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著名作家中,馬克·吐溫無疑地具有重要的地位,近代冠予他許多褒讚的名稱,例如有人形容他是塞凡提斯的化身,甚至於有過之,塞凡提斯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文學家,《唐吉訶德》便是出於他的筆下。他和富蘭克林、林肯等人都是自學成功者,用自己的能力和奮鬥,積極去開拓自己的命運。成功後,他用無數充滿魅力的作品、洋溢著幽默的演講、果敢的言行舉動,把他的思想傳達給一般民眾。
馬克·吐溫之於美國就如同託爾斯泰之於俄國一般,只不過兩人在生活上的處理態度有極大的分野。託爾斯泰由於妻子和他的年紀差距甚大,再加上思想異於常人,因此經常酗酒、賭博和到處尋花問柳,也曾因此染上疾病,這讓他的妻子極為光火。像這類生活上的處理態度,馬克·吐溫和託爾斯泰其實有著極大的不同。
諷刺西方人人性裡最卑劣的部分
一位作家的傳世作品,往往也可以反映出作家的人格特質和道德態度。馬克·吐溫許多的著作都是取材自美國人的文化、生活背景及大時代的變化,他那種高度巧妙運用之下的幽默感,以及別人無可取代的幻變構思、詭譎起伏的情節,無人可以出其右的布局及巧思,至今恐怕很難有人可以凌駕其上。
對現實的批判馬克·吐溫有著細膩而公正的寫作態度,即便身為美國人,但他對於從政者和政客,以及關於種族、膚色的問題,他也會明諷暗刺地描繪出西方人人性上最卑劣的部分。例如那些政客們是如何口無遮攔地信口開河,及如何讓民眾徹底地絕望。他還曾經透過作品極力捍衛黑奴權利,譴責蓄奴制度的罪惡,歌頌黑人的優秀品質,宣揚不分種族地位人人皆有自由權利的進步主張,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他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寫作風格幽默與諷刺,富於個人機智與妙語,且具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
和黑人是好朋友黑奴的迷信傳說和幽默智慧,對馬克吐溫的影響很大。他認為黑人天性善良,且有正確判斷力,從小就對黑人有好感。尤其他小時候有2次差點被淹死,都是黑人把他救起的。他把每個黑奴當作好朋友,始終沒有忘記黑人的救命之恩,後來還出錢幫助2名黑人完成大學教育。他常在姨丈的農場聽中年黑奴丹尼爾大叔說那百聽不厭的故事。他最喜歡緊張、刺激、恐怖的是《金手臂》。丹尼爾就是馬克·吐溫小說《頑童流浪記》中黑奴吉姆的化身。
在幽默與諷刺方面他可以用文字駕馭人心,就如同千軍萬馬般,所到之處民眾為之歡呼與瘋狂,政客為之害怕與惱怒。關於這點,似乎在文壇上極難看到有同樣的作家出現,難怪還沒有人可以取代他在「美國文學之父」地位。
達爾文曾經把馬克·吐溫的著作放在床案,每天習慣性地取出閱讀,藉以淨化洗滌身心。就算是那位高傲的哲學怪才尼採,也會被他的《湯姆歷險記》所吸引,他這部曠世巨作更是徵服了千萬人的靈魂,海明威也自嘆不如地折服在《頑童歷險記》的字裡行間。在馬克·吐溫著作一生裡創作的著作,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有《湯姆歷險記》、《乞丐王子》、《頑童歷險記》和《狗的自述》。讀者往往如同身歷其境或在作者身旁聆聽床邊故事一般,引人入勝無法忘懷,這就是馬克·吐溫過人的文字魅力。世界上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都只是聚焦在一個人成功的具象外表上,很少人會去看隱藏在成功人士身後的慘痛和困頓。
不順利的童年與晚年
馬克·吐溫雖然日後名噪一時,成為所有文學界中仿效追尋的標的,可是他的童年其實過得並不是那樣地順利。他的父親在他十二歲時就已過世,從那時起他就必須自力更生地養活自己,並且貼補家用,所以他曾經在印刷廠裡當很基層的揀字員,後來他一度成為朝思暮想的海員,可是隨著戰亂,他又失去了工作。可以說在三十歲之前,馬克·吐溫的人生是極度地不穩定,居無定所,工作漂泊,投資也從未得利過。
之後因為嘗試寫了一篇文章,引起了較大的迴響,才漸漸嶄露頭角。從那時起,他就以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冠上幽默的字句,一剎那間,幾年之內收穫巨大。馬克·吐溫成名後漸漸地摸索出大多數人喜歡的閱讀內容和方向,他被稱為幽默的多產作家。在那段日子裡,他多部暢銷書被人們購買、收藏,如《湯姆歷險記》、《頑童歷險記》等等,都是伴隨著多數西方人童年和成長的必備讀物。
在後來的日子裡,馬克·吐溫也曾經因為投資不當而遭遇到破產的厄運,霎時間,他變成了一位債臺高築的作家。那時他已年過六十,為了還債和維持家人的生計,他必須四處去演講和推銷自己的書籍。如此的時間長達數年,這對他的晚年來說,無疑是一場惡夢。而更雪上加霜的是,無情的事情似乎接踵地逼迫著馬克·吐溫,他的女兒不幸因驟逝,馬克·吐溫也由幽默風趣轉變成焦慮頹喪。
同時在那段時間,受到美國和歐洲各種新思想的影響之下,對於整個社會、國家、民眾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效應。馬克·吐溫開始用他犀利的筆觸,透過文字批判種種的不公不正,來宣洩內心的憤憤不平。但厄運之神又來到了對馬克·吐溫身上,他最鍾愛的妻子去世了,照顧他妻子的小女兒也因為身心負荷過量,而罹患了精神疾病,另一位女兒也發生車禍,與他感情最深切的親姐姐也在那段時間離開人世……
一般人如果像馬克·吐溫這般的遭遇,應該消極厭世,甚至於精神崩潰,種種心理、身體疾病都會接踵而來。但馬克·吐溫遭遇到如此的人生變故卻不會因此而被擊垮。相反地,他繼續堅持大量地寫作,大量地閱讀,藉以充實自身的創作泉源及刺激新思潮的湧現。如此潛修汲營的結果,是牛津大學頒發名譽博士的學位予他。當他還清了所有的債務之後,由於書籍的暢銷,甚至還幫他累積了不少的財富,他擁有了新的豪宅,並且在那段時間裡成為那個時代知名的大文豪。魯迅曾評價馬克·吐溫稱他「成了幽默家,是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著哀怨,含著諷刺,則是不甘於這樣的緣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