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平時怎麼喊皇后,娘娘?老婆?一個很冷僻的稱謂

2020-12-09 騰訊網

引申出:皇帝後面(背後)的女人,她的稱謂就該叫做「皇后」。

【皇后】

「後」,就是「後面」、「後宮」的意思嗎?

其實不是!

漢字沒簡化之前,有兩個:一個是「後」(後面),一個是「後」(皇后)。

漢字被簡化,「後」與「後」合併「後」,專用於皇帝正妻的「後」被加入「後」意。

這讓後人誤以為「皇后」就是皇帝「身後」的那個女人——望文生義了!

在上古,「後」是一個很高的職務,表示的是首領。在遠古的時候,「後」不是女酋長的獨稱。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共同始祖,他(她)都被稱作:後。「後」是氏族天然首領的名稱。古籍之中,常常看見這樣的稱謂:后稷,后羿,後夔;最早的能夠知道名字的氏族部落,如商族、周族、楚族,他們稱男祖先、女祖先,也都稱「後~」。《詩經》和《尚書》中有不少例句。

那個時候,職務有「後」的稱謂;同時,還有「大人」的稱謂。這在《周易》中出現過多次。比如:乾卦,九二爻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又比如: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大人與後的意思區別在於——「後」並不是專指女人的首領,男人也可以擔任後的高職;而「大人」的稱謂,在遠古的職務中,則是專指「女酋長」的。這個跟後來的意思完全相反了,後世的「大人」專指「男性」,「後」則專指女性了。

【女酋長】

西周之後有變化,將王、皇帝的正妻稱作「後」,屬於「後」的原始意思的發展。

從這個時候開始,「後」才專門作為實指皇帝「正妻」的意思。

如果要說「後面」,用繁體字來表達,則應該寫成「後」。所以,「後」絕不是「後」。根據荀子的觀點,天子獨大,沒有人可與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齊」的諧音「妻」,只能叫「後」,單獨的一個字來表達,沒有「後面」、「前後」的「後」的意思。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改天子為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的后妃制度。皇后在後宮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眾妃子之主。如《周禮·天宮內宰》曰:「王后帥六宮之人。」古代時中國的皇后被嬪妃、侍女等稱為娘娘(殿下)。而在西方則稱呼為陛下。

另外,皇后還有一些別的稱謂,就像「媽媽」有別的稱謂「娘」、「母親」是一樣的模式。

這些別稱是:

1、椒房

據說,漢朝皇后的宮殿多以椒塗壁,用以取暖避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別稱皇后、或用以代稱皇后寢宮。比如,漢哀帝寵愛美男子董賢,將董賢之妹冊封為董昭儀,並將她稱之為「次皇后」,又在宮中賜董昭儀宮室名為「椒風舍」,和皇后所居之椒房相似。

於是,有人用「椒房」暗指「皇后」,成為一個代稱。

2、中宮

3、正宮

古代皇后所居的寢宮多位於後宮正中央,因此皇后寢宮可稱為正宮或中宮。

【鳥瞰皇宮】

久而久之,這成為了皇后的別稱。

4、元後

5、元嫡

對於皇后,一種是皇帝的元配皇后,即結髮夫妻,可稱元後、元嫡,可與後續的區別。

「元」,有「正」、「首」之意,也有「原配」的含義。

6、繼後

皇帝的第二個皇后(或者第三等),旁邊人說起的時候,可用此詞,以區別元後。

這當然也不是面對面的稱謂,而是第三者在敘述中的書面詞句。

7、梓童

皇帝在喊皇后的時候,不會像民間這樣喊「老婆」、「妻」、「娘子」,也不會如同電視劇中喊「娘娘」。皇后在皇帝跟前,也絕不敢自稱「我」、「奴家」、「賤婢」、「小女子」之類。這些全是戲說。

那麼,皇帝兩口子,面對面時,相互間怎麼稱呼呢?

簡單的說,就兩個字:「梓童」。

這是皇帝對皇后的單獨稱呼,等同於現代語中民間所說的「老婆」。

「老婆,老公我要上朝了!」

皇帝絕不會這麼對皇后說話。

他會說:

「梓童,朕上朝去也!」

當然,這個詞也可以作為皇后的自稱。這在書面語言中是有記載的。

不過,更早的時候,不叫「梓童」,而叫「子童」。

所記載處:1、《全相平話五種·武王伐紂平話》:「妲己乃問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進寶,近日進得何寶?將來與子童隨喜看之。』」2、《前漢書平話》:「呂后:『子童領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宮下,斬訖韓信也』。」《三國志平話》:「高祖聖旨言:『..寡人去遊雲夢,交子童權為皇帝,把三人賺人宮中,害其性命』。」後來,在明代小說中,「子童」遂被「梓童」所替,用於皇帝或國王對皇后的稱呼。如《西遊記》:「那國王急睜眼睛,見皇后的頭光,他連忙爬來道:『梓童,你如何這等?』」)

舉例的都是「平話」中的應用。平話是一種非官方的地方語言,也是民間語言形式。

那麼說來,難道只是一種民間猜測皇宮而形成的書面語言,與實際的稱謂有沒有差異呢?

考察一下來源便可知道。原來,梓童源於「子童」;而子童的根源是「小童」衍化而來。「小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正配夫人的自稱。《論語·季氏》記載:「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在這兒「君夫人」是諸侯的正配夫人,比如秦國、齊國等大國國君的夫人,他們在國君跟前都是自謙地自稱「小童」,級別低點的諸侯國的夫人稱「君夫人」,更低的自謙稱「寡小君」。比如,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記載:「(衛)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願見。」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對外自稱「寡小君」,在她與國君的對話中,則可以自稱「寡小君」或者「小童」。

秦始皇滅六國後,不願稱「王」,而稱「皇帝」,以示尊貴。照此推理,皇帝的正配夫人,也不能再沿稱過去「君夫人」(寡小君、小童)的各種稱謂,雖然在名號(對外)上與皇帝相適應,莊嚴的外稱「皇后」,但在皇帝兩口子說話的時候,不會很正式說「皇后怎麼怎麼的」,皇后對皇帝說話,說到「我」的時候,也不會自稱「皇后」,這樣的自稱有悖於禮儀;於是,流傳下來的帶有親暱性的稱謂,在內宮之中保存了下來,皇后在皇帝跟前,仍然沿襲舊稱。如《後漢書·皇后紀第十上·鄧皇后》記載,有「小君」之稱:「至各立為皇后。辭讓者三,然後即位,手書表謝,深陳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選。」這裡的「小君」顯然是皇后在皇帝跟前對自己的謙稱,其稱謂與春秋戰國的傳統稱謂「寡小君」相一致。除此外,有「小童」等稱謂沿用。

所以,皇后在私下自稱「小童」等,成為皇后與皇帝在現實之中實用的稱謂。

那麼,「小童」何以在宋元時期會變成「子童」的呢?有人考證,其中原因應與當時的文化心理有關,南宋至元,程朱理學大盛,封建倫理綱常被奉為永恆不變的天理。政治上的低氣壓,必然使話本作者及使用者十分謹慎,「小童」雖然有據,但似乎用「小」來描繪皇后的自謙,擔心會含有不敬之嫌,於是以「子」取而代之,因「子」也有「小」義,「小童」便衍化為「子童」。至於皇帝兩口子在深宮之中的相互稱謂,反倒成為隱私不被外人所知道了。

而「梓童」的稱呼又是從「小童」衍化而來,「子」與「梓」中古聲韻相同,具有同音通假的條件,且「梓」有以下諸訓:《尚書大傳》引商子曰:「梓者,子道也。」《詩·鄘風·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疏〕陸機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正字通》:梓,百木之長,一名木王,羅願曰:室屋間有此木,餘材不復震。」

為什麼是「梓童」,而不是「紫童」「姿童」「籽童」「菑童」呢?

原來,「梓」為木中之貴者,而且,有一種懷念的美好意思,如《詩·小雅·小牟》:「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見了桑梓容易引起對父母的懷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後世即以桑梓作為家鄉的代稱,如唐代大詩人柳宗元的《聞黃驪詩》中就有「鄉禽何事亦來此,今我生心憶桑梓」的感傷之句。《詩經·定之方中》有:「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樹之榛慄,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的美好詩句。

另外,古人以「梓」與同音的「子」為有子(後代)的象徵。皇帝立皇后,不僅是為了母儀天下,更重要的是為了建子嗣,承大統,以延續和維持王朝的長久統治,這是歷代帝王都極為重視之大事。把建儲稱作立國本。因而皇后稱梓童,也正迎合了封建統治者的這種心理。

8、天下母

9、天地母

這兩個稱謂,應該是臣民們對皇后的敬稱,亦成為皇后別稱。

【端莊的皇后】

10、坤極

這也是對皇后敬稱的別稱。

11、慈壺

12、慈闈

這是對皇后或皇帝生母(多為皇太后)的尊稱,或是用以代稱這兩者的寢宮。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后有多少種叫法?大多數隻知其一,有種稱呼僅皇帝能用
    常言道:「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很厲害的女人。」在古代,最成功的男人就是皇帝了,而人們通常把他背後的那個女人稱為是「皇后」。不過,這並不代表皇后就只有這一種叫法,只不過大多數人只知道這一種罷了,那麼在古代,皇后究竟有多少種叫法呢?哪一種又是皇帝使用的呢?
  • 古代皇帝皇后,為何自稱「寡人」和「哀家」別被電視劇騙了
    中國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的掌權者都是皇帝,這些封建王朝的皇帝們平時都是高高在上的,包括他身邊的皇后也是非常尊貴的,平時皇帝在和臣子們商量政事時,或者和他的妃子們在一起的時候,都會喜歡稱自己為「寡人」而他身邊的皇后在和別人聊天之時也是習慣性的稱自己為「哀家」那皇帝自稱「寡人」和皇后自稱「哀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 古代「賤內」不是罵人,五花八門的稱謂,有人常常用錯
    一.在古代最初並不是配偶的代稱古人對妻子的叫法有很多,而且含義都稍微有所不同,口語最常見的有老婆、娘子等,因人而異,有多種變化,隨場合使用。三.古代盛行如今卻不被熟知的幾種稱謂古代皇帝稱老婆叫梓童、宰相稱老婆叫夫人等。1. 賤內:「賤」 是自謙之詞,「內」 是指自己的內人,也就是對自己老婆的謙稱,「賤」 指的是自己,而不是老婆,賤內的意思是「我這個卑微之人的老婆」。
  • 皇帝的妻子為什麼叫娘娘
    在古代一國之主稱為皇上那皇上的妻子呢?被稱為「娘娘」。皇上大家都知道出自秦始皇,本意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起個名字都這麼的霸氣不愧我嬴政哥。那麼為什麼皇帝的妻子稱為娘娘呢?
  • 《清平樂》中徽柔喊親媽為「姐姐」?古代母親都有啥別稱?
    電視劇《清平樂》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鏡頭,福康公主徽柔在和親媽苗昭儀相處時,對親生母親的稱呼竟是「姐姐」。福康公主趙徽柔是苗昭儀的女兒,也是宋仁宗的長女。不過,自徽柔會說話起,她就沒有喊過苗昭儀母親,而是叫姐姐。父親宋仁宗也說過,皇后才是徽柔的母親。
  • 男人喊妻子為「老婆」已過時,「來了老妹兒」成新時尚,你叫啥?
    「為啥不喊我老婆,你不愛我了嗎?」前兩天,表妹小暖和妹夫來我家做客,我和愛人盛情招待。席間寶爸端菜、擺凳子,喊了我好幾次,「孩兒他媽,來幫幫忙!」看到我們親密的樣子,小暖有些小委屈,她說自從結婚後,老公就直呼其名,聽著人家喊「老婆」、「媳婦兒」的,她就覺得自己和老公之間顯得很生疏。我也感到有些奇怪,為啥不叫老婆呢?妹夫撓撓頭,開始追憶當年。「處對象的時候我就喊她老婆,她不讓,說還沒結婚呢這麼喊有點彆扭。」
  • 中國第一位皇帝誕生於秦朝,而第一位皇后,為何卻是劉邦的老婆?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這個毋庸置疑,皇帝這個名都是人家從三皇五帝中自己創造出來的。但問題是有個很弔詭的現象,中國第一個皇帝出在秦朝,第一位皇后卻沒有出在秦朝,而在秦之後的漢朝。今天公認的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是漢高祖劉邦的老婆呂后,建國之後我們在文物挖掘的時候,還挖掘出一枚皇后之印,這枚印被確認為是呂后當年使用的。
  • 文化解析:「老婆」和「媳婦」有啥區別?你們那裡喊什麼?
    就好比一個家庭中丈夫對妻子的稱呼。戀愛的時候喊:親愛的、寶貝;結婚後喊媳婦、老婆;年老後喊自己的愛人為老伴。 那麼「老婆」和「媳婦」有啥區別嗎?場景不同,有時對妻子的稱謂也不同古代「老婆」指:年齡大的婦女。
  • 古代白話文關於皇后有意思的稱呼,子童和梓童
    首先要明確一點,皇后的名字絕對不叫梓童,這是一種尊稱。在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也出現過這個稱呼,殷紂王稱呼姜皇后為「梓童」。這種稱呼有什麼典故,或者有什麼理由在這些古代小說中並沒有介紹,現代人讀起來會有些費解,所以還需要解釋一下。梓童是皇帝對皇后的稱呼,有時皇后也可以用這個詞自稱。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元代的戲曲小說中,一開始寫作「子童」。
  • 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首位皇后卻不是他老婆,那是誰?
    嬴政掃六合,統一中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人稱「秦始皇」。此外,秦朝以前,「朕」相當於「我」,屈原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曾用「朕」自稱,但嬴政稱帝之後,就將「朕」設為了皇帝的專有名詞,其他人不能用它自稱。
  • 鬼太后蒙美凰皇后娘娘不在「大魏八後」之列
    蒙美凰屬於妖族,但統治的卻是鬼族,早起是大魏國的女諸侯王,後被魏景帝蒙德華納入魏國後宮之後,自號「鬼太后」,封其子蒙延浩為馭鬼大王,繼承了蒙美凰皇后的馭鬼之術。「魏殷之戰」結束後,蒙延浩被冊封為馭鬼大王二世,尊母后蒙美凰娘娘為「馭鬼女王一世」兼「鬼太后」。蒙美凰被魏景帝蒙德華冊封為皇后,尊號「鬼天后」、「馭鬼皇后」,不在「大魏八後」之列,但有統兵之權。
  • 皇后娘娘蔡少芬早年的顏也太好吃了吧,但後期實在是一言難盡
    甄嬛傳裡的皇后娘娘蔡少芬,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2012年憑藉甄嬛傳再次爆紅後,很多早年舊照被扒了出來,帶著一點點嬰兒肥,實在很下飯。水靈靈的非常有辨別度。古裝也超好看,靈氣十足。若是晚生十年,現在的流量小花都得靠邊站!是不是超級美?
  • 明朝最冷血皇帝:親手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打死,只因皇后做了這事?
    ,曾經他的皇后因為一件事情惹他不快,他不顧皇后懷有身孕,當場動手打對方,甚至還在陳皇后死後給了她一個「悼靈」的稱號。,嘉靖皇帝公開選秀,當時的陳蓮便也去參與了,本來只是抱著是試一試的心態,不料陳蓮竟在選秀過程中脫穎而出,甚至還被嘉靖皇帝看上,沒過多久便賜予了她皇后的身份。
  • 清朝的時候是太妃還是皇后的地位高?原來有這些講究
    趣談答案:這件事情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確定性,整體來看的話,那就是哪一個老公比較厲害,那麼對應的太妃或者皇后就比較厲害。單純的地位評判首先我們要明白太妃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地位。在清朝的時候,太妃的地位就類似於皇帝的母親的地位。大家要知道古代的時候,封建帝國皇帝的母親一共有兩個,第1個是皇太后。第2個就是這個所謂的太妃。
  • 皇帝的三宮六院到底裝了幾個老婆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是實行一夫多妻制度,普通老百姓尚且三妻四妾。那皇帝作為九五至尊,咱們通常以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來形容帝王的後宮,由此可知皇上的後宮是嬪妃眾多,美女如雲呀,那皇上的後宮到底有幾個老婆呢?是不是真的有七十二個那麼多?
  • 古代皇后頭戴和田玉雕刻的鳳凰玉冠飾,代表其身份高貴
    古代皇后所戴的玉冠飾,並沒有權力的意義,只是代表其身份高貴是皇后。記載《中國歷代職官沿革史·明代品官章服簡表》一品,七梁,玉。二品,六梁,犀。三品,五梁,金花。四品,四梁,素金。五品,三梁,銀鈒花。六品,二梁,素銀。七品,二梁,素銀。八品,一梁,烏角。九品,一梁,烏角。按其規定,冠上的梁數應是表示王公大臣的品級。
  • 歷史上被老婆活活氣死的皇帝,一代明君徵戰四方,卻被老婆綠了
    再加上皇帝本身就是一個高危職業,別的不說,就說這死法,那也是五花八門兒,有餓死的、被大臣殺死、吃丹藥死的、被老婆給悶死的等等,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皇帝呢,則是被老婆給活活氣死。這位皇帝並非暴君,也非昏君,他是因為歷史上也算有名的一位明君,他就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宏)。
  • 古代陛下、殿下、閣下這些稱謂,大有講究,值得一看
    古代陛下、殿下、閣下這些稱謂,大有講究,值得一看文/詩綠鳳在古代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稱謂,顯示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有很多講究。如今的現代人對這些稱謂已經很陌生了,分不清各種稱謂有何意思?下面就來說一說這些有意思有內涵的稱謂。你知道陛下、殿下、閣下、足下是什麼意思?有何區別麼?陛下:是古代的人們對帝王的敬稱。殿下:和陛下的稱謂是一樣的,也是對帝王的敬稱。
  • 古代傀儡皇帝,一個活的比一個憋屈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古代的皇帝中如果太過於懦弱或者自己手中大權旁落的話就會被人所架空稱為所謂的傀儡皇帝,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古代傀儡皇帝的故事,一個活的比一個憋屈。傀儡皇帝的悲慘故事1、 漢獻帝在漢靈帝死後少帝即位,當時他的年紀才只有9歲,所以在他即位後國家的權利就被掌握在皇太后何氏的手中,由於大權旁落最後在董卓的西涼軍打入京城中被廢掉了少帝立了陳留王這就是漢獻帝了,漢獻帝在董卓和曹操的手中當了很久的傀儡皇帝,是歷史上做傀儡皇帝最久的皇帝
  • 這位皇帝雄才大略,卻是嚴重妻管嚴!皇后才逝白髮蒼蒼立即當新郎
    導讀: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講究的是男尊女卑,女人必須從一而終,如果再嫁,便會受到譴責和恥笑。而男人只要有錢,即使是個普通老百姓,也是可以有三妻四妾的。至於皇帝嘛,更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