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兩次「黃金夢」破滅 為還債漂泊世界

2021-01-09 搜狐網
馬克·吐溫一生中的兩次投資都以失敗而告終。

  4月21日是幽默小說大師馬克·吐溫(1835-1910年)逝世100周年的日子。不過,這個文學創作方面的少有天才,在投資理財上卻是一個十足的「笨蛋」。他一生中的兩次投資行為,是兩次傷心的「失敗之旅」,是兩次「黃金夢」的破滅。  

打字機變成「燒錢陷阱」

  馬克·吐溫的第一次經商活動,是從事打字機的投資。那時馬克·吐溫已經45歲了。在此之前,他靠寫文章發了點小財,並有了點名氣。

  《讀者》雜誌刊文稱,一天,一個叫佩吉的人對馬克·吐溫說:「我在從事一項打字機的研究,眼看就要成功了。研究成功、產品投放市場後,金錢就會像河水一樣流來。現在我只缺最後一筆實驗經費,誰敢投資,將來他得到的好處肯定難以計數。」馬克·吐溫聽完爽快地拿出2000美元,投資研製打字機。

  一年過去了,佩吉找到馬克·吐溫,親熱地對他說:「快成功了,只需要最後一筆錢。」馬克·吐溫二話沒說,又把錢給了他。兩年過去了,佩吉又拜訪了馬克·吐溫,仍親熱地說;「快成功了,只需要最後一筆錢了。」三年、四年、五年……時間一晃就是7個年頭,這個「快成功」的打字機還沒研究成功。馬克·吐溫屈指一算,先後有2萬多美元在佩吉這種「親親熱熱」中喪失。

  馬克·吐溫哪裡料到,「真正的成功」遙遙無期地拖延下去,到他60歲的時候,這臺打字機還沒有研製成功,而被這無底洞吞掉的金錢,已達15萬美元之多。然後就在這15萬美元掏出後,佩吉最後一次對馬克·吐溫說:「打字機已研究成功。機器沒問題;只要再調整一下,就可以投放市場。如果你願再拿出最後一筆錢……」「要多少?」「4萬!」「4萬就4萬吧。」但最後,其他競爭者已把打字機發明出來了,並已投入工業生產。馬克·吐溫投資的那個還在「調整」的打字機,即使這時能投放市場,也賺不了大錢。發大財的美夢成了泡影,用心血換來的19萬美元付諸東流。  

開出版公司債臺高築

  馬克·吐溫的第二次經商是創辦出版公司。馬克·吐溫50歲的時候,他的名氣更大了,他所寫的書有不少都成了暢銷書。出版商看準這一行情,爭相出版他的作品,因此而發財的大有人在。

  看著自己作品的出版收入大部分落入出版商的腰包,而自己只能拿到其中的1/10,馬克·吐溫頗有感觸。他決心當個出版商,自己出版自己的作品。可是,馬克·吐溫沒有任何建立和管理一家出版公司的經驗,就連起碼的財會知識都不懂。他只好請來30歲的外甥韋伯斯特當公司的經理。

  馬克·吐溫自己出版的第一本書是他的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這本書以深刻的思想和新穎的文筆,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它一出版,就銷路很好。

  馬克·吐溫出版的第二本書是他的《格蘭特將軍回憶錄》,該書的主人公格蘭特是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北方總司令,曾繼林肯之後連任兩屆美國總統,是美國人心目中的偉人。由於美國人對這位前總統的命運十分關心,所以這本書成了暢銷書,獲利64萬美元。馬克·吐溫把這筆收入中的42萬美元贈給這位前總統的遺孀,18萬美元分給出版公司,自己留4萬美元。

  馬克·吐溫被這兩次偶然的勝利搞得昏昏然,他繼續擴大出版業務。但他萬萬沒有料到韋伯斯特卻在此時捲起鋪蓋一走了之。出版公司勉強維持了10年,最後在1894年的經濟危機中徹底坍塌。馬克·吐溫為此背上9.4萬美元的債務,他的債權人竟有96個之多。馬克·吐溫最終在經商活動中徹底失敗。  

為還債而漂泊世界

  在過去的生活中,每當經濟狀況不佳時,馬克·吐溫總是藉助寫作和演講來使自己擺脫困境。於是,馬克·吐溫通過他從前的演講代理人龐德少校安排了一年的巡迴演講計劃。

  1895年7月,馬克·吐溫和妻子莉娃、次女克拉拉一起,開始了全球巡迴演講。他們首先橫穿美國大陸,再赴加拿大,接著去澳大利亞,還到紐西蘭、印度、南非等許多國家。在旅行中,馬克·吐溫不斷地將賺到的錢寄給經紀人羅傑斯,由他來替自己還債。令他們一家高興的是,隨著旅程的即將結束,欠債額也在迅速減少。

  1896年8月,馬克·吐溫一家又來到英國,在倫敦近郊租了一所房子,馬克·吐溫準備在這裡完成《赤道環遊記》,以便還清最後的債務。隨著《赤道環遊記》的出版銷售,經過馬克·吐溫的拼命工作和全家人的勤儉節省,到1898年1月底,他們最終全部還清了債務。美國各家報紙都用長篇社論讚揚馬克·吐溫的成就和顧全聲譽的事跡,並用大號標題發表了他還清全部債務的消息。

  1900年10月16日,馬克·吐溫一家結束了長達9年的流浪生活,返回紐約。面對前來迎接他的眾多記者和讀者,馬克·吐溫激動地說:「我只要上了岸,就要砍斷兩條腿,讓自己再也不能離開了!」

  慧雯

相關焦點

  • 馬克·吐溫的不凡人生
    對現實的批判馬克·吐溫有著細膩而公正的寫作態度,即便身為美國人,但他對於從政者和政客,以及關於種族、膚色的問題,他也會明諷暗刺地描繪出西方人人性上最卑劣的部分。例如那些政客們是如何口無遮攔地信口開河,及如何讓民眾徹底地絕望。
  • 馬克·吐溫——我國讀者最熟悉的一位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最愛穿白西裝圖片來自《名作家和他們的衣櫥》馬克·吐溫丨我國讀者最熟悉的一位美國作家胡允桓系《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選》前言,題目為編輯所加馬克·吐溫(1835.11.30—1910.4.21)是我國讀者最熟悉的一位美國作家。
  • 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我不得不讚揚馬克·吐溫,一個了不起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以幽默詼諧的筆風形象生動地刻畫著英國上層社會拜金主義思想。故此,你應該更能夠想像亞當斯拿出百萬英鎊的那一幕,是讓那些輕視之人,嘲笑之人頂禮膜拜,奉為神人。
  • 誇張與驚喜:《馬克·吐溫短篇小說精選》書評
    上周四,讀罷了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精選》。要說讀完此書最大的感受,莫過於誇張的結構,誇張的結尾。這是馬克·吐溫小說最大的特點,也是他小說的靈魂所在。現在依次分析馬克·吐溫的小說。這篇小說精選共有15篇故事,每個故事都是獨立成篇,體裁涵蓋了小鎮居民、新聞從業者、政府職員等各色人等。
  • 「成為幽默家,是為了生活」|馬克·吐溫逝世110周年
    在本文中,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楊靖教授對馬克·吐溫與中國的淵源做了細緻梳理和評述,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馬克·吐溫生前日常生活照。作家的「爭議」與「誤讀」馬克·吐溫是名滿天下的文豪,但關於他的文學成就,在美國國內一直存在爭議。照帕靈頓在《美國思想史》中的看法,美國作家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朗費羅、霍爾姆斯為代表的「蒼白臉」(崇歐派);一種是以惠特曼和馬克·吐溫為代表的「紅皮膚」(本土派)。
  • 馬克吐溫和他的《湯姆索亞歷險記》
    而密西西比河畔不僅有高速發展的經濟,孕育了豐富的文學作品,還養育了一位以諷刺幽默聞名於世的作家——馬克·吐溫1835年11月,馬克·吐溫出生在密西西比河河畔。他早年在密西西比河上生活,參過軍,挖過礦,三十歲才被報紙聘用,開啟了自己的碼字生涯。
  • 幽默大師馬克吐溫的經典語錄,秒殺一切段子手
    馬克土溫趣聞趣事 1、馬克吐溫一次乘車外出,火車開得很慢。當查票員過來查票時,馬克吐溫遞給他一張兒童票。查票員調侃道:「我還真沒看出您還是個孩子呢!」 馬克吐溫回答:「現在我已經不是孩子了,但我買票上車時還是個孩子哩。」
  • 一起開掘文學寶藏,致敬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
    馬克·吐溫(Mark Twain),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後來,馬克·吐溫為自己預言,當1910年哈雷彗星再次出現時,他會隨它離世。那年4月19日彗星果然出現,他也在第二天辭世。這也就是為什麼馬克·吐溫被稱為「彗星(comet)帶來的男人」。
  • ...百萬英鎊|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
    馬克·吐溫(Mark Twain),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後來,馬克·吐溫為自己預言,當1910年哈雷彗星再次出現時,他會隨它離世。那年4月19日彗星果然出現,他也在第二天辭世。這也就是為什麼馬克·吐溫被稱為「彗星(comet)帶來的男人」。
  •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晚年秘聞:組建俱樂部,只接納10-16歲美少女
    他創建了水族館俱樂部,將成員稱之為「天使魚」1907年,72歲的馬克·吐溫開始計劃「收集」年輕女孩。那段時間,他剛剛失去了妻子和女兒,非常想要孫子孫女。1908年,在一次百慕達之旅中,他迷上了一群年輕女孩。他把她們認作自己的「代理孫女」,並稱她們為「天使魚」。他認為百慕達的天使魚,有著華麗的藍色紋飾,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遊魚。
  •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精選
    馬克·吐溫的父親收入不多,命運不濟,買了田地未見收益,開店又賠本,「逼得他子女長期為生活而在世上掙扎」。馬克·吐溫在這樣的家境裡沒有受多少正規的教育,12歲時父親去世,他只好去印刷所當學徒,生活清苦。  大約在他對歲的時候,他的生活發生了變化:有機會在密西西比河航行的輪船上幹活,他學會了領港的本事。這一段生活是他最難忘的。
  • 馬克·吐溫逝世110周年:研究過他的人,覺得他本應更有作為
    馬克·吐溫的妻子和孩子們一些傳記作家表示,馬克·吐溫受到他太太奧利維亞先發制人的嚴格審查,她為馬克·吐溫的作品執行道德監督之權利。馬克·吐溫曾在《鍍金時代》中不溫不火地諷刺過同代人,但他自己也曾沉溺於淘金熱潮,掙過也虧過許多錢。馬克·吐溫有幾年甚至棄筆從商;將時間揮霍在插科打諢上,不僅大辦巡迴演講和公眾宴會,還寫了《誤闖亞瑟王宮》那樣的書,故意奉承美國生活中最糟糕、最粗俗的東西。這個本可成為鄉村伏爾泰的人,卻變成了世界一流的餐後演說家,魅力同樣在於他的趣聞軼事和他讓商人自我感覺成為公益家的本領。
  • 馬克吐溫作為國外小說名家,常出現在考題中,老師已整理重點知識
    馬克吐溫是中小學階段在課文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國外小說作家,所以對於馬克吐溫的一些文學常識,同學們需要掌握。其實很多作者的寫作手法、寫作風格都跟作者本身的經歷有關,我們在了解作品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這個作者的生活背景,特別是作者的童年生活,這都關係著他撰寫的作品的風格。
  • 來自星星的馬克吐溫,與哈雷·彗星神同步,寫的小說竟救活特斯拉
    他就是號稱來自哈雷彗星的馬克·吐溫,美國大文豪和科技神人。一 馬克·吐溫的神秘生卒年份,與哈雷彗星神同步哈雷彗星在1835年再次出現,中國記載,「道光十五年閏六月十一日彗星見」,11月份的時候馬克·吐溫出生了。「我在1835年與哈雷彗星同來。明年它將復至,我希望與它同去。如果不能與哈雷彗星一同離去,將為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簡直是馬克吐溫巔峰的兒童文學作品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今天我們來聊聊他的另一部作品《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提起這本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不過是一本兒童驚險小說。這樣認為的人一定沒有想到,他們錯過了一份文學的《獨立宣言》。這本書到底有多好?
  •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人生觀,幫助他戰勝各種困境,值得學習
    他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馬克·吐溫"是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1835年出生於貧窮律師家庭,他是家中7個小孩中的第6個。拮据的家境,在他11歲時父親去世,雪上加霜,從此開始獨立的勞動生活。他做過印刷所學徒、報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記者等工作。
  • 馬克吐溫回答了2個字,放在當今,都很刺耳!
    也有人認為萬惡之源是錢,房子就是錢,有錢了,就不會為房子去奮鬥十年,二十年。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馬克吐溫的一段語錄,他就道出了什麼是萬惡之源,放在當今,都很刺耳,警醒世人!文字如下:缺錢乃萬惡之源。
  • 看了這20句話,終於明白馬克吐溫才是真正的段子手
    馬克吐溫 美國作家、演說家,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馬克·吐溫一生寫了大量作品,體裁涉及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方面。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醜惡之處,表達了這位當過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從風格上說,專家們和一般讀者都認為,幽默和諷刺是他的寫作特點。
  • 馬克-吐溫:勇氣 Courage(雙語美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馬克-吐溫:勇氣 Courage(雙語美文) 2017-03-27 10:1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馬克吐溫回答的很有水平,讓人長見識!
    有錢就能買通很多人情,有錢就可以讓很多人為你低頭,為你開路,不敢跟你作對。最重要的是有錢,不用擔心買房子、車子、也不用擔心養娃、孝敬父母,能給自己愛人買全世界最好的,讓她不用去羨慕別人家,就不會徒增很多煩惱。我們現代很多家庭總是不和睦,喜歡爭吵,大多數都來源於喜歡攀比,羨慕別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