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tin』 in my 『llac, sippin』 on my 『gnac」美國西岸Hip Hop音樂教父Dr Dre這樣形容坐在心愛的凱迪拉克內,喝著幹邑check out沿途風景的意氣風發。當然,如果你是坐在駕駛座上的那個,後一句歌詞的樂趣便只好為法理、為人情放手捨棄。但在若開著你的「llac」轉上66號公路,開展一趟真正與夢想有關的road trip,你會發現已尋得真正的旅途樂趣——這裡沿途沉積的傳奇歷史與夢想故事,已足夠將每個旅者擁裹在開拓、自由與創造的空氣裡一路前行,超越一切美酒所能帶來的,感受在路上的熱情與樂趣。
從66號公路的起點芝加哥出發,若你預期接下來便是漫長的西部蠻荒風景之旅,我想你會錯過許多。66號公路東起芝加哥,那是伊利諾州、密西根湖畔的超級大都會,方方面面有資格挑戰(甚至超過)紐約、洛杉磯。它距紐約790英裡,離洛杉磯卻有2015英裡。從南端走出伊利諾伊(全程301英裡),66號公路向西而去,要經過密蘇裡州(317英裡),掠過堪薩斯州(13英裡),再經澳克拉荷馬州(432英裡)、德克薩斯州(186英裡)、新墨西哥州(487英裡)、亞利桑那州(401英裡),最終抵達加利福尼亞州海邊度假城市聖莫尼卡(314英裡)。全程2448英裡,換算為公制,就是將近4000公裡!
如此規模浩大的正規公路的誕生,是宣告汽車時代到來的有力註腳,也更像是典型美國夢的物理載體:從此人們懷揣玫瑰色信念上路,車輪滾滾地沿著66號公路穿州過省奔往wild wild west,奔往追尋自由與榮光之路。
「他們從支岔道路匯入66號公路,從火車線、從密布車轍的鄉村路,66號是母親之路,是飛行之路。(...and they come into 66 from the tributary side roads, from the wagon tracks and the rutted country roads, 66 is the mother road, the road of flight.)」約翰斯坦貝克在《憤怒的葡萄》裡如是說。要知道早期汽車工業的蓬勃興起,曾這般結結實實地為美國人帶來追尋盛世與繁榮的希望,誕生於20世紀初(1902年)的凱迪拉克,更毫無疑問是這繁榮畫面的重要締造者之一。人們在凱迪拉克汽車上寄託的期待,一如66號公路所代表的開拓與自由之夢,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American Dream精神縮影。這歷經100多年的歷史沉澱,讓凱迪拉克擁有一份其他品牌難以企及的深厚底蘊,在美國與世界交通運輸工業發展史上以銳意姿態寫下嶄新篇章。
隨著愈來愈多懷揣夢想奔往西部的旅人在這裡踏上徵途,66號公路在1926年被公路管理機構以「66號公路」的名稱確認下來,這條完善和整合了早期公路的新途正式開始了它的傳奇歷史之旅。凱迪拉克的創新能力在同期也迸發至極強的狀態,真正的設計師開始介入車身設計,更率先在乘用車上引入全鋼質車頂。到了1930年代初,積累了深厚頂級豪華車設計製造經驗的凱迪拉克,推出無比經典的Cadillac V-16,它到今天仍是經典車市場上的一流貨。
全盛時期的66號公路風光無限,因為路面平穩好走,深受各方司機青睞,於是日日車水馬龍,成為重要的東西運輸通道,沿途鄉鎮也相繼地發展起來。同時,隨著66號公路的興起,沿途一些地域性的景點,諸如印地安圓錐形帳棚的汽車旅館(teepee-shaped motels)、印地安文物小鋪、鱷魚觀光農場等等,也跟著發展起來。甚至有些店家看到商機,開始推出創意的行銷手法。第一家速食餐廳Red's Giant Ham-burg's便在密蘇裡州應運而生,並且發明了所謂「得來速」(drive-through)的經營方式,讓旅客不需下車,就可輕易買到可口的漢堡。
二次大戰期間,由於與戰爭相關的行業多成立在加州,更多的民眾為尋求商機,從美國東岸或中西部遷移至西岸。而除了民生物資之外,66號公路亦扮演著運送軍備的重要任務;大戰過後的五十年代,由於66號公路跨越了許多著名景點,如畫布沙漠(the Painted Desert)、大峽谷(Grand Canyon)以及亞利桑那州的隕石洞等,它又從原以運送物資為主搖身一變成為美國人由東部到加州度假的主要幹道。這幾十年間的美國社會變化與發展,如同電影快進鏡頭般迅猛,堅信夢想與創造力的凱迪拉克,也憑著這股與66號公路同出一源的美國精神,在浩浩蕩蕩的開拓大潮裡不斷刷新著夢想與成就:1949年底,在慶祝第100萬輛凱迪拉克汽車誕生的同時,研發完成了劃時代的高壓縮比、頂置式氣門、輕型V8發動機,在世界面前再次印證從奮鬥至擁有的美國夢之光。
唯物論說事物總是波浪式前進,66號公路的歷史亦然。1956年,美國通過了州際公路法案(Interstate High-way Act),可以看作是66號公路的命運由盛轉衰的正式開始。更快速便捷的州際交通網絡使得沿地形而建、起伏彎曲的66號公路漸漸不再受旅者歡迎,像一首無人吟唱的邊塞詩,帶著往昔意氣風發的驕傲印記漸漸淡出扮演多年的交通幹道角色。1985年,美國政府將其自公路地圖上移除,取而代之的是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州際高速系統)。
此後多年,雖然66號公路已經不復見於公路地圖,但仍有一群人對於這條道路念念不忘,懷念它曾經帶給美國民眾的點點滴滴。於是在1990年,人們分別在亞利桑那州和密蘇裡州成立了「66號公路聯盟」(National Historic Route 66 Federation),藉此聚集同好,並喚起美國人對它的記憶。同年,密蘇裡州更宣布此路為「州歷史公路」(State Historic Route),並且設立了「歷史66號公路」(Historic Route 66)路牌。在各地66號公路聯盟的努力下,原本已經消失於地圖的66線,又重新以「歷史66號公路」之名回歸地圖。為握緊往昔相信夢想勇猛進拓的好時光,美國人願意再次重拾這母親之路上的吉光片羽,重拾一個從未走遠的灼熱美國夢。
扳指算來,66號公路起起落落間在美國歷史上走過了大半個世紀。和凱迪拉克百年來的發展歷程一樣,客觀又深刻地印證著美國公路文化、汽車文化的崛起和繁盛。更重要的,是它們身上帶著永難磨褪的美國精神印記,讓你安心知道,這世上有事物一直在堅定印證著開拓與自由的力量,讓你放膽相信夢想與信念所指,便是前行路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