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得子大喜,畫了只老鼠

2020-12-16 騰訊網

《大明風華》裡的「網紅皇帝」朱瞻基因為長子朱祁鎮出生,一興奮就畫了只鼠。1月20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三周年慶暨「瑞鼠吐寶——2020鼠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開幕儀式舉行。本次展覽為圖片展,展出至2月19日,大家可以看到全國20多個一級館中有關鼠的文物圖片。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

民俗

多地有「老鼠嫁女」民間風俗

2020年為中國農曆庚子鼠年,鼠為十二生肖之首。古人對於老鼠的情感也很複雜,在厭惡的同時,也對老鼠機敏的形象、靈巧的體態、頑強的生命力表示認同,將其視作富裕、智慧、多子多福的象徵。在一些歷史時期,人們還將老鼠視作鼠神。民間最有名的傳說是「老鼠嫁女」。

展覽羅列了來自9家博物館不同地區的「老鼠嫁女」剪紙或年畫。比如,收藏自四川博物院的剪紙,場景上有抬轎者、扛旗者、吹曲者,各司其職,非常生動有趣。收藏自長沙博物館的年畫,新郎官戴著紅帽子坐在馬背上回頭看,春風得意;新娘則端坐在花轎中,神態嬌柔。

據介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舉行的祭祀鼠神的民間俗信。在閩南地區,每年正月十五為填倉節,祭祀穀神,祈禱老鼠外出嫁女,以免穀物受損。另外,因為老鼠繁殖能力強,老鼠嫁女也有著祈禱傳宗接代的寓意。

大牌

兒子出生,明宣宗一興奮畫了只鼠

展覽中最「大牌」的作者,恐怕要算明宣宗朱瞻基。看過《大明風華》的小夥伴們一定很熟悉這個「網紅皇帝」。現場展出的圖片就是他畫的《三鼠圖卷》。

朱瞻基年近三十才得一子,《三鼠圖卷》之首就是他喜得長子朱祁鎮(即後來的明英宗)之年所畫。畫面上一隻田鼠踞於一塊巨大的坡石之上,仰望懸於上空的苦瓜,似乎著急要吃。瓜為果實,瓜中多籽(子)。鼠對應十二時辰中的子時,也有「多子」之意。皇帝的心思不言而喻。

除了這幅圖,其他兩張圖上也都是既有老鼠又有瓜果,老鼠在啃食紅色荔枝。後來這三張圖就裝裱成《三鼠圖卷》,流傳後世。這些畫也表達了朱瞻基祈願今後「倍加多子」的心願。

招財

財神懷抱吐寶鼠,代表財富

除了多子多福,老鼠也是財富的象徵。黃財神、財寶天王、毗沙門天王等懷中都抱著吐寶鼠。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本次「瑞鼠吐寶」鼠年生肖圖片展正值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開館三周年。館長馮家紅介紹,博物館開館至今已接待遊客近400萬人次。「與一般博物館不同,科舉博物館位於夫子廟景區內,也在打造夜遊模式。」她表示,博物館「不打烊」,點亮「夜經濟」,全年實現「夜間開放」常態化,得到市民和遊客熱情捧場。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中明宣宗朱瞻基的兩任皇后真的是親姐妹嗎?
    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後,明宣宗朱瞻基和胡善祥、孫若微二位皇后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歷史上後果真有這對親姐妹皇后嗎?這還得從他們小時候說起。蟋蟀天子——朱瞻基宣宗朱瞻基從小就受明成祖朱棣的喜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隔代親。
  • 明宣宗的這幅畫消減了一樁皇儲奪位血案
    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年)在位時開創了盛世「仁宣之治」。並且是一位精於繪畫的皇帝。今藏故宮的《松蔭蓮蒲圖》折射出明宣宗朱瞻基對其政敵皇叔朱高燧採取了妥善的處置,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 明宣宗朱瞻基-賢明君主or蛐蛐皇帝
    應該說,一個皇帝,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執政期間國家的情況也算安定,就算是明主了。所以說朱瞻基的評價在明朝皇帝裡,向來也比較高。但是他更為外人所熟知的卻是他的過分活潑的娛樂細胞。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君主,人稱「蟋蟀皇帝」。
  • 鑑賞|有史以來最愛畫老鼠的畫家是誰
    明代最具藝術天賦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也曾畫過《瓜鼠圖冊》,其中兩開以工筆繪啃食荔枝的老鼠,另一開以小寫意繪一隻仰望苦瓜的老鼠。據薄松年先生研究,鼠和瓜在民間傳說中被喻為「多子」,又分別象徵著人丁和財富,故瓜與鼠、鼠和荔(或慄)常組為一圖,祈祝多多得子,早早富足。在宣宗畫《苦瓜鼠圖》卷的當年,他喜得一子祁鎮(即後來的英宗),後又得次子祁鈺(即後來的代宗)。顯然,宣宗繪此圖是祈祝或慶賀皇家順產得子。
  •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中烤死?別把老虎當病貓
    但是朱高煦對這樣的結局並不開心,他公開大放厥詞「我何罪,斥萬裡(明史)」,朱高煦一直不肯前往藩地,朱棣無奈只能同意。後來,朱棣為了穩固太子地位,將朱高煦封為漢王,封地改為安樂(山東),下詔命令漢王前往封地,朱高煦才無奈前往。對於太子朱高熾來說,雖然被封為太子,但是天天精神高度緊張,中間有幾次都差點與皇位失之交臂。
  • 26歲即位的明宣宗,開創大明盛世,卻被百姓戲稱為「蛐蛐皇帝」
    雖說明仁宗在位僅9個多月,明宣宗因為英年早逝所以也只在位10年有餘,可「仁宣之治」這一歷史時期,華夏被番邦異國所欽慕,儼然成為海外諸國頗為嚮往的富庶東方大國。可以說「仁宣之治」實際上更多的是後人對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時期所做出的貢獻進行的褒揚和肯定。
  • 畫說丨宣德皇帝朱瞻基筆下的三隻老鼠,見者鼠年吉祥添紅利
    畫說丨宣德皇帝朱瞻基筆下的三隻老鼠,見者鼠年吉祥添紅利 2020-01-26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謙恭恬和、無寵退位——明宣宗髮妻胡善祥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第五代皇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出生,永樂九年(1411年)冊立為皇太孫,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一月,仁宗登基後冊立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繼位不過十個月的仁宗去世,朱瞻基以皇太子的身份繼位,改明年為宣德元年,後世以廟號稱呼,即明宣宗。
  • 明畫家傳:《大明風華》主角朱瞻基,書畫不輸徽宗,功績堪比文景
    本文是依據《無聲詩史》中所列明代畫家之名進行相關資料搜集,每個畫家生平和畫作均會在文中呈現,限於篇幅,有些畫作多的作者會只列代表畫作。關於《無聲詩史》明末清初姜紹書編。所謂 「無聲詩」 指繪畫,書名應該是取自黃庭堅的《次韻子瞻子由題憩寂圖二首》(其一)詩句: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寫出無聲詩。清康熙五十九年嘉興李光暎觀妙齋刊行《無聲詩史》,跋謂嘗得舊本於郡城項氏,刻寫不佳,又多訛脫,因校正付梓云云。按此所言舊本今未見傳,頗疑李氏所得亦一鈔本,而詭言刻本,不過為增其可信耳。
  • 範美俊|寸光也長遠 子神能通靈——古代鼠畫解析九例
    某些研究屬相與職業的關係文章認為,最適合屬鼠者的職業有文藝、批評等技術性、創造性的工作,屬鼠的文化名人也多,如:魏徵、杜甫、白居易、龔自珍、夏衍、聶耳……民俗中,對老鼠頗尊重。貴州的毛南族,每年臘月初一日為「送鼠節」。青海有「蒸瞎老鼠」習俗,正月初十四用面捏成12隻老鼠但不捏眼睛,然後蒸熟等待在元宵節上供,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傷莊稼。
  • 宮廷裡的「貓和老鼠」,看明代大家朱瞻基筆下的貓鼠遊戲
    繪畫史上,明宣宗的名氣似乎被宋徽宗掩蓋了。提起最具藝術範兒的帝王,眾所周知就是宋徽宗,畢竟他的《聽琴圖》和瘦金體書法都太過耀眼。但比起徽宗,朱瞻基更值得稱耀的是,他不僅畫畫得好,皇帝也當得好。遺憾,宣德皇帝只活了36歲。不論是治國還是藝術創作,都還未迎來黃金期。《三鼠圖卷》有三圖,《苦瓜鼠圖》《菖蒲鼠荔圖》和《食荔圖》,風格迥異。
  • 大明風華:為何說明朝滅亡,始於明宣宗朱瞻基?
    《大明風華》中,朱亞文飾演的明宣宗朱瞻基,天性灑脫,文武雙全。自幼便被朱棣、姚廣孝看好,而仁慈、韜略也在他身上顯露無疑。 這一點,與歷史上並無出入,算是契合。在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去世,他成為皇帝之後,承父遺志任用賢臣,雖然僅僅在位十年,但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明宣宗朱瞻基:開創大明盛世,因愛鬥蛐蛐,又被叫做「蛐蛐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時間雖只有九年多點,但他取得的成績卻著實不小,政治上明宣宗解決了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的奪權危機,經濟上明宣宗開展財稅改革降低百姓負擔,得到了民眾的大力支持。 因而,《明史》讚譽他: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 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堪稱宮鬥高手,被《大明風華》洗白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這部劇以明宣宗的皇后孫氏為主角,講述了她不平凡的一生。然而,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卻和劇中有著很大的差別,也可以說電視劇在某種程度上為孫皇后「洗白」。那麼歷史上的孫皇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其實在歷史上,宣宗孫皇后的名聲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
  • 大明風華: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真正意義上的守成之君
    01導讀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完善了內閣制度,使得這一制度最終確定下來,並且日趨完善和成熟。明宣宗允許宦官參政,設立「內書堂」,讓太監讀書認字,完全違背了朱元璋的祖訓,後患無窮。到了明宣宗時期,內閣制逐步完善。並且內閣大臣品秩由明成祖時期的正五品升級為正一品,內閣大臣可謂位高權重。但是明朝的內閣不等同於丞相的權利。明宣宗時期,廢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不許太監幹政」的祖訓。
  • 明王朝諸帝:明朝有多少位皇帝?分別是誰?
    6.正統帝朱祁鎮,1436年到1449年在位,廟號英宗,為明宣宗朱瞻基長子。 7.景泰帝朱祁鈺,1450年到1456年在位,廟號代宗、景帝,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母賢妃吳氏,去世時不滿二十九歲。
  • 明朝宮廷疑案:宣宗孫皇后「盜子奪後」,明英宗的生母是誰?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的父親就是明宣宗朱瞻基,至於他的生母到底是誰,歷史上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按照明朝官方編修的實錄記載,明英宗的生母是宣宗孫皇后。明朝編修的《明書》也說孫皇后於「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但是清朝人編寫的《明史稿》,以及清朝官方組織編寫的《明史》都認為,孫皇后是「盜子奪後」,「 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
  • 怎樣畫水仙:兩位百歲壽星畫水仙圖
    朱屺瞻水仙 朱屺瞻(1892-1996),中國繪畫史上的巨匠,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者。 朱屺瞻的作品樸拙淋漓,水墨腴潤。其大寫意花卉,喜用濃墨、焦墨和重色,下筆酣暢,氣勢逼人,大葉枯藤,精力彌滿。
  • 明宣宗是個蛐蛐皇上?光緒帝是被毒死的?到底是野史還是真相?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各種野史故事,俗話說得好,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對於這些故事的真實性,大家心知肚明,但是在這些故事中,卻也有幾個暗合歷史真相。比如,民間流傳明宣宗朱瞻基先生喜好鬥蟋蟀,擁有蛐蛐天子的榮譽稱號。當然,這一開始只是一個民間傳說,但是隨著各種考古發現的出爐,宣德皇帝好鬥蟋蟀已經被實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