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作為國外小說名家,常出現在考題中,老師已整理重點知識

2020-12-19 小藝老師早自習

馬克吐溫是中小學階段在課文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國外小說作家,所以對於馬克吐溫的一些文學常識,同學們需要掌握。其實很多作者的寫作手法、寫作風格都跟作者本身的經歷有關,我們在了解作品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這個作者的生活背景,特別是作者的童年生活,這都關係著他撰寫的作品的風格。

即便在考試中遇到作者其他文章,也會一通百通,特別是在閱讀理解考題中,經常出現名著的片段。這邊老師就把馬克吐溫的硬核知識整理了出來,供學生們參考。

1、馬克吐溫與他的密西西比河淵源

馬克吐溫是一位美國作家,出生在密西西比河的一個貧窮的律師家庭。他從小就一直在他家附近的密西西比河生活,在河邊遊玩,親近大自然,親近這條大河的一切,這樣的生活讓他的寫作多半取材於自己的童年生活,尤其是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馬克吐溫一生中共創作了23部作品,最有名的長篇小說是《湯姆索亞歷險記》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這兩部是膾炙人口的不朽名著,也是給世界文學寶庫增添了光彩。

2、馬克吐溫式的幽默

馬克吐溫是一位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曾經有一種說法,喜劇的故事是英國,機智的故事是法國的,而幽默的故事卻是美國的,因為馬克吐溫就是以幽默著稱的美國小說家。還有一種說法是叫「馬克吐溫式的幽默」,因為他並不是為了逗人發笑的幽默,而是為了點出幽默中的一片苦心。所以他才能不朽,才能永傳下去。

3、《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的重點記憶知識

對於作者最為著名的長篇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其實就是以密西西比河邊小鎮為背景,描述的作者溫暖的童年生活,在書中寫出了一個民族的生活和靈魂,記載了美國社會的眾生百態。馬克吐溫在這部小說中,反應出了個性,心態,習慣和價值觀念,真實地反應了傑克遜時代的美國。其實就是寫一個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在外的黑奴傑姆相伴在密西西河邊流浪的故事,批判了封建家族,也揭露了私刑的毫無理性,追求著自由權利的進步。

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審視角度自然而獨特,是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在小說中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他的主題是對自由的追求,充滿了時代氣息。為追求自由平等的主題,首先就表現在主人公哈克身上,一個十三四歲的白人小孩身上體現著敢於拓荒,勇敢,冒險,追求個性題的美國精神。在這部小說中,一切的人和事,社會,時代心裡感情的變化,從頭到尾都是通過哈克的這樣一個小孩來表述的,在文學界文學中也並不多見。

人物的典型性格也是本書藝術手法中一個出色的亮點。總之,這部小說在人物的刻畫上,尤其在密西西比河這樣的典型環境中,對典型人物的描寫是非常的成功和出色的。作者下筆的獨特視覺,一個小孩子眼中的世界也是新穎而獨創的,再加上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使這本書成為了美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

連海明威都要給他高度的盛讚,可以說哈克貝利費恩這個形象與唐吉坷德、奧德修斯、阿姆雷特比毫不遜色。同學們可以關注這本小說中第31章的內容,因為這一段內容是全書中作者刻畫最為精彩的篇章之一,寫的深刻,生動感人,主要是寫哈克自己的思想鬥爭和內心的掙扎。這部小說無論是從主旨,人物,情節還是到結構,都是出非常出色的進行了完成。

作為中小學必讀書籍,這部著作也是初中考試中經常出現的選題,目前有雙語經典版,有需要的同學們不妨提前看起來,增加自己的課外閱讀量,也是不錯的選擇!有興趣的可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馬克·吐溫逝世110周年:研究過他的人,覺得他本應更有作為
    也許馬克·吐溫認為如此口語化地用第一人稱進行寫作有失文學的尊嚴,因此他運用了一種我們很樂意接受的寫作技巧,使讀者認為,小費恩說的話,十分真實。至此,美國文學終於從長久的桎梏中解放了出來。《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遍布變化多端的新奇構思,充滿了熱情與活力,是一部典型的流浪漢小說。它足以抬頭挺胸地和這一偉大而著名的流派中另兩部傑作《吉爾·布拉斯》和《湯姆·瓊斯》並列。
  • 馬克·吐溫的不凡人生
    在西方的著名作家中,馬克·吐溫無疑地具有重要的地位,近代冠予他許多褒讚的名稱,例如有人形容他是塞凡提斯的化身,甚至於有過之,塞凡提斯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文學家,《唐吉訶德》便是出於他的筆下。他和富蘭克林、林肯等人都是自學成功者,用自己的能力和奮鬥,積極去開拓自己的命運。
  • 「成為幽默家,是為了生活」|馬克·吐溫逝世110周年
    旅居國外數年的馬克·吐溫,重回美國的第一天,便向記者發表聲明:「我是個反帝國主義者。我反對美國雄鷹把爪子伸到別人的土地上去」。同時,他在給友人信中說:「現在全中國都起來了,我同情中國人。他們一直在受歐洲掌王權的強盜的欺負。我希望他們能把外國人都轟走,而且永遠不讓他們再回去……為什麼列強不退出中國,讓中國自由地處理自己的事務呢?事情都是外國人鬧出來的,只要他們能滾出去,那是多麼大的好事。」
  • 來自星星的馬克吐溫,與哈雷·彗星神同步,寫的小說竟救活特斯拉
    中國古代經常將彗星的出現視為不吉利的天象,民間把也把彗星貶稱為「掃帚星」、「掃把星」。當然這是不科學,不過有美國一位大文豪卻自稱是跟隨它而來。他就是號稱來自哈雷彗星的馬克·吐溫,美國大文豪和科技神人。一 馬克·吐溫的神秘生卒年份,與哈雷彗星神同步哈雷彗星在1835年再次出現,中國記載,「道光十五年閏六月十一日彗星見」,11月份的時候馬克·吐溫出生了。
  • 馬克-吐溫兩次「黃金夢」破滅 為還債漂泊世界
    馬克·吐溫一生中的兩次投資都以失敗而告終。  4月21日是幽默小說大師馬克·吐溫(1835-1910年)逝世100周年的日子。不過,這個文學創作方面的少有天才,在投資理財上卻是一個十足的「笨蛋」。他一生中的兩次投資行為,是兩次傷心的「失敗之旅」,是兩次「黃金夢」的破滅。
  • 一起開掘文學寶藏,致敬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
    作為作家、演說家,馬克·吐溫前期作品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後期語言更為暴露激烈,是美國批判主義文學奠基人。後來,馬克·吐溫為自己預言,當1910年哈雷彗星再次出現時,他會隨它離世。那年4月19日彗星果然出現,他也在第二天辭世。這也就是為什麼馬克·吐溫被稱為「彗星(comet)帶來的男人」。
  • 誇張與驚喜:《馬克·吐溫短篇小說精選》書評
    上周四,讀罷了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精選》。要說讀完此書最大的感受,莫過於誇張的結構,誇張的結尾。這是馬克·吐溫小說最大的特點,也是他小說的靈魂所在。現在依次分析馬克·吐溫的小說。這篇小說精選共有15篇故事,每個故事都是獨立成篇,體裁涵蓋了小鎮居民、新聞從業者、政府職員等各色人等。
  • ...百萬英鎊|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
    作為作家、演說家,馬克·吐溫前期作品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後期語言更為暴露激烈,是美國批判主義文學奠基人。後來,馬克·吐溫為自己預言,當1910年哈雷彗星再次出現時,他會隨它離世。那年4月19日彗星果然出現,他也在第二天辭世。這也就是為什麼馬克·吐溫被稱為「彗星(comet)帶來的男人」。
  • 馬克吐溫和他的《湯姆索亞歷險記》
    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如同長江之於中國,尼羅河之於埃及,在其漫長的流動中,滋潤著美國近半的土地,也是千萬的美國人飲用水的來源。而密西西比河畔不僅有高速發展的經濟,孕育了豐富的文學作品,還養育了一位以諷刺幽默聞名於世的作家——馬克·吐溫1835年11月,馬克·吐溫出生在密西西比河河畔。
  • 馬克·吐溫——我國讀者最熟悉的一位美國作家
    但馬克·吐溫寫的卻是普通美國人隨處可見的日常生活情節,打破了東西部、南北方的界限,具有更普遍的意義,無論誰讀後都會感到親切。而源於口頭傳聞的「幽默文學」多以滑稽逗笑為主,缺乏深刻的內涵。馬克·吐溫利用了其幽默詼諧的筆調,賦以對現實的辛辣諷刺,讓人們在笑聲中窺視社會的不公和人生的不幸。馬克·吐溫對社會的揭露和批判,滲透著他對美國民主自由的失望。
  •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人生觀,幫助他戰勝各種困境,值得學習
    常聽很多人說活得很累,過得很不快樂。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諸多煩惱。生活是一面鏡子,樂觀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微笑;悲觀的人看到的則是自己的苦澀。如果你不能戰勝痛苦,就會成為痛苦的俘虜。美國著名作家、演說家,文學界的領軍人物,一生寫了大量作品,題材涉及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方面。
  • 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我不得不讚揚馬克·吐溫,一個了不起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以幽默詼諧的筆風形象生動地刻畫著英國上層社會拜金主義思想。或許,你能夠想像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出現在一家餐廳中,被人用異樣的眼光注視著;或許,你能夠想像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出現在一家裁縫店,被人以輕蔑的態度嘲笑著;誠然諸如此類之事,皆是人之常情,卻也不免得讓人心酸那個可憐人。
  • 幽默大師馬克吐溫的經典語錄,秒殺一切段子手
    馬克土溫趣聞趣事 1、馬克吐溫一次乘車外出,火車開得很慢。當查票員過來查票時,馬克吐溫遞給他一張兒童票。查票員調侃道:「我還真沒看出您還是個孩子呢!」 馬克吐溫回答:「現在我已經不是孩子了,但我買票上車時還是個孩子哩。」
  •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簡直是馬克吐溫巔峰的兒童文學作品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今天我們來聊聊他的另一部作品《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提起這本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不過是一本兒童驚險小說。這樣認為的人一定沒有想到,他們錯過了一份文學的《獨立宣言》。這本書到底有多好?
  • 第1075期:我建議你從馬克·吐溫開始讀英文書
    ·吐溫(Mark Twain)是我最喜歡的美國作家,他留下了很多名言。 大家也都知道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他本名叫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November 30, 1835 – April 21, 1910).
  •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晚年秘聞:組建俱樂部,只接納10-16歲美少女
    他曾專門組建了一個名為「水族館」的俱樂部,專門吸納10-16歲的青春美少女作為他的「天使魚」。馬克·吐溫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他和天使魚的通信,流露出對她們的深情迷戀馬克·吐溫是一個酷愛寫信的作家,他常與水族館俱樂部的「天使魚」成員通過書信保持聯繫。馬克·吐溫的自傳裡記載了他對「天使魚」成員的描述。
  •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精選
    主人公哈克是一個窮白人的兒子,曾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中出現過。他害怕醉鬼父親的毒打,也受不了正規家庭的種種戒律,便與黑奴吉姆為伴,乘坐木筏沿密西西比河漂流,尋找自由州。一個白人男孩和一個逃亡的奴隸相依為命,經歷了種種險情,反映了南北戰爭以前美國的社會生活。
  • 馬克吐溫回答的很有水平,讓人長見識!
    可見在沒有讀馬克吐溫的語錄前,很多人都會認為,只要心態好,人生就會過得很充實。只要心態好,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都能好好生活,不去抱怨,都會去享受,因為心態好的人,能在貧窮中也能品出一些美來。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不知道什麼是充實的人生?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馬克吐溫的一段語錄,就回答得很有水平,讓人長見識!
  • DreamABC送你馬克吐溫《給年輕人的忠告》的中英文版
    這是馬克吐溫經典語錄的一句,很喜歡這句話,作為自己的人生嚮導。馬克·吐溫一生寫了大量作品,題材涉及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方面。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醜惡之處,表達了這位當過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從風格上說,專家們和一般讀者都認為,幽默和諷刺是他的寫作特點。
  • 馬克·吐溫、蘇珊·桑塔格、海明威……名作家的衣櫥裡有什麼?
    馬克·吐溫在1905 年的雜文《沙皇獨語》中,馬克·吐溫說:「沒有衣服就沒有權勢。而統治人類的是權勢。」吐溫最喜愛的衣服顏色是白色。七十歲時,他在自傳中寫道,十月放棄穿白色西裝讓他很傷心:「我希望自己一點點積累起足夠的勇氣,在紐約整個冬天都穿白色衣服。」那是吐溫珍愛的服裝,也讓它來代表他最喜愛的角色。在1884 年他的裡程碑式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哈克是這樣描述收留了他的那位舉止優雅的紳士格蘭傑福特上校的:他穿著「亞麻西服,顏色白到你看上上一眼,眼睛就會被刺傷」。