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妃:這個皇帝真深情,將皇后寵上了天

2020-12-22 蕭家老大a

天下無妃:這個皇帝真深情,將皇后寵上了天

總結明孝宗朱佑樘的一生,絕不止是一個仁愛厚道的好人,一個夙夜圖治,令天下海晏河清的好皇帝,更是歷朝帝王中,近乎無與倫比的好丈夫,好父親;甚至為了討愛妻歡心,而不惜明知故犯,犯下一些明君本不當為的過失。

編修明史的史家認為,朱佑樘是可與漢文帝、宋仁宗並列的「三代以下令主」。(夏商周之後最好的三位皇帝之一)。因此,一個皇帝太過度寵愛妻子,則被認為不符合傳統認知中的明君所為,所以,朱佑樘的相關事跡大都被他們能省則省了。

只有詳細去看明朝官方帝皇實錄《明實錄》,以及明朝人各種筆記的記述,才能看到朱佑樘究竟將張皇后寵愛到了何等地步。甚至可以說,那些傳統被認為因女色誤國的昏君,如商紂王、周幽王、陳叔寶、唐玄宗等等都萬不能及。因為,他們絕不可能和朱佑樘一樣,對妻子像現代家庭好丈夫一般,守身如一。

歷朝歷代,皇帝和皇后都是不住一起的;在明朝,皇帝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在坤寧宮。按明宮規矩,帝後也不能通宵同宿。皇帝每次臨幸皇后完畢,便要由宦官前後執火把,送皇后回宮。

只有朱佑樘寵愛張皇后,兩人如民間夫婦一般共同起居。此事連宮外,甚至藩國,也人盡皆知。朝鮮使臣還特別報告其國主,朱佑樘因為「暱愛皇后」,所以,視朝早晚不定。

張皇后有一次生口瘡,朱佑樘親自為她端水傳藥,不敢咳嗽,怕驚擾她休息。在封建男權時代,尋常丈夫肯如此對妻子已屬佳話,何況是九五之尊,難怪一邊的宮女都目瞪口呆。

有個大膽的貢生魏莊渠,本是閣臣內定的狀元,卻在殿試時,胡寫:「聽說陛下每天在皇后宮中多,在自己宮裡少。」於是,好好的狀元郎飛了,貶到二甲第九名。也虧他是碰到了好脾氣的朱佑樘,要換了是朱元璋、朱棣,嘖嘖,那可不是只降名次了。

「舊制,帝與後無通宵宿者,預幸方召之。幸後,中人前後執火炬擁後以回,雲避寒氣。惟孝廟最寵愛敬皇后,遂淹宿若民間夫婦。」(見《宙載》)

「孝宗即位,立為後。篤愛,宮中同起居,無所別寵,有如民間伉儷然者。」(見《勝朝彤史拾遺記》)

「魏莊渠與顧未齋同舉進士,廷試日,閣臣初擬定魏公第一,因其策中有云:『聞陛下一日之間,在坤寧宮之時多,在乾清宮之時少。』不可宣讀,抑置二甲第九,而未齋遂得首擢。」(見《說聽》)

「張後嘗患口瘡,太醫院進藥,宮人無敢傳者。院使劉文泰方受孝宗寵顧,忽得密旨選一女醫入視。帝親率登御榻傳藥,又親持漱水與後。宮人扶後起坐,瞪目視帝。少頃,帝趨下榻。蓋將咳,恐驚後也。其厚倫篤愛若此。」(見明·陸楫《蒹葭堂雜著摘抄》)

張皇后家的待遇,是有明一朝外戚之最(除非把中山王徐達家也算外戚……)。僅僅立皇后四年,其父張巒便封伯。太子朱厚照一出生,張巒便晉封為侯,死後追封昌國公,也是大明首個追封國公的外戚。兩個弟弟張鶴齡封壽寧侯,張延齡封建昌侯。

對比那位立後整整五十年之後,家裡才封了一個伯爵的明英宗錢皇后,還是朱佑樘大封妻家時,看到嫡祖母家如此悽涼,才順手恩封的結果。

因為張巒的昌國公是追封,根據明朝制度,他妻子金氏只能從其子,稱壽寧侯太夫人。朱佑樘特別加封一級,為昌國太夫人。

張皇后的姑父高祿擢升禮部尚書,堂叔張嶽、侄子張教、表弟金琦、幹伯張嶙、義弟張忱封三品錦衣衛指揮使,表弟高峘封四品錦衣衛指揮僉事,此外,張氏親戚還有錦衣衛千戶、百戶若干。

朱佑樘甚至應他嶽母金氏之請,連他嶽父從前的小妾湯氏,都追封成了六品誥命安人。

多謀善智的首輔劉吉,長年營私,為言官彈劾,卻屹立不倒,居內閣十八年,被稱為「劉綿花」。只因為反對朱佑樘如此破格寵遇外戚張家,超過了其祖母太皇太后周家和嫡母王太后家,就被朱佑樘趕走致仕了。

明朝規定,一個親王死後墳地面積為五十畝,郡王三十畝,而朱佑樘給他嶽父張巒一次就批發了翠微山三十頃用作墳地,相當於六十個親王、一百個君王按朝廷規制可用的面積,並為此調動了京師三大營官軍上萬人興建。

兵部尚書馬文升諫言九事、刑部尚書彭韶諫言四事,都特別對此提出異議。朱佑樘的態度是,其他事一律令有司督辦,唯獨此事,虛心聽從,堅決不改。

朱佑樘還親筆為張巒書寫神道碑,碑文曰:「生巒,名成,貢太學,未仕。娶昌國太夫人金氏,實生今中宮,為朕佳配,誕育皇儲,綿我國家億萬年之祚……」

有明一朝,皇帝為臣子御筆神道碑只有三例:分別是朱元璋為大將軍徐達;朱棣為黑衣宰相姚廣孝;而朱佑樘為他這個嶽父……只能無言。

更有甚者,朱佑樘還親筆為張皇后家廟題匾曰:「龍窩」。這真的是那個被後世稱為明代明君楷模的朱佑樘?朱元璋和朱棣若在天有靈,只怕也要敲斷他的腿了。

「在興濟縣城外,西臨御河,明昭聖皇后誕育處。弘治中,敕建宮於梓裡,御製匾額曰:『龍窩』。」(見《興濟縣誌書》)

「御製神道碑:國朝文武大臣薨世,例請於上,命翰林儒臣制文立碑,以後漸不請。唯中山王,姚恭靖乃二聖御筆。弘治中昌國公先冢亦然。若永嘉侯擴至之類,則上偶為之,非以為榮重也。」(見《弇山堂別集》)

明朝制度,后妃的母親很少有能進宮探望女兒的,一直到崇禎朝,寵妃田貴妃的母親入宮,還被當做件稀罕事記下。唯獨孝宗張皇后的母親金夫人,出入皇宮如自家庭院。朱佑樘還特意派京軍八千人,給她在宮中特別修築宮室。

朱佑樘在宮中宴請,看到自己和皇后的餐具是金器,嶽母用的餐具是銀器,故因此不悅,聽說這是宮中制度,遂將整套餐具都賜予金夫人。張皇后說:「我母親領了賞,父親還沒得到賞賜呢!」(「母已領恩賜,吾父則未嘗君食也。」)朱佑樘馬上又賜御膳一席,說要「令張氏世世為美談也」。

在這條明人記錄中,張皇后在朱佑樘面前的自稱,是很自然的「吾」,而不是皇后當用的謙稱「妾」;而另一條明人記錄,著名寵妃鄭貴妃,在萬曆帝面前也只能自稱為「奴」。

「張後母金夫人至宮中。既設燕,帝後二席在正殿,夫人席在旁殿。帝與後親往視之,所用器皆銀。帝問內豎曰:何故器用銀?對曰:舊制也。帝欲特用金器。燕畢,盡賜之。後曰:母已領恩賜,吾父則未嘗君食也。帝命即撤後膳一席賜之,令張氏世世為美談也。」(見明·陸楫《蒹葭堂雜著摘抄》)

在朱佑樘遮護下,張皇后確是恃寵而驕。甚至連朱佑樘給太子朱厚照乳母的賞賜,她看到了也要沒收。有一次,朱佑樘故意和她開玩笑,讓小朱厚照拍她,小朱拍了;再讓小朱拍他乳母,畢竟是真正朝夕相處的人,小朱不忍心,張皇后大為生氣,直接就把這個乳母趕出宮去了。

這個笑話的後續:小朱丟了奶娘,大哭不止,朱佑樘夫妻急得在一頓飯功夫,連續派了四次宦官,催乳母趕緊回宮。乳母傲嬌狀說,這戶人家不好伺候,寧可自盡。張皇后嚇得趕緊把之前沒收的賞賜都送回來,朱佑樘又特旨重賞了乳母丈夫一家,才把人請回。小朱開心了,全家都開心了。

「武宗為太子時,乳母某氏在宮中。孝宗臨視乳哺,每賞賜,多為張後所收,未嘗謝恩。帝疑問,以實對。他日,又面賜酒食,對帝後食。畢,因抱太子,不能起謝。又因太子啼泣,帝後親蹲視之。帝命乳母坐勿起。他日,帝戲謂太子擊後,太子擊之。命擊乳母,太子不忍擊也。後由是大怒,面叱出之。既歸,其夫驚曰:「保保之位千金不易得,顧不謹畏,獲罪而出,奈何?」乳母曰:「此為汝增千金,寧畏出耶?吾居宮中未嘗得滋味,第急買肉,多用鹽醬治具為食。」食未畢,中使果至召之。言太子失乳母,啼不能止,帝後急宣汝。催逼就道。乳母故不行,且欲自盡。後驚懼,盡還帝累賜恩典。帝又厚賜其夫。往複數四,方發行,報使相望。太子見之,始復初。」

一對各有缺陷、並不完美,卻帶著煙火氣息的帝後,相處猶如尋常人家。也無怪他們的愛情結晶,會成為幾千年來最真性情的一代帝王。

(本篇完)

相關焦點

  • 故劍情深:深情帝王劉詢,即便君臨天下,也不負糟糠之妻
    但僅僅過了二十七天,劉賀的皇位被廢,然後皇位就落到了此時還在民間的劉病已(即漢宣帝劉詢)頭上。漢宣帝劇照漢宣帝即位後,他在民間的髮妻許平君被封為婕妤。此時的朝政大權掌握在霍光手中,他有意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於是大臣們紛紛推薦霍氏,無人推薦許氏。宣帝見此情景,下了一道詔令。
  • 悲情孝哲毅皇后:被當眾仗責羞辱,同治皇帝才死73天,即絕食而亡
    2、阿魯特氏姿容秀美,儀態端莊,是典型的被精心培養出來的母儀天下的最佳形象之選。據說選秀剛開始,大家就公認,阿魯特氏在眾秀女裡是鶴立雞群的存在。3、同治帝親手送出了如意給阿魯特氏,阿魯特氏這個皇后是皇帝親眼相中的。
  • 皇帝愛秋和還是皇后 歷史上宋仁宗是個難得的好皇帝
    皇帝愛秋和還是皇后 歷史上宋仁宗是個難得的好皇帝時間:2020-04-07 12:43   來源:FACE妝點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皇帝愛秋和還是皇后 歷史上宋仁宗是個難得的好皇帝 FACE妝點網 清平樂皇帝愛秋和還是皇后?
  • 如果是皇帝仁慈,皇后賢惠,相守到老,會是怎樣的場面呢?
    永平十七年正月的一天,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了自己幼年時在父母膝下玩樂的情形,醒來後便"夜不能寐",第二天他率領百官前往祭拜葬著光武帝和陰麗華的原陵,祭畢,他伏在光武帝的御床上,看著母親陰麗華用過的妝奩中的物品,不禁悲涕難抑。
  • 古代皇帝平時怎麼喊皇后,娘娘?老婆?一個很冷僻的稱謂
    這個跟後來的意思完全相反了,後世的「大人」專指「男性」,「後」則專指女性了。 這些別稱是: 1、椒房 據說,漢朝皇后的宮殿多以椒塗壁,用以取暖避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別稱皇后、或用以代稱皇后寢宮。比如,漢哀帝寵愛美男子董賢,將董賢之妹冊封為董昭儀,並將她稱之為「次皇后」,又在宮中賜董昭儀宮室名為「椒風舍」,和皇后所居之椒房相似。
  • 走近乾隆皇后烏拉那拉氏:清朝歷史上第一個與皇帝反目成仇的皇后
    導語:清代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由於沒有諡號,史書中對她得記載僅為皇后烏拉那拉氏。雖然他薨逝之時仍在皇后之位,但是乾隆卻命令下官燒毀她的全部畫像,並且只允許她葬入貴妃陵園,至死也不願意與她相見。皇后烏拉那拉氏究竟做了些什麼要乾隆厭惡至極?但為什麼又不廢除她的皇后之位呢?
  • 三本古言重生文,強推《重生後我做了皇后》,首輔大人好深情
    今天帶來的是三本古言重生文,強推《重生後我做了皇后》,首輔大人好深情。如果大家有想看的類型可以留言評論小編哦。卻不料——最後依然母儀天下,帝王執手,專寵後宮。皇后娘娘(小聲嘀咕):這狗男人什麼腦迴路?皇帝陛下(認真誠懇):朕甚愛皇后。皇后娘娘(完全不信):陛下瘋了?節選片段:蕭錦琛閉上漆黑的眼眸,突然想起昨日的那個夢。
  • 中國第一位皇帝誕生於秦朝,而第一位皇后,為何卻是劉邦的老婆?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這個毋庸置疑,皇帝這個名都是人家從三皇五帝中自己創造出來的。但問題是有個很弔詭的現象,中國第一個皇帝出在秦朝,第一位皇后卻沒有出在秦朝,而在秦之後的漢朝。今天公認的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是漢高祖劉邦的老婆呂后,建國之後我們在文物挖掘的時候,還挖掘出一枚皇后之印,這枚印被確認為是呂后當年使用的。
  • 雍正:朕的天下只有一位皇后
    烏雅婆婆不太喜歡兒子雍正,可是對這個兒媳卻非常喜愛。 婚後,那拉氏和胤禛很恩愛,相敬如賓。 年貴妃是撫遠大將軍、川陝總督年羹堯的妹妹,那時地位僅次於皇后,很得寵。雍正卻不顧忌她高不高興,定於一尊:朕的天下只有一位皇帝、一位皇后。 不過,年貴妃也是性情柔和、通情達理、與世無爭的人,在皇后面前更是恭敬有加。雍正三年她就病逝了。
  • 古代皇后有多少種叫法?大多數隻知其一,有種稱呼僅皇帝能用
    在古代,最成功的男人就是皇帝了,而人們通常把他背後的那個女人稱為是「皇后」。不過,這並不代表皇后就只有這一種叫法,只不過大多數人只知道這一種罷了,那麼在古代,皇后究竟有多少種叫法呢?哪一種又是皇帝使用的呢?其實在古代皇后一共有多達9種不同的叫法。
  • 宣德皇帝為何廢后?歷史上首位沒有過失的皇后被廢的原因
    歷史上真正的胡善祥是個賢德仁厚的皇后,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是有史實依據的。《明史·列傳—后妃》裡記載,「後(胡善祥)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意思是胡皇后並沒有犯下什麼過錯,卻無端被廢,天下人聽說這件事都十分同情她。
  • 這個皇帝真奇葩,跟皇后在皇宮中開起小賣部
    歷朝歷代的後宮女人們都想盡辦法討得皇帝歡心,而我們今天的故事主角毫不費力的就俘獲皇帝的心,並且所俘獲的這位皇帝還不惜拋棄尊嚴,如同受虐狂似被美人驅使和奴役。這位美人就是潘玉兒,被她所俘獲的這位皇帝就是南朝齊的第六位皇帝蕭寶卷。
  • 漢宣帝究竟有多深情?即便君臨天下,也不負糟糠之妻
    這段時間,朝政大權掌握在霍光手中,他有意讓女兒霍成君當皇后,於是大臣紛紛推薦霍氏,無人推薦許氏。其大意是:自己窮的時候有一把寶劍,現在非常想念它,大臣們能不能幫自己找回它?就這樣,朝臣們揣摩了宣帝的心思,立刻請許婕妤當皇后。那是帝王對結髮妻子的許諾,即使君臨天下,也不負糟糠之妻。
  • 言情小說中的皇帝獨寵不是夢,中國古代真有皇帝只娶一人!
    身為帝王只娶一個,堪稱奇蹟在這般古代的國情下,一個男子只娶一人,那很大的程度上,大概這個男子很窮,只養得起一個老婆。或者這是一個倒黴的文官娶了一個母老虎的公主,在皇室威嚇下不敢再娶,但這說不定也架不住人去偷偷採野花。能過真的只娶一人,並相親相愛與之「一生一世一雙人」,那當真是不僅是真愛,還是真正的高風亮節。而如果是一個帝王,一生只娶一人,並珍而愛之,那簡直堪稱奇蹟。
  • 天啟皇帝病危召見親弟,在屏風後的皇后為何忍不住衝了出來,逆轉
    大明天啟七年八月,熹宗皇帝朱由校病危,在位七年,一直無子,龍馭上賓之後,將由誰來繼承皇位,成了大問題。 魏忠賢當時權傾朝野,皇帝在他掌控之中,但是,他也無法確保新的繼承人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未來的不確定因素令魏忠賢異常著急,他一方面到處搞偏方給皇帝治病,希望天啟皇帝能夠轉危為安;另一方面則打起了建立魏家天下的主意。
  • 皇后為皇帝生下12個子女,卻被皇帝賜死,死前說:願天下得以平安
    一般而言,古代帝王子女多是很常見的,因為帝王可以有許多妃子,只要身體足夠好,就可以生下許多子女,比如宋徽宗有80個子女、康熙皇帝有55個子女。若不是她在29歲時被皇帝丈夫廢黜,31歲時被賜死,相信她還會繼續生。這位創造歷史上后妃生育最高紀錄,並不幸被賜死的皇后,就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的皇后乙弗氏。
  •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風流多情的乾隆一生共有三位皇后,最愛的是富察氏,最寵的是魏佳氏,而最討厭的則是烏拉那拉氏,最悲慘的同樣也是她。烏拉那拉氏是滿清的八大姓氏之一,要說這個家族是真的厲害,歷史上總共出了三位皇后,可見非同一般。第一位是皇太極的孝烈武皇后阿巴亥,努爾哈赤非常喜歡自己這個皇后,值得一說的是著名的攝政王多爾袞便是阿巴亥的兒子。
  • 一家出四個皇后果然是獨孤天下
    《獨孤天下》這部劇想必大家不陌生,這部劇一開始就是圍繞一個預言展開的,這個預言就是獨孤天下。到最後這個預言是應驗的獨孤一門出了四個皇后,雖然獨孤曼陀是死後追封,但是終歸是皇后的身份。獨孤般弱是三姐妹中最厲害有勇有謀的角色,也是最早當上皇后的,當時整個獨孤家也都是認為獨孤天下的預言就是說般若的,最後般若是實現了獨孤天下的夢想,但是也是姐妹中離世最早最慘的一個。般若和宇文護的孩子楊麗華最後也是成為了皇后,真不愧是般若的女兒,楊麗華在劇中的人設小編也是很喜歡的,相當霸氣的皇后,平日裡雖然不爭不搶但是做事確實相當有分寸的一個人,完完全全繼承了般若和宇文護的優點。
  • 古代皇帝皇后,為何自稱「寡人」和「哀家」別被電視劇騙了
    中國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的掌權者都是皇帝,這些封建王朝的皇帝們平時都是高高在上的,包括他身邊的皇后也是非常尊貴的,平時皇帝在和臣子們商量政事時,或者和他的妃子們在一起的時候,都會喜歡稱自己為「寡人」而他身邊的皇后在和別人聊天之時也是習慣性的稱自己為「哀家」那皇帝自稱「寡人」和皇后自稱「哀家」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