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谷全景效果圖
俯瞰建築呈「之」字形的螞蟻Z空間、網紅打卡地的新概念綜合體「天目裡」……東西蜿蜒10平方公裡的西溪谷,猶如一根金色的扁擔,橫臥在西湖區的中部寶地上。
它是西湖區「中興」戰略實施的主陣地,更是杭州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的重要一極。
經過九年的建設發展,盛名在外的西溪谷面臨產業發展東強西弱、基礎設施配套滯後、激勵機制活力不夠等問題,對標上海外灘金融創新實驗區、深圳前海金融科技集聚區等先進地區,任重道遠。
面對這些發展「短板」,西湖區請來了政協委員、智庫專家等建言獻智,並捧出了最新的破難攻堅舉措。
產業發展「東強西弱」
留下集鎮片區招引綠城系企業,小和山片區發展高校經濟
西溪路背靠西湖群山,面向西溪溼地,有人說它是穿行在山水間,連通「雙西」的重要紐帶。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企業集聚成「谷」,產業發展一直存在著「東強西弱」的現象。
據了解,西溪谷紫金港路以東,集聚著螞蟻集團、每日互動、江南布衣、浙商創投等眾多知名企業,今年10月,集藝術、設計、餐飲等多元業態為一體的「天目裡」亮相,刷爆了杭州人朋友圈。而紫金港路以西,僅有「有贊科技」1家上市企業。
今年,西湖區政協將「打造西溪谷『金扁擔』,扛起『中興』發展新重任」主題納入年度重點協商課題,課題組共走訪鎮街平臺等相關單位15家、企業10家,收集相關材料50餘份。西湖區政協常委、浙江省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胡永祥多次走訪調研後,對這一現狀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前10個月,東部區域財政總收入69.54億元,西部財政總收入還不到其三分之一。」
「西部區域今年涉及老舊園區樓宇改造3個,另有12.8萬平方米樓宇設施老舊,已不適應企業辦公需求。」
西溪谷產業「東強西弱」的問題,在留下街道尤為突出。據留下街道辦事處主任翁建強介紹,留下東部西溪路沿線區域有企業1472家,佔企業總數的78%,1-11月稅收20.6億元,佔稅收總數90%;西部小和山區域企業只佔22%,稅收只佔10%。
接下來,留下街道將利用轄區出讓地塊面積小、容積率低的特點,招引大企業好企業做總部,變「過路經濟」為「留下經濟」,逐步打破「東強西弱」的局面。
「目前我們街道已經完成做地和正在做地的土地共有1380畝,其中產業用地1100多畝,為西部崛起提供了強大的空間支持。」翁建強介紹說,街道將集中有效資源在古墩路與紫金港路區域、百家園路區域、環浙工大區域等幾個區域打造樓宇聚集區,加速西部區域產業發展和聚集。
其中,留下集鎮片區,打造「綠城中國+高端商務服務聚集區」,藉助綠城中國總部戰略布局「留下古鎮」的契機,讓綠城、藍城系20餘家在屬地外辦公的相關企業回歸留下,把留下歷史街區及其周邊區域打造成留下地區乃至城西區域的城市客廳。
小和山片區,打造「浙工大+創新創業聚集區」,整合留和路沿線地塊及浙工大路北地塊資源,開闢高校經濟新藍海。
內部「微循環」不暢
飛達巷口建人行天橋
科技廣場打通地下通道
2017年,「美麗西湖行動」打響攻堅克難的「第一炮」,就在西溪路上。原有的四車道拓寬至六車道,道路南側留出了10米寬的綠化帶,隨著路邊建築物的拆除,西湖群山如揭開面紗的美人呈現在眼前……改造後的西溪路綠樹繁花,一路風景相伴。
但支小路網建設依然相對滯後。「西溪谷共規劃支小路23條,有11條沒建成,其中紫金港路以西有10條。由於目前東西向支路偏少,部分南北向支小路斷頭等原因,造成道路微循環不暢。」西湖區政協委員何洪忠說。
此外,還有交通擁堵的問題。據介紹,西溪谷區域內現有實際辦公人員約2.5萬人,機動車輛約8400臺,每天最高峰時的車流量可達2400輛/小時,達到了西溪路設計流量峰值,交通擁堵較為嚴重。
據西溪谷管委會書記、主任劉勁卉介紹,今年,西溪谷已開工建設了慧和路(天目山路-浙創路)、溪龍路西半幅等6條支小路工程,其中3個項目已完工,並針對西溪路與網銀巷交叉口的交通擁堵問題,在西溪路實施了緩衝車道項目。
「明年,西溪谷還有11條支小路列入城建計劃,力爭打通更多的斷頭路,持續暢通西溪谷內部交通『微循環』。」
現階段,西溪路尖峰時段,擁堵主要集中在螞蟻集團出入口。「螞蟻集團下班尖峰時段在夜間22時左右,導致西溪路交通秩序管理需求時段較長。」杭州市交警支隊西湖交警大隊大隊長張漢春介紹說,目前,西溪路(古墩路以東段)安排了1名民警、1個TPTU、1名協警維持秩序,交通管理力量明顯不足。
接下來,交警大隊將增加交通管理力量,特別是對企業保安人員進行交通管理的專業培訓,緩解企業上下班尖峰時段的擁堵情況。
此外,西溪路飛達巷口,正在建一座人行天橋,建成後也能減少東西向車流等候時間、提高區域通行效率。明年,西溪谷區域內還將加快推進古墩路地下通道建設,實現地鐵3號線古墩路站與西溪路的地下聯通;打通科技廣場至浙大科技園的地下通道,進一步做好西溪谷核心區路面行人、非機動車的分流。
專家建議
打造一條世界級的金融科技產業鏈
浙江大學教授、浙江省金融研究院院長、浙江省金融業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汪煒
西湖區應圍繞「三個第一」,扎紮實實推進西溪谷打造金融科技產業高地的各項工作。
首先,打造第一條世界級的金融科技產業鏈。西溪谷金融科技產業鏈的打造必須考慮從核心產業鏈擴展到金融科技的整個價值鏈、生態圈(鏈),既包括金融科技研發、基礎設施、應用項目等價值鏈核心環節,也包括基礎研究、創業創新資本、落地場景等生態鏈核心節點,實現金融科技產業價值鏈、資本價值鏈和應用價值鏈的融合發展,實現跨產業、網絡化整合下的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重構,形成開放式閉環的共享生態系統。
其次,打造中國第一金融科技特色小鎮。目前,西溪谷的「西湖螞蟻小鎮」圍繞螞蟻集團的金融科技優勢以及現有的產業生態,已經形成「三中心兩平臺」的業態功能布局和「一軸五星」的空間布局。下一步,更要注重引導和支持螞蟻集團「一超帶多強」,推動西溪谷乃至杭州市金融科技產業的整體發展。
最後,打造第一流金融科技生態圈支持系統,包括政府的有效引導、政策的有力傾斜、產業生態的高效協同、完善健全的服務配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