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陛下、殿下、閣下這些稱謂,大有講究,值得一看
文/詩綠鳳
在古代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稱謂,顯示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有很多講究。
如今的現代人對這些稱謂已經很陌生了,分不清各種稱謂有何意思?下面就來說一說這些有意思有內涵的稱謂。
你知道陛下、殿下、閣下、足下是什麼意思?有何區別麼?
陛下:是古代的人們對帝王的敬稱。
殿下:和陛下的稱謂是一樣的,也是對帝王的敬稱。
閣下:這個稱呼我們至今還能看到,很多人至今用這個稱呼表示對對方的尊敬,是古代對一般人的稱呼。
足下:是古代用於對同輩之間的稱呼。
除此之外,你知道古代廟號、年號、諡號之間有何區別麼?這些號也時常讓現代人分不清。
下面就來對它們進行區分。
廟號:是指皇帝死後在太廟裡立室祭祀時,由群臣們議立的名號。一般第一個皇帝成稱為高祖,比如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就被稱之為漢高祖,也有稱呼開國皇帝為世祖、太祖的,比如宋朝開國皇帝就稱為宋太祖。,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被稱為元世祖,他們的稱呼就是這樣得來的。
那麼什麼是年號呢?
年號就是指皇帝統治期間紀年的名稱。
諡號又是什麼意思呢?
諡號是指帝王或者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後,朝廷或後人按其生前的業績評定褒貶給予的稱號。
古代這些讓人常常搞混淆分不清意思的稱呼,經過這麼一梳理,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不再困擾現代人,就很清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