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尋根:離就是火嗎

2021-01-18 深山讀書

周秋鵬

易經最初是以八卦為基礎的。這八個卦象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後來為了傳播方便,又把這八個卦象對應八種事物:天、澤、火、雷、風、水、山、地。比如同人卦,下卦為離,上卦為乾,就被讀成天火同人。相當於下卦離,就用火代替了。那麼就引發一個問題:離就是火嗎?

這個答案是錯誤的。離不等於火。如果離就是火,那麼就不需要用離,直接用火就可以了。把離卦直接讀成火卦,不需要搞兩個不同的名稱。看到很多人解釋卦象的時候,都是把離當成火的。

還有的人在解讀同人卦和大有卦時,說天火同人,就是天在上火在下,火天大有就是火在上天在下,這些都是對易經的了解不夠深入。同樣一個離卦,在上卦和下卦根本就不是一種事物。所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上卦和下卦是天地之別,同一個事物怎麼可能既可以在天上,又可以在地上呢。

那麼離到底是什麼呢?離實際是歸納所有外陽內陰的事物,或者外明內暗、外剛內柔、外實內虛。因為離卦的三根爻,是上下兩根陽爻,夾住中間一根陰爻。火,實際是被離歸納進來的一種事物,具有外明內暗的特點。古代的人把離直接理解為美麗的麗。比如那些盛開的花朵,從某種程度上也有點像火在燃燒。因為火在燃燒的時候也是像花朵盛開那樣美麗的。

有時候佔卜尋物,遇到離在下卦,可以聯想到一隻箱子,或者一個柜子。因為離中虛。這跟火就一點關係也沒有了。有時離在上卦,可以聯想到人的帽子,或者頭上、空中的事物。如果把離固定成火,就會限制人的思維和靈感。

當然,有時候在用事物起卦的時候,比如看到一堆火,起個離卦是可以的。或者看到天上有個太陽,可以把上卦作為離。太陽下面有座山,出一個旅卦也可以。但是如果因此把離當成火、艮當成山,那就進入誤區了。

相關焦點

  • 易經智慧:從「火天大有」卦,看《易經》的遊戲規則
    我們暫且以「火天大有」卦為例,按「象數理佔」的順序一一分析如下:01《易經》的象火天大有這一卦,象是什麼?用一句兒歌表達就是「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還可以代表一位成功男士和一位妙齡美女。舉一個例子:王石和田樸珺,不知道大家覺得合適不?
  • 《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奧秘
    八卦可以用來指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沼澤。 八卦可以用來指抽象的數字: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卦可以用來指方位:乾指西北,坎指北,艮指東北,震指東,巽指東南,離指南,坤指西南,兌指西。八卦可以用來指五行:乾、兌表示金,震、巽表示木,坤、艮表示土,離表示火,坎表示水。
  • 坎為水,離為火,成見不破,我們就不能讀懂《易經》坎離兩卦
    導語:坎為水、離為火,是常識性的觀念,幾乎盡人皆知。那麼,還需要追問坎何以為水,離何以為火嗎?對於理性的理解而言,沒有任何一個命題可以先驗為真。笛卡爾創立理性主義哲學,就是從懷疑一切開始的。傳統易學以坎為水、離為火等觀念為基礎演繹卦理和經文,但是兩千多年的易學從未演繹出令理智信服的道理來。為什麼不去懷疑這些信條?它們本身是否就有問題?為了探索古經文真相,我們需要先忘記這些信條,儘量消除它們對我們思想的影響。一、坎卦卦象與經文解讀
  • 易經中「巽兌離」3個卦帶給我們的啟示
    某種程度上說,《易經》是先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共同起源。古代有理想抱負的人想要入世做事,《易經》是必然要讀的一本書。通過讀《易經》使得知識分子的思維得以開化,培養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運用辯證的思維去分析事情。可以說,歷朝歷代的知識分子或許專業領域沒有達到精通的境界,但每一個知識分子都是《易經》的高手。
  • 術數離我們並不遙遠,它是「醬嬸兒」的丨易經術數篇
    ,僅僅講述道理的書籍數不勝數,何必非要讀易經呢?一、天人合一求測或者為人預測的時候,就是一個追求天人合一的過程。想測八字,紫薇,那就告訴預測者出生的時間。想測六爻、梅花,就打銅錢卦,或者告訴預測者想測什麼,根據求測者的一些特徵,起出卦來。
  • 《易經》是天書,「易」就是鳥,源於東夷部落鳥圖騰崇拜!
    ,源於古人的太陽神崇拜,目前北方很多地區仍然稱「太陽」為「易頭」,也就是《易經》的源頭;「勿」是「日」的投影,有四條斜線,分別代表「春夏秋冬」,與古人通過建木測量日影長度判定四時的活動記錄有關。 由此可見,《易經》的發明人應該在黃河流域,一年四季分明的地區,最有可能的就是山東。 因為傳說,伏羲畫八卦,《史記·太史公自序》說「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 《前漢紀》說「《易》稱帝出乎震。故太皞始出于震。為木德。號曰伏羲氏。」
  • 易經很玄妙嗎?掌握3個入門必備訣竅,簡單易懂,建議收藏學習
    易經是對於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一本書,也是謎案最多的一本書,雖然它能預知未來,能扭轉命運,但很多人學起易經來,那是相當費勁,那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學習易經,有簡單的3個入門必備訣竅,學會了,就非常容易了!
  • 宸玄古易劉宇宸:《易經》是高度統一的宏觀科學
    很多人都覺得易經就是算命的,或者說是迷信,那麼劉宇宸老師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易經》有科學根據嗎?A:自然科技①陰陽(——、一)。⑥自然的組合風雨雷電山澤天地,如:巽為風,坎為水,震為雷,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乾為天,坤為地。⑦天文學的概念宇宙是由恆星(太陽),行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水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及慧星(宇宙垃圾)組成。
  • 火在天上,萬物畢照,所照皆其所有——《易經》火天大有卦粗析
    火天大有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笫十四卦,本卦卦體為下乾上離,乾為天為健,離為火為明,為異卦相疊而成。本卦象徵為火耀於天,普照萬物,萬物皆為其所有,故而稱之為火天大有。本卦下乾上離,乾者剛健,離者文明,內卦剛健則可以克服心裏面的人慾之私而趨於明察之道,「心誠於中」則誠可通天,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也。
  • 《易經》就是周文王寫的人生指導手冊,可指導人們逢兇化吉
    我們通過前面的《讀易經必須先讀繫辭,繫辭第一章就有三個重點》等多篇文章,已經清楚地明白了周文王創作《易經》的本意,就是用文化思想來指導人們的行為,並不是想把《易經》寫成卜筮之書。所以,周文王才用文化思想來指導人們的行為,才用文化思想寫成了這部《易經》,這是堪比人類首次學會用火,也堪比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 易經中最重要的數字關係,邵子神數起數秘訣
    學習《易經》就一直伴隨著數字,數字與易經密不要分。易經中64卦方圓圖與二建制數完美一致,用二建制數構建出的數字世界,讓我們在虛擬的世界裡看到了無窮無盡的變化,看到了豐富多彩的世界。透過數字分析萬事萬物的演變規律,透過易經中最重要的數字關係來分析、理解這個世界,會有更重要的規律發現。對於數字研究最為清晰、精確的就是易學大師邵雍,他的一整套理論體系值得我們不斷學習和領悟。
  • 尋根路上的朝聖者
    這是柳時浩寫在《尋根之路——韓國畫家柳時浩畫集》底頁的「藝術感言」。這本畫集是他即將踏入耳順之年人生中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著作,是他15年前來到中國走上藝術尋根之路的作品結晶。收集他親手寫的文章、作品及設計,用柳時浩自己的話來說,「是人生中一本非常重要的書」。15年藝術尋根之路的血汗與嘆息,喜悅與痛苦都交織其中。
  • 易經學習筆記: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一集
    易經買了不少本,就是沒有搞通過一本。一方面是基本功不夠,還有一方面就是寫書的人沒有照顧我這種理工科學生。易經很難,主要是文辭古怪,有些道理難以理解。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的第一集:包羅萬象,易經的基本概念。一、八卦的來歷1、易經是周朝以前知識的總結。2、易經卦爻辭文字太精簡。易傳是孔子及其門人所作的。3、易理是做人處事的道理,象數是指卦象和佔卦。
  • 研究了20年的《易經》,用8個問題告訴你:它到底講了什麼?
    乾:天坤:地兌:水離:火震:雷坎:水艮:山巽:風八卦就是八個單卦。再由八個單卦互相重合,組成六十四卦。舉例來說: 請比較 韓國 國旗與八卦韓國國旗的太極和八卦思想來自中國的《周易》。以太極為中心,四角的卦分別象徵陰陽互相調和,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離卦為太陽和火,各個卦還象徵著正義、富饒、生命力和智慧。
  • 《易經》中雷火交加又是什麼意思?
    火神我國古代傳說中與「火」有關的「大神」有三個:遠古時期的燧人氏;炎帝;古代掌火之官祝融。傳說燧人氏最早發明鑽木取火,使人們告別了菇毛飲血的原始生活,被後世奉為「火祖」。炎帝就是嘗百草的中國醫藥之祖神農氏,他也是「三皇」之一,為「地皇」。傳說神農氏「作火」,發明了火種的保留和使用方法,史稱「以火德王天下」,被後世奉為「炎帝」。祝融,又名重黎。在《山海經》中,祝融的形象是「獸面人身,乘兩龍」,為掌火之官。帝嚳高辛氏時,重黎為「火正」。
  • 《易經》究竟是什麼?告訴你3件事,讓你瞬間領會老祖宗的智慧!
    自古以來,《易經》的語言就被認為是模稜兩可的,在現代,很少有人能理解《易經》,甚至古代人也沒有真正的能力進入易經的世界。特別是在漢代,自從荊芳義和華竹林誕生以來,越來越多的人不使用宜清的卦線來作出預測。但是,預測變化之書誕生的傳統方法是使用卦圖和線條。很難判斷易經用五行生剋理論取代六卦和六行的預言是進步的還是機會主義的。
  • 易經六十四卦全文 解說 歌謠 歌訣,值得你精心品讀,細細品鑑
    《離》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風水《渙》,天水《訟》,天火《同人》。《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夬》,水天《需》,水地《比》。火水離錯,未濟大江。
  • 《易經》的魅力在哪裡?
    《易經》原來是一部筮佔的「巫書」。所謂筮佔,是以蓍草為工具來預知吉兇,簡單地說,就是將五十根蓍草(實則用四十九根)按照一定的規則變化組合,得出某卦,然後根據本卦或變卦的卦辭或爻辭,來判斷吉兇。《周易》的元語言「—」與「--」,即陽和陰,類似二進位中的1和0。
  • 《易經》揭秘14:火天大有卦告訴我們,怎麼舍才能讓你如有神助!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
  • 為何北大,清大,武大,香港大,臺大等大學都有易經風水課程?
    30多年前一位學識淵博的老者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他的學生問他說您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嗎?這位老者說到在他有生之年沒能夠看到《易經》大放光彩是他最遺憾的事情。而這位老者就是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所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即宇宙的本源,而兩儀指的就是陰陽。陽用一條長橫槓來表示陰,用兩條短橫槓來表示陰與陽,兩兩組合形成了太陽、少陰、少陰、太陰,四象與兩儀再次組合就成為了八卦,而八卦對應的正是天、地、風、火、山、澤、水、雷這8種自然界的基本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