間的時空交錯中,影片以平行的視角對東西方兩大文明社會的進程同時展開敘述。文化學者蒙曼穿越於東西之間,探尋兩大文明的社會進程。通過這樣的敘事表達,該系列的每一集都形成了各自獨立的話題,並在「治國之道」這一大主題之下與其他話題相連,建構起清晰簡潔又獨具特色的話語體系。

在這樣的話語體系內,該系列以「總-分-總」的方式進行敘事邏輯的處理,在第一集《崛起之道》從宏觀的社會大變革切入之後,從第二集開始分別對涉外法律、治國理念、人才選拔、身份等級、商業貿易、家國情懷、道德禮儀、養老保障進行敘述。在敘述中,或通過一件文物,或通過一本古籍,亦或是相關領域專家講解,以小見大地對古中國與古羅馬兩大文明治國之道進行多角度深挖。

該系列最後一集《放眼天下》回歸宏觀視角,講述兩大文明統治者的天下觀。而對古中國的萬邦來朝、古羅馬的徵服四方這樣相似的內容表達,無形中又為東西方兩大文明建立起深層次的連接,也使「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成為了這一系列的情感升華。

此外,作為一部具有科教性質的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讓觀眾從歷史的角度對東西方兩大文明形成一定的了解。然而不同於美食、建築等具象的內容,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因此,該片的敘述重點放在了場景層面,文化學者蒙曼在各個場景中進行沉浸式體驗,例如第六集《百工九市》中,蒙曼在西安的手工作坊中體驗陶藝製作,由此引出對古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國以及絲綢之路與長安貿易的探討。加之其平實通俗的話語,觀眾得以在輕鬆的氣氛與直觀的鏡頭語言中,體會到文明背後的歷史秘密。

洞悉前路,方知去向。通過時空交錯的視角、沉浸式的表達,以及多角度的挖掘,《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治國之道」主題系列生動講述了東西方兩大文明社會背後制度的秘密。儘管歷史的煙雲早已遠去,但對治國之道的探尋並未停歇,該片也為今天的發展之路留下了思考的空間。

相關焦點

  •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講述文明社會治國之道
    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中意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取得的首個影視合作成果——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原創策劃的《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播出,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於14日在歷史頻道播出義大利語改編版,《全景報》《真理報》等義大利主流媒體將聯動播出
  • 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開播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將於11月6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等中意兩國媒體同步播出。作為中意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取得的首個影視合作成果,《從長安到羅馬》以國際視野講述中意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與東西文明交融互鑑的傳奇故事,開創了中意國家級電視媒體平臺合作傳播的先河,為中意兩國架起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的影視橋梁。
  •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在中意兩國同步開播
    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於11月6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等中意兩國媒體同步播出。作為中意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取得的首個影視合作成果,《從長安到羅馬》以國際視野講述中意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與東西文明交融互鑑的傳奇故事,開創了中意國家級電視媒體平臺合作傳播的先河,為中意兩國架起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的影視橋梁。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 11月6日在中意兩國開播
    西部網訊 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聯合出品的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於11月6日中意建交紀念日開始在中意兩國媒體全面播出。
  • 央視紀錄片同名圖書《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輕鬆有趣的青少年人文...
    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央視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將於11月6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晚間黃金時段播出,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同步播出,同時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也將在其歷史頻道Rai History同步播出該節目的義大利語改編版。紀錄片同名圖書《從長安到羅馬》的第一季也於近日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發行。
  •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1月28日在央視與西安廣播電視臺...
    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於2020年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開始,在央視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及原點新聞APP等同步播出,1月3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為廣大觀眾獻上一部別開生面,唱響「絲路精神」、講述文明互鑑的視聽盛宴。
  • 從長安到羅馬 4k紀錄片《穿越絲路雙城記》央視首播
    《穿越絲路雙城記》是一部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源於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全片50分鐘,從藝術、生活、飲食、建築、法律、商貿等主題切入,講述了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的意義,用平行視角的講述方式,描繪西安與羅馬兩座城市,乃至中意兩國之間的文化共鳴、文明互鑑。
  • 蒙曼談《從長安到羅馬》:相知無遠近 萬裡尚為鄰
    我們這個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攝製組,組員中有歷史學者、中文系教授、音樂家、美術家,當然還有導演和攝像,雖然大家在各自領域術業有專攻,但若沒有從西安到羅馬之間長達6440公裡的奔走、對比、思考與講述,每個人對絲綢之路的認識,對東西兩大文明的認識也都會有所欠缺。這部微紀錄片的第一個特點是設定一個行走的目標,提起行走的興趣。
  • 《從長安到羅馬》今天在東南衛視黃金檔播出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從長安到羅馬   西安網訊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今天(7月2日)起在福建東南衛視黃金檔播出,這是繼
  • 秦漢與羅馬⑤|同為天才少年,劉徹和屋大維的治國思路有何不同?
    與秦漢同時是羅馬。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最大規模政治體。歐洲史上的大規模政治體,無不以羅馬為精神象徵。秦漢與羅馬作為兩個都建立在農業社會之上的超大規模政治體,都需要處理土地兼併和小農破產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政權與軍閥的關係、本土文化與外來宗教的關係。但兩者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 《文明6》羅馬鬥獸場歷史背景故事一覽
    羅馬鬥獸場是《文明6》中的一種奇觀,效果是為羅馬鬥獸場周圍的6個單元格內的城市+2文化,+2忠誠,+2宜居度,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明6羅馬鬥獸場的歷史背景故事,大家可以來看一看。忠誠,+2宜居度,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明6羅馬鬥獸場的歷史背景故事,大家可以來看一看。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這一次相當於從頭開始學習這部古代地中海的文明誕生史,《埃及、希臘與羅馬》全書將古代地中海地區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歷史、文學、建築進行了囊括總結,以藝術、建築等為媒介,講述古代地中海沿岸的文明興衰,探討西方文明的起源與形成。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對話羅馬,擦出文明的火花
    中國網文化 2019-03-30 23:13義大利觀眾在羅馬參觀中國古蜀文明特展三星堆國寶之一——青銅縱目面具在羅馬舉辦的中國古蜀文明特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訪問義大利時指出,中意關係植根於雙方千年交往的歷史積澱中,擁有深厚民意基礎。
  • 趣歷史|秦漢和羅馬:為何得出不同的果?
    很多人認為,中國是黃色農業文明,希臘羅馬是藍色商貿文明,似乎從源頭就有優劣之分。並非如此。自20世紀中期以來西方古史學界的共識是,從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後1000年的希臘羅馬都是農業社會,商貿只是很小的補充。「土地是最重要的財富,社會結構中家庭佔據首位,幾乎所有人都以經濟自足為目標。大多數財富來自土地的租金和稅收。貿易規模狹小,即便商人因貿易發財,也會將所得投資於土地。
  • 青平:法治社會之「綱」 依法治國之「要」
    法治是社會文明的標誌,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和諧、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法治社會建設。我們要認清《綱要》的重大意義,扛起神聖使命,大力抓好宣傳和貫徹落實,為法治社會建設和全面依法治國作貢獻。
  • 法治是步入文明社會的門坎
    法治是傳統社會步入文明社會一道最重要的門坎,依憲執政是傳統國家步入現代化國家最重要的標誌。這些都屬於異議較少的判斷,只是因為在法治模式與實現路徑及其發展步伐等方面存在差異,而成為持續探討的重大社會命題。
  • 武庚紀:反神聯盟得迦樓羅助力,冥族的血淚史終於撥開雲霧
    單從戰力上看,三大聖王雖有一戰之力,但論持久戰,3者必然吃虧。在神眼看出自己一方不利的情況下,立馬以緩兵之計讓武庚一行人到神域與之一戰,那樣神眼就可以集結更多的神族一起對抗「反神聯盟」。隨後,在多方抉擇之後,逆天而行就帶著大家從海上出發,一舉進軍神界。
  • 同為天才少年,劉徹和屋大維的治國思路有何不同?
    與秦漢同時是羅馬。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最大規模政治體。歐洲史上的大規模政治體,無不以羅馬為精神象徵。 秦漢與羅馬作為兩個都建立在農業社會之上的超大規模政治體,都需要處理土地兼併和小農破產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政權與軍閥的關係、本土文化與外來宗教的關係。但兩者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 從羅馬假日到羅馬驚魂,我只用了兩天
    作為義大利自駕自由行的起點和最終離開回國的地方,羅馬這座城市我只停留了三天,本想學一下美麗的安妮公主過一天浪漫的羅馬假日,豈料劇情脫離了劇本。我們從東方文明古城西安飛到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兩千多年前,長安與羅馬遙遙相望於絲綢之路的兩端。說實在的,羅馬的環境衛生挺差的!
  • 假期流行好去處,歐洲古羅馬文明象徵,羅馬鬥獸場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大陳,今天要給小夥伴們介紹的地方呢,可是一個大概公元後一世紀左右就建成的著名旅行景點,而且這個旅遊景點還是一個文明古國的文明象徵呢;這個地方作為歷史學科的一個必定會學習的地點之一!好啦,大陳就不繼續和大家賣關子啦,馬上開始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歐洲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